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江春水-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脸她也不陌生 ,她曾在南郑的宫廷中看到过,她主人的名字好像叫……小枣!对!就是小枣,巴掌大的小脸,挂满了鼻涕眼泪。大大的眼睛无辜的看着人、拿到糖豆时害羞的低垂眼睑。

但现在这张脸上的眼睛……只有这双眼睛里有些东西是素素熟悉的,这是曾经的萧素素的眼睛,只不过除了熟悉,还多了些别的东西……仇恨,带着刻骨哀痛的仇恨,这是素素不熟悉的。

如今,所有这一切全都混杂这双萧素素的眼睛里,与小枣那绢绣的小脸全不相配。

素素眨巴一下眼睛,又眨巴一下,最终她把眼睛闭上了。泪水缓缓从眼睛里流出来,越流越多,最后素素索性放声大哭。四野寂静,只有一个瘦小的身影对着滔滔江水,发着抖大声号啕。

从此后,世上再无万年公主萧素素。

※ ※※

第二天,一个叫小枣的瘦小女孩子出现在苇叶庵这个不起眼的小庙里。她衣衫褴褛,却气质出众,像个大人物似的。

“我来找阿抚。”她声音清脆的对着主持师太说。

“哪个阿抚?”师太却有些戒备的样子。

“宫中的阿抚,她是万年公主的贴身宫女。”

“你又是谁呢?”为什么要找阿抚?

“我是小枣,也是宫中的。叫阿抚出来,她认识我。”

老师太迟疑着,“阿抚已经走了。”

“走了?”小枣似乎不相信。

“走了,自从她知道宫中出事后,就走了。”

“她去哪里了?”

“她说去收尸,不管收不收得着,完了事她都要回家乡了。”老师太打量小姑娘,
“你既认识阿抚,一定知道她家乡在哪里吧?不用我来告诉你。”

那么阿抚是回武陵了,离荆州不远的武陵。小枣想,也好,阿抚在建康也是举目无亲。不如回家乡去。

“那算了,不过,我走之前还有件事,”小枣说,“我知道这庵里有一座皇后娘娘的等身像,让我去拜拜吧,皇后娘娘以前待我很好,让我再去看她一眼。”

“谁说的!这里没有皇后娘娘的像,这里只是一座普通的尼庵。姑娘不要胡说。”

“东边的厢房里……”小枣提醒老尼。她刚才经过时,明明看见皇后娘娘的塑像还立在那里。

“那不是皇后娘娘,那是莲花圣母,是我们小庵的庇佑神,不给外人拜求的。”老尼一口回绝。

小枣想了一下,“那我以后再来吧,我也要走了。别忘了给莲花娘娘面前的长明灯添油啊,以后我再来时,会给你们带来香油钱。”这么小小一个人儿,说话的口气却很大。

“不用姑娘费心,小庙自有供奉。”

小枣不再说什么,她向着东面皇后娘娘塑像的方向空拜了拜,转身离开了小庵。

她走后老师太拍拍胸口,大大舒了一口气。苇叶庵是小庵,她很怕多事。好心的宋皇后殁了,她们少了庇佑更得小心行事。刚才那姑娘好生奇怪,这么个小小的女孩儿,那眼神却有些……似乎那里面烧着两团火,所过之处,会寸草不生。老师太四下看看,好在那小丫头已经走了。

白石渎边,混浊的江水不停的舔着石砌的码头。江中万桨千帆,沿江全是人流。因为建康大火烧去半城,百姓无所依存,飘零流离间,想到溯江而上寻条生路也是常理。

一个瘦小的身影,在人群中挤来挤去。“要热茶水不?”她挨个向等船的客人问,神情态度都有些说不出的特别。她似乎怕羞,从不抬眼看人。可说话的态度却又十分的从容。

人们这才发现她手上拎了只包了芦围子的大铜壶。倒有她半个身量大。

“哪来的茶水?”有人问。

小姑娘远远一指,“临江楼的。”

“你这样跑来跑去的卖茶水,他们给你几个铜钿?”问的人实在觉得这小姑娘不像是个卖茶水的佣女。

小姑娘低了头不语。

“你家人呢?看你这样卖茶水不心疼吗?”

