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人生-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董嘉鸿显摆的模样,孙淑婷摇摇头,“一点提示都没有,我怎么能猜得到,我又不是神仙。”
“就是昨天咱们还谈到的问题。。。。。。和我娘一块。。。。。。”董嘉鸿一点点的提示道。
等董嘉鸿说道后面的那句话,孙淑婷就知道所谓何事了,“养鱼?”
“我媳妇就是聪明,一猜就猜到了。对。。。。。。就是养鱼。。。。。。”董嘉鸿慢慢的把孙淑婷从低沉的情绪中引了出来,吸引了孙淑婷的注意力。
“这事怎么变得,”孙淑婷疑惑的看了看董嘉鸿,“我爹爹怎么忽然对你提养鱼的事。”
“岳父早就有这个打算了,想在不同的水质里试试,看能不能成,早日积累出经验,好早日在百姓中间推广开来。”董嘉鸿顿了顿,对孙淑婷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家不仅在小汤山有温泉池。庄子上也有活泉,有条件试养。早日推广,早日让百姓得利。”今天岳父谈这件事的时候,一些观点很让董嘉鸿深受启发。他以前只考虑到了生意层面,对百姓的温饱没有太深的体会,顶多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对着穷苦百姓施粥,布药,都是些解一时之困的举动。百姓的疾苦,以前觉得那是官员的职责,却忘了他虽然当不了官。可他有着皇室的血统,享受着荣华富贵,对江山社稷他也该有一份责任的。今天大老爷孙志远的话,像种子一落尽了董嘉鸿的心田,在以后发了芽,生了根,最终促使董嘉鸿做成了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事业。
董嘉鸿对岳父交代的事情格外上心,等回家和永平侯夫人说了以后。获得也永平侯夫妇的大力支持。
董嘉鸿亲自指挥,在永平侯府的温泉庄子上和田庄里试验了起来,有经验丰富的老农。和孙家有温泉养鱼经验的管事的指导,二个月后,永平侯府的鱼长势可喜。
董嘉鸿虽然晒黑了许多,可他觉得看着这些鱼一点点长大,这种喜悦和满足于他做生意获取银子的满足是不一样的,董嘉鸿的心态发生了一点点改变。
当然董嘉鸿忙着,永平侯府里也不闲着,喜事一件接着一件。
首先是康元皇帝即位后的第一次选秀,在四月十八如期举行。孙淑琴和董佳容参加选秀,今年的选秀和孙淑婷那届的选秀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秀女都是冲着后宫嫔妃的位置前来的,竞争格外激烈,最终孙淑琴被留了牌子,等三年后再次选秀,董佳容则被皇上指婚给了一个今年的新科进士。
当然永平侯夫人和孙府的二太太关注今年的选秀,可不是因为孙淑琴和董佳容的缘故。主要是因为董嘉杰和孙环勃也到了年纪,该找媳妇了。
不过董嘉杰偷偷的说通了父亲永平侯董惠泽,立志没有建一番功业之前,不成家。永平侯董惠泽考虑道董嘉杰是小儿子,没有顶立门户,绵延后嗣的压力,就多给了他三年的自由时间,也给永平侯夫人的一腔热情泼了冷水。
孙环勃可没有董嘉杰这么幸运,划拉了半天,最后二太太帮他订了一位浙江巡抚之女,虽然容貌不出众,可嫁妆丰厚,父兄官职也高,能给孙环勃以后的仕途提供不少助力。父母之命不可违,孙环勃即便看不中,可只能接受。
等孙环勃的婚事定下来,已经是六月初,二太太离开二老爷孙志杰身边已近半年,等把京都的事情安排好,二太太就快马加鞭的带着孙淑娇回了蓬莱,怕离开久了,后院的姨娘们翻了天,把二老爷迷得不分东西南北。可等二太太回去,发现还是晚了,两个姨娘已经有了身孕,都三四个月了,早坐稳胎了,二老爷还收了下属送来的两房美妾,整天乐呵呵的,二太太回去后只能暂息旗鼓,打算以后徐徐图之。
董嘉杰的婚事虽然让永平侯夫人空忙碌一场,可还有董佳音在后面等着,永平侯夫人也有了用武之地,频频的帮她打听人家,当然对董佳音的婚事最上心的是赵姨娘,还有和她一母同胞的二少爷和二少奶奶。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七月永平侯府又要进新人,七月初十,四少爷董嘉全娶亲日子,时隔三个月后,永平侯府迎来的今年的第二场婚事。
四少奶奶是正阳巡抚的嫡女,虽然品级不高,只是四品,可陪嫁不少,八十八台嫁妆满满当当的抬入了永平侯府,相比于董嘉全的身份来说,这份嫁妆很是丰厚。还有一些无聊的人,背地里偷偷打赌董嘉杰成亲时,他的媳妇会陪嫁多少。
从四弟妹入了门,孙淑婷就不算是完全的新人了,府里人的眼光也不完全之黏在她身上了。虽然难免有人会把孙淑婷和四弟妹做比较。
等到了八月,董嘉鸿亲自监督养的鱼大获丰收了之后,孙淑婷就把自己想的稻田养鱼的方法提了出来。
孙淑婷对着董嘉鸿说道:“三哥,我看着你整天忙着养鱼,忙的挺欢实的呀!”
