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皇帝他姐-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张常侍对他观感却是不佳,因着□□规矩,中常侍只设三名,一正二副,皆从世代将族功勋里选,拂煦以一介黄门之身,却从先帝时便妄图染指中常侍之位,哪怕他再受皇帝信重,也为这些出身世家的官员们不喜。
拂煦却仿佛对张常侍的目光视而不见,泰然自若地一拱手,问道:“张大人近日来得勤了些。可是有什么要事?”
张常侍心里厌恶,表情冷淡,也不回答。拂煦便当着他的面,召来一小黄门:“你去玉藻宫里,将此事告知公主,便说是前线事紧。”
张常侍坐不住了,冷声道:“这是何意?”
拂煦一张恐怖面容尽展微笑:“张大人难道不是为吴川叛逆而来?我将此事告诉公主,张大人又有何异议?”
张常侍心里火急火燎,又素来讨厌拂煦,哪里耐烦与他勾缠,冷冷道:“前朝之事,自有陛下定夺,公主一介女郎,便是十分聪慧,却一直养在乡下,哪里插手得了军国政务?我奉劝你一句,既做了黄门,便该知自己本分,历经几朝又如何,这些事情可断不是你能来管的!”
他说话极不客气,对拂煦这等阉人十分鄙夷。拂煦眸中闪过冷光,却是笑道:“我说要将此事告知公主,张大人却说公主插手不得军国政务,这事却也不是我们两人定夺得了的,端要看陛下旨意。”
张常侍正要说话,便听见身后传来声音:“朕的意思便是能!谁说朕的女儿不得插手军国政务的?”
那急匆匆从门外踏进来的,正是刘盼本人。他这几日才觉得松快了点,稍稍享受了做皇帝的乐趣,谁知顷刻间这点乐趣便被打破,宫人禀报张常侍进宫,刘徐氏不晓得好歹,犹不知足地在他身边歪缠,刘盼却清楚中常侍职能,知道张常侍进宫准没好事,只得赶了过来。谁知刚一走进殿门,便听见了拂煦与张常侍的对话,张常侍那一句虽是警告拂煦,却恰好戳了他的心窝——他可不正是养在乡下,一直蹉跎到四十岁的吗?
一时间不快起来,待拂煦出声,便声援了一句。张常侍连忙行礼,却并不觉得自己错了,只是肃容将要事禀告了一番。
刘盼此前虽然恐惧,却觉得战场与自己十分遥远,再者百官已然顺服,兵将也已点齐,他只需卧在高堂之上安枕无忧,什么排兵布将,嘴皮子动动,自有人会安排下去,他又用不着上什么战场、见什么血腥,恐惧自然心中过了,很快淡忘下去。然而如今张常侍一句话,却说半日前南川军于某地遭逢吴川叛军,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讶然反问:“半日前?”
张常侍从他声音里听出些异样来,答道:“正是。”他仿佛感觉皇帝语调有些恐慌,却又疑心自己是听岔了。天子之女尚且能在百官朝臣面前侃侃直言,天子为人端方亲和,又怎会因为一条战报而失色呢?
在张常侍看来,吴川与中川接壤,新季与元都更是十分接近,吴川王筹谋了这些时日,若是没有动作,才是令人忧心的。他所担忧和急切的是挡住了吴川王的那一万虎贲,吴川王军队号称五十万,实际虽然并没有那么多,却也不是一万虎贲便能阻挡的。如今也不知战况如何,不知增援是否已到,事态紧急,应当赶紧召集百官再开朝会,将元都四处布防起来才是。
然而刘盼却已慌了手脚,往日被可以忽略的恐惧重新涌上了心头。他做梦也未曾想到,战场竟离自己如此之近!半日之前?这岂不是说,吴川王很快便要打上元都来了!
☆、第四十四章
如今才方至春分,未近清明,还是寒意未卸的时候,火盆虽然已经熄了,衣衫却仍然厚着。刘盼却只觉得自己犹如身处酷暑,被架在火上烤着,汗水须臾间浸|湿了衣背,禁不住喃喃着:“这可怎生是好?”
