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哲学派别及学说都是异端。他主张恢复信仰的纯洁,依照伊斯兰教 的原精神建立国家与社会。其重要著作有《论统一》、《论君主与臣民 改革的政策》等。其观点因不受统治者欢迎而被监禁至死。他的学说成 为近代伊斯兰教复兴的一个主要思想渊源。 

在伊斯兰教世界和基督教世界的中间地带崛起的奥斯曼人于1299年 建立独立的奥斯曼政权。1444 年对基督教王国作战的胜利,使帝国从此 进入强盛。1453 年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 在位)攻克君士坦丁堡(后 改名伊斯坦布尔),定都于此,拜占庭帝国灭亡,实现了穆斯林几个世 纪以来的宿愿。1516 年奥斯曼人推翻了马木留克王朝。经过 14 世纪初至 16 世纪中叶的长期军事扩张,终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土耳其 奥斯曼大帝国,伊斯兰教在帝国统治下继续传播。 

  十二、印度宗教的变迁 



公元 5 世纪至公元 15 世纪,是印度社会动荡不定,宗教流派变化急 剧的时期。主要表现是佛教极盛而衰,并最终趋于灭亡;婆罗门教经宗 教改革获得新生,变成了日后影响深远的印度教;伊斯兰教传入并迅速 扩大势力,成为印度主要宗教之一。在宗教流派此起彼伏之际,产生了 一大批宗教思想家,他们著书立说,四出弘化,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 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1.佛教的繁荣与转衰 



公元 5 世纪正值印度的笈多王朝盛世,当时国家统一,政治相对安 定,社会生产顺畅,人民生活稳定。笈多王朝本以婆罗门教为正统信仰, 不过对其它宗教也采取了宽容的政策,允许多种信仰并存,自由辩论之 风甚盛,为佛教在全印的普及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笈多王朝的正 勤日王和戒日王,对大乘高僧世亲非常礼敬,并大力支持扩建那烂陀寺, 把那烂陀寺建成了全印,乃至全世界的佛教中心。 

传说那烂陀寺是笈多王朝帝日王时期所建,规模宏大。《大唐西域 记》载:玄奘访印时那烂陀寺有常住僧人 4000 人,游学人员 6000 人, 分别属于不同的宗教流派。由于王朝政府对寺内僧人给予了优厚的待 遇,使他们有条件安心治学,相互辩论切磋,推动佛学理论发展出一个 极盛的局面。在那寺诸派中,以无著、世亲创立的大乘瑜伽行派最为发 达,而大乘中观学派因其刺激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1)瑜伽行派的创立及其主要观点 

大乘瑜伽行派传说由弥勒所创,留有“弥勒五论”,其中《瑜伽师 地论》是该派的主要经典。由于佛教神灵谱系中的“未来佛”称弥勒, 所以此“五论”是佛教徒自神其说,还是历史上真有一人也叫弥勒,一 直存疑。 

瑜伽行派的确切创始人是无著(约公元 400—470 年)和世亲(约公 元 420 年—500 年),为兄弟二人。他们出生在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的一 个婆罗门家庭,同时从一切有部出家。不过他们不满足小乘佛学,经弥 勒指点改信大乘,以后又创建了自己的学派。无著和世亲二人著作很多, 有“千部论主”的美誉,目前在汉、藏文译著中,无著的著作留有三十 余部,世亲的著作留有五十余部。他们的著作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有:《显 扬圣教论》、《顺中论》、《金刚经论》、《大乘庄严经论释》、《辨 中边论释》、《金刚经论释》、《摄大乘论释》、《二十唯识论》、《三 十唯识论》等等。由于该派重视宗教实践,特别是禅定,并从婆罗门教 借鉴了瑜伽修习方法,故他们的学派被称为“瑜加行派”。又由于他们 宣扬“万法唯识”的主张,所以也称其派为“法相唯识宗”。还因为他 们对大乘空宗学说有所批评,主张阿赖耶识为“实有”,亦称“大乘有 宗”。 

