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锦绣娇娥-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及蒋明中,竟是要叫他滑脱了。
  宋县公问县丞道:“可曾用过刑?”
  县丞起身道:“用过了,她一口咬定同谋的只有早已去了的玉桃,再未有他人。”
  宋县公听了,问蒋仪道:“蒋家小姐,你继母余氏如今已认了罪,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蒋仪道:“并无什么要说,但请县公决断。”
  此时跪在下首的余有成突然哇啦哇啦叫了起来,就要往前扑。那县丞看了,又起身对着县公道:“这余有成说他并不曾唐突蒋家小姐,盖因这蒋家小姐早在蒋家时,就与他情投意合,后来到了馒头庵,因庵中主持是他出家的姑姑余姑子,法号慧圆师太,近水楼台,两人一直有私,前日也是蒋家小姐口头带话,叫自己到茶窠与自己相约一会的,谁料蒋仪突然翻脸,还叫人打伤自己,将自己捉来送官。”
  蒋仪听了这话,脸都白了,回头看余氏与那余有成,此时脸上俱是阴恻恻的笑意,似是暗道:你不叫我们好过,我们也不叫你好过。
  殿里殿外一片哗然,就连站在堂内旁听的孟宣都听得呆住了,他兴冲冲前来讨家产,就在刚才还是志在必得,此时却听得外甥女儿竟有这样的私情,却未曾在孟府透露过一分一毫,又惊又气,瞬时又反应过来,怒吼道:“我家仪儿清清白白,必是她这后母余氏黑心,给她泼污水,请大人明查。”
  蒋仪听着这一殿的私语怒吼,眼未曾转,也能扑到后面那些好奇的、惊奇的、鄙夷的目光,她从离庵那一日就料到有今日,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众目睽睽之下被贴上淫贱私通的罪名,她早已想好了要如何为自己辩白,要如何找回自己的名声。但陆远泽是意料之外的,不过短短一日而已,到了此时,她竟然最先想到的,是陆远泽,他年少风华,才貌着身,对自己还有些倾心,如今听到自己从十四岁开始被人污上的罪名,再看看余有成奸形猴态的萎琐样,心中要该如何想自己?
  蒋仪抬头去寻陆远泽的目光,他远坐在三楹帘下,此时背着光,只剩那黑白分明的一青罗燕服,落在阴影中。
  宋县公一拍惊堂木道:“蒋家小娘子,你可要为自己辩白?”
  蒋仪挺起肩膀道:“自然,小女未及笄时,曾与这余氏兄弟见过几面,皆是在我蒋府中,那时父亲言他是小女继母兄弟,两家有通家之好,他来了,必要叫小女出来相见。然后来年龄渐大,小女便从未再见过他。后来家中姨娘玉桃将死,将手中余氏书信并血书交付于小女,余氏怒寻书信时,也曾假意小女与余有成有私情,要逼小女交出书信,后来见小女抵死不丛,才送入庵中的,那馒头庵本是女庙,男子如何能去得,小女在庵中四年,从来未曾见过他。前日路上他劫我车,被我刺成重伤,已是事实,还望县公明断。”
  宋县公听完,点点头望向蒋明中道:“蒋朝奉,即是你府家事,就请你也说上几句。”
  蒋明中摆摆手往后退道:“我蒋府之女,按理是不会做出那等苟且之事……”
  他还要说,就见余氏猛然抬头,怒视着他,便听了话音,越发往后退去。
  

  ☆、治罪

  蒋仪见自己的父亲如此不中用,到了此时,为了能给自己脱罪,竟不惜抹黑自己的女儿,心中更凉了几分,但是事情在四年前就已经注定,不论她如何躲避或者向前,总要走到这一步,是以仍是挺起肩膀跪在那里。
  宋县公便道:“即是如此,呈上证物,带证人。”
  证物便是四年前余氏说她写的一首秦少游的《鹊桥仙》与余有成当年写的书信,人证蒋仪却始料未及,来的竟是余姑子慧圆师太。
  杂役捧过那张宣纸到蒋仪面前,问道:“这可是小姐您的亲笔?”
