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嫁新室-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又病了几次。现在的霍老爹看起来越发的老了,有时候刚刚说完的话,他能转眼就忘记了。霍香梅不在家的时候,小四也学针线活去了,霍老爹自告奋勇的说他负责蒸米饭。可是他好几次蒸米饭不是忘记放水进锅,就是明明蒸的该是稻米变成小麦,更甚者是放了水进锅里却忘记放米了。

    霍老爹真的老了,有时候跟许三郎说着说着话,就把许三郎叫成崔小弟的名字,把许三郎都唬了一跳。

    家里人都知道霍老爹的情况,偷偷的去问疾医。可是疾医也是没有甚么办法的,只是说多陪陪他。

    霍香梅常常趁霍老爹不注意的时候,忧虑的看着他,时不时的给他吃些核桃、彘脑之类的。就算好不了,也希望能缓一缓,就怕他哪一天突然不认得人了。

    ……

    五年后……

    新村刚刚过完春节,半个月左右又到新村的重大节日——年例,又叫饭例。

    年例,顾名思义就是一年中的例会,蔺县的县志里面都曾经对这一活动作为风俗给予记载。开始的时候是由宗祠摆宴,所花之钱银是有宗族或者是里正出面邀各家各户出钱,按照人口来收钱。大家把这种收来的钱叫做“人口钱”。

    而现在蔺县经过十几年的变化,许多村子都不再是搞集宴,而是家家户户在那一天都会大摆宴食,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做客。无论是日子过得多么艰难的人家,在那一天都会倾尽他所能招呼前来做客的人。这不仅仅是关乎主人家面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天吃得好,预示着接下来的那一天,家里的日子也会是红红火火的。

    所以年例又叫做“打春牛”,作为春祭前的开耕典礼。

    这一天也是五斗米教的盛宴,对“太一神”的祭祀。蔺县每条村子的的年例几乎都不是在统一天,但是他们有个相同点,那就是在年例的当天会请附近道观的太一神来村子里一游,也就是游神活动。村民们会给前来的道长道童们献上他们的祭品,跟着太一神在村子里转一圈。有些村子小的,还会到隔壁的村子也转上一圈。等游神完了之后,家家户户才开始宴客。

    这一天从早到晚都是热闹不已的,尤其是到了快要天黑的时候,好些人家会祭出他们的肉塔。

    所谓的肉塔,并不是说肉堆成的塔,但是也差不多了。这肉塔是事先用竹竿扎成两人高的小塔,然后把生彘肉切成一片片的挂在肉塔上面,远远看过去就是红白相间的一座塔。

    肉塔并不是谁家都能扎的,只有去年家里有新生儿郎的人家,才会在年例这一天扎上一座肉塔。从开始的那一刻到拆下肉塔的那一刻,几乎都是家里让人守着的,就怕有人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偷走肉。这不仅仅是肉太贵了,还有的是因为觉得偷走的话,也会抢走自家小儿的福运。

    今年是大晋十五年,对于许三郎家来说也是兴旺的一年的开始。因为许三郎家第三代孙子在去年已经出生了,今年他们家也得扎肉塔。

    在过去的五年里,许三郎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得来说是朝好的方向发展,大娃、小二、小五小六都考上了举人。

    小二真的像他说的那样,在去年考上举人之后,把书本一扔,就跑到长安去跟许二郎学习,说将来要像二叔的东家那样,让整个大晋只要是繁华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开的商肆。

    当然小二并不是独自一人前往长安的,否则不说霍香梅,许三郎也是放不下心的。往年许三郎对自己狠,为了多赚几个钱银,都愿意拿命去拼,在去大月氏的途中不知多少风餐露宿、劫匪兵匪。可是到了孩子们身上,他一面鼓励孩子们去自己挣个前途,另一方面又不断的担心他们在外面吃不好穿不暖。许三郎觉得自己的心越来越软了,这感觉有点不大舒服,可是他也挺享受这种感觉的。