佛教哲学的根本是论证“万法性空”,但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方法。 大乘空宗从“二谛”说入手宣扬“中观”思想,让人们在“真谛”、“俗  谛”之间“不着两边”又“不离两边”,从而体会“空”的感受。而无 著等人则以为空宗的看法易于偏向“恶趣空”,所以他们要讲“有”, 即人的“识”,称为“唯识无境”。他们抓住了人类认识过程中主体与 客体这一对矛盾,认为不是认识主体“识”依赖客体“境”,而是客体 的“境”依赖主体的“识”。为了树立这个唯心主义的命题,他们对人 的认识能力、感觉过程、心理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创立了“八 识”说,成为该派理论的要点。八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 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各有其感觉器官,即眼、耳、鼻、 舌、身,分别来感受色、声、香、味、触五种“幻觉”。第六识指人的 正常思维,必须面对各种感觉,方能产生综合作用。第七识称末那识, 起思维度量作用,“恒审思量”连接前六识与阿赖耶识,以阿赖耶识为 认识对象,有自我意识的含义。瑜伽行派认为,阿赖耶识是一切识的最 终依据,是前七识活动的推动者和支配者,各种感知器官活动的结果, 都含摄于阿赖耶识之中,谓之“熏习”。无著等人将思维对感觉的统摄 作用,说成是阿赖耶识对外部世界的创造作用,似乎客观世界就如此被 头脑创造了出来。所以他们得出结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瑜伽行派从“境无识有”的立场出发,对宇宙万有进行了考察,提 出了“三性”说。(一)“遍计所执性”。这是一种虚妄的实在,本来 万物都是虚假不真的,可有的人却周遍计度,认其为实。如将一条绳子 看成了蛇,是一种迷误。(二)“依他起性”。遍计所执的幻相,是由 “因缘”而起,所以称为“依他起”,也无真实自性,只是“识”的流 转。(三)“圆成实性”。这是一种绝对实在,不依缘而起,而是依赖 自身并在自身中存在,圆满真实。人的思维如果顺着“依他起”去思考, 便是“遍计所执”的虚妄,可是按照佛的指引,去除虚妄,即可实现“圆 成实性”,也就是达到了“真如佛性”。 

为了描述一个完整的宇宙图式。瑜伽行派将小乘一切有部的五位七 十五法演变成五位百法。即心法 8 种,指精神现象;心所法 51 种,指心 的附属现象;色法 11 种,指物质现象;不相应法 24 种,指非精神、非 物质的现象;无为法 6 种,指不生不灭的超世间现象。由此构成了一幅 无比烦琐的世界图象,其艰深晦涩程度超过了佛教的其它任何流派。 



(2)瑜伽行派的继续发展 

瑜伽行学派创立后,由于其思想深邃,又广泛应用因明学的逻辑方 法周密论证,所以影响迅速超过中观派,成为佛教中的主流。据玄奘编 译的《成唯识论》记载,世亲以后有十家门徒名声显著,他们是:亲胜、 火辩、护法、德慧、胜友、胜子、智月、安慧、净月、难陀。藏文资料 记载有四家,他们是:安慧、陈那、德光、解脱军。这些人构成了早期 瑜伽行派的骨干,从不同方向上发展了瑜伽行派的思想。其中,尤以难 陀和陈那最为著名,难陀的学派坚持世亲旧说较多,所以被称为“唯识 古学”,陈那的学派比较注重创新和发挥,所以被称为“唯识新学”。 

