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统天下-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现在在和以前使用的火绳枪一比较,简直便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刘大夏自然想要把所有的军队装备全都换成最好的了。

但是内阁的李东阳和户部的韩文却不想全都换装。为啥啊,还不是因为银子的原因。制造兵器历来便是十分消耗银子的事情,再加上京军使用的兵器历来要高于一般军队兵器的标准,所以造价就更好,而铁血军现在更是京军之中的京军,所以装备就更得好上一筹了,这便又增加了成本。这一回制造燧发枪不管是使用的铁料还是木料都是使用的最最上等的,而且有很多都还是临时从地方上筹集的。所以为了制造这一批的燧发枪户部前前后后一共出资一千三百四十多万两银子,几乎将户部的存银花去了一小半,如果不是朝中已经对于燧发枪的前景达成了共识,说什么户部和内阁都不会让这笔银子花出去。即便如此,一千多万两银子花费到这上面也让内阁和户部心疼了好长一阵子。

现在终于制造出来了八万支燧发枪了,内阁和户部便不想再向里面投银子了,最起码短时间内不再给铁血军拨银子了。

如果现在便将铁血军四万五千人全部换装。一下子便要用去将近五万套装备。再加上枪械的自然耗损以及战争等因素,这八万只火枪也用不了几年。而如果只是将铁血军其中的一部分人换装,比如一半人,那么便可以延长一倍的使用时间。直接的便减少了未来户部的开支。还有弹药的问题,燧发枪的威力是比着火绳枪要好很多,但是相对的弹药的消耗也提高了一倍还要多的多。这又是一个消耗的大项目,到时候每一年使用的燧发枪越多消耗的弹药也就越多。倒不是户部和内阁有意识的要限制军备的发展,只不过毕竟全大明就只有铁血军的事情才需要银子,全国需要使用银子的地方多的去了,单单在铁血军上耗费了一千多万两的银子便已经让其他部门以及其他的军队有点怨言了。

而如果将火绳枪换成了燧发枪。那被换下来的火绳枪的去处也是一个问题。是直接放置在仓库里面储存着不用还是换装到其他的部队里面。比着燧发枪火绳枪虽然落后了,但是比着大刀长矛来,还是挺先进的。

只讲将换下来的火绳枪放置的仓库里面有点浪费了,毕竟这一批火绳枪的造价也不易。前前后后也是花费了数百万两银子的,但是如果换到其他的部队了,也是一个问题。是再成立一个全火器的部队,还是怎的,将那一只部队换装也不好决定;另外,冷兵器换成热兵器前前后后也得花费不少的银子。

这些个问题都不是内阁、户部以及兵部三方可以决定的,所以几天下来他们也没能够达成一致。现在朱厚照前来上朝了,这个问题自然就要交给朱厚照定夺了。

朱厚照无疑便比李东阳他们要更有魄力了,李东阳和韩文他们虽然也知道燧发枪的前景,但毕竟不是后世的人。即便知道了也不过是猜测而已,没有朱厚照这个后来人认识的更加清楚。同样的在火枪上投入的决心也就不如朱厚照大了。

在这个问题上,朱厚照自然是全力的支持刘大夏了,火器的使用是未来不会改变的潮流,既然已经有了更加先进的燧发枪了干嘛还要抱着以前的火绳枪不放了,“兵者,乃国之利器。我大明的军队自然要使用天下最为先进的武器了,所以要换便全换了,有了更好的还留着过时的干嘛?”

“皇上圣明。”朱厚照一说完,刘大夏便急不可耐的站出来说道。这几天在和李东阳以及韩文争论的时候刘大夏明显落于下风。他一个兵部尚如何是内阁大臣和户部尚联手之后的对手了,而他以前可以求助的马文升现在也不行了,先不说韩文便是马文升的人,就是现在刘大夏和马文升之间的关系也不复以前那么好了,最近两人见面都懒得相互问候了。可见两人的关系已经急速的僵硬到了何种程度了。

朱厚照的支持让本来已经有点灰心的刘大夏迅速重新点亮希望。抢先一步站出来称赞朱厚照也是为了防止朱厚照一会在李东阳和韩文的劝说之下会改变意见。

不过显然刘大夏这一回多虑了,在刘大夏一站回去。韩文便急不可耐的想要站出来劝谏,而李东阳也同样不甘示弱,不过却全都被朱厚照制止了。

“好了,不用再劝了,朕意已决,虽然去岁我大明的军队打败了鞑靼,但是还是老祖宗说的好,兵备不可怠慢。众位大臣,战争说到不定什么时候便要再次来临了,所以我大明的军队必须时刻保持最强大的战斗力。”

“皇上圣明。”一时间大殿之内声音彼此起伏。

朱厚照这么一说,李东阳和韩文也不再反对了,毕竟战争这东西是很难预测的,继续反对下去要真的成功了,但是未来一旦战争突然来临了而且恰好铁血军又战败了,那么他们俩人估计就得担责任了。这种责任便是李东阳都不敢沾惹。

铁血军换装的事情很快便商量了出来了,四万五千人全部换装,以前的火绳枪全部换成燧发枪,而换下来的火绳枪则装备五军营,在五军营内部挑选挑选精壮之辈成立一支新的火器营,并且新成立的火器营不随五军营内其他的军队轮换地方。

 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明边贸准则》

既然说到了燧发枪和铁血军的问题了,朱厚照便向连带着将研发和制造火器的各个作坊的事情顺便的解决一下。 /现在大明用来研发制造火器的作坊主要有三个,铁血军下属的用以制造火绳枪的作坊,刚刚成立半年的燧发枪的作坊,和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的户部名下的火器作坊兵仗局。

