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食王传-第6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复无常,眼下可是自己的关键时刻,十几年的辛苦别别白费了,要知道,君台上的可是连兄弟都能下得了手去的狠人,或许你在对他没威胁的时候,他很宽宏大度,但若真要威胁到了他,那可真不好说。
不可否认,李世民对臣子向来都是大方得很,现在既然这么说,那就是要大赏天下了,如果自己还拒不受封,就势必会影响到李世民的大方形象,这可不妙,不就是个王么?管他娘的,就当这个王就是,大不了,自己到时候耳一塞,眼一闭,什么都不管,只管自己享福就是。
“这就对了嘛,有功之人,朕向来是不会忘的,王璃你以食起步,这些年所做的,几乎都和百姓子民的饮食起居有关,可当得一个贤字,朕便封你一个食贤王罢,世袭罔替,永不降爵。另领上柱国,特进,依旧仪同府司,还是管着鸿泸寺,如何?反正你也不看中那食邑万户,就不给你封地了,爱上哪住就上哪住去,你真要有本事在每个州都盖个王府,每州住上个几天的,朕也不拦你。”
一听“食贤王”三个字,王况心头就一松,再听不给他封地了,就更是舒坦了许多,别看同样是个王,而且王况这个王还是贤王,名头挺吓人的,自古以来,能当得在爵上冠之以“贤”、“武”、“德”、“馨”、“辅”等带有很强烈的褒义的字眼的,都是朝廷和皇帝对其给予的极高评价和肯定。但王况这个可是个食贤王,也就是说,李世民给的这个王,还带着点玩笑的成分在里面,从来没有人会得到如此的爵的。
与其说是个爵,倒不如说是朝廷承认了他王况在饮食方面的成就,称号的作用更甚于爵的意义。换言之,王况就是个得到朝廷正式承认的食神。没有封地,也就是说,如果撇开他管着的鸿泸寺,那么他这个王还真个就没一点的实权。其他的王,虽然也没什么实权,但好歹,要么是一州刺史,要么是有权利对自己封地内官员的的政绩进行考核,向朝廷建议是裁撤还是升迁等等。
管着鸿泸寺,但没有给个实际的职位,也就是说,等到王况不在了,除非出现特殊情况,否则王况的后代子孙,只能做个闲散王爷,类似后世的名誉主席差不多。
嗯,很好啊,很合自己的心意。王况这回是真真的高兴了,李世民还是知道自己不喜欢参与到朝政中来的,让自己管着鸿泸寺,不过是因为像是天文院,格物院等等还需要自己出力,而且外邦还有不少,鸿泸寺的作用还是不可替代的。显然,在这两年的对外事务上,至少在李世民的心目中,王况还是不可替代的。
其实皇帝也是没办法,既然是他亲口说出的承诺,那就得兑现,当时说可以给王况封王的时候,李世民肯定没有想到王况竟然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如此的高度,若是王况的脸皮够厚,王况的功劳早就够封王了。
相反的,反而还是上柱国的勋位还更实在一些,虽然王是正一品,而上柱国才不过是个正二品的勋位,但上柱国这一勋位可是从前汉时就已经存在了的,这个称号在百姓心目中的分量自然要比那带点玩笑性质的王爵还要重了许多去。
至于说特进这个散官,也是正二品,加上仪同府司,那就跟长孙无忌的开府仪同三司是一样的了,这也是个变通,开府仪同三司这个从一品的散官,那是散官的主官,管理着天下散官,已经有长孙无忌在了,再来一个主官,这怎么管理?谁主谁从?所以,就给了这么个变通的法子,受长孙无忌的管辖,但在待遇上,却是和长孙无忌齐平的。
王况依旧是爵,散官,勋位三位一体,算上管着鸿泸寺的差使,实际上王况已经可以算是相公之列,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相公,而是相公中数一数二的人物。不过这却不是固定的,什么时候王况不管鸿泸寺了,那么这个事实上的地位也就烟消云散,就很像是中顾委的委员一样。
见王况很是爽快的就受了王的爵,大佬们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还真的担心王况不受,如此一来,接下来的封赏可就难办了,功劳最大的都没得到什么赏,你们这些次要的功劳者就别指望有什么好封赏了,可以说,王况受不受封,影响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十几万人呢。
既然有了一个王,那么非皇族不得封王的惯例也就此打破了,李世勣因其在回鹘之战中,兵损极少,又因将高句丽人的退路给截了,功劳理应是排在第二的,但是他擅自出兵打高句丽,虽然有很好的借口,但明眼人都知道,那不过就是个借口而已,高句丽人对付南边的河北军队都手忙脚乱的,就算是回鹘人被打得一兵一卒都没了,高句丽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进犯回鹘呀,回鹘人几乎可以说是全民皆兵,孩子五六岁就能纵马驰骋,妇女老人也是不差的,要是把回鹘人惹恼了,他们就腹背受敌,傻子才会这时候干这等傻事呢。。。)
………………………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七二五章大封赏
更新时间:2012…12…3022:23:57本章字数:4049
………………………。。
因此打高句丽一事上,李世积就变成了无功也无过,功过相抵,但这话谁也没提,心里清楚就知道了,是以,李世积依旧是他的国公,不过是从并州总管升为了并州都督而已。