难陀的身世不祥,只是窥基的《成唯识论述记》中提到,他曾注释 过《三十唯识颂》和《瑜伽师地论》。难陀的“唯识古学”,对瑜伽学 派的重要发展在于,他对八识诸主体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分成“见分” 和“相分”两种,认为是主体能力“见分”去取认识对象“相分”,而  “相分”说到底还是由“见分”创造的。如眼中所见的“色”,即是由 眼识自身创造的。这样就为“唯识无境”说提供了更进一步的证明。由 于难陀认为“相分”无另外的“行相”,并非实体,所以他的理论也叫 做“无相唯识说”。 

陈那是南印度人,大约生活在公元 5 世纪末和公元 6 世纪上半叶。 他是世亲以后瑜伽行学派较有贡献的思想家,不仅发展了唯识说,而且 把因明学用于佛学理论,对印度古逻辑学也有很大提高。他认为识体的 “见分”具有派生“相分”,并以“行相”形式反映“相分”的能力, 所以“相分”也是一种实体。他的学说被称为“有相唯识说”。另外他 又提出:识体除见、相二分外,还有一种“自证分”,即直觉亲证作用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结果,从而形成了“三分说”。陈那的理论被称为“唯 识新说”。 

陈那的弟子护法也是南印度人,在那烂陀寺出家,据说二十岁就当 上了住持,可见其聪慧早成。护法在陈那“三分说”的基础上,又提出 了“四分说”,他认为见、相二分只属于心体的外层关系,心体深层还 有一种关系,即以“自证分”为对象的认识活动,称为“证自证分”, 用以亲证“自证分”的功能。这样“深化”对人类思维结构的认识,便 陷入了烦琐哲学而不可自拔,如此细分下去,还可以有“五分说”、“六 分说”,以至无穷,是一种“恶的循环”。佛教理论这样发展下去,便 越来越脱离群众,成为寺院中少数贵族僧侣的玩物。护法还以坚持“种 姓不变说”而著名。他认为作为人成佛根据的“种子”是稳定不变的, 无论小乘种姓还是大乘种姓,是生来注定的。这种思想显然是印度种姓 制度的产物,护法传给弟子戒贤,戒贤又传给了玄奘。不过这种理论在 中国却没有多大市场。 

公元 7 世纪,戒日王执政,对于佛教给予了更大的关注,适逢玄奘 取经赴印,目睹了当时的盛况。以后,印度便陷入了连年的战乱之中。 公元 8 世纪波罗王朝建立,印度出现了局部的安定。佛教又获得了一段 难得的发展机遇。波罗王朝的统治者嫌那烂陀寺还不够宏伟,又在恒河 南岸小山上修建了超行寺。在超行寺中,已经是以密教为主了,但作为 密教的理论基础,大乘瑜伽行派和中观派理论继续存在,并有局部发展。 7 世纪以后瑜伽行派的代表人物是法称和月官,不过他们的主要理论贡献 都是在因明学的方面,因为唯识学当时已经烦琐得不能再烦琐了,再细 加一些区分,也不过是玩些概念游戏。 



(3)中观派的流衍与变化 

笈多王朝和波罗王朝是印度佛教的鼎盛时期,不仅有瑜伽行派的产 生,而且原有的大、小乘流派也有相应的发展。与无著大体同时的佛护, 与世亲大体同时的清辩,是中观派里较为有名的思想家。佛护作《中论 注》,目前有藏译本保存。他改变了龙树、提婆“只破不立”的传统, 提出了所谓“应战”的方式,即“就敌论随言出过”,根据对手的言论 推论发挥,致其荒谬,最终驳倒论敌。清辩的思想比佛护更为广阔,著 作也较多。他将因明学的方法引入中观体系,用以说明自己的观点。同 时他运用传统的“二谛”说驳斥瑜伽行派的“三自性”理论。他认为遍 计所执和依他起是一体的东西,都是染,只有圆成实才是净。他与瑜伽  行派的争论使两家在有无、净染问题上的差异明晰了起来。清辩在那烂 陀寺与瑜伽行派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辩论,争论是应以中观无自性理论讲 中道,还是以唯识说讲中道,当时的印度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