兵仗局是明朝的明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和司苑局之一。兵仗局掌造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军用器械和宫中零用的铁锁、针剪及法事所用钟鼓等。兵仗局有掌印太监及兵仗局设掌印太监一员,提督军器库太监一员,管理、佥、掌司、监工无定员。兵仗局掌制明朝军器制造,在火器得以在明朝大规模应用之后兵仗局便顺势成立了所属的火药司用以制造和火器有关的器械。历史上明朝极为先进的鸟铳便是兵仗局的人制造出来的。

本来朱厚照以前的神机营所使用的火器也都是兵仗局制造的,但是那个时候朱厚照考虑到兵仗局成立已久自成体系用起来不方便,再加上兵仗局在神机营低潮的那几十年里一直荒废着,以前的那些工匠们几乎全都转行去制造刀具去了。所以还不如再成立一个专门生产火器的作坊呢。

但是兵仗局的火器作坊虽然以前荒废了,但是随着火器的重新焕发生机。兵仗局也趁机重新大力的发展火器司了。所以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在京城主要用以制造火器的作坊便有三个之多。

三个制造火器的作坊之间互不统属。也没有协调性,所以长此以往便会造成火器制造管理的混乱以及资金的大量浪费。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在问题出现之前便立马解决了呢。

朱厚照打算将兵仗局的火器司和铁血军下面的两个火器作坊合并一处,到时候和兵仗局并列为火器局,专门负责研发和制造火器。

在商讨确定完了铁血军换装的问题之后朱厚照便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这一回倒是没有太大的分歧,大部分的人还是有先见之明的,知道将所有火器作坊合并一处的好处。

就这样在没有人反对的情况下大明第一个专门生产、研发火器的直属机构便成立了。以后的火器局便不用再听命于兵仗局而是直接对皇上和朝廷负责。

经过协商,新成立的火器局和兵仗局等明八局并列,为九局之一。火器局同样设掌印太监一员,提督军器库太监一员。管理、佥、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掌制火器军器。同时火器局下属火枪司用以制造火枪,火炮司用以制造火炮,格物司用以研发火器。

火器局成立之后。以铁血军燧发枪作坊为基础,和原兵仗局火器司、火绳枪作坊合并一处,所有军械每三年大规模制造一次。

这一件事情处理完了之后,刘大夏再次上奏,“启禀皇上,安山总督李端澄二月七日上奏称连月来中亚局势持续糜烂,乌兹别克、哈萨克和萨菲王国三国战争不断呢造成大量的乱兵成为马贼,去岁天南和天北一共发生大规模劫掠十三次,中小规模上百次,死伤千人。今年以来一月内马贼之患愈演愈烈。马贼的数目和劫掠次数持续增加,目前伤亡不断。初步估计伤亡不下三千人、”

“啪”一听说马贼之患已经这样严重了,朱厚照拍着龙椅生气的问道:“李端澄这个安山总督是如何当得,作用十数万大军难道连个马贼都如何奈何吗?那要他有何用。”

朱厚照一生气,刘大夏连忙站出来为李端澄辩解说道:“启禀皇上,非是李总督不想剿灭马匪,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已。安山治下虽有十数万大军,但西疆历来便是多战之地,再加上近年来中亚三国争霸之战不断,近百万大军陈兵中亚。十几万明军不但要镇守地方,还要应对中亚三国以及北面的瓦剌,兵马看似众多,但能够调动的却是不多。而且现在马匪多为乌兹别克以及哈萨克兵败后留下的乱兵,这些人混入当地不但难以分辨。而且大都熟悉地势一听到稍有风吹草动便落荒而逃,根本便不与我大军交战。”

这些马匪都是经过正规训练并且上过战场的骑兵所以他们的战斗力以及警惕性都非常的高。再加上他们本来便和安山的当地人一般无二,在语言以及相貌上都相差无二,所以剿灭起来也是十分的困难。想到这里朱厚照便理解了李端澄的难处了,不过毕竟自己距离西疆实在是太远了,所以最好还是私下里去打探一下为好。

“着甘肃总兵派遣骑兵一万进入安山协助李端澄剿灭马匪,领兵将领听命于安山总督府行事,一万大军军饷仍由甘肃总镇负责。”想了一想朱厚照朝着刘大夏说道,“还有,着李端澄必须在三年之内剿灭马匪。”

“是。”刘大夏领命道。

“启禀皇上,边贸主事伦文叙奏请回朝。”

“准了。”

伦文叙在边疆负责管理边贸的事情已经过了将近一年了,这一年的时间里不但重新整饬了原有的边贸集市等,而且还为朝廷在边疆新建了两个大型的边贸集市,至于小的边贸集市更是多达十数个。现在大明北面边境的贸易异常的发达,从最西的中亚到最东的努尔干,连绵数千里的边境线上大小边贸集市上百个。

自从去年开始大明境内无数寻到商机的商人们便开始筹集钱财然后购置一批物资后便北上行商。这才短短的半年多的时间整个蒙古境内差不多都出现了大明的商人了。已经贫瘠了上百年的蒙古人发现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美好过。以前几乎只是听过却没有见到过的精美的瓷器、锦布等全都走进了普通之家。而且价格也远远的低于以前。至于紧缺的粮食、食盐和茶叶的问题也不再出现了,用他们手中的牛羊、皮毛或者其他的物品没有换不来的东西。可以说蒙古现在距离大明比较近的一带人的衣食住行全都充斥着大明的影子,而这种情况现在正在加速的向蒙古腹地渗透。

而且随着边贸的兴盛,朱厚照以前让内阁着手商讨的也已经通过了朱厚照的认可,现在这套准则已经投入了使用。

从此大明的边贸活动将告别以前那种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