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虹-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遇春,和她自己。她似乎听得柳遇春忿忿地诉说他怎样在生活的旋涡中奋斗;她又听得黄夫人的话:变坏!没有一件东西不是时时刻刻地在变坏,……我没有勇气再找第二回……不是尼姑庵便是棺材,咳!人人都是为了追求什么而生活的,然而好像没有一个人得到他所想愿的一份儿!她看见自己孤悬在虚空中。然后是黄因明的狞笑和怒喊压倒了一切嘈音:她应该克除了这些弱点!

梅女士猛抬起头来,看着窗外的落日,在心里对自己说:

“黄因明知道自己的弱点,柳遇春会耐心地奋斗,为什么我不能够?事情诚然要意外地变坏,那又怕什么呢!我应该有勇气再找第二回,第三回,以至无数回!”

但是她不能不照徐绮君的说法,暂且实行“现在主义”。柳遇春对于她的态度,也还不坏;他们俩中间尚能平滑地过去。这些就是梅女士的“现在”。

冬的严妆,现在也开始。许多树木已经脱叶,许多鸟儿也躲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大地进了休息的“冬眠”时期。梅女士的心情亦复相似。恬静地一天一天过去,她几乎感觉得大可不必皇皇然他求。虽则当第一次雪花微飘时,柳遇春又提起了要一同回去的话,使她略感着几分不自在,但亦到底同意了。旧历年关前两星期她回到了柳家,再进那间曾过三宿的新房。这里的一切,和她离开时没有什么差异,只不过那怪眉眼的胖子老妈已经不在,另换了个朴实年青的乡下女子。柳遇春忙着年关的店务,晚上也不常回来,因而梅女士也就觉得这里并不比父亲家里坏了多少。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梅女士有了这样的印象:偶而相聚,柳遇春也还可喜,天天在一处,那就可憎。她盼望这年关延长到无尽期。

微感不快的是黄夫人和黄因明不能常见面了。梅女士并不喜欢这两个人,但现在隔远了,却觉得缺短了什么似的。她很挂念这一对姑嫂的行动。她差不多间天要到父亲处去一回,就为的带便好看望这两位女士。

旧新年也来了。按着当地的风俗,还是新嫁娘的梅女士,很忙了几天。恰就在这个时候,梅女士知道黄因明立即要回汉口去。在一次匆匆的晤见时,黄因明说:

“前天险些儿闹出事来。嫂子要自杀呢!”

梅女士变了脸色,眼前就浮现出黄夫人的惨白的面孔。

“所以我明后天就要回汉口,和嫂子一同去。哥哥还是不肯呢!”

只加了这一句,黄因明就走了,并没让梅女士多得些详细的情形。第二天梅女士抽空儿去找她们,没有遇到,后来就听说已经动身。

这一件事压在梅女士心头,帮助她消磨了许多无聊的时间。她推想这个意外是怎样地发生?她又猜度那黄教员为什么不肯让夫人回去?她又断定黄夫人在路上大概还有变故发生。她只是这样惘然乱想,并没愤慨,也没有怜悯。似乎她的感情已经麻木。但当这些冥想也循环至无数次而感到腻烦的时候,她的生活便成为更难堪的平淡和寂寞。

徐绮君的来信算是惟一的慰安。然而信是那样的少,那样的慢,又是那样的短。看书么?也不能解闷。理论太多的文章没有兴味,煽动的文字又往往使她想起那位高叫“打倒旧礼教”的黄先生。她甚至于企图从柳遇春身上找出一些兴趣。她很想再听听上次失和后他诉说自己并没错误的那种愤语。然而没有。柳遇春近来的态度,是恭顺而谨慎;是一种惟恐又因口舌上的误会而闹出乱子来的那样谨慎。他很出力地替梅女士买东西买书,仿佛认为非此不足以报答梅女士给他的肉感的欢娱。每在狂欢的第二天,梅女士看见柳遇春买了许多的东西给她,便从心深处漾起一丝拂逆的羞恶的滋味。她看出柳遇春多少有些改变了,像他自己所说的“改好”了,但这个改变同样是叫人起反感的:从前他认为梅女士是完全属于他的一件东西,现在则他认为仍须用金钱来换取她的欢心。从前他是封建地主的思想,现在只改变为资本主义下的商人。所以即使柳遇春怎样地殷勤,梅女士心里的寂寞荒凉却只有一天一天地加深加厚。

