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和玉种田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县令微笑着说:“不如我们两个去看看,到底是什么状况?”
“那好,我去收拾下东西,明日一早,我们到民间走走。嗨,老了,天一热,就不想出去,生活有点安逸了。”杨文博和王县令开玩笑说道。
第二天一早,两人坐着马车赶往何家村。快到何家村额时候,两人下车步行,让车夫先行至何家村。
看到一块块的山芋田,碧绿色的山芋叶随着风,一起一伏的,掀起一波波碧浪。两人相视一笑,想起了去年淋雨的事情,不听那个小姑娘的劝告。当时一个小姑娘家就种的这个东西,去年就一家做,今年居然家家户户都种,真的这么好吗?那个小姑娘叫什么来着······
两人漫步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王县令主动和村民们说话,看到田间挖的比别处深的排水渠,王县令好奇的问:“这位小哥,年景很好,应该不会下很多雨水,为什么非要挖这么深啊?”
这个村民正好是周婶的大儿子何志雄。何志雄,身材高大,为人直爽,很有眼力,看出他们不是一般的农人,大声回答:“两位老爷,我们族长说了,这叫居安思危,越是年景好,更应该做好准备,一旦有灾,把损失降到最低。”
王县令,文博师爷听了何志雄的话,很是吃惊。小门小户的族长,居然有这等见地,两人都有结交这位族长的想法。
何志雄看他们谈吐不凡,一听说想见见族长,立马带他们去见族长何文清。
何文清正在丈量沟渠的深度,听见何志雄的叫唤,站起身来,看到何志雄身后两个身穿布衣,但举止不凡的中年人。
“不知两位如何称呼?找何某有何事。”何文清有礼的问道。
“我等是过路人,看见贵村,大兴土木的,不知意为如何?”杨文博师爷问道。
“无非是想防患于未然;如果灾难发生了,再做这些,也挽救不了已造成的损失。”何文清回答道。
“何兄,事事考虑在先,值得在下好好学习。一些灾难发生,我们只想着去补救,很少会想到提前预防,王某受教了。”王县令向何文清行礼一礼,并向何文清告辞,到处看看。
两人向何家村走去,天热口渴,去村里讨口水喝。
————————————————————————————
抱歉,网络出问题,老是上传不上去。
第十九章原来她叫和玉
越靠近村子,朗朗的读书声,越发清晰。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和玉家就在村头,王县令,杨师爷不由自主的被读书声吸引过来。小孩子背诵的东西,听着简单,仔细一想,对仗工整,押韵,不失为好文章。
“大家拿起笔,跟我学写字哦,大家抬起头,看看上面,这就是天,“人”字上面加两横,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天”。”和玉拿起烧火的炭,磨成此小条,作为粉笔,在竖着的大石板写下一个“天”字。
院子树底下,十几个小孩子,有男有女,每个人面前放着一个木头做的一个小盒子,上面铺了一层细沙,小孩子拿着树枝在沙子上面练字。
两个人从和玉教的长短句上惊醒过来,因为看到了和玉写在石板上的字。和现在的通用文字,相差太多。
现在的字体和中国古代的篆体字像是,比较圆润。和玉教的是标准的瘦金体,苍劲有力。
和玉写好字,转过身来。
原来是她。王县令,杨师爷同时认出和玉。
和玉让孩子们照着石板上的字体抄写,放下手中的炭笔,走到两人面前。
“请问两位有何事?”和玉第一眼看到他们,就想起去年在田里遇到过他们,当时对自己的提醒不上心,十有八九淋雨了。
杨师爷拱手说道:“姑娘大才,刚才的词句非常精炼绝妙,敢问是何人所作?”
和玉假装天真的笑道:“是小女子闲来无事,瞎做的,哄哄小孩子;当不得真的。”
“姑娘此言差异,要是这不算什么,就没有什么好词句了。”王县令也夸奖道。
“谬赞谬赞,和玉是个农家女子,粗识几个字,当不得什么的,小女子,只会种种田,过过小日子。”和玉谦虚的说道。
杨师爷,擦擦脸上的汗,问道:“姑娘能否给口水喝?天热,渴的不行!”
和玉端出从水缸里舀出两碗水,放在院子的石桌上,并请两人坐下,休息会,喝点水。
“多谢姑娘。”王县令感谢道。
“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碗水嘛!”和玉笑道。
“刚才听姑娘说,会种田,王某有个问题,还请姑娘解答。”王县令说道。
“有问题,尽管说,小女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跟这些读书人讲话,就是费事,有问题,直截了当的问,不就行了。
“一路走来,看到你们何家村的田地中间都有一个不大的坑,里面放着蓝树叶,动物粪便,这种秽物,怎么可以放在种吃的东西旁边?”王县令问道。
乖乖,这个老古董,典型的“清洁主义者”。和玉梳理下思路,慢慢道来:“粮食的干净程度和这些没有关系。这些秽物,是促进粮食作物快速生长的好东西。操作得当的话,一亩田可以多收一担。这些东西可以说成肥料,这和粮食的干净程度没有关系。不信的话,等粮食收上来,大可以和没上过肥料的比一比,没有想像中的臭味。”
和玉是没办法,这能这样忽悠,难道要给他们讲元素,有机物,无机物等现代生物学。和玉还担心他们听了把自己当妖怪,架火上烧了。
听了和玉的话,王县令摸着胡子的手,不觉一抖,不下心揪掉几根胡子,疼的王县令“嘶嘶”吸冷气。
“一亩可多产一担,有此等事?”王县令和杨师爷,两眼炯炯有神的看着和玉。
“我们村得人已经试验过了,一亩可以多产半担到一担,增产的多少和肥料的多少,施肥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和玉回答道。
王县令,杨师爷听了和玉的话,还没有反应过来,亩产多一担的话,可以让多少人吃饱饭呀。
和玉已经把如何沤肥,以及施肥的方法,写给王县令和杨师爷。
天色不早了,两人向和玉告辞。
王县令和杨师爷,相对无言的坐在马车里。过了好一会,王县令说道:“此女非常人也。还记我们第一次见她的时候,不卑不亢的谈吐,绝非一般农家女子能做到的。”
“老爷说的是。此女聪慧,胸怀丘壑,于民有利的事情不私藏,惠及百姓。若是男子,定为栋梁之才。”杨师爷接着说。
两人又陷入沉思。
“老爷,我看何家村的大力兴修水水利,和这个姑娘有关系吗?真的很少有人真的能做到,居安思危,尤其是对待自然灾害。除非提前知道。难道······”杨师爷前后联系下,推测说道。
王县令闭着眼睛,摸着胡子:“此时蹊跷,回去找个人,去何家村探探口风。为什么这么心甘情愿的大热天做着无用功?”
