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十二国记-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筑坝挖沟,或者建筑里家,运气不好的话必须拿起武器去作战,这些便是劳工们的工作,只有兵役很少会征用末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履行。但是如果士兵小卒不足的话,仍然还是回降低征兵的年龄底限。



“以前劳工也是计算虚岁的样子。嗯……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是吗?”



“在蓬莱是没有劳工的吗?”



阳子摇了摇头,又是一付有苦说不出的苦笑脸。



“没有啊……但是总觉得一年中都在干劳工的活儿。”



“什么?”



“大人必须从早上工作到半夜。孩子必须从早上学习到半夜为止。虽然并没有特别强制必须这么做,但是如果不比别人干的勤快的话就会失去很多东西。所以大家都会工作到半夜或次日黎明为止。”



“真是太辛苦了。”



正在兰玉小声嘀咕之时,已完成放牧工作的桂桂跑了进来。



“我干完了!”



神采飞扬的说完,又开始催促下一件工作。



“那么,你去擦一下桌子,把餐具端出去。”



“嗯,好的。”



阳子微睬双目看着桂桂拿着擦布跑了出去。



“桂桂真是个勤劳的好孩子啊。”



兰玉赞同似地爽快点头颔首。



“对吧,对吧?”



看着面前很自豪地不段夸耀弟弟的兰玉,阳子微微笑了。



“桂桂呢?也是名字?”



“是小名啦,孩子的爱称,兰桂才是他的真正名字。”



阳子又轻声笑了起来。



“这边,真的,很复杂啊。”



2



远甫到底是怎样底细的人,阳子知道的并不详细。



景麒为她准备的是这个里家,被说去向远甫求教吧。因为远甫是一个很优秀的老师,除了这些之外的其他情况,不管阳子如何询问,景麒也没有为她解答,只勉强回答远甫是固继的里家的总管。



和远甫言语能沟通。互相的意思也能够了解。在阳子来到里家的第二天,远甫就要求阳子每日的午后和晚饭后来他的书房。最初的几天的话题内容都是些家常话。后来远甫花了几天询问了阳子自己的身世情况,再后来就问到了有关蓬莱的情况。那里有怎么样的国家,地理位置如何,有些什么产业,事实如何治理国家的。住在那里的人们都在考虑盼望些什么等等之类。



阳子把实情跟远甫一说,很多情况下都是大为吃惊愕然。原来我连故国的情况也不太了解,真可笑,阳子想。



整理好午餐的餐具,穿过走廊一边往书房走去,阳子又叹了一口气。而且这个问题还没结束,仍有下回分解吧?每日阳子无法回答的情况都要在不断增加中。



来到书房找远甫,却没有看到他的身影。远眺园林,却发现原来远甫在那里,就坐在面向园林的像凉亭似的茶房里。



“原来在这里。”



阳子穿过走廊,往茶房的方向走来,沐浴在暖阳中的远甫噗呲笑了出来。



“今天阳光普照,是个好天气呢。阳子也来坐坐吧。”



“好的。”阳子老实温顺地坐在了茶房的凳子上。



“阳子是第一次在这里过冬吧?觉得怎么样?”



“我感觉和日本没有多大区别啊。”



“是吗?”远甫点了点头。



“庆国真是得天独厚,如果和北方的国家相比的话。有人在北韦也没有家,又不能投宿而在露天野外用布和木枝围起一块地方当成家。但是在北方的国家,在严冬露宿野外的话一定会冻僵而亡,而且田里的收成也不好,总而言之,同只要播种就算种子又细又弱也得成熟结果的温暖的国家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冬天,你认为人们所必需的东西是什么?”



“是温暖的家,是吗?”



远甫捋了捋胡子。



“原来如此。出生在蓬莱就会那样吗?不,不是家,而是食品,这是从没挨饿过的国家的百姓的意见想法吧?”



阳子羞愧似的低下了头。



“特别是北方的国家,情况真的很严重,即使是夏天,日照不好的话,也会影响到秋天的收成。就算略有点收获还必须从中纳税。残留下来的谷物中,有几成必须留下于第二年再次播种。如果把这些都吃光,那么明年就肯定会挨饿。不管有多少物资,到了冬天仍然存在储备不足情况发生的国家,虽然饥饿,但要在冰冻的土地上挖树根的国家也有。



“……是吗?”



“一说就很难明辨是非啊,果真如此,阳子应该不会为此而烦恼。”



阳子闻言望着远甫的侧脸。



“……难道你在试探我?”



“没有,我说话不会拐弯抹角,问题的症结在那里呢?并不只是确认一下就好了,阳子确然对这里不熟悉。这里与那里的差别也极大,在这样的情形下,还能去那里呢?到底这一点你明白没有?”



“是的。”阳子低下头。远甫也长久地俯视着园林。



“国家的基础是凭借土地成立的。”



远甫唐突地开口说到。同言阳子不由端正而坐。



“所有的百姓一旦成年就会要求领取土地。分得的土地有一夫一百亩,百部四方之分。九夫的土地就是一井。这个一井一里四方九百亩是由八家所有的。”



“请稍等一下,这是什么单位……?”



