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小童养媳-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心想要同母亲多聊一下,可林氏却忽然忙碌了起来·日日都要出门,不是去赴侯府的赏花宴,就是去找旧时的手帕交·还要留出时间处理府里的杂事,不过几日功夫,人就瘦了一圈下来。
偏偏这次周伟不知起了什么兴致,竟然带着护卫一路往南走,说是无事去赏玩一番。
一家人不知是真是假,可人都在外头了,只能由得他去。
见林氏繁忙,小小便同她商量,将府中杂事接过一些来管,林氏只管庶务·那些采买之类的事情就交由她来处理便罢。这国公府里主子也不多,日常开销什么的也不是很大,林氏也教过小小一些,便留了周妈妈与她帮忙,自己依然忙着出门去了。
平素周秦两家并没什么来往,秦家的情况林氏只知道个大概·既然儿子看上了人家的闺女,林氏少不得也要想想法子圆了儿子的心愿。虽说父母之命在先,可若是两厢情愿,自然婚后更加和谐。周家如今贵为国公,林氏唯一的心愿大概就是让一双儿女都能有个好些的未来。可那位秦姑娘毕竟是庶女,到底让嫡母养成了什么性子,能不能撑得起国公府的未来,是否适合做世子夫人,未来的国公夫人?还有秦家是否能够结亲,不求他们能给周艾带来什么什么实际上的支持,只要他们不拖周艾的后腿就好,所以这家人到底是什么情况,都是林氏要考察的方面。
婚姻,结两姓之好,从来就不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是关乎两个家族。
可是这些东西林氏又不好明着打听,只能暗地里想法子多跟秦家人碰上,自己打量一二,颇费了不少功夫。
可惜两家人素来圈子就不同,林氏奔波了一些时日也没个头绪,倒是不好的传言听说了不少,生了一肚子闷气。原来这位秦姑娘曾经定过两次亲,一次是幼年时她嫡母玩笑,将她许给自家侄子,做个娃娃亲。也是口头上一说罢了,两家倒也没有交换什么信物。谁知那位表少爷之后不过一年便意外溺水死了,这亲事自然就做罢。后来秦姑娘十多岁上头,又有秦夫的手帕交觉得这姑娘相貌可人,两家刚换了庚帖,那位公却在花街跟人争风吃醋打了一架,抬回家没两个时辰便掉了气。这样一来,秦姑娘就传出个“克夫”的名声,再也没有人上门求娶过,要不怎么一十六了还没有定亲呢?
小小从周妈妈那里听说这事,不过是一笑罢了。那两位死去的少爷,死因都不在秦姑娘身上,却无端端地背了这个黑锅,这姑娘也是个可怜的。
可轮到林氏就不会这样想了,儿子再是喜欢这姑娘,可性命更加要紧,“克”与不“克”这种事情谁也说不准,可哪个母亲敢拿儿子的性命来开这个玩笑?
趁着周艾轮值回家,林氏便直接把这事告诉了周艾,也说了自己的顾虑。谁知周艾淡然一笑道:“那是他们没那福气消受美人罢了,儿子武将出身,这身上别的不多,煞气还是足的,谁克谁还不晓得呢!”