杨师爷也赞同王县令的想法。
两天后,王县令接到一个扮作卖货郎的探子报告,从去年开始,做的事情有时候没有道理,但事后证明都是正确的。尤其是那个姑娘,名叫和玉,从去年落水后,变得聪明伶俐,又是一大奇怪的疑点。
比如今年收小麦的时候,丽日当空的好天气,他会莫名其妙的让大家赶紧盖好粮食,有的人没有照着做,不一会就下起倾盆大雨,损失很严重。
又是倾盆大雨,这个何家村不简单啊。
“既然是连一个一介布衣百姓都能想的如此周到,居安思危。我这个县令做的不够称职。现在是农闲,我们组织全县的百姓疏通河道,整理田间沟渠水利,文博以为如何?”王县令征询杨师爷的意见。
“如此甚好,就算没有灾情,也利于农事。”杨师爷回答道。
王县令写了一篇请求兴修水利的折子,洋洋洒洒好几页,上报上一级知州孙大人。无非就是说,清水县水利年久失修,现在应加以清理,防患于未然······
孙大人接到王县令的文件,心想:答应这个王倔子兴修水利也好,省的到处“惹事”(王大人公事公办,得罪不少人),加了一些同意的话,呈到上一级的知府。
王县令的耿直,很多人对其又恨又嫉,但又不敢招惹他,同样的心理作用下,王县令的请求很快得到批复。
第二十章暴雨来临
王县令早就猜到自己的请求会被采纳,要是不采纳的话,王县令的倔脾气上来了,他会一直递交自己的请求,直到被采纳。之前这类的事情不胜枚举。以至于到后来,只要一接到王县令的请求,也不磨叽,第一时间批复。另一方面,王县令的确是个有能力的人,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真真正正为百姓着想,为百姓做事。就算不升他的官,但是接受他的请求,从某种程度上对王县令非常肯定。就算是王县令的政敌,心里也是很佩服他。
在等批复的这段时间,和杨师爷商量好一些方案,同时找了有经验的水利人员一起商讨各个方面的问题。
清水县本来就是一个比较富足的县,加上朝廷拨的款项,兴修水利的款项有着落了。
王县令在清水县为官几年,勤政爱民,铲除恶霸,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在清水县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全县,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红红火火的开始兴修水利,看到百姓们,朴实的笑容,辛勤的劳作。
和玉看到这些,更坚定了以后要用自己的能力,多为这些朴实的百姓做事。和玉粗略的预计,这项工程大约还有十天可以完成,应该能在汛期来临之前完成,但愿大家能逃过此劫。
今年,和玉雇佣刘叔一家帮自己做田里的活,所以自己不要去田里了,毒辣辣的太阳下,真不好呆。
刘叔一家,细致的除了一遍草,施过肥后,山芋长势很旺盛,每天都有很多人过来买山芋叶。李管事比较和玉和其他家的叶子,感觉和玉家比较鲜嫩,一直从和玉家进货。山芋叶子供货到周围的各大城镇,来往于何家村的车辆增加不少。
新鲜的山芋叶子,有保鲜期的限制,有很多山芋叶子,没有及时卖出去,老掉了。和玉前世和奶奶学过用山芋叶腌制小菜。
刚开始腌了一点点,就着大饼,很好吃,受欢迎的不得了。何喜,那小丫头,经常偷吃和玉腌制的小菜,口渴,每天要喝好多水。每次都是铁牛这个高手给她打掩护,屡次被她得逞。因为小菜咸一点,才能保存的时间长。
和玉幻想着自己,到镇上买一些精致一点的陶罐,装小菜,来个“老坛小菜”,哇哈哈。但是和玉真的没有这么多精力,以上纯属自己瞎想。最后还是自己做的小菜,卖给李管事,进一步包装,分销出去。
这样赚的少点,但是省了很多麻烦。
和玉让刘叔帮忙召几个人专门腌制小菜。怕他们泄露腌制小菜的方法,和玉把作料做成粉末状的,虽然可以闻出里面几种配料,但这是由十几种作料,按照一定比例制成的,和玉不说,无人可以配出来。紧紧抓住最关键的一环,不再担心泄密。
和玉家本来就在村子边上,盖了几件简易的作坊。买了了十几个大水缸,几个手巧的妇人坐在板凳上捡菜,几个男子清洗这些山芋野菜,分工明确。
这些都是临时雇佣的村民,家里的田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