姑娘的头越发低下去。

“看样子没亲人了。”有人说。猜测这小姑娘大约也是家中遭了什么变故。

“那还呆在建康城中干什么,不如跟我们去江夏。江夏大码头,你这样漂亮的小姑娘在那种地方能找到饭吃。卖茶水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眼下建康城中,应大司马搜的紧,凡是和以前旧宫有些关联的都仔细甄别,谁要说上先帝半个好字也得下大狱。”真奇怪,似乎有人觉察到这小丫头和宫中有着什么关联。

“生得漂亮些的女孩子也被搜去,说是要送与北帝。”

人们七嘴八舌,都觉得建康城呆不得了。

小姑娘听了一会儿,细声细气地说,“我付不起船钱,上不了船。”看样子她也是愿意离开建康城。

“无妨,”有客人说,“会弹琴不?”

小姑娘略一迟疑,摇了摇头。

“唱曲总会吧。唱采莲南塘秋就行。”

这个是西州曲,建康城边那个叫西州的小镇上姑娘们唱的俚曲。以前宫中有人偷偷传唱,但因为俚俗,阿母听到会很生气。可如今……

小姑娘点点头,“我会!”

“那就好,你看那些大点的,挂白帆的官船,一家家问过去,他们都要找歌伎呢。”
官般沿江上溯,一、两个月的行程,还得看天气好坏。有钱人在江上整日闷着,也要寻些乐子,少不了要女伎吟唱佐酒。如今能唱曲子的女娘倒成了抢手。

小姑娘看了官船发呆。

“没关系,你这样瘦小,没人会向你下手的,你先和船家说好只唱曲佐酒不卖身就是了。不过到了江夏,你这样的小姑娘迟早还得……”

又一个好女子从此要堕入风尘了吧,有人想。

“我要去荆州!”小姑娘咬了牙说。没人注意到,此时她眼中一朵火色的莲花乍然一现。

她要去荆州,那个她原本以为十分遥远的荆州。做为萧素素她已经死过一次,她现在是卑微的小枣,她再没有牵挂,也再没有了荣辱。歌姬、舞姬,她注定要在滚滚红尘中沉浮。

应家、何家,他们所有的人要为他们做过的事付出代价。无论是作为小枣还是萧素素,都绝不会与他们善罢干休。而荆州,有个人,那个人迟早会带着她重回建康。

“荆州啊,荆州更远,不过那是比江夏更大的码头,你会有好生意的。”

有人偷偷觑了她两眼,真是个漂亮小姑娘呢。






、相逢何处

两个月后,小枣姑娘已经出现在荆州城的街道上了。

荆州城临江,江水在它古老城墙下打个旋,又东逝而去,卷去无数的物是人非、历史尘埃。自北帝觑江去后,荆州的防备稍稍放松,街上看到游荡的兵士就比别的城市多些。

与背井离乡的几万下江人一样,小枣在荆州也是暂时的浪迹街头。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不急着谋什么差事,也从不去牙行盘桓。她只一身素裳,手持牙板。沿着街头有一句没一句的卖唱为生。有时在街头听人谈论起荆州的人物掌故,她连卖唱也省了,只顾踮了脚在一旁听得入迷。

她生得貌美,又别有一翻让人流连的气韵风味。难免惹人注目。有荆州大户居然慕名而来,重金聘她去府中献艺。还有那等勾栏瓦舍舞榭歌台也愿意为她一掷千金。

这些小枣都一一婉据。只不过她因此更显谨慎,更不愿抬眼看人了。

“定是落魄的富家千金!”有人这样说。

小枣听了,惊出一身冷汗。

这一日,小枣站在荆州城的街头,看着眼前走过的士兵号衣上的“应”字,瞳孔一缩,好一会儿才渐渐恢复到常态。她左手拿了只破碗,右手中牙板一颤,檀口微启:“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声音低沉而悠远,如吟如涕,居然有刻骨的伤痛之意。引得路人纷纷则目,这一看之下,有人不免觉得有些惊艳,忍不住又再多看几眼。

