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纵深战役理论-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裕磺姓揭壅箍家孕芯绞绞凳椅吮3滞换鞯牟患涠闲裕勘Χ家凳T谙执跫拢捎诰颖嘀迫找媾哟螅醋钥罩械奈O詹欢显銮浚腥绱舜蠊婺5囊贫涞檬掷选�

造成移动困难的原因是:甚至在集团军配属了大量补加炮兵和坦克兵器的情况下,在组织军队向战场开进时确定移动正面的宽度,仍然要受很多条件的制约。为了移动方便、快速,为了便于宿营,为了更加合理和充分地使用现地器材,为了保持机动自由,应该尽可能以较宽的正面实施移动。移动的正面越宽,编组行军队形时各纵队就可越小,机动行军就越快,军队避开空中观察就越容易,宿营的麻烦就越少,就地取得的粮食特别是饲料就越多,因而后方的前送量就越小。宽正面移动能提供对敌人实施包围和迂回的更多机会。但是,企求很宽的正面,可能导致军队进攻力的全部丧失;贪图移动和宿营的方便,可能使军队变成不能遂行任何进攻任务的作战警备队。在编组重兵集团的行军队形时,应该找到移动正面宽度的极限,通过这一极限,可以不用浪费时间、不用进行多余的变更部署,就迅速确定该军队集团进攻能力容许的正面宽度。

上面已经计算过,为了在25—30公里的正面实施突破,需要有得到16—20个补加炮兵团和8—12个坦克营加强的大约3—4个步兵军。这种密度是对预先转入防御之敌实施进攻时所需要的。在正面稳定的情况下,将如此众多的军队调到作战地区不会造成特别的困难,因为可以在几天内分批、按梯队进行调遣。在遭遇冲突中,或在逐次展开的各战役间隙(此时要求集团军整个正面同时移动),组织如此众多的军队向战场开进,则要困难一些。

在遭遇战役中及向新的战役展开地区开进时节,无论是行军正面还是开战正面,都可能比以后步兵主力和加强了坦克的炮兵主力展开(为实施主要冲击)的正面宽得多。为给突击集团军更大的行动自由,其编成内最好不是3个或4个军(按补加压制兵器数计算),而是5个军。这样,集团军就可根据情况给1个或2个军布置辅助任务,命令其余得到全部炮兵和坦克加强的军实施主要冲击。

我们举一个集团军作为例子,该集团军辖5个得到上述补加炮兵和坦克加强的步兵军。在遭遇战役中,这样的集团军在不大于50公里的正面展开(每个军平均10公里),能够建立密度足够大的步兵进攻集团。在行军中,集团军在距敌人1—2个行程内,应保持一般不大于这一数字的移动正面。应该认为,在距敌人2个行程时,正面还可达75公里左右,因为在两天的普通行军中,仅靠缩小各军分界线就可将集团军的正面缩减至所要求的标准(50公里)。在远离敌人处,即距敌人3—4个以上行程处,集团军的移动正面可能更宽,达90—100公里。最后一个数字即便在远离敌人时也应视为极限。在如此宽的正面(90—100公里)移动,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集团军行军、宿营的便利,同时也使司令员有可能在该地带内组织机动,以便在临开战前采取有利的部署。为了便于司令员对兵力的战斗部署定下最终决心,必须把补加炮兵和坦克的基本兵力留给他直接掌握。为达此目的,极为重要的是要在第二梯队保留一定数量能够根据情况实施机动的师。

在距敌人3—4个行程以上时,没有必要使军队在一条道路上拥挤。因此,这一时节应在集团军进攻地带利用一切适宜的道路进行移动。

在100公里宽的正面移动时,集团军行军队形的编组,即便在我国西部战区条件下也不会遇到特别的困难。如果打开大比例地图,就可在任何地区——普里皮亚季河以北或以南,国界以东或以西(特别是在涅曼河、罗夫诺、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克一线以西)每5—7公里正面找到一条道路,也就是说,在100公里正面上,可以给每个师至少提供一条独立的道路。诚然,这些道路多数由乡间土路组成,还要修筑桥梁。但是,在东欧战区没有其他选择,只能指望在比较艰难的条件下移动。也许,一些在特别不利的条件下移动的军,甚至在远离敌人时也只有两条道路可以使用,也就是说,一条道路上有两个师。

所有补加炮兵由于是骡马牵引,所以应该与各师同时移动。在司令员对兵力部署定下最后决心前,补加炮兵要分配到各军,每个军平均4—5个炮兵团,只在移动时如此。

当军沿三条道路移动时,三个师中的每一个师都带一个补加炮兵团,第四个团则编成独立梯队在最好的道路上跟进。

坦克成独立梯队开进。它们由铁路输送到终点卸载站,在2—3天后,再由那里用载重汽车或依靠自己行驶(快速坦克),以跃进方式随军队开进。通常不编进师和军的舟桥和工程部队,移动时编成独立梯队,但隶属各军军长。对军后勤实行平均分配,以便在军的各条道路上跟进。

在军沿三条道路开进时,每个纵队的长径达50公里(由警戒部队先头起算)。①在靠近敌人后,各军如被迫沿两条道路开进,则有两个师的编组不变,第三个师不带补加炮兵,编成特别梯队,沿两条道路在军后勤后跟进。原与该师一起开进的补加炮兵,编到师的其中一个纵队,与其他炮兵团一起在师后勤前移动。

①带一个补加炮兵团的步兵师纵队的战斗部队长径,由警戒部队先头起算可达25公里。军属或师属第四个炮兵团的长径为3公里。师后勤约15公里。战斗部队和师后勤的长径共约38公里,全部军后勤的长径为35公里。分配到3个师时,应该认为每条道路上的长径也有12公里。总计50公里。纵队各部分之间的距离都计算在内。——作者注