董嘉鸿知道孙淑婷对自己养鱼的事挺支持的,以为这段时间忙,冷落了孙淑婷,孙淑婷有意见了,调笑道:“淑婷,我前阵子忙,现在已经收获了,我这段时间多陪陪你,冷落了娇妻了,真是不应该。”
孙淑婷脸一红,笑骂道:“谁要你陪来着,我说正事呢!”
董嘉鸿抱着孙淑婷,摇晃着,“那你说,我听着呢!”董嘉鸿以为孙淑婷嘴硬,哄她道。
“我说的是真的,你严肃点。”孙淑婷从董嘉鸿怀里挣脱出来,认真的说道。
“好好好,我听着,”董嘉鸿端正态度,很是配合的坐在了孙淑婷的对面,想听听她到底要说些什么。
“三哥,我想让你帮个忙,帮我试验一下我的一个想法,其实也不是我的想法,是我看杂书的时候看到的,我想试试能不能成功。”孙淑婷不能给出稻田养鱼的出处,只能含糊的说是以前自己在一本杂书上看到的。
“你说,什么事,”真是孙淑婷第一次正式的对董嘉鸿发出请求,董嘉鸿很是看重。
“就是稻田养鱼,把鱼和水稻养在一块,一地两手,看看能不能成功。”孙淑婷又把她知道的大概的种植方法说了出来,其实孙淑婷知道的都很是粗糙,只是大致的知道在水稻扎根。底部硬挺之后再放鱼,至于什么时间合适还得找经验丰厚的老农才行。孙淑婷把她知道的这些说完,继续劝服董嘉鸿道:“三哥,要是稻田养鱼能成了,可不活水养鱼适用的范围广,南方北方、只要钟水稻的地方,都能养鱼,一举两得,多好。”
董嘉鸿皱着眉头,思索事情的可行性,已经跟着养了这么长时间的鱼,董嘉鸿觉得稻田养鱼应该能成,虽然需要摸索的问题有很多,可就像是孙淑婷那样说的,在稻田里养鱼,即便收获不了鱼,对水稻也没有什么损失啊!“我看行,可以试试,最近我就去找人买稻田,接下来就接着试验。”
“三哥,我的陪嫁就有在江南的两处庄子,不用额外购买了,用那两处就行,江南水乡,水稻一年收获三季,有充足的时间来让咱们试验。”孙淑婷把自己知道有江南庄子是的打算说了出来。
“嗯。。。。。。有吗?我记得你陪嫁的两个庄子都是北方的,哪有江南的。”董嘉鸿奇怪孙淑婷忽然冒出了江南的陪嫁庄子。
“那是我爹私下给我补办的,不再陪嫁单子里面,”孙淑婷笑着解释道。
看来这是岳父给孙淑婷的私房,“你就不怕我侵吞了去,”董嘉鸿开玩笑道。
“不会,我相信你,你要是能做出这种事,就不再是我喜欢的人了,”孙淑婷没有一丝迟疑的说道。
“好淑婷,我不会让你失望的,”被自己喜欢的女人信任的感觉真好,豪气顿生,想着以后一定不能辜负孙淑婷的期望。
作者的话:今天第二更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结局
以后的岁月里,董嘉鸿从来没有对孙淑婷藏过私房,赚来的钱从来都是一分不留的上交,当然孙淑婷也拿捏董嘉鸿,银钱从来不缺着董嘉鸿,把他的需用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从不让他觉得在银钱上受委屈。
“你是不是早就有这个想法了,”董嘉鸿脑筋一转,笑着问道。“想的这么周全,那边的水稻该是收了,到了种下一季水稻的时候了吧!”多次到南方去做生意、跑店铺,董嘉鸿对一些南方的水稻何时收获还是大概有印象的。
