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血色大地-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治思想的学习。训练好了,以后的战斗你们就会知道如何的保命,如何的更加效率的消灭敌人。”

“好了,现在时间紧张,我就不多说了,现在拿起地上所有的武器,向梁山快步进军。”缓了缓,刘杞又大声说道。

*****************************

ps:不多说了,还是老话,收藏啊、红票啊统统的拿来。

第二十四章 赵县令的计策

“吱呀——”堂屋大门被猛的推开。

“伯父。”随着大门的打开,一个粗壮的声音响起。

赵知县抬起来头,用浑浊的眼神看着进来的人,他的侄子,安塞绿营千总——赵德利。

赵德利吓了一跳,原本精气十足的大伯竟然苍老如斯。

“伯父。”赵德利试探的轻声叫了一声。

“我没事。”赵知县摆摆手,可惜的是声音十分的嘶哑。

“伯父,先喝口水,”赵德利连忙几步跨过去,拿起茶几上的水壶往边上的茶杯倒了杯水,递给赵知县,“伯父,天塌不下来的。”

赵知县接过水杯,一饮而尽,才缓缓说道:“黄守备竟然贪生怕死到如此地步,近百人居然被一个匪党杀的不敢动弹。”

“对,黄守备整日就知道流连于青楼楚馆之中,根本就不去打理军营中的一切事物。这次安塞县差点被匪党占领,黄守备要占绝对的责任。”赵德利恶狠狠的说道。

赵知县点点头:“我这就行文于巡抚衙门,定要参黄守备的贪生怕死、懦弱无能之罪。”

“可惜的是,匪党做大,你父亲就要危险了。”半响,赵知县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赵家堡现在有四挺赛电枪,分布于四面院墙之上,匪党就算是再多的人也无法打下赵家堡。”赵德利摇了摇头说道。

赵德利想了想又说道:“侄儿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安塞县城,匪党就靠一个人就能将县城闹的个天翻地覆,如果匪党倾巢而来,几十条人枪齐射,仅凭现在安塞守备营的这些人马,绝不会是那些匪党的对手。昨日匪党吃了甜头,就怕他接二连三的过来大闹一下啊。”

“我已经下令,四座城门交替开门。东门巳时初开门,巳时末关门;南门午时初开门,午市末关门;西门未时初开门,未时末关门;北门申时初开门,申时末关门。四门每次只开一门,每门只开一个时辰。如此每门的人流便会大增,那匪党再来,若当着无辜百姓杀进城里,便会造成百姓的无畏伤亡,那么他们就会失去民心。他们想要造反,没有民心,那么就会跟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赵知县冷冷的说道。

“伯父好计策。”赵德利赞道。

赵知县却又是叹了口气:“匪党枪法犀利,可安塞守备营连鸟铳都没几把,若匪党真的不顾百姓的安危执意强攻县城,仅凭城里剩下的这不足四百人的绿营兵,定难以守住。德利,不知你可有何计策可以守住匪党的进攻?”

“这——”赵德利也没有想到什么计策,只是看到伯父那渴求的眼光,不由的心中一紧,连忙说道,“眼前匪党的目标是赵家堡,据说匪党想要先打下赵家堡,抓了我父亲,然后将父亲名下的良田分给那些狗腿子,从而可以拉起一支铁了心跟他们造反的人。”

“赵家堡——”赵知县想了想,道,“赵家堡好歹有几百人的洋枪护卫队,为何不能出去清剿匪党?”

