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梅香-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瑶人首领一家也不知怎么想的,竟是让盘五妹和盘六妹两姐妹都接近周怀恩,多次故意制造三人同时相处的机会,梅香对此十分担忧,猜测盘家是不是打算让两姐妹都嫁给周怀恩。虽然对于达官贵族家里姐妹共侍一夫的情况并不少见,但盘家这一对姐妹绝不可能都嫁给周怀恩。
梅香心里比较中意盘六妹,盘五妹虽然人品相貌不比盘六妹差,但她懂医会毒,这样的女子是不能进后宫的。但是另一面,梅香也知道周怀恩本人更中意盘五妹,所以在这件事上梅香担心最后不会是大家乐见的结局。
索性宝亲王已经公开表示不打算太早给周怀恩定亲,所以梅香也不用黑着脸去拒绝别人,只能就先这么暧昧着了。
然而,就在永嘉十年的这个春天,齐王姬睿派人来提亲,他是为自个的“妹妹”提亲,据说这位齐王的“妹妹”从小长在封地,所以当年宫变没有受到连累,如今芳龄十四,正是待嫁好年龄。齐王提亲的对象自然是周怀恩,为了表示郑重,他派了属下的谋士齐迁来做说客,那位齐王的“妹妹”也随同一起来了。

第二百五十八章 姬雅

宝亲王府前厅,宝亲王设宴款待齐王使节,陪客有应三和周怀恩。
本来这种场合应该请当地的世家名流前来作陪,但鉴于两边关系的微妙,宝亲王并不想将此事过于宣扬。尔虞我诈式的和亲,容易引起是非,而且宝亲王也不认为有什么必要为了拉拢齐王而牺牲周怀恩的婚事。
梅香在内院招待齐王的庶妹姬雅小姐,徐晓月在一旁作陪。
徐晓月如今已有五个月的身孕,因着是头一胎又是应府众人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应家人很是着紧,自从她诊出有孕后就没在出过府,这次招待齐王使节梅香本没打算找徐晓月来,可谁知早上应三来时居然把她一起带过来了。
徐晓月解释道,她这几个月在府里闷坏了,前个月过了三个月的稳胎期后就想找个机会出来透透气,今日应三出门被她硬是赖上了,只得把她捎了出来。
梅香赶紧找来厨娘,把今日筵席上的酒菜重新过了一遍,凡是孕妇忌口的通通撤掉,还把久不出来的胡嬷嬷叫过来,三人讲了一些孕妇该注意的事项,梅香对要宴请的客人都没这么关心。
午宴开席,因着人少,便只在小厅里置了三个席位,梅香上座,徐晓月左手,姬雅右手。为怕席间太烦闷,梅香请了杂耍艺人来表演,外院那边则是舞姬献舞。徐晓月有身孕不能饮酒,姬雅尚未及笄也不适合饮酒,席面上便改了鲜榨的水果汁。
梅香心知这桩婚事定是不成的。便也不打算太热情免得让对方误会起了不该有的心思,故而整席上只是开场客套了几句话,之后便不太招呼姬雅了,只吩咐了旁边伺候的下人不要怠慢了客人。
有杂耍艺人撑场面缓解了筵席上尴尬的气氛。梅香和徐晓月不时低声交谈几句,姬雅小姐一直正襟危坐,神情十分拘束地低着头。艺人们的表演她自然没有看,梅香这边的动静她也没有在意,看上去似乎在想着其他心事。
徐晓月靠在梅香身边轻声道,“齐王的这位妹妹看上去似乎很有趣啊,不太像大家闺秀的做派呢,人也长得勉强算得上清秀而已,两人身份又这么悬殊。怀恩的皇子身份可是先皇下旨确认过的,这位只是个出身不明的还是庶出,齐王怎么会想让她跟怀恩结姻,怎么想王爷和你都不可能答应吧。。。”
梅香听了这话也不禁往姬雅那边看了一眼,清秀的少女身上穿戴着华服美饰。胆怯和羞涩太过明显,显得整个人与周围格格不入,大概是出身不好的原因,就连她身后的侍从都对她的表现有些不耐烦,这样的女孩子一般来说并不是联姻的好人选。。。
梅香抬手捂嘴轻声道,“这几年除了朝廷那边,就是齐王闹腾地最欢了,谁知道这次他打什么主意呢,说不定太平日子过久了。他打算出手了。。。”
徐晓月惊讶的望向梅香,“莫非若是王爷和你不应这门亲事,他便拿这个做借口发兵攻打南方?齐王跟朝廷是真得开始合作了?”