他心内犹存对吴川王的敬畏,虽然确实觉得自己这皇位来得名正言顺、无可指摘,本身是天命所归,可是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却是一时之间无法变更的。吴川王便是他攀不上的高山、跨不过的深堑,几日前刘颐的动员虽是在鼓舞百官大臣,可又何尝不是让他也寻得了振奋的理由呢?
可是之前好不容易提起的那点振奋,却又在如今变得烟消云散。与其说是想不到,不如说是刻意地不让自己去想,新季距离元都,究竟只有多么一点的距离……而他本人距死亡的威胁,又有多么近的距离!霎时间心内满是惶恐,再想不起自己的皇帝威风、权势甘甜,只是一迭声地问道:“张常侍,你没有听错罢?吴川王怎会这么快便举兵了呢?他怎么会这么快便到了了!”
张常侍不禁有些诧异,行礼道:“臣下所说并无虚假,此是前线加急战报,送信的小卒正在前朝休息,陛下若是想了解更多,臣下可召他前来问询……”
以他想来,陛下毕竟是那般的出身,龙潜于野,三十多年来未曾经历过什么大事,又曾托庇过吴川王,如今忽逢大事,一时之间言行不当,也是情有可原的。遂拿出十二分的恭谨态度来,好声劝道:“陛下毋须担忧,如今奏报已言,两军交战是在怀宁县,距元都尚有一百五十里。正午时间交战,如今已是傍晚,想必是胜是负,也已分出个结果来了……纵然无果,如今也定然已鸣金收兵,陛下只要连夜派下指令,命各处虎贲前去支援,吴川叛逆的项上人头,也早晚会送到陛下案上!”
话音未落,便招来了拂煦一声冷笑。
“张大人倒是一张好口条。”他拂了拂袖子,不紧不慢地道,“只是陛下如今恕奴婢大胆一句,张大人虽是出身功勋世族,这战场可是从未上过的。如今能做这中常侍,亦不过是家族余荫罢了。怎么到了陛下面前,张大人却将这战场形势说得信誓旦旦,活似自己十分笃定,虎贲军去了战场,便能取得吴川王的人头……虽则虎贲骁勇,又向来只对天子效忠,奴婢心中也是相信他们能力挽狂澜的,只是张大人这般说的时候,可有考虑过自己家中的一位娇妻、两位美妾?”
张常侍怫然动色,厉声道:“老东西这是何意!?”
拂煦脸上并无殊色,只微笑道:“张大人莫恼,便是您称我一声‘老东西’,奴婢要说的话也是不会变的——陛下可知道,张大人家中妻室乃是吴川叛逆身边国相卢氏之女,而他那两位美妾,更是十多年前吴川王待宴所送的呢?”
刘盼顿时又惊又怒:“张常侍!拂煦说的可是真的!”
张常侍顿时气红了脸:“我妻我妾,自有她们的来路,我为夫君的尚且不究,你一个太监,竟管起臣子家中的事情来了!陛下若是问,臣下也没什么好隐瞒的,我妻确为卢氏女,我妾亦为吴川王所赠,可若臣子有一点私心、臣子妻妾有一点不端之事,不必陛下问询,臣子自当拔剑清肃!”
拂煦在旁,不咸不淡地道:“张大人不必如此着急上火,奴婢并没有说您与妻妾私通吴川王,只是问上那么一问而已。若是张大人果真有不端之事,想必督查司早已报上来了,先帝自会处置,也用不着为陛下磨刀。”
张常侍怒气升腾,后槽牙磨得出了响声。拂煦倒是好言辞,生生将事情从他妻妾扯到了他自己身上,从怀疑两人身份到怀疑自己的忠心……这老奴幸好年已老迈,又十分多病,否则凭这么一张颠倒黑白的利口,再得了皇帝赏识,日后会把持朝政,也是未可知的事!
刘盼听见如此说法,倒是松了口气,只愁眉道:“如今可怎生是好?”
