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之兵临天下-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驿丞答应一声,便匆匆去了,鲁肃负手进了院子,其实他住的宅子很不错,占地二十亩的驿馆一共只有五座院子,每个院子都是独立。

假山池鱼,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仅房间就有二十几间,有三名侍女和一个专门的驿丞照顾,这座驿馆只有鲁肃这种人物才有资格入主,目前整座宅子就住了鲁肃一人。

吃住虽然都很不错,但鲁肃的心情却不好,闷闷不乐地回到屋子里,他怀疑是自己记错了出发的日子,但再仔细核对,确实是今天,应该一早出发,可现在天都快黑了,却没有任何动静,这是怎么回事?

房间里,鲁肃低头来回踱步,他心中有一种不安,出发去东吴是一件大事,应该昨天就有官员来找自己安排船只行李之类的事情,甚至刘璟或者徐庶还要接见自己一次,确定好江东那边的接待事宜。

他在三天前便派随从先回东吴去报信,让吴侯安排接待了,可就算临时变更计划,也应该通知自己的一声,自己也好再派人回去送信,这样不声不吭,算什么?

鲁肃心中充满了不安和不满,直觉告诉他,可能出了什么事?极可能和步骘出使江陵有关,或许是刘璟对吴侯不满。

其实鲁肃也觉得吴侯在刘备之事处理得不妥,三年前吴侯便信誓旦旦支持刘璟为荆州牧,可到了这个关头,又变卦了,这容易给人一种没有诚意的感觉,难道刘璟就是认为吴侯没有诚意,所以才临时取消了今天动身吗?

这时,王驿丞拎着食盒快步走进来笑道:“让鲁公久等了,请用饭吧!”

一名侍女上前帮忙,王驿丞一边摆放酒菜,一边笑道:“今天中午我倒听到一个消息,好像我们太守一早赶去夏口了。”

鲁肃一惊,刘璟去夏口了!他知道徐庶和董允都去了夏口,现在连刘璟也去了,夏口那边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他连忙问道:“你们太守去夏口做什么?”

王驿丞摇摇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问了不少人,大家都不知道。”

说完,王驿丞行一礼退了下去,鲁肃坐在小桌前,心中愈加疑惑,他怀疑是夏口发生战争,但细想也不可能,如果夏口发生战争,武昌早就全城动员了。

难道和襄阳有关,可是就算和襄阳有关,也不需要刘璟亲自去,鲁肃胡思乱想,却得不出一个结论。

这时,他的随从奔了回来,气喘吁吁道:“副都督,那座最大的主院开始收拾了,来了好多人,都在清扫布置,抬来很多名贵的家具,还有一座两丈长的白玉屏风,听说是黄祖的镇宅之宝。”

鲁肃心中疑惑,这是谁要入住?难道和刘璟去夏口有关,他也不得吃饭,放下碗便匆匆向主院而去。

鲁肃所住的宅子叫贵宾驿,只有地位很高的人才能居住,有一大四小五座院子,鲁肃所住的听松院是四小之一,而主院则叫住麒麟堂,占地八亩,据说只有当年刘表视察江夏时才住在麒麟堂。

已经七八年没有人住了,今天居然开始收拾,麒麟堂的广场、主堂和后堂内,两百多士兵和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的清扫并修补一些腐坏之处。

在广场上摆满了各种名贵家具和器物,这些都是原来黄祖家中之物,被收回官府后,一直存放在仓库里,今天全部搬来了。

鲁肃看到了那架白玉屏风,高一张,长三丈,下面是紫檀木托架,整座屏风由三座细润无暇的白玉拼成,画着千里荆州图,价值连城,传说是黄祖的镇宅之宝,现在也被搬到麒麟堂前。

尽管天色即将昏黑,但麒麟堂上依旧灯火通明,无数士兵和工匠正在忙碌清扫,并将巨大的垂地幔帘装上大梁。

鲁肃心中愈加惊讶,这个架势,来人非同小可,他找到一名年轻的屯长,拱手笑道:“这位小将军,这是谁要来了?”

