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的中国,拍电影最多的地方,便是上海。此时的上海滩几乎聚集了所有中国电影的精英人才。所以,对电影心向往之的蔡楚生在一九二九年,便毅然到了上海。
这时候的上海滩由于电影行业发展极快,所以,也需要大量的人才。而此时的中国,真正了解电影行业的人却并不多。远远不如后世在各大影城外面排队等着当群众演员领盒饭的人多。向蔡楚生这样对电影一知半解,对戏剧了解颇深的人,已经算是顶尖的人才了。
所以,蔡楚生在电影行业找到一两个职位并非难事。只不过,他毕竟资历尚浅,一开始也不过只是在上海滩挣扎求存而已。到了上海后,先后任职几家公司,做过演员、剧务、美工、宣传、场记、布景、副导演、编剧等一切和电影有关的工作。
而在这些工作中,蔡楚生的光芒很快的显现出来。一九二九年,蔡楚生被此时上海滩的电影界达人郑正秋相中,成为郑正秋的助理导演和副导演。加入了此时上海滩电影业的巨头明星影片公司,从此在电影界有了自己的地位。
一九二九年,蔡楚生协助郑正秋拍摄了《战地小同胞》。一九三零年到一九三一年,先后协助郑正秋拍摄《碎琴楼》、《桃花湖》、《红泪影》等六部电影。
而经过这六部电影,蔡楚生拍摄电影的技巧已经渐趋纯熟,可以独当一面。到了一九三一年夏天,蔡楚生加入联华影业公司。独立编导电影《南国之春》和《粉红色的梦》。而在这两部电影选角时,蔡楚生曾数次向阮玲玉发出邀请。
此时的阮玲玉已然是声名显赫的大明星,对于蔡楚生这种刚出道的新人拍摄的电影,自然不会有什么兴趣。所以,数次拒绝蔡楚生的邀请。
然而,蔡楚生的才气,完全出人意料之外。一九三二年,由于蔡楚生和他人联合编导了反应一二八事变,中国民众抗日的电影《共赴国难》,所以到了一九三三年的时候,蔡楚生参加了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成为执行委员。
与此同时,一九三三年,蔡楚生拍摄了一部家庭伦理剧,《都会的早晨》。这部电影虽然有言情的嫌疑,但是仍旧直刺人心。在电影院接连上映十八天之多。算是小小的红了一把。
而到了一九三四年,蔡楚生独立编导了代表中国这一个时代电影的名作《渔光曲》!
由于蔡楚生从小生长在海边,对于渔民和海洋的了解极深。所以,《渔光曲》的故事自然被蔡楚生编排的真切动人。而且,蔡楚生对于自己独立执导的电影要求极为严格。《渔光曲》完全采取外景实拍,为了让王人美等一众演员熟悉渔民生活,更是带队在宁波的渔港接连住了两个多月!而这部电影的拍摄周期,对比同时期的电影,更是长的惊人。居然有十八个月之久!
一九三四年六月十四日,《渔光曲》在上海滩上映。此时的上海滩正在经历六十年不遇的酷暑,而这酷暑却丝毫不能阻挡上海滩民众的观影热情。《渔光曲》在上海滩接连上映了八十四天之久!直上映到酷暑消退,秋风初起!创下的票房更是一个奇迹!而《渔光曲》的主题曲唱片更是在上市后便被抢购一空。第一批的几万张,瞬间售罄。
而《渔光曲》的轰动,并不止于国内。一九三五年,法国作家联合会副会长德瓦勒重金购买了《渔光曲》的欧洲放映权。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日,苏联电影工作者俱乐部在莫斯科举行“国际电影展览会”,邀请了二十一个国家的影片参加电影节。
《渔光曲》因为“大胆描写现实的高尚情调”获得了由苏米德斯基颁发的“荣誉奖”。因为事前未曾料到能够获奖,所以蔡楚生并未到场。但《渔光曲》却成为第一个在国际重要电影节上获奖的中国影片!