    小二前往长安除了他新娶的妇子,还有他的大舅子。

    之前小二在粱邑求学,经常在有空余的地方,去跟乞山阿郎学习如何做好掮客,做好买卖。

    乞山阿郎家的阿慧子经常出来帮家里的忙,那样经常就会遇上前来学习的小二。阿慧子在买卖一道特别的有天赋,很多时候比她大兄乞山狼还要做得来。

    乞山阿郎经常为自家娘子感到自豪,多次在小二面前提起,当然也有他一直想和许三郎家结亲的念头在里面。对于能一面读书,一面把心思花在买卖上面的小二,乞山阿郎是越看越喜欢,恨不得马上绑着他答应婚事。

    不过乞山阿郎也是知道的,现在虽然不阻止胡汉通婚,可是很多汉人家里还是有点顾忌的,这事儿只能慢慢的来。他并没有觉得自家娘子配不上汉家的儿郎,如果不是实在很喜欢许三郎家的几个儿郎,他也不会提出结为亲家的念头。

    小二平日里除了自家阿娘和小四,和娘子相处的经验并不多,甚至说是少得可怜。尽管他已经见过阿慧子几次,可是当在她家商肆见到阿慧子的时候,小二总是拘束的低头做自己的事。

    可是阿慧子并不是一般羞答答的娘子,对于小二做的不对的地方,她会很认真的指出,并且告诉他该如何做才对的。

    小二本来以为自家也是开商肆的,平日里他也有帮阿娘打理,乞山阿叔家的活儿本也应该是手到擒来的。可是只有在真真正正的接触之后,才发现这商肆和商肆是不一样的。自家的只是小买卖,乞山阿叔家的已经超出了大晋的范围。所以一开始小二是手忙脚乱,毫无头绪的时候多。

    因为阿慧子的耐心指导,小二慢慢的习惯一遇到不懂的就直接问阿慧子。两个都是小二郎小娘子,正是钟情怀春的年纪,这朝夕相处的,慢慢的就产生了爱慕之情,不知不觉中就在心里存下了对方的影子。

    这真中了乞山阿郎的念头。

    小二在粱邑进学的第三年,回家跟阿爹阿娘说了他看上人家小娘子的事。

    霍香梅这些年已经发现这个苗头了,尤其是每次见到乞山阿郎一家的时候,乞山阿郎对小二的那个态度就是对准女婿的态度,那家的小娘子见到自己也不再是以往的大大方方的喊婶婶的小娘子,还多次的回避。

    所以这会儿听到小二的想法,霍香梅是一点儿都不奇怪。她还觉得这胡汉结亲,也许给她生的小孙子小孙女还是会特别的萌的,想想觉得也不错啊。

    可是许三郎却还是不愿意,之前乞山阿郎提出结亲的说法,许三郎还各种话题岔开。可是现在是小二自己愿意的,许三郎一整夜都在炕上翻来覆去的。

    霍香梅了解他的想法之后,道,“这胡子也是人,汉人也是人。以后这孙子也是跟咱家姓许,又不是跟胡子姓。再说了很多人都说着胡汉结亲生出来的娃会特别的聪慧。”。

    许三郎气恼的说,“你又是从哪里听来的胡言乱语?这根本就是杂种,会混淆祖先的血统的。”。

    “甚么杂种?祖先的血统?再往上十几代,你的祖先是甚么样的都不知道呢!”一听杂种这个词,霍香梅的气就打不过来,那许大牛和拓跋清莲生的孩子多萌啊,棕色的发色、黑色的眼珠子、白皙的皮肤。

    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在背后说那是杂种,霍香梅每每听到都忍不住反驳,“你看大牛家的许清多聪慧,现在人家还过十岁上下,已经是咱蔺县最小的秀才了。再说了,现在晋大王也没有限制胡子考秀才的,这胡汉的孩子更加就不会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因为西西加班到晚上十一点,回来实在是太累了,就没有码字,所以今天早上九点不能按时发文,实在是抱歉哈    PS:谢谢rocksuguar的地雷,么么哒