“这——”赵德利迟疑了一会儿才说道,“父亲手下虽然有两百多人的手执洋枪的护卫队,可是他们并没有经过怎么训练,说到底他们还是拿着洋枪的农民。护卫队也曾去清剿过匪党,可惜他们更加的贪生怕死,数十人被几个匪党压的不敢动弹,援兵更是直接退却,没有丝毫的勇气跟匪党进行战斗。”

“那这样,你父亲能挡住匪党的进攻吗?”赵知县问道,匪党要先攻打赵家堡好分田地给那些没田的泥腿子,好拉起一支人马跟朝廷抗衡,赵家堡的安危关系到安塞县城的安危。赵家堡失陷,匪党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安塞县城。

“赵家堡每面院墙都有一挺赛电枪,赛电枪是洋人最先进的洋枪,可以一瞬间就可以打出大量的子弹,匪党人数再多,也无法抵抗赛电枪的强大火力。”赵德利握紧拳头恶狠狠的说道。

“还要吩咐你父亲将手下的洋枪队好好的操练一番,好出去清剿匪党。”赵知县略微满意的点点头,想了想,又吩咐道。

“是,侄儿这就派人去告知父亲一声。”赵德利应道。

“嗯,”赵知县点点头,又道,“如今李中堂已薨,如今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袁世凯,袁中堂于二十一年在天津编练新军。如今既然是袁中堂接了李中堂的位,那么袁中堂定会大力建议朝廷编练新军。我准备以候补道的名义上书朝廷,请求在陕西编练新军。”

“如此甚好,”赵德利不由喜道,“袁中堂善于编练新军,如今陕西出了匪党,绿营兵又如此不堪,如果袁中堂支持,朝廷定会允许陕西编练新军已抗匪党。”

“但愿吧,”赵知县却是无奈的摇了摇头,“庚子国变时,袁中堂加入了李中堂、张总督、刘总督的东南互保,让两宫西狩——只是在今年,李中堂跟洋人定了合约,保全了大清国祚,作为李中堂的学生、又是武卫军中保存最完整的武卫右军的总统制,才得以继任李中堂的位置。”

“伯父,你是怕陕西编练了新军后也学那些地方督抚搞什么‘东南互保’?”赵德利不解的问道。

“是的。”赵知县拿起茶杯想要喝水,但茶杯已经空了,赵德利连忙拿起茶壶往茶杯倒了些水。

赵知县小饮了一口,叹了口气道:“自长毛作乱以来,兵权基本上都集中在了地方督抚手上,朝廷如要用兵,必须得看地方督抚的脸色。朝廷原本要收回兵权而整编了武卫军,可惜在庚子国变中,前、后、中三军被击溃,损失惨重,左军损失也不小,唯有袁中堂的右军保存了下来。如今朝廷是十分忌惮地方督抚的兵权,陕西要自练新军,难度不小啊。”

“伯父,其实我们不必以陕西的名义请练新军。”赵德利眼睛一转,便说道。

“哦,你有何想法,快快道来。”赵知县喜道。

***********************

ps:老话长谈,红票呢、收藏呢,马上就要签约了,精彩的内容也要奉献给大家了。

第二十五章 团结就是力量

“二十一年,孙、杨二逆在广州意图谋反,此举震惊寰宇,朝廷发海捕文书通缉孙、杨二逆。如今有匪党在安塞意图裹挟民众造反,打死朝廷官军数十人,安塞绿营守备黄某胆怯,不敢出城于匪党交战。致使匪党声望大增,安塞愚民附逆如云。”赵德利缓缓说道。

“好计策。”赵知县大赞。

赵知县站了起来,快步走到书案旁,拿起笔就在一张铺开的宣纸上豪书,写下了一段话,用信封装好。

赵知县喊来师爷,令他速去驿站六百里加急送去京城。

*****************************

李天倚把玩着一支转轮手枪,这是前几天的伏击战中被击毙的赵家堡护卫队大队长的配枪。这把枪也是俄制的,是一把著名的手枪,沙俄时期的杰作——m1895纳甘转轮手枪。

李天倚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可以说是个枪迷,这m1895纳甘转轮手枪虽不曾见过实物,但也在网络上见过图片,现在那在手上当然是十分的喜欢。