为的要有个人谈谈,梅女士和韦玉中间又通起信来。新年中曾经见过这个青年一面,他还是那种温和忧悒的神气,他说现在他是在看佛经了。他就很高兴地背诵一段《百喻经》的文字给梅女士听。什么佛经之类,梅女士是全无兴味的,但韦玉的眼光却流露了异常的怡悦自得。

那时候,梅女士心上掠过了这样的感想:

“吓,你这个脆弱者,真会自己麻醉,真会自寻快乐!”

现在梅女士写信给韦玉的用意,大概就是要学习怎样自己麻醉,自己消遣。这个心情虽然并未明显地浮现在梅女士的意识上,但在她接到了韦玉的复信时,却很感得失望了;韦玉的信里充满着哀怨感伤,徒然加重了梅女士的沉闷。她很生气地将信纸撕碎,心里想:

“看来我一定要寂寞死了呀!韦玉也是这样不了解我的心情!”

究竟要的是什么,她没有明了的观念。她好像一个被人惊醒了的没有睡够的孩子,觉得一切都是不洽意,一切都会惹起她的憎厌。

渐渐地春又到了人间。青春的热力在血管里发酵了!梅女士却仿佛是个不得志的投闲置散的英雄,终日侘傺无聊。春的精神,自然也感动了她:她需要一点活动,她需要一些发泄,可是没有对象。柳遇春因为店中清闲,便常常在家中。他大概也看出了梅女士的闷闷,很想了些法子来逗引她快活。什么效果也没有。梅女士反觉得讨厌,至少也是扰乱了她的闷的静寂。尤其是现在柳遇春每夜在家里宿,他的强烈的爱抚,无餍的要求,使得梅女士十分割怕。只是被动,只是被人泄欲的感念,又每次加强地在梅女士心里发作起来。这个观念扫去了拥抱时的一切官能的愉快;从前她的乳房被抚摸时有感了电流似的麻木的快感,现在却只使她皮肤上起粟。继续忍受到十天左右,梅女士不得不严厉地拒绝了:

“不行!我受不住。你也应该让我有些休息!”

于是间隔了一天。但第三天的要求更加猛烈了,梅女士也怀着姑且一试的心情;结果是同样的坏。梅女士只好暂且把父亲家里作为逋逃薮。柳遇春跟着就找了来。他赔罪,他发誓以后不勉强,最后是要求梅女士回去。

以后柳遇春就常在店里宿。梅女士觉得清静些,但是零零碎碎的怪讨厌的话语又陆续吹到了她的耳朵里。梅老医生也隐约提起过一两次,似乎怪女儿不该放任丈夫又去荒唐。梅女士只是咬着嘴唇笑。她想来这样也好,各行其是,将来她走的时候,更可以毫无牵挂了。她计算日子,到暑假还有一个半月,如果没有意外,则两个月后,徐绮君该可以来了罢。

然而两个月的时光,想去是多么遥遥!

隔着两天或三天,柳遇春一定回家来过夜。那时,他们俩中间便有了活剧。恳求,哄诱,诅咒,又是恳求;柳遇春简直像发了狂,梅女士始终是冷冷地不作声。末了还是她让步。她是像孩子们用绒绳逗引着小猫玩,非等她看够了对方的跳掷抓扑,不肯轻易地就给他。这样地她稍微感到几分主动地位的愉快。但是当她的柔软的身体被拥在强壮的臂弯内时,猛想起大概不免有一些别人身上的肮脏移植到她的肉体内罢,她又不禁毛骨耸然,起了无穷的嫌恶。