在这种编组中,行军队形的长径在移动正面不变时可达65—70公里。自然,如果在一条道路上行进的军队有如此大的行军长径,那就根本谈不上他们同时开进的问题(无论昼间或夜间)。不同的梯队要在不同的昼夜时间移动。距敌人最近的部队(各先头师及与其一起开进或在其后跟进的补加炮兵)主要在夜间移动。师属和军属后勤主要在上午移动。第二梯队师则或者在下午移动,或者在夜间和各先头师同时移动。这样,50—70公里的行军队形长径并不意味着,上述长径的各个军队纵队会同时出现在行进道路上。这50—70公里只表示全军梯次配置的长径。同时移动的纵队,长径要小得多。

军的梯次配置长径为50—70公里,应该认为是正常的,因为军队后勤也恰恰希望保持这样的长径(2.5个行程)。尽管如此,要使这样多的军队移动避开空中观察仍然很困难。在一切情况下,都可通过有组织的措施(在昼夜不同时间行进、充分利用夜暗时间),使空中侦察无法察明这种移动的规模。但是,长径大的军队纵队无疑将成为敌轰炸航空兵的突击目标(如果他们有轰炸航空兵的话)。因此,要特别重视昼间移动的纵队及军队宿营地域的对空防御。军属高射兵器只够同时掩护正面和纵深各为10公里的地区。

如果由队属高射机枪和配备专用炮架的野战火炮承担(夜间行军后)军队宿营地域的对空防御,那么,高射兵器只够掩护师前送环节与军前送环节的接合部(辎重队昼间最大集结地域)。第二梯队各师及其后勤的移动,以及集团军后勤的移动,都要由补加高射兵器掩护。这些高射兵器的数量,每次都应取决于作战地区的特点、敌航空兵的积极性。通常要求再给最重要的和开阔的行进道路各派去一个高射炮兵营。

对于终点卸载站和分配站地域,要以半移动高射炮兵加以掩护。至于歼击航空兵,由于战役持续时间长,所以即便在一个集团军编有4个大队的情况下,其可能受领的任务,也只是在一定的时段,掩护某些没有其他兵器保障的纵队或纵队群通过的少量地区。

在大部分于昼间进行的直接展开时节,歼击航空兵应以全部力量掩护集团军的这一机动。

行军中的纵队编组样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两翼与友邻相接的态势中实施进攻的集团军,其各纵队先头通常要取齐。这将有助于它在全正面更迅速地接触敌人,利用兵力优势,主要依靠正面猛攻取得胜利。几乎只在个别军和师的范围、并且在交战开始时和进行中才有可能实施机动。在翼侧进攻的集团军,宜编成后梯阶纵队(每军错后6—8公里)。这样的队形能最有效地掩护自己的暴露翼侧和逐次包围参加作战的敌军部队的翼侧。

为了更深远和坚决地迂回敌人战役配置的翼侧,一定要在进攻的集团军外翼侧配置几个第二梯队军。

整个集团军一昼夜的行程约为15—20公里。某些纵队可达25—30公里。

我们列举的关于必须达到的正面密度和重兵集团向战场开进队形的资料,完全以现代装备和现代集团军的特点为依据和出发点。

凡是不想理解这些简单真理的集团军,凡是没有做好大兵团作战准备的集团军,都不能指望在未来战争中取得大的胜利。他们能做的事就是重复旧俄军队令人悲伤的经验。靠力量稀薄的正面和叉开的五指,不可能克服布满机枪和向大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只要进攻者面前出现敌人的新锐兵力,正面密度不够大的进攻战役就会受阻、受挫。

交战的开始与实施

司令员应该在各纵队前卫与敌人接触之前很久,就为进入交战进行最后的兵力部署。实际上,这一部署要在距敌人还有两个行程时就预先确定。司令员在此之前就应决定,需要在集团军哪一翼(或中央)使各军更集中、间隔更小,并且从此时起,应通过相应调整各军的出发时间,确定集团军的相应行军队形。司令员要决定:所属各军是将各纵队排成一线齐头并进呢,还是使行军队形向一翼成梯阶状或成楔状?从此时起,他应根据他是希望从正面实施冲击还是包围敌人翼侧,而最终确定如何使用各军。以后他将无法改变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很清楚,上述决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开战方式和集团军在交战中的兵力部署,因此,为了避免先人为主地定下决心,司令员应重视及时组织侦察。向前派出侦察的距离,应能保障在距敌人两个行程以外就获取有关敌人的情报。当然,现代航空兵的活动半径能够保障及时获取有关敌军大规模集结的情报。但是,关于敌人在集团军进攻路线上以多大兵力占领某些要点的较准确的情报,则只有地面侦察才能提供。为了及时获取情报,集团军骑兵应向前派出3—4个行程。①

①我军《骑兵战斗条令》(1927年)第三章规定集团军骑兵的前出距离约100公里。——作者注

集团军司令员的开战决心要规定最后的兵力部署(主要突击方向和次要突击方向)、第一梯队师的数量、第二梯队师的部署、分配到各军的补加炮兵及关于坦克营前送地域的决心(如果此前尚未做这件事的话)。

必须保障即刻有足够数量的步兵和炮兵兵力进人交战。在主要突击方向,每2—3公里正面要有1个师;可能给实施辅助行动的师规定8—10公里地段。即使主要冲击正面只有25公里,也要有8个步兵师去完成这一任务。为了在20—25公里正面实施辅助行动,还需要2—3个师,也就是说,需要即刻将10—11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