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统天下-第4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谈论过宁王的消息。

正德三年十一月初,宁王留下一部分部将留守南昌城,之后亲自率领舟师从江东而下,攻打安庆,欲取南京。宁王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要攻下南京,然后据守南京以为正统好和在京城的朱厚照分庭抗礼。

但是王明阳早就做好了准备,在前一天晚上逃出南昌城之后王明阳就开始聚拢周边的大军。

而后第二天宁王造反消息传来,王明阳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檄文传檄诸郡,要求举兵援助。

事后证明宁王的举兵造反根本就是一场闹剧。离开南昌城之后宁王亲自带领大军顺着舟师进军安庆城。

安庆城位于长江流域的下游,这里是顺着水路通往南京城的最后一个军事重镇,可谓是南京的门户,一旦安庆失手则宁王便可以直接顺着长江到达南京城。

但事后不管宁王能不能攻克南京城,单单是他能够把大军带到南京城外,那产生的震动就是十分巨大的。所以说安庆不容有失。

为了增强安庆的防护成立,早在两个月前王明阳就已经开始慢慢的增兵安庆了,在他实行逼迫宁王的第二个步骤的时候,他就预感到宁王造反已经不远了。而一旦宁王造反兵法南京就是他的第一选择。这个时候安庆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顺着长江,虽然从南昌到安庆沿途还有其他例如九江等城镇,但是他们现在都已经不是军事重镇了。只要宁王不去攻打他们就不错了,想要截住宁王根本就没有可能。

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宁王便出现在了安庆城外,大战一触即发,早就做好了准备的安庆守军在战事的一开始就给了宁王以痛击,损兵数千。但是宁王的军队却距离安庆的墙头相差甚远。

而此时在宁王的大本营南昌城也并不平静。王明阳从南昌城撤出来之后一连不停的后撤并且还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踪迹,让宁王以为他已经逃走了,而等到宁王离开南昌城之后,王明阳立马大胆的暴漏行踪。调集周边大军。

等到会齐各路大军之后,王明阳直接派兵攻打南昌城。宁王在南昌留下来的那一点军队根本就没有多少用处。也不用鏖战多日什么的,当天王明阳便攻克了南昌城。

还在安庆为如何攻克安庆而烦恼的宁王得知南昌城已经失陷,顿时大惊失色,顾不上其他连夜收拢兵力就要顺江而上夺回南昌城。

三日之后。南昌城外东北的黄家渡,宁王的大军与王明阳的大军不期而遇,双方连战一日一夜,最后匆匆而回的宁王被早有准备的王明阳所击退。

次日宁王再次率军发动进攻,但是却再次遭受了失败,宁王麾下的大军都是匆忙招募的,不仅成分残次不齐,而且还没有经过训练,只不过是宁王宣布造反之后匆忙的披上了铠甲而已。和正规军相比根本就无法抗衡。

一连遭遇失败。宁王已经知道事情不可为了,不得已他率军退守樵舍,为了防止被王明阳分兵击破,他竟然听信谋士意见把舟师连在一起结成军阵。

宁王的这一次昏招基本上宣告了自己失败的下场,在宁王退兵之后。王明阳亲自率领大军前去追击,看到宁王竟然把所有的舟船连在一起,顿时王明阳大喜。

次日风起,王明阳趁机使用火攻。顿时整个水面之上火光冲天,宁王军队所用的舟船大都被引燃。穿上的士兵争相往水下逃窜。

至此宁王彻底失败,大军战死、淹死以及烧死逾万人,而宁王朱宸濠与其世子、郡王,以及谋臣李士实、刘养正、王纶等皆被擒。

“大人,大人,”正在查看俘虏的王明阳突然听到有人一直在叫自己,扭身正好看到宁王的谋士刘养正不停的挣扎着要靠近自己。

“你要干什么?”走过去王明阳问道,对方已经成了阶下囚了,他又有何惧。

“大人,我是王辉啊,锦衣卫的。”看到王明阳过来了,刘养正赶紧表明自己的身份。

王明阳大惊,“什么?你就是那个锦衣卫安插在宁王身边的王辉?”

对于王辉王明阳以前不熟悉,但是到了江西之后自己对于宁王的大多数情报都是通过一个叫做王辉的人传递的,虽然他不知道王辉是谁,但是从朝廷那个传回来的消息却说这个人绝对可靠。

他想到了这个叫做王辉的应该是宁王身边的亲信之人,但是也没想到王辉竟然就是宁王的首席谋士,“怪不得,怪不得啊。”

“刘养正,”那边的宁王将这里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没想到自己一直以来引为重臣刘养正竟然是朝廷的人,“你个背信忘义的小人,归本王平日里对你信任有加,没想到你竟然背叛于本王。”

“王爷,我本来就不是你的人,又何来背叛一说。”刘养正直接面对宁王,正义凌然。

王明阳不断感慨,怪不得自己对宁王的所有事情都一清二楚,也怪不得宁王竟然接连出昏招。

正德四年二月,平定了宁王之乱的王明阳在彻底稳定了江西的局势之后亲自带着一干重要俘虏前往京城复命。

既然已经造反,那宁王藩王的身份也就保不住他了,到了京城之后,经过宗人府讨论,最后宁王被处于自裁。宁王家眷被废黜为庶人。而其余一干追随宁王的谋臣、武将尽皆被问斩。

而刘养正也就是王辉,则重新回到了锦衣卫,不但官复原职,还被赐予了伯爵爵位。

 第五百九十六章:新建伯

宁王之乱从始至终都没有产生多大的破坏,虽然一开始宁王作乱声势浩大,甚至还号召全天下所有的藩王揭竿而起,但是从他真的叛乱到最后被剿灭,也就是月余的时间而已,前前后后真的发生战争的也只有南昌城附近以及安庆城。

