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贵女盛宠札记-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下确定之后,秦疏影顿时收了笑容,转眸望向清雾。
    若真如此,当年那件惨事,怕是另有隐情。
    孟大人请了清雾同去作安排。
    清雾知晓应当是霍云霭嘱咐了孟大人一些话,不方便当着大家的面说,这便与他一同过去了。
    秦疏影不顾孟大人的再三暗示,也亦步亦趋地跟了过去。美其名曰:不放心小丫头。
    望着女孩儿渐行渐远的背影,易正莲忽地问道:“陛下说,小姑娘是他的人,这话怎么讲?”
    文老爷子回头望了眼不过几尺远的郑天宁。
    看他好似正望着天边的云,无甚反应,老爷子这才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发紧地说道:“雾儿在他身边任女官,许是此意罢。”
    “哦?”易正莲挑了挑眉,目光悠远地朝皇宫方向望了望,并不多言。
    文世子尚在之前的震惊中没能回过神来。
    易家家主说,那是“陛下”……
    不对,之前,不就有人喊他“皇上”了?
    还有禁卫军……
    可当初、当初他为何冒认柳家二少?
    是了。并非他冒认。一直都是自己在自以为是罢了……
    可他若不是柳二少,那上元节看花灯时,与清雾那般亲近亲昵的模样,又该如何解释?!
    这样一个清冷淡漠的人,偏偏只对着自家妹妹笑,偏偏只对自家妹妹温柔体贴。
    思及往昔之事,文清岳好似发觉了甚么。但对方身份太高,手段太狠辣。自己这些话,半个字儿也无法对旁人言说。
    一向机敏的文大世子,对着此事,顿觉头大如斗,不知该如何是好。
    谁也没想到,秦疏影所谓的“带了几个人来”,居然是刑部的一百二十八名差役。这么些人,也不知道他何时叫来的。无怪乎他敢一口将十八名禁卫军直接拨走。
    刑部的衙役再不济,那也人数够多。一路前行时都保持着队列整齐,把车马团团围了起来。若有人想要冲进去,还真有不小的难度。
    于是文家柳家的车马,就在刑部衙役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柳家大门前。
    郑天宁已经下了他的车子,在不远处朝这边望着。
    清雾本欲下车与大家道别。谁知刚撩开帘子,就见秦疏影策马到她车前,用马鞭敲了敲她车壁,一脸的为难。
    “哎,丫头啊,跟你商量个事儿。”
    秦大将军难得一见的神色郑重,眉端紧拧。
    “要不你最近先别回家了。还是去宫里头住着罢。”
    作者有话要说:
    黄桑表示,朕也希望媳妇儿赶紧回来!给秦大将军怒点赞!~^_^
    【周末休息,可能一下子太放松了,结果睡得熟,闹钟没能闹起来……
    于是刚刚写完。新章来晚了,咳咳。。


  ☆、第120章

祝阁老和郑天安恭敬地跪在殿中。许久,殿中都未响起“平身”声。
    若是以往,两人必然悄悄交换个心领神会的眼神,而后咄咄相逼,一同对那年轻的帝王发难。
    但此时此刻,朝中两位老臣却是神色不动,跪到近乎于伏地,却无半点不耐。
    嗒。嗒。嗒。
    指尖轻叩扶手之声缓慢响起,宛若钝剑,一下下地扎得人心里发疼发颤。
    最终还是祝阁老按捺不住,当先叩头,谈起黄河沿岸的水利问题。
    他侃侃而谈,苍老的声音在殿中回响。但,直到最后一个尾音飘然而逝,都未得到君王的半点回音。
    祝阁老一向挺直的身子微不可见地抖了下,往下弓得更弯了些,悄悄抬起手来,将额上的汗珠轻轻拭去。
    郑天安却显然镇静得多。
    他虽也比以往恭敬了些,开口之时却是不卑不亢:“如今已经入春。若不即刻处理黄河问题,待到夏日,汛期已至,再要防范已然晚……”
    “帝师长子现今何处?”