  时隔四年,蒋仪才亲眼见到这张纸,一手王羲之小楷,确实与她写的十分相似,她静静盯着,半晌才道:“不,这不是小女的字,这是小女继母余氏的字。”
  宋县公示意蒋仪继续说下去,坐在旁边的陆远泽却是唤过杂役,耳语一番,不一会儿,衙役捧了宣纸笔墨过来,铺在当堂。
  蒋仪持笔蘸墨,在纸上写了一首《鹊桥仙》,方才搁下笔道:“小女习的王羲之小楷,其书法讲提气放逸,意态要秀美开朗。而继母余氏却是习一手簪花小楷,字形由扁方为长方,又是清婉灵动的字体,虽刻意蓦小女手法,却终是与小女所写王羲之小楷大不相同。今小女在此间写了,还请宋县公过目。”
  杂役将宣纸呈给宋县公,他看完了,却仍交于杂役,杂役便又将宣纸呈到了陆远泽那里。
  这时,宋县公又道:“人证慧圆师太,你是一方主持,蒋家小姐即在你庵中出家,余有成又一口咬定你因与他之亲,经常放他入庵私会,可有此事?”
  余姑子前儿刚没了尼庵,带着几个食肠宽大的姑子们四处挂单,刚在桃花庵稳定下来,欲要做几个场法摹些银钱好重新把馒头庵修缮了,如今过的十分艰难。今早起来,又被几个衙役不由分说捉到县衙一通审,说是她庵中□□,若不是她有僧衣护体,只怕此时夹棍大板都上了许多了。
  她今见不过是余氏与余有成自己遭了罪,心里愤不过,还要拉扯上蒋仪,便也厌恶了这两个人了。她那个馒头庵,因远离人烟,又在山脚,是个苦极的地方,凡有些慧根的姑子,都呆不长就走了,留下的俱是几个食肠宽大,却又得力能干,但天姿极差的姑子,莫说抄经了,连个佛号都念不好。蒋仪在庵中四年,勤勤肯肯,任劳任怨,她虽常叫两个姑子脚前脚后跟着,也是淡淡的没有任何怨言,又能抄经又能干农活,她就算失心疯了,也不会叫余有成这个糟了芯子的庶子来糟蹋她,又如何会容余有成到自己庵中半步。
  及至后来,余氏见蒋仪渐渐大了起来,心有不安,欲要余姑子将她除掉,也是给了余姑子不少香火钱,还承诺待蒋仪死了,再将馒头庵往外扩上一进。余姑子也不是不动心,她早有扩殿的意图,只是没有银两,就只能一直耽着,谁知正好天下了十多天的雨,她派姑子到山上看了,都说泥流是早晚的事,余姑子欲要出门躲避,想到银钱,便鬼迷心窍存了害蒋仪的心,这才将她和一个烧火的老姑子留在馒头庵内。
  这方余姑子双手合什道:“阿弥陀佛,贫尼那馒头庵虽小,却也是佛门清净地,余有成是男客,慢说进庵,就是庵外五十步,也是不能容他的。”
  这些年世道清晏,尼庵也渐多了起来,为防那起子坏了肠子的下三滥下九流们前去臊皮庵中尼姑,庵外五十步,都立着告示,男子们等闲是不能靠近的,是以余姑子才会有这话。
  余有成听了这话便哼哼起来,他被打肿了脸,这会儿张了嘴也是如狗嘴搅棍子,说不清楚话,只是含糊道:“姑姑,姑姑,你怎么帮外人?”
  余姑子却是看也不看他道:“贫尼的馒头庵虽小,规矩却极是严谨,蒋家小娘子在我那里,五更便要早读,天亮就要劳作,过午便不能食,这四年无一日不是如此,她又比不得贫尼要外出照应,这四年间,是一个外人也外客也未见过。”
  余氏这时也忍不住了道:“姑姑,你可莫要忘了,你收了我多少香火钱。我早就说过,她是在家不检点,与有成私相收授,我才送到馒头庵的。”
  余姑子这时见她这侄子侄女大势以去,那会介意自己再多泼些污水在身上,是以淡淡笑道:“当日蒋夫人余氏将蒋家小娘子送到我馒头庵,是说她因夜夜梦见母亲在难中,为求佛前超度,立势出家,才来我庵中修行,这个其余些个姑子都可为证。”
  余氏这时气的半死,却又无可奈何,必竟其余那些姑子,确实听到的是这么个借口,不然一个将要及笄出嫁的女子,为何会突然循入佛门。她忽而抬起头对县公道:“知县大人,实则贱妾当年会出手害那孟氏,主意全是我这姑母出的,她自幼跟祖父一起替人看病,才会懂那么多害人的方子,就连其中几味药,市面上少有的,也是她替我寻来的。”
  余姑子听了这话,跳将起来,指着余氏骂道:“你不要血口喷人!”