梅香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头,“真说不定呢,齐王和李家狼狈为奸也不奇怪,不过就算他们结盟那也是纸糊的盟约。他们两家谁甘愿为谁之下,都有野心,要戳破他们简单地很。”
徐晓月心生感叹,不禁说道,“说起来眨眼都十年了,这天下的平衡也是时候打破了,就看有什么事情做导火索了,要打大家都想有个正义的名目啊,毕竟只有‘正义之师’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承认,可过往那些自称‘正义之师’的其行为跟强盗土匪也差不了多少。。。”
瞧着徐晓月一脸惆怅,梅香笑道,“行了,这些事他们男人管的,咱们少操些心,把后院管好便是了,你现在有了身孕,自个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都不重要。”
“这个我自然晓得,只是觉得若是真地开战,我的孩子就要在战乱中出生,若是接下来的皇权更迭要持续好几年,那我的孩子岂不是要在战乱中长大,一想到这个我就有些担心,真希望能让孩子生活在和平安稳的时代。。。”
徐晓月一脸慈爱地抚摸着肚子,梅香不禁感叹,要做母亲的人果然是不一样了。
“你不必这般忧虑,就算要打仗也不会持续太久,如今各地的百姓仍生活在和平之中,若是战争持续的时间长了,百姓必然要受苦,领头的几位必然会失去民心,大家应该都不想走到这一步,若非如此各地制衡的局面就不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了。”
“我真希望不要发生战争,最好是直接干掉李炎、齐王和冯绍远,没了他们天下就能统一了。不过,我也明白这种想法只是痴人说梦,即便他们三人死了,只要他们背后的势力还在,一统大业就不会轻易完成。。。”
天下太平了十年,各方势力都得到了十年时间来发展,如今大家的底子可不像宫变刚发生那会薄弱了,自个发展了别人同样也发展了,自己势力增强了别人同样也得到了增强,这十年换来的究竟是更容易统一还是更难统一呢?
梅香有时跟宝亲王也会谈论起这一点,他们南方虽然比其他三方看似更强了一些,但也没到可以称为霸主的程度,像是齐王就有可以跟南方一拼的实力,毕竟他手下的军队装备比南方更好,宝亲王主要防范的对手也是齐王。
齐王野心大,虽然做事有些鲁莽,但是他拥有的实力足可以弥补他的缺点,对付他最好的手段可能真如徐晓月所说,杀掉齐王也许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
齐王近些年一直在积极地谋划着,动作频频举动不断,与他相比,宝亲王和梅香相对消极了一点,大概也是因为两人没有野心又不愿意主动发起争斗,但是一直这样被动下去似乎很危险了,也许他们应该更主动一些才对。。。

第二百五十七章 又三年

时光荏苒,却如白驹过隙,眨眼已过三年,又是新的一年春来到。
永嘉十年春,过去的三年发生了许多事情。
三年前朝廷举行永嘉朝的第一次科举,意在收买人心,但是在各地方势力的操作之下,那次科举从为国家选拔人才沦为了各方势力往朝廷安插人手。
包括宝亲王治理下的南方,通过秋试的举子大部分都是应三特意关照的人,这批人在第二年春进京参加春闱后,成功登科的人进入朝廷任职。
场面上看他们都是天子门生,而摄政王对他们也青睐有加,时不时地举办个宴会联络感情,时不时地赏赐些东西,还时不时地保媒拉纤,头几名的几个人都由永嘉帝和李炎给说了亲。