蔡楚生就此功成名就,名留青史,红遍上海滩!
第一百一十二章 才子佳人(二)(第二更)
蔡楚生的成就并不同于余生取得的成就,虽然《万里长城永不倒》和《大闹天宫》的票房成绩比《渔光曲》还恐怖一些。但是,这两部电影是余生从后世抄袭而来。虽然有自己的创新,但是底子还是后世带来的现成作品的底子。远远比不上蔡楚生仅凭一己之力就取得如此成就。
不过,在后世,让余生佩服蔡楚生其人的,还并不是其成就,而是其内敛自持的性格。
在蔡楚生获得如此成就之后,阮玲玉终于为其才华动容。
一九三五年,蔡楚生筹拍《新女性》。再次邀请阮玲玉出演女主角。这一次,阮玲玉欣然应允。
原本,阮玲玉是冲着蔡楚生的名气去的。可是拿到剧本后,却发现《新女性》中的女主角韦明的故事与自己的经历和心结有着莫名的契合。所以,《新女性》一部,阮玲玉演的极好。但从质量上评判,并不亚于阮玲玉的代表作《神女》。
拍摄中,阮玲玉几次入戏太深,失态痛哭,不能自拔。而入戏太深的缘故,并不是因为敬业,而是因为经历上的相似。当故事让心灵崩溃,喜怒哀乐便全不由自己。
而一手编导《新女性》的蔡楚生便就此被阮玲玉视为知心人。而阮玲玉和蔡楚生的生活经历,其实也有相同之处。两个人的原籍都是在广东。两个人的出生地,都是在上海滩,两个人都是在各自领域功成名就,两个人都是电影行业的顶尖人才。所以,两个人的共同话题也极多。
在《新女性》拍摄之后,阮玲玉便遭遇绯闻侵袭。声名扫地,并有上法庭的危险。于是,阮玲玉便对和她的关系处于朋友之上、恋人未满的蔡楚生发出邀请。希望蔡楚生带她离开上海滩。
而这所谓的离开,自然不是去旅游度假。而是抛妻弃子,不顾一切。所以,蔡楚生最终以沉默拒绝。
后世的人常以此诟病蔡楚生,认为女神都想要逆推了,你居然当了柳下惠,实在不算是个男人!
只是,后世之人却常常忽略,此时的蔡楚生,已然是有妻有子的人了!虽然,假如蔡楚生真的和阮玲玉跑了,有可能会成就一段佳话。后世关锦鹏所拍的电影《阮玲玉》中对此曾有假设,惋惜再三。
但是,蔡楚生的妻子和幼子何辜?居然要为此买单?若蔡楚生真的抛妻弃子,留下的妇孺该如何生活?周围的人看待她们时,又会用什么样的目光?在这件事情上,对于蔡楚生的妻子而言,蔡楚生靠谱至极。简直就是模范丈夫。能共患难,也能共富贵,实在该点许多个赞。
余生虽然做不成道德模范,但是对于道德模范总是有些敬佩的。这些人的自控能力,远比他强许多。所以,在发现门外站着的是蔡楚生时,余生惊喜莫名,连忙把蔡楚生让进屋内。倒茶让座,客气的不亦乐乎!
蔡楚生道:“余先生太客气了。我虽然到香港比余先生早了一些,但是余先生的大名真的是如雷贯耳啊!《万里长城永不倒》、《大闹天宫》、《女儿情》都是难得的精品!”
“蔡先生可是前辈啊!《渔光曲》可是晚生的最爱。”
“余先生过奖了。这次来,原本是上海电影界同仁们知道余先生因为被日本人逼迫,被迫逃到香港,所以,让我来探望一下。看看余先生有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却不料,余先生这日子过得可比我们这些来香港许久的人都舒服啊!”