年轻屯长摇了摇头,“我们都不知道,反正是上面的命令,必须在明天中午前清扫布置完毕,估计今晚要干通宵了。”

鲁肃一连问了数人,都不知道是谁要入住,甚至连主管官员也是一脸茫然,足见此事非常隐秘,他只得闷闷不乐回到住处。

接下来的两天里,依然没有任何消息,也没有任何出发的迹象,这令鲁肃心中愈加担忧起来,他很担心刘璟放弃和江东结盟了。

第三天傍晚,王郡丞飞奔而来,急声道:“鲁公快去码头,好像有重要事情发生了,有人看见了太守的座船。”

鲁肃跳起来,跑到大门外翻身上马,打马向码头奔去,再没有消息,他就要被逼疯了。

飞奔至码头前,只见码头上停着数艘大船,数十名江夏官员已经在码头前等候了,四周布满了两千余士兵,全副武装,戒备森严。

鲁肃却不得入内,他只能像普通民众一样,远远站在一座高处张望,这时他的随从找到了他,低声道:“副都督,我打听到了,好像是朝廷使者要来。”

鲁肃心中一沉,果然不出他所料,是邺都使者来了,他想了两天,除了这个理由,荆州实在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布置麒麟堂。

但鲁肃想知道的是,到底是天子的使者,还是曹操的使者,这里面差异很大,天子的使者则表示刘璟获得了朝廷承认,而曹操的使者,则意味着刘璟有可能要投降曹操了。

在这时,在一片鼓乐声中,刘璟和徐庶等人陪同着一名峨冠宽袍的中年男子下了船,后面跟着一队曹军士兵。

这名中年男子身材不高,长得温文尔雅,谈笑风生,远远望去,鲁肃觉得此人有些眼熟,他似乎见过,再低头细想,鲁肃顿时大吃一惊,此人竟是荀彧。

鲁肃豁然明白,为什么刘璟迟迟不肯跟自己去江东,原来竟是曹操的使者来了,而且是荀彧,曹操使者到来并不奇怪,毕竟曹洪和李典都被俘了,要谈判交换俘虏。

关键是刘璟的态度,亲自率领重要官员去夏口迎接,还不惜血本布置麒麟堂,种种迹象表明刘璟极为重视曹操使者的到来。

鲁肃的脑海里忽然跳出一个可怕的想法,‘莫非刘璟想投降曹操不成?’

其实这个担心他前天便有了,只是他不敢多想,可眼前的一幕,刘璟如此恭敬地迎接荀彧。。。。。

此时,这种担心便在他心中愈加强烈了,如果一旦刘璟降曹,他的战船和兵力,必将对江东形成致命的打击,鲁肃简直不敢想下去。

。。。。。。。。。

夜晚,鲁肃独自一人坐在房间喝着闷酒,这时王驿丞快步跑到门口,气喘吁吁道:“鲁公,徐长史来了。”

鲁肃心中大喜过望,徐庶的到来就像一个溺水的人忽然抓到一块木头,他心中原本对刘璟和徐庶的不满顿时一扫而空,连忙起身迎了出去。

徐庶已经走进院子,笑眯眯道:“这两天让子敬久等了。”

鲁肃连忙挽住徐庶胳膊,就仿佛他会长翅膀忽然飞走一样,低声埋怨道:“元直骗得我好惨,璟公子没有时间应该给我说一声,让我在这里干着急。”

徐庶一笑,“我这不是来给解释吗?晚两天就等不了?”

两人进屋坐下,鲁肃命侍女收走酒杯,换两杯新茶,徐庶这才缓缓道:“因为临时接到消息,朝廷要使者前来江夏,因为事关荆州牧的归属,所以璟公子非常重视,带着我们一起去夏口迎接,走的时候太匆忙,把你忘了,璟公子托我向子敬说声抱歉,另外,我们还准备了更好的住宿,请子敬今晚搬过去,作为赔罪。”

徐庶的话明显言不由衷,去江东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会忘了,而且鲁肃认出来人是荀彧,还居然说是朝廷使者,这些话显然都是在应付自己,让自己搬走,无非是怕自己和曹操使者联系。

鲁肃心中默然,尽管他心中感到郁闷,但他还不能揭穿徐庶的谎言,现在是他在求刘璟,若翻脸了,刘璟真的没有退路投降曹操,自己就是江东的罪人了。

徐庶肯来找自己解释,至少说明谈判的大门还没有关上,江东还有挽回的余地,想到这,鲁肃有些紧张地问道:“璟公子还打算去江东吗?”