    冷冽的问话,挟带着帝王威势,忽然而至。
    郑天安的话猛然一顿,尔后回道:“已回老家去了。”
    指尖叩击扶手之声蓦地停住。
    年轻的帝王淡淡地勾了勾唇,“哦?”
    “确实如此。”不待霍云霭继续发问,郑天安已然主动说道:“前两日回去的。眼看着不久就要到清明,臣无法回去祭祖,便让犬子代为归家。”
    虽然脊背弯起的弧度略大,但他神色坦然,语气不卑不亢,听上去竟是和往日并无太大区别。
    “郑大人为国尽忠多年,连家中之事也无法顾及,朕心甚慰。”霍云霭唇角的笑意愈发深浓了两分,“来人。将之前所备之物送与郑家祖宅,交到郑公子的手中,以做赏赐。”
    他语气平淡清冷,听到郑天安的心里,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皇上这意思,分明是要人将赏赐亲自交给那不成器的东西!
    郑天安忙道:“谢陛下恩典。只是犬子临走前说过,路上会与友人游玩一番,能几时到达,着实难说。若让公公们在郑家久等,误了回宫的日期,臣,着实心中难安。”
    “郑大人言重了。”于公公在旁笑得温和,“这本是奴才们的分内之事。”
    郑天安还欲再辩,就听霍云霭话锋一转,又问道:“祝阁老家,好似有一位画画不错?”
    祝家诗书传家,“作画不错”的,没有十个也能挑出七八个来。
    但祝阁老听了之前霍云霭和郑天安那番对话后,并不打算转弯抹角猜来猜去是哪一个了,直截了当地道:“敏然年纪尚小,技艺不娴熟。只算得上‘尚可’罢了。离‘不错’,却还差得远。”
    他说这话的时候,脊背微微挺起,语气极其坚定。
    霍云霭并未开口,只眼帘微垂,唇角逸出了略带嘲讽的笑意。
    于公公笑道:“祝大人可是谦虚了。祝姑娘的画作,那可是在京城里头一份的。之前秦大将军还说,改日寻了机会请姑娘作画一副,挂在书景楼第一层最显眼处,好让旁人观摩赞赏。”
    这话倒真的是秦疏影说的。而且,这话还是他特意和于公公讲了,让他务必转达的。
    须知那书景楼,是秦疏影开的一间专卖字画的铺子。
    只是那铺子第一层是谁都进得去,卖的也是十分一般的作品。稍微有些价值的,都会放到二楼三楼的雅间去。
    他说着将祝敏然的画挂着让人品评,却又说要搁在第一层,何尝不是在讥讽她的画根本不值得到楼上去?
    祝阁老气得脸色铁青,语气便生硬了些,“敏然如今不在京中,怕是要拂了大将军的好意了。”
    “祝姑娘也不在京里?”于公公甚是惊讶,道:“那咱家到时和大将军说一声。”
    此刻于公公侍立在霍云霭身侧,但祝青柏却是跪着的。
    祝阁老之前是只提防着霍云霭的问话,想好了问起祝敏然时候的说辞,故而于公公一讲,他下意识就那般讲了出来。
    待到反应过来自己竟是这般状况下在和一个内侍讲话,祝青柏脸色瞬变登时大怒。抬起手来指向于公公便欲驳斥。
    冷不防一道冰寒的语声忽地响起,将他后面的话尽数堵了回去。
    “二位是说,那日在侯府宴席上闹出事端的两个人,俱都不在京中?”
    虽然话语好似平日里闲暇交谈时那般随意,但是那语气中透着的森森之意,却让人无法忽视和大意。
    祝阁老和郑天安俱都回道:“正是如此。”
    “那日与黑衣之人在一起的,也并非他们两人?”