把玩了一会儿手枪,便收了起来。看着眼前的一堆白纸,渐渐的陷入了沉思。

自从上次战斗之后,李天倚便决定不在管理军队的事情,将训练方面交给李大壮,将教授知识交给四个少年,将传输思想交给了刘三爷。

李天倚前几天就开始设计未来的路怎么走,共产主义不能仅局限于陕西一省,必须走出去,可是如何走出去,走出去后如何做,李天倚还没思虑好。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关心中理念能够得以实现,不得不慎重。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必须写一本书,写一本宣传共产主义的书,而且内容要内涵,不能让封建反动势力看出是一本革命的书,而且还要让志同道合之士能够理解其中的涵义。这本身就是一个逻辑性相互矛盾的课题,光这本书就让李天倚头疼不已,到现在一个字都没写。

算了,这个矛盾的书暂时放到一边,又思虑起首先攻打赵家堡到底对不对。

赵家堡还有接近两百人枪,四挺马克辛重机枪。那些拿莫甘纳辛的不谈,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一枪开出去,打中人就要谢天谢地了。可是那四挺马克辛重机枪却绝对是大杀器,只要那重机枪往院墙上一架,突突的火舌吐露,就凭现在的这几十条人枪,就算全部战死也没有攻下赵家堡的希望。

还是得招人,可是没有枪,再多的人也没有用。

李天倚却是摇了摇头,他虽对敌人残忍,却不会让自己的同志去无畏的送死,那跟屠杀没什么两样。

李天倚不会去做屠夫,也不想去做屠夫。

必须要搞到更多的枪支了,哪怕是鸟铳也好。

,陕西本来就是天灾不断,这三年又恰逢连续大旱,又经过慈禧的刮地皮,陕西民众早已不堪重负,若不是陕西绿营兵是满清整个绿营兵系统中最精悍的一镇,估计早就出现大范围的你们起义了。

可即使如此,小规模的抗捐、抗租等骚乱还是不断。

所以赵家堡建立起了一只两百五十人的护卫队,赵家堡是安塞这一代最大的地主,就有两百五十条莫甘纳辛和四挺马克辛不算是问题。但赵剥皮不是安塞县唯一的地主,安塞县还有别的地主存在,那些地主手上肯定也有乡勇护卫队之类的。

先打小地主,小地主的枪支肯定不多,他们也没有太大的财力去购买这些先进的洋枪。首先消灭几个小地主,将他们的枪支收缴过来,再去训练一拨人,然后去打中等规模的地主,这样枪支更多了,枪多了,人也就更多了,最后再去打赵家堡,等消灭了赵剥皮,那么能拿枪的同志就能有好几百人了。

就这么办,革命的火种还十分的弱小,必须要用尽一切办法来进行扩大。

看看天色,也渐渐暗下去了。

由于一系列的战斗,刘三爷是这群反抗赵剥皮的头领中的一员已经泄露出去,索性刘三爷是从南京城逃难过来的,娶的妻子也是很远地方的人家,在此地并没有什么亲戚什么的。所以刘三爷早就搬进梁山之中。

而现在赵家堡全线进行守势,李大壮、赵宁、王力、王志四人也公开的住进梁山之中,至于手下的或者招收或者投降而来的新兵也都是只能在梁山之中进行训练,除了出去执行任务,半步也不得离开。

只听得李大壮一声粗壮的大吼:“立正,解散。”

又听见众人齐声大喊:“谢谢教官。”

然后便是一阵哄散声。

很快,食堂那边便传来一阵铃声,那是准备开饭的信号。

李天倚笑了笑,便打开房门,向食堂走去。

从赵家堡护卫队投降的二十八人中挑选了三个不适合进行高强度军事训练的人组成炊事班后,这个基地的伙食就有这三个人组成的炊事班负责。

看着眼前的四十二人,李天倚还是有点满足感的,虽然跟以前他在军营里跟千余人一起吃饭的场面相比十分的渺小,可是现在这四十二人却是他的班底,是可以是中华名族可以复兴,心中理念可以得到实现的班底。

“今天在吃饭之前,我教你们唱首歌吧。”李天倚突然笑道。

唱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