这一种经验,有规则地反复着,渐成为新的郁闷,使她窒息。在写给徐绮君的一封信里,有这样的话:“提起我这半年内的生活,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形容它,我的心情,起过无数次的变化。我只好承认,我的‘现在主义’也破产了。现在这条路,也不通了!绮姊,快,快,快快回来呀!”虽则如此,每天表面上她还是悠然自若。即使是写给韦玉的信,她亦从没流露自己的苦闷。她以为向这位脆弱者诉苦,倒不如不说更好。但是韦玉似乎什么都知道。端阳那天,他到梅老医生处拜节,觑空儿对梅女士说:

“我后悔从前不听你的话,想不到你不能快乐——”

梅女士看了他一眼,微微地笑。

“我到现在还不死,也是想不到。”

韦玉又补足一句,声音里带着些梗咽了。

“想不到的事太多,所以从前我劝你不要想的太远。不过现在,我很好。我只是得了会忘记的毛病。今天忘记了昨天的事,到明天又该忘记今天的事了,去年前年的,自然更不用说。所以,我说现在我很好。看来‘会忘记’这毛病,也不是顶坏的。哈哈!”

梅女士干笑着转过身去,却又偷偷地睃了韦玉一眼。韦玉惘然点头,似乎在咀嚼这几句话。然后,蓦地抢前一步,他拉住了梅女士的衣袖,颤着声音,挣扎着说:

“你是骗我的。你用这样的话来骗我——安慰我,叫我更加心痛!你是忘不了的。我也是忘不了的。如果你有幸福,我相信我会忘记了一切,现在,事实摆在这里,恰恰相反,我到死也不能瞑目,到死也不能忘记,到死要悔恨我自己从前不该不听你的话语。”

梅女士转过脸来,准对了韦玉瞧着。经过了几秒钟,她方才低喟一声,轻轻地说:

“现在你还可以听我的话。赶快忘记了一切!”

韦玉的苍白的脸颊上透出兴奋的红光来,他坚决地回答:

“不能够!因为你还在那里受难。”

梅女士意外地笑了起来。像吃辣子似的痛快的感觉,直通过她的全身。几个月来浸在霉腐的空气中,现在是第一次感得了新鲜的活气了。她所要的,正是这个:忿激的不顾一切的呼喊!她很高兴地似乎暗示着什么似的说:

“不行!你还是要听我的话。你不会?我可以教会你,教你怎样忘记了一切。怎么你不常常来看我呢?”

“那么,我一定不到重庆去了。”

在沉吟中,韦玉漏出了这么一句话,似乎是对自己说。但当他看见梅女士颇有惊讶的神气,接着便加了说明:

“本来还没定呢。听说团部有开到重庆去的消息。现在,即使当真要开到重庆,我是一定不去了。我辞职。”

重庆!就是那重庆么?一个新的主意突然浮上梅女士心头了。她看着韦玉很严肃地说,差不多就等于命令:

“去!你一定要去!”

现在是韦玉惊讶地张大了嘴,不知道怎样回答。

“你一定要到重庆去呀!听我的话,你一定要去的!刚才你不是说,你很失悔从前不听我的话么?现在,听我的话罢!

在重庆,我们又可以见面。”

最后的一句说得很低,然而很有力;韦玉不禁心跳了。梅女士抿着嘴笑,掷过一个美妙的睨视,就离开了韦玉。

从这天起,兴奋和紧张的震度,渐在梅女士心里升高了。她并没有看见什么希望的绿光,也不曾想起过什么具体的将来计划,即使她对韦玉说“我们又可以在重庆相见”,也不过像诗人的灵感那样一瞥,并不是深思熟筹的结果;她仅仅感到有什么变化应该是要来了。不论是好是歹,总之,这沉闷的局面是要爆破了。只这一点模糊的心理上的直觉,便成就了她的心情的亢昂。像半醉的人,她的眼前挂着一片红霞。现实的坎坷,这样地就熨平了。

似乎期待着什么必然要来的开展,她只望日子过得快些。

她曾经叮嘱韦玉到重庆后便写信来,要详细地记述成都到重庆的路程。这封信终于在盼望中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