一席话说得林氏又喜又辈。喜得是儿子长成了堂堂男子汉,有主见,有担当;悲的是前途未卜,心中担心。再说一直没跟秦夫人搭上话,不晓得从哪里入手去说合这门亲事得好。
这一拖便到了最热的七月份,刚进七月,出门已久的周伟终于回来了。
林氏少不得将他一顿埋怨,又把心中这烦恼一提,周伟哈哈大笑起来:“秦那老匹夫虽是个不知变通的老古板,不过他家家教严,儿子也都是出息的,想来那闺女也该是不错。夫人莫愁不好提这婚事,我去请陛下赐婚,他不肯也得肯,肯也得肯。”
说罢竟真的换了衣裳入宫面圣去了。
三日后果然宫里有了消息,皇太后亲下懿旨为秦氏淑女与周氏儿郎赐婚。周伟接了旨意,干脆又上奏请立周艾为世子,这下子婚礼的规格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秦家懵里懵懂地接了旨,秦尚书气得不行,进宫面圣表示委屈。这太后的赐婚虽然是荣耀,可一般都是事先问过双方意见的,哪里像这次他们秦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皇帝自然装糊涂,只推说皇太后的意思。秦尚书又不能求见太后,辗转托人打听,才晓得是周伟求来的旨意,心中愈发有气,又心疼唯一的娇女要嫁到周家一门武夫的家里,更是伤心了好一阵。可到底不敢抗旨,只能磨磨蹭蹭地进行着婚礼的程序。
秦睿铮也是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妹妹嫁给了周艾,他还怎么娶周家小姐?父亲对庶出妹妹嫁给周家都这般不高兴,若是他再提想要娶周家小姐,只怕父亲会气得将他赶出门去。
秦氏一家唉声叹气,唯有秦小姐一人独乐,又怕父母看出端倪,每日在人前装出一副哀怨的模样,避进闺房里开心得觉也睡不着,眼下青黑一片,秦夫人还以为是女儿心里难受不得安眠,又对她多一层爱怜不提。
周伟请了旨回来,自觉立了功劳,见阖家喜庆起来,这才对林氏诉说这些日子自己干什么去了。
原来最初他不过是往安都附近的几个庄子去看了看,后来越走越远,有心说去置办下来的每个庄子上都看一圈,若有个什么特产之类也好做到心中有数。谁知这一走竟就走到了南唐旧地。江陵府附近乃是鱼米之乡,当时征战,他也在那边趁乱收了几个庄子,便说过去看一看。
既然到了江陵府,便想起赵明礼一家人来,干脆就扮作北地的客商,往赵家去看了一番。
如今赵明礼早已辞官不做,在江陵府左近置办了几个小庄子,做起了田舍翁。赵家如今就安家在松滋与江陵之间的一处庄园之上。庄子倒没有特别整治,一副农家田园风光,只在庄子东角上单僻了一处小院,算作赵家兄弟俩的书房。赵家次子赵天佑正预备参加秋闱,由哥哥赵天赐领着刻苦攻读。
因是假借过路客商歇脚,周伟并没有见到赵家兄弟俩,不过对于赵明礼的印象还算不错。少不得就当着林氏的面儿说了赵家一些好话,听得林氏心头火起,正想讽刺他两句,周伟却一转口,说待周艾成了婚,生了儿女,不如也学赵明礼一样,同林氏住到庄子上去。日间种几亩薄田,夜来赏一湾新月,才是神仙过得日子。
林氏嫁与周伟多年,周伟常年在外征战,哪里曾过上这般神仙眷侣般的日子?听他这一说,不禁痴了。
见哄住了夫人,周伟这才悄悄告诉小小,赵家打算,无论赵天佑秋闱是否得中,年底便叫赵天赐上京赶考。
正文 二百四十一章 天赐上京
听说赵天赐年前就要上京来准备春闱的事情,小小又是欢喜是担忧,脸上反而不知道该露出是喜还是愁的表情,竟有些纠结的模样。。。
周伟看了就轻声叹了口气,仿佛下了什么决心似的对她说:“小小,虽说拿你原来是童养媳的事情做借口回了圣上,不过你若是不喜欢那个赵天赐,父亲我自然也有办法应对圣上。反正都随你的心意,你要怎么办,跟我说一声就是了。你母亲那边,也不用你担心,她是个心软的,只是这些年叫······磨得伤心了些,到底本性在那里,不会为难了赵家人的。”
小小听了心里感动,在这个时代里,像周伟这样对女儿好得没边,甚至算得上是宠爱女儿的男人,实在是极少数了。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勋贵之家里头,又有几个女儿能嫁得随心所欲,而不是作为维系家族关系的棋子呢?
她捉住了周伟的袖子,千言万语到嘴边只化作四个字:“谢谢父亲。”
周伟又是尴尬又是得意,别人家这么大的女孩子哪里还有像这样拉着父亲的袖子撒娇的?老脸红了红,时倒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小小见他不见了平时哄林氏的伶俐劲儿,笑了一回倒想起另一桩事情来,忙对周伟说:“父亲,往日我一直也没告诉赵家咱们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这次天赐哥哥上京,我该怎么办啊?”