    年轻的帝王轻叩桌案,声音仿若寒天里的玉泉,字字敲在人心,冷彻心扉,“听说,对黑衣人发号施令之物,乃是祝姑娘从郑公子怀中取出。”
    “许是旁人看错了。”
    郑天安知晓祝阁老年纪大了,又久居上位,脾气不如当年能够压得住。忙在祝阁老开口前当先说道:“甚么黑衣人?我们自是不知。那一日犬子与祝姑娘跟随众人一起吓得跑了出来,并未见到甚么黑衣人。”
    说罢,他拧眉半晌,好似在苦苦思索,喃喃地道:“许是人有相似也说不定。”语毕,重重叩头,“陛下!或许有人假冒二人,借以诬蔑。还请陛下明察!”
    这话一出,屏风后诸人尽皆色变。
    恰在此时,祝阁老也在旁附和:“请陛下明察!”
    屋内瞬时间静寂到了极致。
    穆海和孟梁对视一眼,又缓缓转过脸去,面无表情目视前方。
    祝敏然惊惧得眼泪直流,晃动着脑袋,口中却是因了进屋之前喝下的汤药,连呜呜声都发不出来。
    郑公子先前还眼露期盼。这时猛地一怔,转为茫然。继而渐渐沉寂,慢慢现出阴沉。
    清雾怎么也没料到,郑家和祝家居然直接把这两人当做了弃子,和他们划清了一切的界限。
    若非她亲眼看着这两个人参加了宴席上的比试、做出了那番举动,只听着外面跪着的两人斩钉截铁的声音,怕是都要相信了。
    二人既是敢这样说,便是已经有了万全的后路,来圆了之前他们的说法。
    想必,是在那宴会之前、做了那番部署之前,就已经有了打算和安排。
    不。
    或许,比那还要早……
    后面的对话,清雾已然无法再去细听了。
    每当郑天安和祝阁老做一次保证、说一句话,屏风后祝敏然的身子就颓然得愈发厉害,郑公子的神色就更加阴沉一分。
    到了最后,连那跪着的两人是何时起身的、何时离去的,她都不曾知晓。只是遍体生寒地想着那两人的做派,心中缓缓想起一事。
    ——秦疏影和郑天宁都和她说过,先帝在位时,祝阁老和郑天安根本不是如今的模样。
    彼时的他们,倾尽了全力去辅佐帝王,对身为太子的霍云霭也极其维护、照顾。不然的话,当初先皇驾崩前,也不会将幼子托于他们。
    只是,先皇到底还是留了一手。
    他生前最信任的,是镇国大将军。最疼爱的,是霍云霭和秦疏影。
    虽然当时秦疏影领兵作战节节胜利,但为了霍云霭,先皇还是将秦疏影急召回京,托孤于他。又暗中吩咐秦疏影,但凡霍云霭未曾掌控朝中全局,他就不准离京。务必要守住年轻的帝王,保他安然无恙。
    秦疏影和清雾说起这些,也是为了霍云霭。
    当时秦大将军难得地收起了惯爱带着的三分笑,眉目间凝着郁色,与她说道:“他这人,甚么都憋在心里。平日里又无甚喜好之事,即便有苦闷,除了不停伏案处理政事外,也无处发泄。时日久了,这些事情越积越多,怕是承受不住。”
    说罢,他重重一叹,扭头对她道:“小时候他还肯对我说起一些,自打先皇驾崩,他就甚么也不与我说了。旁的我不知晓,但最信任之人的背叛,对他来说,却是难以承受的。我只盼着你能多留意下他,在他心情不佳之时,陪伴一二,也就足够了。”
    秦疏影虽然没有明说,但他先前提到的那些,已然暗示了清雾——当年祝阁老和郑天安对霍云霭极好。不然,两人也不会是托孤忠臣之二。特别是郑天安,更是被先帝封为霍云霭之师。
    可谁曾想,就是这两人,在先帝驾崩后,联起手来压制年少的新帝……
    杂乱的脚步声渐渐远离。
    屏风尽数被合起、撤离。
    清雾环顾四周,不知何时起,屋内竟只剩下了她和霍云霭两人。
    缓步向前,走到他的身边。正斟酌着心里的话语,却听他当先开了口。
    “他们早知我去了那里。”霍云霭冷冷说道:“沈府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