比如说当年的状元郎,先是永嘉帝将自个的姐姐公主许配给他,可惜两人还没成亲那位公主就因行为不检点爆出了丑闻,而且还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搞得满城风雨,导致永嘉帝不得不解除她跟状元郎的婚约,并将那位公主送去了庵堂落发出嫁。
永嘉帝还想着是再给状元郎说一位公主还是换一位卫家的小姐呢,李家这边却行动迅速,没多久就传出状元郎与李家一位庶出小姐情投意合,状元郎不嫌弃李小姐出身,甘愿聘为正妻,且两人偶然相遇一见钟情的故事传遍了京城各大街小巷,虽然版本有无数个,但都是赞美两人的爱情和状元郎不爱公主爱庶女不贪图富贵的高洁品性。最后这位状元郎终于还是娶了李家的小姐,至于他究竟是自愿还是被人陷害就不得而知了。
当年这个消息传到南方。梅香禁不住跟应三打听了一下这位状元郎的身世,这才晓得这位状元郎并非出自藩王领地,而是北方朝廷管辖之下的一个世家大族。这个家族虽不像四大世家影响广,但同样也是留传了数百年。其在朝廷和地方上都有话语权。原来如此,难怪永嘉帝和李家会抢着要人了。
应三安插进去的举子,约有十多个上了榜中了进士。一大半去了地方上任,有六个人进了翰林院,此六人成绩并不突出,但在为人处世上颇有些门道,应三很看好三年后他们授官的职位。
三年前宝亲王完成江南布防,南方军事重点转移至江南一带,因此梅香在江南置办了几处庄子作为王府的别院。她也经常跟随宝亲王在江南一带居住。
两年前为防宝亲王势力坐大,李家怂恿永嘉帝向齐王,除了赏赐财宝美女若干之外,永嘉帝将一位公主和一位李家的小姐同时赐婚与齐王,一为正妃一为侧妃。
齐王姬睿欣然应旨。同时却上书陈情离不开封地无法亲自前往京城迎娶公主和李小姐,只派属下带着聘礼去京城迎接两位王妃。永嘉帝和李家为两位齐王妃准备了价值惊人的嫁妆,为了向人们显示朝廷和齐王关系融洽,专门派了一支队伍护送两位王妃和嫁妆。
两位王妃到达齐王封地后受到了礼遇,据说齐王对两位王妃非常宠爱,甚至超过了朝廷赏赐的几位美人,唯一可惜的是两位王妃至今都不曾有喜,倒是姬睿在封地纳的妾室已经生了三个儿子了。
当年这场正妃侧妃一同出嫁的婚事搞得非常隆重,以至于有传言说朝廷和齐王要联手攻打南方诛杀宝亲王。不管齐王和朝廷是否真有此打算。老天似乎并不站在他们那一边,当季北方大旱闹起了荒灾,包括齐王领地在内都因缺乏粮食不得不正式向宝亲王提出购粮。
在几番讨价还价之后,宝亲王仅向齐王出售了很少一部分粮食,齐王不得不将大部分粮食用来赈灾,无法将粮食移作军队储粮。除非他想看到封地内的百姓造反。宝亲王并不怕齐王等人狗急跳墙,有长江天险在,任何军队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攻打到江南。
经过这件事之后,齐王似乎对宝亲王占据长江之地利非常不服气,让手下的工匠加大了兵器研制力度,造出了一种名为“火器”的远程打击兵器,只是这火器锻造工艺复杂,能够打造火器的工匠只有区区几名,听说到目前为止齐王也只造出了一百多只火器,全部配给了他的近卫营。
宝亲王通过瑶人首领与齐王交易,弄到了十几把火器,适用了几次觉得这种兵器并不适合大规模战场适用,最多用作行刺的武器,但是因为火器填装弹药太麻烦,只能用一颗装一颗实用性太差了,而且火器适用时声音太大了,暗杀行刺中只用一次便会暴露杀手的位置,总之,这个火器至少目前来看没多大用处。
倒是徐晓月在应三那里听说了火器,硬是要了两把来,一把给梅香,一把自个用,时常到宝亲王府里拉着梅香练习使用。练习火器的场地太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