排在李世积之后的便是秦琼,这回他再也推辞不掉国公之位,被封了个护国公的爵,排名在程知节和尉迟敬德之前,而李业嗣及秦怀玉和王霖泊三人,功劳大致相当,在护国公之后,秦怀玉因以一人之力,平六诏,定吐蕃而被封了陈郡公,云麾将军,从三品上,秦家也因此而成为李唐立朝以来第一个一门双公的门第,这个谁也没得话说,六诏之地,只有秦怀玉是最合适的人选,不仅是因为他的脾气,还因为秦家自前晋始,就是声名远播,多出贤能,边夷之族,最是服英雄之辈,秦怀玉这是好钢用在了刀刃上,换任何一个其他人去,都不大可能如此容易的就平了六诏。
而平六诏偏偏又是定吐蕃的前提,如果从正面进攻,虽然如今大唐也能召集起几万已经适应了高原反应的将士,但正面的冲突,必定是血流成河,所耗颇巨,吐蕃不比高句丽。高句丽之地,哪怕再不会认路的,只要闭着眼沿河流走准没错,而吐蕃之地,许多地方在冬天是硬地,而天气一转暖,马上就是沼泽,有时候头晚还好好的,就算是万担之货在上面压着也没事,但第二天,还没等你走出来呢,马上就陷下去了。
李业嗣和王霖泊都封了个县候,李业嗣这一次从从三品下的归德将军升为正三品下的怀化将军,而王霖泊则直接升到了从三品上的归德大将军,统领大唐水军,而建州水军从这一刻开始,正式更名为大唐水军,下设瀛州水军。管辖渤海以北海域;建州水军的名号依旧保留着,管辖东海以南,琼崖以北海域;建南水军,管辖建南以西。琼崖以南的大巽群岛海域;建东水军,管辖建东以东及元洲海域。
另又从建州水军的编制中抽调了四艘大楼船,十艘小楼船到新归大唐的波斯湾新城,那个城被命名为定西城,波斯湾海域还是归新的建州水军管辖,以后所有新设立的水军,都从建州水军出。这就从律法上确立了建州水军作为大唐水军的母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王况干脆直接在朝堂上将天下地理的大致给画了出来,正式提出太平洋,大西洋和天竺洋这三大洋的名称,提议在合适的时候,建立三大洋舰队,常年巡航在洋面上,一来加强中原本土和海外疆域的联系。二来震慑宵小之辈,不敢轻易起那不轨之心。
尉迟保玮因援救新罗王有功,领了瀛州水军的归德将军职位。仍兼着东瀛两州一场的镇军将军;程处亮则领了建东水军的归德将军职,原来的伏罗唐林二州的镇将职竟然落到了王祥的手中,却原来王祥被从西域征调去征高句丽之初,并不知道自己是遇到了哪位贵人垂青,将自己从一个小小的城门校一下就升了一营校尉,还是属于先锋营的序列,到了报道的时候,军中同僚好奇的跟他打听他跟建安侯或者说是太原王家是什么关系,就因为他姓王的原因。
王祥这才辗转的听到了自己被提拔的前因后果,一时间感慨万千。建安侯连自己这等无名小卒都记得这么牢,此恩今生是无法报了,那就多杀敌吧,听说建安侯的心装着天下呢,那咱就帮他!因此在对高句丽一战上,他往往身先士卒。死在他刀下的高句丽将领不知凡几,而他也知道自己没有领过一营的的短板之处,事事都和副尉商量,每战之后,必定召集众将总结这一仗哪里打得不错,哪里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不会不懂装懂。因此在此次战役中,进步神速,到了最后,甚至连副尉也自叹远远不如,从此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光如此,王祥原本就是云梦人士,说起来云梦王家和太原王家还有那么一点渊源,因隋末乱战之时,投错了阵营,不受重用,最后虽然跟着上官投了唐军,但只落得被分派到西域之地把守关卡。这一次,是李业嗣在请功表中特地的点了他的名,说他懂水军,可以留在水军一用。
但水军之重要性,如今在大唐上下已经是达到了非常之高的程度,而王祥既然会得李业嗣如此大加赞赏,那就成为了一个可以培养的人才,一个水军将领,可不光光会打仗就能胜任的,可以说,同样级别的水军将领的要求要比陆军的高得多,不光要懂打仗,会打仗,还得会治地方,水军所在之地,都是港口,港口里,往往又都是军与民混杂在一块的,大唐如今还没有富裕到可以给所有的水军都单独的建立起一座军港来。
思来想去,也就伏罗唐林最为合适,正好程处亮去接新组建的建东水军一职,将个镇将给空了出来,那两个州加起来还没有建安一个县大,干脆就把王祥插到那去,品级上不会埋没了他的功劳,而地方小又正好可以锻炼人。
建州水军依旧由王霖泊暂领,等黄大回来后,就将由黄大来接替,也只有黄大才是建州水军统领的最合适人选了,他在建州水军中的威望在某些方面,不比王霖泊差。
建南水军自然就是武元庆接了,他也算是得尝所愿,从一个州级别的军主帅,升到了一个道级别的水军统帅,而且建南水军的驻地就在吕宋港,正好他还不用再跑来跑去的,就地上任。
这一次的封赏面之广可以说是绝古旷今,大大小小,从王况起,一直到下面的小兵也都有封赏,尤其是那些最初组建建州水军的老兵,也因为这一次水军的大扩充而都升了上来,或是一舰之统领,或是一营之校。而陈大他们那一波人,全都入了品,尤其以陈大蹿得最快,如今已然是个从五品下的归德郎将了,任定西城的城守,安息三十七城都不设县,各设城守一名,主抓一城之军政要务。
许多没有参加这一年任何战事的官员也都因为这次的大调整而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升迁,像是万俟老六,如今已经正式叫万俟陆了,他也从小梅关令调任去了花喇子模州的司马,六诏一定,那么扼守在岭南的小梅关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以前要设关,那是担心六诏万一反了,小梅关还可以作为一道屏障来抵挡,现在是用不着了,干脆就撤了,将小梅关上的铁匠全都迁到了东平去,而东平,也正式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