两个男子相视而笑,余生这个后世穿越而来的文科生和这个文青病深入骨髓的蔡楚生,颇有投缘的感觉。两人闲话聊了许久,感觉越来越默契。
蔡楚生才道:“原本这次来,还是想请余先生帮忙的。”
“哦?什么事情用的上我,蔡兄尽管说就是!”
“是这样。我前年的时候,为大地影业拍了一部电影,叫做《孤岛天堂》,最近要上映,但是还缺一首不错的主题曲。想起余老弟自《精忠报国》便展示出来的的音乐才华,想请余老弟帮忙构思一下。薪酬绝对从优。”
“《孤岛天堂》?我听卜万苍说过,这部电影不是在一九三九年的时候就允许上映了么?怎么拖到今天?”
“其实这件事情,跟余老弟有些关系。那时候,余老弟初到上海滩,拍了一部《精忠报国》,弄得举世皆惊!日本人发现电影宣传这个东西对他们太不利,所以,就向驻香港的英国人施压。而被派驻香港的英国人,完全没有上海租界那么有底气,便只能和稀泥!让这部本来就要上映的片子暂时撤了下来。”
“到现在,日本人已经基本上和英国人撕破脸了。而余老弟的名声,又已经远扬欧美,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在知道我和上海滩电影界同仁的关系后,英国人又允许这部电影上映了。只是,经过两年沉淀,我觉得原本的《孤岛天堂》还差些味道,得调整一下才行。并且,要配一首不错的主题曲才能突出主题!所以,想请余老弟帮帮忙!”
“蔡兄放心,我听老卜说过《孤岛天堂》的剧本。是一群年轻人抗日救国,打击汉奸的故事。”
余生沉吟了一下,后世诸多倾诉少年的歌曲中,阳刚激烈,奋发图强的并不太多。大部分都是卿卿我我。不过,倒是有一首符合要求,名字也契合,叫做《大地》!
余生这么想着,口中便不由自出的唱出来:“多少年向往的日子,总感到多神秘!多少天光荣的历史,我已经记不起!千千万万个生命,在大地的怀里。弯弯曲曲的流水,涌在心底!眼前、不是我熟悉的双眼,陌生的感觉一点点,但是他的故事、我怀念!回头、有一群朴素的少年,轻轻松松地走远,不知道哪一天、再相见!”
“多少段难忘的回忆,它说来并不稀奇!多少次艰苦的开始,他一样捱过去!患得患失的光阴,只是从前的命运!奔向未来的憧憬,充满大地!眼前、不是我熟悉的双眼,陌生的感觉一点点,但是他的故事、我怀念!回头、有一群朴素的少年,轻轻松松地走远,不知道哪一天、再相见!”
*********
又是周末了亲,推荐在哪里?收藏在哪里?春天在哪里?
第一百一十三章 生之热切
这首《大地》,在后世也是少有的在怀念青春时慷慨激昂的歌曲。由后世英年早逝的音乐天才黄家驹作词。在这首歌出现之后,这个音乐天才便一举奠定了自己在乐坛的地位。
而余生唱的这首《大地》,虽然曲调仍旧是黄家驹所做,但是歌词却被后世的羽泉做了微调。更适合普通话的歌唱,而不是粤语。在这首歌刚出现时,余生尚且年幼。然而在这首歌出现二十多年后,羽泉的一番翻唱,让他对这首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找来黄家驹原版,这一听之下,便无法自拔!
歌曲中黄家驹独特的嗓音苍凉沙哑,却仿佛历久弥新,将大地的意象诠释的完美。这样的大地虽然久经岁月,远比目之所及我们所能见到的生命都要苍老。但是,这样的大地,同时也在孕育着新生。
而黄家驹借用的便是这一点大地对新生的孕育,来解释青春,来诠释少年。
蔡楚生为《孤岛天堂》所求的歌曲,是一个定义为青年人抗日的模糊主题。并没有从中体现出对少年与青春本身的人文关怀。而少年意气,之所以愿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