  “大胆!”宋县公一拍惊堂木,衙役们便过去按住了余氏与余姑子,不叫她们撕到一起去:“余氏戕害蒋家先夫人孟氏,证据确足且自己已然画押认罪,就此打入大牢,秋后问斩,至于蒋明中蒋朝奉,家中发生如此大事,竟能不闻不问,有失察之罪,我今却要奏到朝中,革你乌纱,你可有异议?”
  宋县公双手抱拳,遥寄朝中,蒋明中忙躬腰道:“草民无异议。”
  他能从中保全自己已属不易,这乌纱本就是个虚的,从未落到失处,如今丢了,竟也不觉可惜。
  “至于余有成,你身为县中大户人家的公子,整日不求上进,就知走鸡斗狗,如今竟还伙同家姐,干如此污人良家女子的勾当,实在罪不可恕,本县判八十大板,流放三千里。”
  宋县公一拍惊堂木,便有衙役将他拖了出去,早有两个执板的衙役站在堂前,将他反剪放倒,板子打下去,却不闻有声音,只是扑扑入肉的闷声,初时,还听他有叫声,后来就没有了。
  蒋仪不忍相看,双眼放空,却是盯着自己眉间那处空地,就那么跪着。
  “至于慧圆师太,今日余氏既已咬定你私藏禁药,本县少不得便要查一查这件事情,你就先在县衙牢狱将就几日,等案件查明,与你无关,本县自会放你出去。”
  听了宋县公这话,余姑子那还忍得住,咬牙切齿盯着余氏,余氏却哈哈笑着被杂役拖了下去。
  “蒋家小娘子,你能持已清白,为母审冤,实在是贞烈女子,本朝律例,女子年过十五,就不能再入外家,你已年满十八岁,本不能携嫁妆归外家,但本县念你孝勇可嘉,就给你一道判书,叫你携嫁妆以归外家,从此可与蒋家断了亲属关系。”
  蒋仪在京中呆了半月,见自己外家境况比蒋家更要复杂可怕,早就没有了长住的心,况且蒋府如今余氏已去,如峰还小,老夫人又已老去,她有这份嫁妆傍身,再没有人能欺到她头上去的,若是还了外家,且不说王氏容不下她,就是徐氏一个人都能啃光这份东西。孟宣和徐氏虽有这样的心,但蒋仪一直没有吐口,昨夜写诉状的时候,孟宣也已睡了,自己从未说过这样的东西……
  蒋仪这样想着,目光扫到陆远泽那里,这时日影西斜,他整个人都被傍晚的晚霞照着,唇角一抹笑意,目光扫在蒋仪身上,仿佛是说:这是我帮你求得的。
  他欲要自己到京中去,蒋仪隐隐有了这样的想法,顿时恍然大悟,必是陆远泽在诉状中加了这一句,他早就将诉状递于了宋县公,且整个中午都与县公在一起,必是他呈明了自己的想法,宋县公才会在这里额外加上一句。
  蒋仪忙跪下磕头,高声言道:“知县大人,小女子恳请您收回成命,小女祖母年迈,弟弟年幼,万不能弃他们而去。”
  宋县公本已离了案台,听了她这话,反而赞叹道:“女子当要如此,才堪为楷模啊!”
  他回身走到蒋仪面前,亲自将那判书递于蒋仪道:“今日我听我那陆贤侄言你在家中颇是受了委屈,不如归到外家去,有这样一份丰厚嫁妆傍身,必能寻户好人家。”
  这话有些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