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嫁新室-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三郎倒是不同于霍香梅,他觉得孩子大了,成家了,他对于他的任务就完成得差不多了,而且他身上的重担就减轻不少了。
不过看到自家婆娘一副担心的样子,许三郎开始的时候啥也不说,就等她自己想通。之前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她自己没想通之前,别人怎么说,她不是不知道道理,就像一根筋一样,不愿意扭转罢了。
后来实在是看不过眼了,许三郎就拉着霍香梅商量如果孩子过了秀才考,要到粱邑书院读书,那样该准备些甚么,这样才转移了她的注意力,免得整天魂不守舍的,时不时的就盯着几个娃看,搞得他们心里也发毛,一吃饱就说外面有事,就赶紧往外跑了。
……
秀才考的成绩出来很快,才一旬通过邑试的名单就已经在蔺县书院的墙外面贴上了。这次许三郎家六个娃参加考,尽管排名有前有后,但是都算是考上了,就连小七也考上了,最后一名,那也算是榜上有名的了。
本来邑试之前还有县试的,不过因为都是童生了,书院为了能让更多人参加邑试,倒是把这一步给省了,直接推荐他们觉得好的,能有把握的去参加考试。至于里面有没有甚么水份,那就是只能感叹一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这次蔺县书院考上的人真不少,但是像许家这样一下子考上六个孩子的,真的是没有。许大文许二武这次也考上了,成绩比小七还要好。
程晨明这个县长不仅像往年那样参加了秀才宴,鼓励诸位新鲜出炉的秀才公接下来在粱邑书院好好进学,有朝一日考上举人,再到洛阳去考进士,也算是为蔺县的父老们争光。
而且程晨明还亲自上许三郎家贺喜了,那水稻的种植法,稻田里养鱼的法子算是帮了程晨明不少忙,尽管他知道最初是霍老爹提出来的,不过人家里正当做是整个新村的功劳,程晨明也就不多言了。只是这份人情他有记着,如果对方家里有一天有需要的时候,他不介意在能力的范围内帮一把,当然如果超过能力之外的,令他为难的话,那就算了。
对于程晨明的上门,霍老爹和许三郎都是虚荣心感到莫大的满足的。而大娃他们都是一脸的尊敬,尤其是小六不停的偷看着程晨明身上的官府,还有后面带着的衙役,眼睛里迸发的热切,想让站在一旁的霍香梅都忽视不了了。更何况是程晨明这个在官场子里打滚的汉子,察言观色、捕捉细节可是必备的技能,对着小六他就哈哈的大笑了起来,“好好学,将来你的会更好看。”。
还有甚么话能抵得过这一句话在小六这个小官迷心中的地位,听到县长的鼓励,他的整个人都似乎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整个人都是乐颠乐颠的。
霍香梅觉得好气又好笑,那个县长自己之前还觉得真的很不错的,结果人家占了便宜升职了,自家啥都没有得到,现在又成了自家娃的崇拜对象。
关于这点,霍香梅只能自己放平心思了,否则会憋屈死的。
……
许家这次在新村是引起热议的了,许三郎家加上许大郎家,就有八个秀才公,要知道这秀才公都是能免一部分的税的。
前几年许家几个孩子都陆陆续续的考上蔺县书院,这就让人羡慕了,可是后来就后继无力了,别人家的都考上秀才了,他家的却还一直是童生。很多人都在后面议论说甚么小时了了,大时未必。
这样的话好几次被许三郎听到了,郁闷得一肚子气,还亲自去蔺县书院向大娃他们的先生请问他们情况。后来得到了先生们的一致认为他们并不差,只是为了确保一定考上,所以一直没让他们去考,再说了到时候几个兄弟一起去考,都考上的话就是一门六秀才,那样就能入蔺县县记了,这将在蔺县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就是这些先生们的大饼画得太漂亮、太真实了,让许三郎就算是听到冷言冷语也忍了,就为了有一天能真的入蔺县县记。
这次果然如先生们所说的,几个孩子都考进了,当县长程晨明来祝贺时,许三郎这个汉子还紧张的搓着一双关节突出的粗大手把这件事告诉程晨明,问,“县长,不知先生们说的这件事是否是真的呢?”。
程晨明倒是没有想到还有这一点,毕竟这事儿如果是在长安、在洛阳,那些世家子弟有十几个人考上秀才的并不是没有的,所以尽管许三郎家六个孩子都考上,对于本地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对于程晨明来说并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
程晨明之所以前来不过是为了一个亲民的形象和对许三郎家印象不错。假如他家几个娃有一个成才的,那么自己也算是结下一份善缘,倒是没有想到还有蔺县县记这回事。不过既然是蔺县书院的先生们那样说的,倒是很可能有这会一回事。
记载进蔺县县记,那么对于程晨明来说,他也是可以的,许三郎这翻话倒是给他一个新鲜的提示,他可以利用县记来提升自己的官望,那么进一步完全不是难事。
想着想着,程晨明就来了兴致,“这事倒是可以有的,我回去跟主簿司农还有蔺县的先生们商量一下,再查查往年的记载,有需要用到你们家的地方,我会让人前来找你们的。”。
许三郎高兴的弯腰拱手谢过,就连霍老爹也是一副恭敬的样子,这能记载进蔺县县记,那么对于自家来说,绝对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rocksugar和19107228的地雷,么么哒。今天还会有一更哦,迟点哈