“我是在祖父对我讲引温泉水沟渠养鱼的时候,想起也可以稻田养鱼的,我爹爹又给了南方的陪嫁庄子,给我提供了试手的条件,只是我一个女人不方便抛头露面的,江南离京都太远,我就是想指挥也指挥不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手帮我实现这个想法。。。。。。天意使然,三哥你出现了,论能力、论信任、论资格,谁也赶不上你。”孙淑婷觉得自己特别的幸运,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
“就是为了淑婷你的信任,我也要好好表现,”董嘉鸿决定好好努力,早日把稻田养鱼弄成功。
接下来两天,董嘉鸿就找经验丰富的老农,探讨稻田养鱼的可行性,以及会遇到的那些问题。等心里大概有了章程之后,董嘉鸿去找了父亲永平侯董惠泽,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永平侯董惠泽听了之后,没有对稻田养鱼这件事本身做出评判,而是提醒董嘉鸿道:“鸿哥,爹爹不了解农事,不知道你说的这个法子到底能不能成,你想试验,爹爹也不拦着,这终归是好事。”
董嘉鸿听永平侯默认、不阻拦,没有觉得他的想法太过异想天开。很是高兴,连连说道:“爹爹,我不是为了我自己,不是为了名利。单纯的是想为咱们大燕朝的百姓做些事情。。。。。。爹爹,我以前觉得做生意,拿出银钱施粥布药就是为百姓好,比整日里花天酒地,不知做善事的商贾巨富高尚多了。总以为百姓谋福利是官员的事情,却忘了自己身为皇室血脉的责任,这与做不做官。当不当权是没有关系的。爹爹,我觉得这就是我以后该奋斗的方向,我应该去做好这件事,才能无愧于我董家的列祖列宗。”
永平侯董惠泽欣慰的笑了,拍拍董嘉鸿的肩膀,大笑着说道:“好孩子,你长大了,成熟了。爹爹高兴。”一直以来,永平侯董嘉鸿都担心董嘉鸿,如果董嘉鸿是一个纨绔子弟。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的那种,永平侯还不怎么担心,毕竟以永平侯府的权势地位,让董嘉鸿安享一世富贵是没有问题的;可董嘉鸿从小就是聪慧、机灵、有责任感的孩子,他不是那种安于平凡,能躺在祖宗的基业上过一辈子的性格,别看这他受伤后,在商业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大燕朝商人的地位不似前朝那么低,可商业上的成就感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成就感是不一样的。现在董嘉鸿找到自己奋斗的方向,董惠泽这个做分亲的特别的欣慰。“你想去做,爹爹支持你,不管成功与否,有这个心就是好的。不过还有一个事情,你要注意。那就是如果稻田养鱼成功,功劳不能落到咱们家身上,起码明面上不能不能让人知道你有多大的功劳。”
“爹爹,”董嘉鸿疑惑的看着永平侯董惠泽。
“这种利国利民的事,如果成功,会有多少百姓感念。盛名之下往往带来的是危险,特别是咱们还是皇族,名声过盛不是好事。居安思危,咱们不能被表面的荣耀拖累了。”永平侯董惠泽考虑的很是深远,多少人因为名声过盛引来杀身之祸。如果董嘉鸿是一个普通的官员,就没有这么多的顾忌,反而还是一个很好的晋升资本。
永平侯董惠泽点到即止,可董嘉鸿已经明白了父亲忧惧的是什么,他想了想,笑着说道:“爹爹,这个主意做出是儿子媳妇提出来的,那等试验成功让岳父上报上去怎么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