张常侍道:“事态紧急,也不拘规矩,臣下已命人去请了田、马二位丞相并诸位同僚,共商此事。还请陛下移步大殿……”
刘盼连声道:“这样便好,便好。可有请瑶川夫人来?”
张常侍心想,瑶川夫人受先帝宠信,位列朝堂,插手朝政,已是令许多人不满了。因着这女人手伸得太长,张常侍等也颇觉不快,私下里议论过许多次,这时哪里会想的起她来?若是提不出什么主意还好,若是有了什么主意,天子偏又听信了,事后的结果谁来负责?她一个女人家自是不好处罚,倒霉的还是他们这些奉行命令的大男人!
便道:“瑶川夫人并不曾请。”
刘盼便有些不快。拂煦虽然博闻强记,对大臣们更是了若指掌,可是论到处理政事,还是瑶川夫人更妥帖些。可是张常侍既然说不曾请,他便也不好再命人请来,否则便是打了这一众朝廷官员的脸面。可是瑶川夫人不来,拂煦又颇受打压,原本还能稍稍帮手的青杳又因着新近宠幸的梅八子入了女儿的宫中……
他忽然念头一顿,想起了刘颐来。刘颐倒不愧是他女儿,懂事能干,说话条理分明,虽没认过字,说出来的道理却能说服了饱读诗书的朝臣们,更兼一条聪明伶俐,被赞不逊于前时孟川长公主……
他便拿眼去瞧拂煦,拂煦正巴不得他响起刘颐来,见状便道:“容奴婢大胆插句嘴,陛下何不请长公主来呢?”
刘盼忙道:“对,对,请公主过来!”浑然忘了女儿伤寒晕迷了几天、直至今日才醒来的事情。
张常侍这次倒是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大汉风气,公主是极尊贵的,参与政事更是开国便有的成例。横竖刘颐也是有几分本事的,虽是长在乡下,看着也像是通情达理的人物……遂并无反对,而是拣着自己如今知晓的战报,尽力用易懂话语描述出来。
刘盼一边听着,一边领人移步。因着并非日常升朝,百官也不是人人都请到,议事之处便被定在了侧殿之中。张常侍命人所请的官员将领亦很快赶到,汇聚殿内。着人将信使带来,将所知情报又汇报一遍后,众人方稍松口气,定下心来。
田丞相脸上更是出现了微笑,轻松道:“虎贲军天子护卫,常年征战,纵然只有一两万兵力,也不是吴川叛逆那东拉西凑的大军能轻易吞下的。想必如今其他各部也已得了消息,前去支援不在话下。陛下再派亲信领军,一鼓作气击败叛逆,借此机会一网打尽,再反追新季,想必这次平叛,也并不会十分困难。”
岂止不会十分困难?按照田丞相的说法,简直轻松得像一场儿戏了!众人脸上纷纷露出了轻松之色,一名将领笑道:“田丞相未曾上过战场,对这排军布阵倒是略知一二。只是这兵力如何调动、战阵如何编排,还是要陛下做主才是。”
这正是刘盼之前力排众议定下的规矩,为防吴川王策反将领,来个倒戈一击,一切兵力编排皆由刘盼本人调动,出自他人的指令一律不可听信。然而他规矩定得容易,却不知下面人一直在阳奉阴违。是听一个坐上皇位没有几天、本身更没有什么军事天赋的人的指令,还是听身经百战的老将指挥更能赢得胜仗、保住性命,众人心里自有盘算,即便忠诚未改,又哪里会听从这种糊涂命令?
刘盼倒是享受了几天发号施令、说一不二的日子,又自信如今身为天子,断不会有人违逆自己,倒是未曾怀疑过下面施行不利,听见那将领的话,只是笑道:“做主自然是要做的,朕这便把打算吩咐下去。”
拂煦轻咳一声:“陛下何须如此心急?横竖如今已至晚间,想必前线已鸣金收兵,早一时、晚一时吩咐并无区别,不如等着最新的战报传来,再做决定。”
这话一听便是不晓军事的人说的话,众人看拂煦却觉得顺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