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掌天宫-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名不知其意的和尚,面面相觑,领着如来的法旨,开始每天朝向东方的念经苦旅。也是从那时起,所有的寺庙几乎都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每日必在固定时间,端坐于寺庙的大雄宝殿,诵读各类经典,俗称早晚课。

在六耳猕猴发出那声响彻天地的道音之时,位于白虎岭一颗结着鲜艳的野果的树下,一具本该死寂,却透出晶莹之色的白骨忽然微微一动,空洞洞的眼眶里泛出一道亮色,看向五行山脚下的方向,如有灵性一般,开始产生不可知的异变。

……

张友仁怀着不安的心情,一路狂奔,他脑子里一片凌乱,不知道该走向何方。

受到孙悟空与紫霞仙子事件的影响,他的脑海里,“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不同的情绪不时泛上心头,如七个小鬼不断地捣乱他的思维。

“紫霞真傻,以舍弃自己性命来唤醒他人,为她不值!”

“不,紫霞求仁得仁,将爱留在永恒刹那,这同样是一种道!”

“如果,她能与悟空守得一鳞半子,或许情况会有所改观。”

“悟空才是天地第一号大傻瓜,本来是补天石得道,却被多人算计,连魂魄也被换去,成了他人的分魂,哎,可怜可叹。”

“劫补天功德,将量劫主角气运归于己身,会不会受到天道的察觉,待大劫一起,成为劫灰?”

……

一时间,张友仁头脑里一连串混乱意识浮上心头,令他头痛欲裂,禁不住发出一声长啸。

就在此时,突然一声唿哨,路旁闯出六个长相各异,形状奇特的人来。

六人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望着张友仁大喝一声道:“那恶人,哪里走!赶紧留下盘缠,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

遇到剪道的了!

张友仁面色一寒,看向对面这个十分奇特的六人组合,神目如电。只见一人头大如斗,眼里射出道道虚光,眼珠子骨碌碌地乱转,似乎在运算什么诡计,一名矮小胆怯,如滚地葫芦,绕过张友仁的目光,缩头乱窜,一名貌似正人君子,神态凛然,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众生一般,看向张友仁眼里带着不屑;

剩下的三名也各各露出不同的表情,怀着各样心思,死死地瞪着张友仁,似要剐下他的肉,剔出他的骨,吞了他的髓。

但是,任凭张友仁的神眼可观遍三界六道,也无法看清这六人体内虚实,令他委实有些疑惑。

“难道是不世出的高人?”

“可是,三界之中,还从未听说长相如此奇特的前辈高人啊。”

张友仁绞尽脑汁,也没回忆起有这种剪道恶趣味的大能,于是强自镇定地踏前一步,叉手当胸,不卑不亢地问道:“列位为何挡住本尊去路,做这剪径勾当?”

为首那位相貌清奇,一幅卫道士嘴脸的那人道:“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算了,不说这些,我等的大名量你也不知。还是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

张友仁不怒反笑,道:“我也是久在此界厮混的大王,地仙老祖镇元子见我也得合什为礼,各国国主祭天拜祖之前,也得三呼吾名,尔等何人,却不曾入得本尊法耳。”

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我们六兄弟,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

第一百八十章六贼七魄

张友仁微一愣,俄尔露出一丝了然之色,道:“原来是你们这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本尊就是你的主人公,趁着本尊神思恍惚之下,倒敢主动跳将出来挡路。赶紧把那些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

那些怪贼闻言,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厮无礼!你的东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

他们轮枪舞剑,一拥前来,照着张友仁劈头乱砍,张友仁停立中间,出手擒拿,却只抓住一团空气,此六贼如无物可存一般,滑不溜手。

见此情景,张友仁并无慌乱之色。

从那六贼报出姓名来历之时,他就已明白,这正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因走火入魔而造成散溢于世间的六魄精魂,外加本体的慧冲正好对应人体七魄。

因为他与悟空之间是一体两魂,冥冥中自有一丝神秘的联系。这六贼趁着他刚刚心神短暂失守的瞬间,占据自己的紫府,所以造成如此幻象。这也是成为仙人之后的三灾五劫的劫数,因为逆天而修,造成雷劫,所以才延迟至此方现。

明了事因之后的张友仁自然不会惊慌。他修炼的是上古功法,经过改良之后,能引起大道降下劫数的《帝皇经》,岂能被这六贼轻易占据识海,乱他紫府。

张友仁嘴里发出一声轻哼,动心之下。默念《帝皇经》,紫府识海中升出一尊十丈高,表情肃严的道果金身。散发出一道道大道气息,带着毁灭世界之力,慢慢从紫府之中混沌一片的世界之中浮现出来。

这道果金身法相一出现,那六贼所化的虚影就在张友仁面前纤豪毕现,如剥了壳的鸡蛋,半分秘密也不存。

那六贼一看,急道:“兄弟们。此贼识破俺们的看家手段,点子扎手,风紧。扯乎!”

说着就要开溜。

“定!”

言出法行,张友仁一道法诀,将这六贼同时定住,一道含着大道气息的结印自指尖快速结出。化着一条擎天柱一般的大铁棒。足有碗来粗细,将六贼一个个尽皆打死。

那六贼一死,张友仁才觉得神清气爽,体内灵识慧敏,念头通达,感觉从未有过的清明,令他对天地大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甚至隐隐感受到紫府中被封印的那道金仙法则都有了破解之法的错觉。

“这。这是……”

待他一查自己的紫府,面上七情俱现。时惊时喜,转而哈哈大笑。

“山穷水尽疑无路,得来全不费功夫!”