安庆城没有被攻破,基本上除了有少量士兵伤亡以及战备物资的损失之外一切安好,而南昌城的战争则在城内和城外都有,不过由于宁王军队不堪的战斗力以及王辉的多次相助让王明阳事前料敌,所以前前后后除了宁王军队有逾万人的损失之外,其他的损失都可以忽略不计。

这场宁王作乱比前世造成的破坏要小得多了,破坏越小,朱厚照就越是满意。

亲自押送宁王一干人等前往京城的王明阳不但获得了朱厚照的亲自召见,而且最后还因为此战的巨大功绩被封为了新建伯。

王明阳身上江西巡抚的身份还没有改变,所以在京城领完封赏之后王明阳不得不尽快的赶回江西主政一方。战后江西最需要的就是尽快恢复由于战争造成的影响,而这点让王明阳这种济世官员前往是最好不过了。

三月,经过多个月的筹划,工部终于对所有蒙古以及哈萨克的水源完成了勘测,在朱厚照的要求之下,工部已经制定出了详细的河源改造计划。这份计划攻城可以称之外浩大无比,整个攻城牵扯两地一定规模以上的河流、湖泊数千。

整个工程如果改造下来,几乎一个彻底改变以往两地的地质地貌。有了完善的水网以及充足的水源,那些迁徙过去的汉人就能够创造出来属于自己的辉煌,可以说不用几百年的时间,只需要数十年两代人的时间,那些汉人就可以永远在那里扎根了。

为了完成这个计划,朱厚照特意从国库之中挤出来了一千三百万两白银,而且还动员了超过二十万的边军以及当地所有的青壮年劳力。

为了防止发生民变,朱厚照没有对这个工程进行时间的限制。所以工部可以慢慢的进行这个改造而不用因为赶工期而拼命的劳役那些农夫。

说道迁徙的事情,从去年年初颁布了迁徙计划到现在基本上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整个迁徙计划进展的非常顺利。

一开始整个计划颁布了之后就和朱厚照所预料的一样,消息传到哪个地方,就会成为哪个地方民众议论纷纷的事情。这个年代大明有太多的人生活在贫困之中了。就像后世清*朝末年有很多的农民因为活不下去而前往寒冷的辽东闯关东一样。

为了能够活下去。为了能够活的更好,只要朝廷能够给他们指条明路他们都愿意尝试,更何况现在朱厚照给出来的条件已经是所有人都没想想得到的。

以往历朝历代迁徙百姓哪一个不是强制性的,管你愿意不愿意。反正只要你被划在了迁徙的范围之内,时间到了就会有官兵前去压着你走。

路上有官兵时时刻刻进行监督,凡是有稍微一点违纪或者企图逃跑的行为,都是即刻被格杀,除了这些之外。沿途还要担忧官兵们的盘削。

现在不一样了,朝廷没有划出来迁徙的范围,或者说整个大明都在迁徙范围之内,但是这一次朝廷不再强制性迁徙民众了。

说实话即便是到了现在很多人对于太祖时期往北方强制迁徙了众多百姓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虽然当初太祖也是为了整个国家的整体战略考虑,但是当初那件事情确实是损害了不少人的利益。

前往漠南的每人将会获得纹银至少一百两,最低草地两百亩。前三年有朝廷派人专门辅导在当地的生活技巧,免费发放农具,前五年不用缴纳任何的赋税。

前往漠北和哈萨克两地的最低补偿也有纹银三百两。草地四百亩或者耕地二十亩,前五年有朝廷派人专门辅导在当地的生活技巧,免费发放农具,免征赋税十年。十年之后也能够享受很大的赋税优惠。

在这个即便是京城之中五口之间的寻常月收入也只有五两银子左右的年代,一百两。三百两,乃至更多的银子对于京城之外,特别是偏远贫苦地区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可以抗拒的诱惑。有很多活不下去的个人或者整个家庭愿意为了这几百两银子而迁徙到外面去。

更何况除了银子之外还有他们在老家里永远也得不到的土地,虽然那里的土地没有家乡的肥沃。但是他们的面积更大,而且更关键的是到了那里之后那些土地都是属于自己的了。

去年从颁布迁徙计划到经过了两个多宣传造势之后正式开始。几乎整个大明的气氛都被调动了起来,特别是北方的民众,到了明朝北方的富裕已经远远比不上南方了,贫困的人也更多。

随着五月朝廷下令迁徙更是开始,无数早就已经做好准备的民众开始踏上了这条虽然坎坷,但是也充满希望的道路。

一开始主动迁徙的都是单个的男人,很少出现整个家庭一同迁徙的情况。男人永远都不缺少的就是一股拼搏的劲头。

这些第一批迁徙的男人里面有很多要么就是家里已经只剩下自己孤苦伶仃的一个光棍了,要么就是家里好几个兄弟,人太多了根本就养不活,所以一家子在一起一商量,就选出来一个或者几个年轻人到外面过活。

这些人都是为现实生活所迫的在老家就是呆着也是越来越贫苦,还不如到外面拼搏一回呢。他们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能够获得的利益最大的一批人。

等到二十多年之后,大多数已经在外面过上稳定生活的他们再次回到老家,却发现自己已经比老家的人生活的更好了。

五月的一个月出现了第一波的迁徙高峰,朝廷专门设立了十三条前往各地的道路,没有官兵押送以及看护他们,但是在道路的沿途却有官兵不停的巡逻以防止他们被山贼或者强盗洗劫。

后来经过统计,五月一个月迁徙的人数竟然达到了五万多人,几乎整个大明北方的省份都有人踏上了这条路。

不过五月之后,一下子迁徙的民众好像停滞了下来一样,从五月之后,基本上很少有人再次踏上迁徙之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