往年没有将周家的真实身份告诉赵家人,是周英同她商量过的,毕竟那个时候两国的关系摆在那里,赵明礼又做着南唐的官,怕有什么牵扯生出意外来。如今情况不一样了,赵天赐上了安都,自然会晓得周家的真实情况,可这样一来岂不是有欺骗之嫌了么?不管什么情况,想起这节小小还是有些心虚·忙向父亲讨主意。
周伟倒觉得没什么,这种情况稍微一说也就解释清楚了,他跟赵明礼见过面,觉得他是个端方君子·想来被赵明礼寄予厚望的赵天赐应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能够理解这种情况,便大包大揽地道:“这个就交给父亲好了,你就不用操心了。
待过几日你母亲心情好些了,我来跟他商量赵家侄子的住处,你就去忙活那个吧。”
既然父亲揽了过去,小小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也就点头应了。
过了中秋之后,小小就快及笄了。林氏很是看重这件事情,一早就开始准备起来,规模做得并不是很大,只请了二房三房的亲戚,并几个通家之好手帕交之类的朋友。毕竟这是小小人生中的大事,林氏不欲张扬,但也不想太过马虎·尺度就不好拿捏了。想了想,还是做得低调些,也少给周伟惹些是非。
待正礼那一日·倒是有惊喜,皇后赐了一枚多宝点翠牡丹簪给小小,这可是莫大的恩宠,不用说,定然是皇帝的意思。不过这样一来,小小的及笄礼便又上了一个档次,喜得林氏眉开眼笑,心情大好。
容米田氏与赵家恭贺小小及笄的礼物早就送了过来。田紫霄一如既往的大手笔,送了白玉、红宝、金丝累珠的头面各一套,赵家送来的则是一套陈氏估摸着做的衣服·从里衣到裙子、半臂、披帛样样齐全,虽不是顶好的料子,但也是上等的丝绸,全是林氏一针一线自作的。赵家兄弟俩则是共同买的一支青玉荷叶簪,赵天佑还信中抱怨,说陈氏管他严得很·平时也没什么零花钱,所以才跟哥哥一块儿送的这枚簪子,叫她切莫忘记了里头也有自己出的一份,莫要光记着赵天赐的情谊了。
小小看了莞尔一笑,估算着时间,赵天佑也该参加秋闱了,只是不晓得能不能中个举人。
趁这个机会,周伟便重提了赵天赐进京赶考的事情,林氏瞧着赵家送来的礼物,心里相当熨贴,又禁不住周伟小意奉承,终是松了口。当即吩咐在外院周艾与芹哥儿的院子旁边另收拾一个出来,那院子有个角门通向夹巷,走几步就是侧门,出入自由也极方便。
小小知道了也忍不住笑,林氏果然是周伟说的本性心软,若真是把天赐当做一般亲戚,直接安排到客苑也就是了,何必单独收拾院子呢?
巴结讨好了林氏一回,她便带着郑妈妈刘家的等人去看院子去了,惹得林氏望着周妈妈抱怨“女生外向”,主仆两个笑了半晌不提。
说是同周艾与芹哥儿的院子挨着,实则隔着还有一段抄手游廊,院子用粉墙与外头隔开,墙上开了各式漏景窗,沿着墙根儿种了一排低矮的花木依着墙角是一株高大的桂花树,如今正开得热闹,满院飘香
这院子虽小,却也五脏俱全,正面是一排明暗五间的青砖房,靠着旁边还有三间略低矮些的房间。
小小粗略算了一下,用来做卧室、起居室、书房,还有茶水间和下人房什么的都是够了。
这次府里改建,房子里全都建上了火墙,没有向以往那样盘炕,这样一来便是冬日冷些,也只需将火墙烧上,用拔步床也可以,不用担心天赐不习惯睡炕了。
不过时日还早了些,等天赐来的时候就是冬天了,摆设什么的可以慢慢挑选,不用急于一时,小小略看了看便放过了不提,只在心里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