原来,将六贼杀死之后,张友仁的七魄竟然在这一刻得到修复,出现全面复苏的迹象。如果不出意外,只需调养一段时间,就可让他成为一个再没有缺陷的道体,七魄健全。

按下云头,张友仁才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东胜神洲的大唐国长安城境内。

来不及仔细观察这个千年盛世的大唐风貌,张友仁直接找了一处环境清雅的宾馆,支付了钱银,安顿下来。

他需要时间来理顺体内才刚复苏的七魄,并借七魄归位之机,炼化曹国舅给他留下的隐患,那道缩在紫府识角落中,于他而言如芒在背的浩然之气-金仙法则。

静心凝息,调整心态,将紫府里面的七魄归位,以守护大道进行蕴养,并用毁灭之道内所具备的毁灭之息,将七魄之中混乱复杂的各种情绪加以磨抹,只留下对大道有利的见解与道和理。

一番修炼,几经折腾,张友仁总算不负所望,完全化解了强行摄进紫府中,因悟空走火入魔而造成的六贼乱入所带来的暴戾情绪,真正的纳元归一,完善了道体。而且,经过这次收纳六贼,也让他再次见识了藏于孙悟空体内那暴戾的因子,并加以熟悉,为他今后二魂融合奠定了基础。

可以这样说,这次短暂的修炼,虽然对张友仁的实力并无太大的提升,但是,不论是对大道的见解,今后的谋划,都将起到难以估量的帮助。

露出满意的一笑,张友仁并没急着出关,反而将神识对准紫府角落中那团散发出勇猛精进之气的浩然正气虎视耽耽,准备趁势收了这团阻止他修为增长的异种仙力,破除金仙法则,再上一重楼。

可是,金仙法则远非普通大道可比,张友仁的神识刚一入侵那团法则之力,就被一股强大的反弹袭来,令他口鼻喷血,险些受到重创。

“哼,我还不信邪,真不相信就降服不了你!”

张友仁新得七魄,正是意气风华之时,哪能容得下紫府中被他人鸠占鹊巢,影响他的修炼,所以,心一横,他就调动道果金身,口诵《帝皇经》,以守护大道为本,毁灭大道为护,开始从封印之外,慢慢磨这道十分坚韧的浩然之气。

“天地有大道,吾独养浩然之气,勇猛精进,施教众生,育化五内……”

轰然间,那道法则发出一道道大道之音,如圣人在吟唱,令人不由得心向大道之声,沉迷于这种对天地尽头,对大道理解的惊世之言中。

张友仁的道果金身唇口轻启,同样发出一道道震聋发馈的声音。

“以星光为指引,以众生为基石,吾之道,守护!”

“仁义礼智信,五常常在,以天地为炉,筑大道之基!”

“守护我之守护,毁灭我之毁灭!守护为本,毁灭为助,大道永恒!”

随着对大道的领悟越深,张友仁的道心也越加通明,七魄配合道心,组成一道道神秘而深邃的图案,在他的道果金身周围不断旋转,将那团金仙法则不断磨灭,吞噬吸纳。

这些金仙法则吸纳得越多,张友仁就觉得他对大道的感悟就更加深刻,慢慢地,他那巨大无匹的道果金身开始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金光。

这道金光带着天地间一切大道的本源,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大道的根本,并加以改变、利用……

“法则!”

这丝法则之力虽然还显得有些薄弱、稚嫩,甚至在真正领悟法则之意的大能面前,这丝法则之力会令他们不屑一顾,但是,张友仁却以人仙顶巅实力领悟到这丝法则之力,提前开启了大道之阶,为他将来的仙路铺就了一条金光大道。仅凭这点,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第一百八十一章众生之念

张友仁紫府中的法则之力散发出阵阵众生之息,就如人间界众生之欲,众生之念,众生之信仰所聚合而成,带着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轻灵,却又有抹杀一切决然。

“仁,义,礼,智,信,五常常驻,却需要忠勇之心为持,方可维护守护大道的传承与持续。”

“忠者,坚持真理,修正谬误,而后尽心竭力,至虑忠纯!”

“勇者,勇猛精进,勇志,固可敢,固敢战!知死不辟,守护三界!”

以七种守护大道的道心之念为统率,七魄之混乱变得有序起来,发出阵阵大道之音,围绕着法相金身,如给他披上一层亮甲,威猛而强大。

其它修仙者需到达金仙期才能领悟一丝法则之力,到大罗金仙才能稍稍掌握并以此运用于实战中。法则之力,莫不是三千大道之中既有的,得天道所认可的天地之力,不但会增益战斗,还能切割凡念,达到真如归一,了却凡尘,与天地同寿的长生之境。

在一般修士的眼里,领悟法则就是与凡俗之念相割舍,了断自己的尘缘,追求孤家寡人,高山仰止的境界。

但是,张友仁所领悟的法则之力,恰恰相反。他不但没有抛弃凡俗之情,凡而将七魄之力加以强化,吸纳众生念力,以五常之心为本,以忠勇之道为护。别人修道是会当凌绝顶,站在巅峰上看天下。他却是依人而傍,与众生一起。追求天下大同!

这种前所未有的修道方式是张友仁的创举,是他无数机缘巧合之下,所修功法与道心的异变而自然而然地转变而来。但是。他所领悟的这种不存于天地之间的大道,能带着他走多远呢?

有了牵挂,他会不会因此而拖累到自己的进境,成为大道之路上的一个失败者呢?

这个结果,谁也不知道!

因为没有任何人尝试过这种方式!

不是张友仁多智近妖,能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