徐庶微微一笑,“当然要去,只是请子敬再等三天,我们把汉使送走,然后璟公子就和子敬启程。”

“这次一言为定?”

徐庶点点头,“绝无戏言!”

鲁肃忽然有一种明悟,刘璟真的要去江东了,只不过他去江东的真正意图,是去比较孙曹两边的利益。

第288章 江东内争

从荆州前往江东,陆路极为不便,大多地段人迹罕至,被高山和森林阻隔,只有城市附近才出现一段官道,而且南方城池大多临水而建,靠水路出行。

无数河流和湖泊汇集,最后汇集到一起,形成了一条宽荡荡的贯通东西的水路大动脉,这就是长江。

荆州受战争影响,长江江面上的船只已不多见,但过了柴桑后,江面上的船只明显增多了,大江之上随处可见列队而行的货船队,载人远行的三桅客船,在靠近江边,捕鱼的小船更是数不胜数。

此时已是八月上旬,一支由十几艘战船组成的船队在江面上劈波斩浪,顺流向东而行,这支船队便是从江陵而来的刘备座船,受孙权邀请,刘备前来参加孙老夫人寿辰。

孙老夫人是孙权母亲之妹,也同样嫁给了孙坚,在江东最早被称为孙二夫人,建安七年,孙权之母不幸病逝,遗言命孙权视姨娘为母,孙权谨记亡母遗言,尊孙二夫人为国母,从此称为孙老夫人。

今年是孙老夫人的四十七岁寿辰,按照江东风俗,六十以下,逢五和十祝寿。

孙权虽然事母极孝,但另一方面他又厉行节俭,所以一般情况下,也不会特地为母亲办四十七岁寿,但这次为了给刘备一个来江东的借口,孙权破例为母亲举寿。

刘备的船队早已过了芜湖,正向丹徒疾驶,三国时期,江南还未得到充分开发,自然没有大运河走水路,因此去东吴只能在丹徒下船,走陆路经曲阿、毗陵、无锡到达江东都城东吴。

其实也有一条水路,就是在芜湖进入溧水,经溧阳、阳羡进入太湖穿越太湖也能抵达东吴,不过溧水最后只能行驶五百石的船只,而刘备所乘的千石战船无法通过,他们一行人只得去丹徒走陆路。

二楼的船舱里,刘备坐在窗前,饱览沿途的风光人情,在他对面坐着庞统,而江东使者步骘在后面一艘船上。

此次东行,刘备把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而没有交给关羽,这让军中上下都感到异常惊讶,诸葛亮效忠刘备还不足一月,刘备便将军政大权交给了他,这让很多人不满,连关羽和张飞也颇有怨言。

庞统也是不满者之一,他虽名为副军师,却没有什么实权,远远不如诸葛亮受刘备重用,他实际上只是一个幕僚。

庞统心里很清楚,刘备之所以不带诸葛亮去江东,主要目的是为了给他一个独掌大权的机会,建立威望,而自己就没有这种机会,这让庞统心中又是嫉妒,又是不满。

他一路不断提醒刘备,诸葛亮经验不足,若襄阳军队大举南攻,诸葛亮恐怕担不起反击重任,希望刘备能改变主意,转命关羽为主将,对他不断的‘善意’提醒,刘备也只是一笑了之。

“这次江东之行,我们名为拜寿,实际上是要争取江东的支持,和江东建立一种同盟关系,进则共荣,败则同损,第一步便是要让江东承认琦公子为荆州牧。”

刘备缓缓和庞统商量着此行的目的,这已是第二次商谈了,庞统早已胸有成竹,他沉吟一下道:“这次孙权邀我们前往东吴,很大程度上是张昭派系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