 第150章 三寸丁谷树皮婚变

    许三郎被霍香梅说得哑口无言……

    半响,他才喃喃的道,“你的歪理总是一大堆,我说不过你。这本就是祖宗血缘大事,怎么能如你说的那么儿戏?”。

    霍香梅倒是被许三郎气笑了,口气就上来了,“啊,哈?还说这是甚么歪理,明明就是你不讲理。死守所谓的规矩,不知道变通的老古董。”。

    许三郎不赞同了,立起上半身来,“我倒是哪里不知变通了?我们许家就没有娶胡子的先例。”。

    “你们许家没有娶胡子的先例,那你们许家往上十代你还知道有谁吗?你们许家估计也没有养岳父的先例吧?你们许家肯定也没有好几个秀才的先例吧?你们许家是不是一辈子都是在地里刨食的?”,霍香梅知道问候祖宗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可是面对许三郎这头倔牛,有时候说不通了,她就忍不住口不择言。

    许三郎这个时候总是嘴拙,这头笨牛一嘴拙就动嘴、动手、动脚。许三郎就往自家婆娘身上扑,用嘴巴堵上她的嘴,娶个喋喋不休的婆娘,汉子的耳朵累;娶个一声不吭的婆娘,汉子的心累。

    霍香梅翻翻白眼,就知道他会来这一招。同炕共枕十余年,除了动作越来越熟练,行为越来越无赖,神情越来越温存外,就没有第二招了。当然霍香梅也挺乐意配合的,夫妻间和谐,感情好,其它的都是好说了。

    ……

    一场运动之后,霍香梅气喘喘的说,“孩子年纪都大了,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小二和阿慧子看对眼了,那我们倒是省了不少事。不用搞到最后像小三那样,伤了孩子的心。再说了,小二是一心要做买卖的,他娶个商家的娘子并不是坏事。乞山阿郎一辈子都在做掮客,可比我们这些半路出道的,后面还只是局限于蔺县这一个小县城的经验丰富多了,他的眼光是我们比不了的……”。

    许三郎不喜欢听自家婆娘说别的汉子的好话,想反驳。霍香梅一个眼神就知道许三郎想说啥了,拍怕他的胳膊,“三郎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当我们帮不了孩子的时候,能做的就是尽量不要扯他的后腿。阿慧子你也是见过的,那真的是一个落落大方的娘子。咱家的条件也就一般,是比不上乞山阿郎家的。只不过仗着别人多崇拜读书人,觉得咱家真的很好罢了。”。

    “知道了,先睡吧!”许三郎翻身背对着霍香梅。

    霍香梅知道他只是一时想不通罢了,最后他还是会同意的。这就是现实……

    果其不然,三天后,许三郎去找乞山阿郎商议孩子们的婚事。最后决定先定亲,等第二年小二考完秀才,不管考上还是不考上,都会完婚。当然最后是考上了,也算是大小登科。

    第二年小二的确考上了秀才,带着娘子和小舅子去了长安。而小三小七落榜了……

    小三的婚事也算是一波三折的了,最终还没落得个结果。

    开始的时候蒋船妇子想要许三郎家同意把商肆分给小三,就算是不能全部都有,但是至少得平分。而许三郎家早已商议过,这商肆将来的归属是给小四做嫁资的,不过平时的收益会几个孩子分,其中负责经营的小二和小四占大头。当然其他兄弟有需要花钱的地方时,他们也不会吝啬的。

    蒋船妇子听到这个说法时,不大满意,想着自家现在也有秀才公,其实并不差许三郎家多少,要找个好的。

    可是她最终还是没能拗过蒋金枝,毕竟家里唯一的一个秀才公和蒋船都是站在蒋金枝的这边。蒋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