第139章 兄弟倪墙祭祖隆重
万物本呼天,人本呼祖。
许家虽然还没有人踏入官场,可是却是第一次有那么明确的希望,成为秀才那就是站在了官场的边缘了。这对于农家来说就该杀彘宴客、祭祀祖先的大事。
尤其是许家这次有八名秀才,这事儿在新村形成的轰动是可想而知的。秀才并不是批发的东西,不是说只要进学就能考到的,许家这次在别人看来就真的是祖先坟墓上冒青烟了。
有好事者还特意去新村后山那看看许家的坟墓跟别人家的到底有甚么不一样的地方。还真的给他们看出了不一样的地方,一时成为话题。
当初迁坟回来,新村迁回来的先人的坟墓都在新村那重新埋葬好。坟墓的地址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在哪里,不过大多是自家的都在一块地儿。请来的清观的道长也只是主持一下祭祀的礼仪罢了,并没有对谁家选了哪块地作出他的评价。
然而让人惊诧的是,几年过后了,很多人家尽管每年清明都有人来扫墓,好些人家的坟山只剩下一个小包包散散的趴在地上,有的是长满了各种野草,有的如果不是自家人还记得,那想找都找不到坟山在哪里了……
许三说迁过来的三口坟山上面却只有零星的几棵草,那几棵草还开着白色、紫色、玫瑰红色的小野花,显得非常的雅致。那坟山一年比一年长大,在整个后山西面就是那三口坟山所占面积最大,规模最宏伟。
很多人都羡慕,纷纷感叹,原来真的是许家的先人坟墓冒青烟了……
许三郎和霍香梅这会儿可是管不上别人的酸不拉几的话,这次祭祖算是他们家八年前进宅以来最大的喜事了,所以必须办得妥妥当当的。
本来祭祖宴客甚么的,许三郎家应该和许大郎家一起的,可是许大郎家却是不大乐意,为此,两兄弟还闷声闷气的呛了几句。最后决定还是各自半个各自的,不过会在同一天,到时候在阿爹阿娘的坟山还是会摆在一起祭祀。
这些年以来,许三郎家和许大郎家不过维持着面子上的情分罢了。到底有多深的情分,那就是见仁见智的了。本来应该长兄为父的,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这种孝与礼的观念更加的深入人心。然而有些事情不是有世俗礼仪所框住就不会发生的。
在许三郎跑西域受伤的那一年,家中尽管小商肆是经营得不错,可是毕竟一家之主倒了下来,家里正是愁眉苦脸的时候。然而许大郎却是和张菊花谋算许三郎家的小商肆,想接过来经营。他们认为这小商肆许三郎已经受伤了,不能走西域了,那么货物的来源就成问题了,恰好许大郎认识一个走大月氏的掮客,可以走他的路子找到便宜的货源。
许三郎可是没有想到大兄会落井下石,当然是不肯转让自家的商肆。如果自己真的到了无法走西域的程度,那么这个小商肆就是自己一家活命的路。阿兄阿嫂想要商肆,那就是要自家的命啊!这怎么能够同意呢?就算是阿爹在世,亲自来要,许三郎也得掂量掂量,毕竟自己除了是一个儿子,还是七个孩子的阿爹。
最后许大郎家还是开了小商肆,不过不是近书院,而是在市集里面的一条比较偏的小巷子。当然这买卖怎么可能比得上许三郎家近书院的,于是许大郎和张菊花心里都拉下了疙瘩,后来一直到许三郎伤好了,他们都没有再上门过。平时回到新村过节,也只是礼节性的意思意思送上自家的节礼罢了。
为了这次祭祀能搞得隆重些,许三郎去找里正李明伟商量请道长和武人的事。这次李明伟的儿子李栋也考上了秀才,还有好几家都有。
李明伟听了许三郎的来意觉得会不会太过于张扬了,可是前里正李明伟阿爹李平贵却明确的表示不赞同他儿子的意见,“咱们新村重建已经过去十年了,这一批年轻的小儿郎小娘子都已经很多长大成人,正是婚娶的关键时期。如果咱们新村的好名声传出去,那么对于小儿郎娶妇子,小娘子嫁汉子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再说了,人家村子,喏,就是去年那个林村的,不是只有四个人考上秀才吗?人家不是照样大摆宴食,宣朋告友。如此好机会,你怎能缩头?……”。
一说到这点,前里正就愤愤不平,去年新村可是一个考上的都没有,周围其它村子都有。以前那些跟他交好的里正纷纷让人来请他去吃酒席,虽然说人家是好意,可是也并没有不是在炫耀的意思。那几顿宴食,李平贵真的是食不下咽啊。这会儿,好不容易能有这个回请的机会,自家的傻蛋居然还说甚么怕张扬。
李明伟虽然做了几年的里正,可是对于自家阿爹的话还是言听计从的,况且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阿爹说的并没错。于是赶紧答应下来,这次新村也是要大庆。
李明伟让许三郎帮忙走一趟,去请那些有考上秀才的人家让一个能做主的过来商量一下具体如何操作。
被请过来的许大郎、蒋船还有苏明他们都已经知道是为了甚么事,不用李明伟开口,纷纷表示同意这次祭祖共同出资请道长做法事,请人协助祭祖礼仪。
李明伟感叹了一句,“这请道长做法事,所花费不多。可是这请人行九献大礼,唱祭祖乐歌,你们各家还要大摆宴食,之后孩子们还得进粱邑进学,这可不要外面光鲜,苦了家人。”。
被许三郎请过来的众秀才家阿爹们,面面相觑……
这九献大礼是昔日周王接待宴客所行之礼,延续了那么多年下来,倒是成了祭祖礼仪中最为隆重繁琐的礼仪了。
许三郎没想过要一毛不拔,可是如果真的要花费太大的话,他也是肉疼的,“难道就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