频繁来往于虚海和蓬莱延麒六太对那里的情况十分熟悉。



“我会设法解决的,有时也会带着书籍或者小型道具回去。根据六太教给她的内容,一步以那里的单位来换算就等于一百三十五厘米。”



“一步等于一百三十五厘米,一里有三百步……”



看羞正在认真计算的阳子,远甫突然笑了。



“不要把事情搞的这么奇怪复杂。一步就是二硅。一硅就是这点距离。”



远甫边说边跨出一脚。



“这个距离就是一硅,左右两方都跨出这样一脚就是一步了。”



“啊,是这样子吗?”



“从长度而言,一步就是一步,宽度而言一步则是一步四方的距离。一尺是这样的。”



远甫用双手比划着,说:



“这个手的幅度就是一尺,一尺就是等于十寸,因此一根手指的幅度就是一寸。



“啊,是吗?”



一丈因为有大小差别所以很难理解吧?并不是人的背部尺寸,一开就是两手掬起东西时的那个目标容积大小。”



说羞,远甫笑了



“不过……”



“大男人说到一里,实际上比一里要远,小男人说到一升实际上是不是一升的,如果你能记住这一点的话,是绝不会吃亏的。”



阳子闻言也轻轻笑了起来。



“原来如此。”



“一夫相当就是百步四方的土地,如果步行量度的话,是四百步,作为农田来讲的话是极为广阔的,九个一夫就可以组成一井,这快广阔的土地被八家所分割。国家在治理百姓时,这个一井就成了最小的单位了。”



“八家分九夫的地?”



远甫笑了,仿佛猜到阳子会这样问。



“其中一夫是作为公共土地的。八个家族的土地是八夫,公共土地是一夫,这一夫当中有八成的是公田,是八家共有的土地。剩下的二成就作为庐家和耕地。



“哦,难怪……”阳子想起了自己国家的风景,位于农地中央部落,哪个部落大概建筑物的数量是相等的,但是并没有多到可以称之村庄,但是看上去就好象村庄似的大家聚集在一起。



“讲到亩,八十亩是公田,二十亩是庐家。那你知道二十亩的有关情况吗?”



“那个……是二千步。”



“并不是这样。一家分得的部分是耕地二百步。家里是五十步,二百步的耕地是多大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



“耕地周围种植了能结果的树木和桑树。留下来的部分被用来造成耕地,这个耕地也可以成为一家二个人的食品是足够了。五十步的家是很小的,有两间卧室,起居室有一个,厨房也有一个。但以阳子国家的单位来计算的话,能拿到两个就已经是好大的了。”



噗哧噗哧,阳子笑了起来。



“在你们那里是两房一厅吧。”



远甫也在旁边哈哈大笑起来。



“一家基本是两个人为单位计算的,八个能解决两人温饱的耕地的数量,就是庐,三个庐就是一个里。里是最小的行政单位。八家的庐各有三个即二十四家然后再加上里家就有二十五个家。”



“在里镇也能分到地吗?”



“确实如此。由于庐位于田圃的中央,所以即使是农用时期也是没有办法休息,因此,冬天时二十四家会回到里镇。”



阳子微笑了一下,停下来侧耳倾听。从宽敞的里家的外层房间传来了热闹的。宣哗声。那是女孩子聚集在一起纺线织布的房间,是男孩子们聚合在一块儿编席子,竹笼的房间。那些喧闹声都是他们的嬉戏吵闹声。



“总而言之,无论怎么最基本的就是一里四方一井的土地,因此称之为‘井田法’。”



阳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



“土地法中所写的就是这个吗?”



“什么?!”远甫闻言高高扬起花白的长眉毛。



“我几乎不能读懂汉字。”



因为文章是汉语文,还有白话文,而且很多词不懂其义,也没有类似于汉和词典那样的工具书。阳子的汉文阅读能力说得明白点就是差。景麒多次督促她多加练习,她也曾经努力阅读学习,结果很明显:她仍然什么都不明白。



“反正要是语言能够说得让我明白的话,文章也能读得让我明白的话就好了……”



阳子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见状远甫高声大笑了起来。



“好了好了,别说笑了。一定要好好把这些记牢噢。如果人能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工作生活,不管怎么最起码能保证生活事事顺利。”



阳子闻言立刻端正了坐姿。



“拥有最低限度的土地就是拥有了最低限度的家。如果你辛勤劳作,再加上没有天灾人祸或是灾害异变的话,你将一生衣食无忧,丰衣足食。百姓从国家领取这最低限度的土地,是否真的能一生平安无事,顺利过活呢?这还是与自我价值有关的。”



“……但是如果发生了天灾呢?”



“阳子所必须设想考虑的就是这一点。请丢掉在你的身上背负着所有百姓的命运的这种担心想法。你所应该做的就是治水,均分土地,严于律己,要让自己尽量长寿。”



“是这样的吗?”



“你所应该做的工作实际上也是明文规定的,为了防备旱灾挖掘蓄水池,铺设水管。为了防备洪水,建筑堤坝,疏导河流。储藏谷物粮食用于饥荒时的不时之需。操练军队训练士兵以备应付妖魔的攻击,另外就是修订法律。这样就差不多了,而且这些工作几乎都是官府应尽的职责所在,并不是你所应说做的……如此这般你还有什么好苦恼吗?”



阳子闻言笑了。



“……确实如此。”



“像使国家繁荣昌盛这种事以后再考虑也可以。首先,是把国家从贫困的边缘拉回来。仅考虑这一点已经足够了。”



阳子终于吁了一口气,总觉得肩上的重担一下子减轻了。



“……非常感谢你的教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