街上走过的兵痞,循声看见小枣,眼神也不免涣散起来。有人过来在小枣的破碗里扔下一枚铜钱,然后戏虐的用手去摸小枣的脸。

小枣机敏的向后一跳,躲了过去,然后匆匆鞠上一躬,把破碗伸回对方面前,示意对方可以拿回那枚铜钱。

旁边的人都讪笑起来,那人窘迫,慌慌张张走开了。

小枣不紧不慢的又打起牙板,继续唱:“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两个月的东风,让荆州城填满了从下江来的难民。这让荆州刺史庾季急得直挠头。“应车骑,你说这可怎么办?这些人都是乱民,随时会惹出事来。”

“男的让他们修江堤,女的都发卖到娼门便是了。”应家三公子应无意此时懒懒地坐在庾季座中唯一一片香簟上。手中拿着半片牛肋大嚼着。

“啊呀,应车骑说笑,我哪里敢像令尊应大司马那样行事,我可害怕那些乱民闹起来杀入这刺史府。”

“那你管他们饭好了,像菩萨那样供着,他们会更感谢你。”

“咳,我是认真向应车骑讨计策,休要取笑。应大人说说如何才能骗他们自己回下江去?”

“我爹没要他们回去。”

“可他们就是下江人啊!”

“那你自去和他们打商量,就说:你们是下江人,应该老老实实呆在下江,不该来荆州。如此说过,看他们走是不走。”

“唉呀!应车骑!”

“安置那些人是你刺史的事,我是武职,只管领荆州兵马。”应无意看一眼手中啃光的牛骨,随手一扔,站了起来,“我这个下江人该走了,看看从那些新来的下江人中,能不能找到让我合意的家奴。嗯,说不定我一高兴多买几个,也算是帮你忙了。”应无意仪态从容的弹弹衣摆,冲庾季微微一笑。连告辞的客气都没有,便翩然而去。宽衣缓带,衣袂翻飞,倒似谪仙般的洒落。

应无意这人,惹不论颜面,姿态之风雅,一向勘称南朝第一风流人物。

他走后,庾季对着仆佣叫:“还不快来收拾,好不容易得了这么一块香草簟,用去我五万钱!这下沾上牛油的污秽,可别弄不干净!”

想一想,还是气不过,压低了声音又骂:应家污秽,坐我香簟。他应家三代以上还是寒门,若非靠武力,我怎么容你入我高门。如今竟然敢羞辱于我,不过是仗着你应家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等着掉脑袋的那一天吧!

大街之上,应无意放慢了羁辔。如今的荆州城,满街尽是下江口音,这是他熟悉的乡音,按理他应该觉得亲切。

“两位南朝最美丽的公主都丧身火海!”他听到街上有人这么说。

“听说是北帝高铿入了宫想对她们行奸。两位公主宁死不从。”

“不是吧,我怎么听说北帝带了许多南朝美女北归。内中就有最美的万年公主。”

“万年公主死了,这是千真万确的,有从宫内逃出的内官这么说。还说那火就是万年公主点起来的。 ”

“对,还说有人亲眼看到公主化为金凤,从火中冲天而起,在旧宫上空哀鸣三声后才展翅飞去。”

“怎么没烧死高铿那贼人!倒让他携了金玉美女得胜北还!”

“嘘,听说此事本无关高铿。”有人压低了声音。

“对,看看应璩大司马现下还在四下捕杀宫中逃出的内官和宫女,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应无意急遽勒马回头。刚才还切切私语人群,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他的目光冷泠扫过这些人,他早听说了建康城中的大火,也知晓那场火的由来。他爹还曾嘱咐他,一旦听到什么,切不可掉以轻心,必扼之于萌芽。

他知道那根本不可能做到。

让他觉得有趣的是这些流言,它们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