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5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默默无闻的境地,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大量不满现状的法国民众为其理念所吸引而加入到了这个党派中来,使得其人数出现了几何倍数的增长。对于这一情形。时刻都在关注西线的德国政府自然没有漠视,而让一份调查报告摆在清英面前的时候,他却是为那个熟悉的领袖姓名而吃了一惊。
“夏尔?戴高乐竟然这么早就从政了?”看着手中的报告,清英满是难以置信的喃喃说道。在他的记忆中,这位在法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的人物早年都是在军队中虚度光阴,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才真正走上了政治的前台。不过转念一想,清英心中也就释然了。连震动了整个世界的奥地利下士都因为自己的出现而被改变了人生轨迹,现在出现在法国的这一变故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清英却是在这一消息的刺激下大幅加强了对西线的戒心。根据他原本的计划,是趁着这次经济危机的机会将法国也像意大利一般拉入到德国的主导之下,从而实现自己对欧洲大陆的彻底控制;现在看来,自己却很难再有实现这一目标的机会了。法国民众心中所酝酿的对德仇恨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法兰西人民联盟”在经济危机中的快速兴起便是最好的说明;不管戴高乐最终能否执政,自己都应该做好最坏的准备。
在清英的命令下,德国总参谋部随即开始制定针对法国的预防性战争计划。经过战后十几年的发展,德国军队的力量已是今非昔比,完全能够履行这一使命。于获得了来自中枢的全力支持,西克特主掌下的空军已经膨胀成了一个拥有20万名现役官兵的庞然巨物,比提尔皮茨用毕生心血缔造的帝国海军都不遑多让。而由于这一位面中德国的科技承继和威廉皇家科学院对人才的吸引,使得德国的航空技术更是较历史同期有了跨越式的飞跃:1928年5月,由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总工程师威利?梅塞施密特研制的一款全金属封闭座舱战斗机试飞成功,最大速度达到470km/h,这已经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bf…109战斗机早期型号极为接近。预计在两年之内,德国空军就将在战斗机领域迎来足堪大用的中流砥柱。
不出意外的话,德国空军也将如历史上一般大量引入bf…109,并以此作为自己在一个时段里的绝对主力核心。除了它拥有对于一架战斗机而言至为重要的迅疾速度和优越爬升之外,另一个吸引清英的因素则是它极为低廉的造价:即便是算上发动机,量产后的bf…109也只有8。6万马克左右的价格,这还是马克大幅贬值之后的二战数字。而在信息化时代到来之前,数量绝对是决定战争胜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历史上德国的虎豹坦克力压同一时代的群雄,但其不足8000辆的最终产量,在10万辆t…34和谢尔曼组成的洪流面前也只有饮恨!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历史上为第三帝国打满整场战争的bf…109战斗机,也可以说得上是德国难得的一款真正号准了战争脉门的武器了。秉持着数量就是王道的“44战车”精神,清英也决定将其继承。不过,这款飞机却仍旧有着数量所无法弥补的缺点,那就是被后世所广为诟病的航程不足:二战前期所向披靡德国空军之所以会在不列颠空战中首度折戟,一个极大的原因便是bf…109的航程十分有限,飞过海峡之后就根本没有多少可供战斗的滞空时间。而同样短腿但却性能优异的喷火却在本土以逸待劳,打下德军那些缺乏自卫能力的轰炸机根本没有任何的压力。至于双发重战bf…110,这货虽然在欧洲战场上航程足够,但其低下的速度却使得其在空战中根本不是喷火的对手,以至于最后出现了原本为轰炸机护航的bf…110还要bf…109为其护航的悲剧情形。
有鉴于此,研制一款远程战斗机便是当前德国航空工业所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了。由于当前技术下的单发战斗机很难实现大航程,因此清英便通过自己的影响,将研发远程战斗机的重点放在了双发框架之下。虽然德国历史上没有能与p…51、p…47等相比肩的优秀远程战斗机,但在德国科技实力大幅增强的这一位面,清英对实现这一目标还是有着充足的信心。与单发战斗机一样,这种远程战机同样将速度和爬升性能放在了首位。至于日本零式战机那追求狗斗灵活性的设计,完全是在发动机极度悲催的情况下所剑走偏锋的无奈产物,当美国人用大马力战机以堂堂之阵亮相之后,零式便彻底沦为了像火鸡一样被猎杀的境地!
出于整合生产的考虑,清英也对空军的项目招标做出了关键性的指示:只要用途和性质相同,那么除了因技术革新而导致的更新换代之外,空军当中就只能有一种型号的飞机服役。历史上德国空军在这一领域的表现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ju…88、do…217、he…111三种性能相近、用途相同的双发轰炸机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了空军的阵容当中,这不仅大大造成了产能资源的浪费,更加重了后勤人员的维护负担。如果这一局面在本位面中得到改变,那么德国的航空产量还将有望再上一个台阶。(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xjrh152769、龙城晓一的月票支持,和袁yh1234567、zhouyu1976的打赏~~~
第666章 坦克发展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重生之第二帝国》更多支持!
伴随着空军的不断壮大,德国陆军也在战后的时间里实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上一场欧洲大战中,德国陆军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独斗英法俄三大列强,并在东西两线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如果说德军在俄国人身上所取得的战果有屠幼之嫌的话,那么其在西线所获得的成功便有着相当的含金量了。而无论是前期的边境突破、马恩河鏖战、还是后期的渗透攻势,不畏枪弹的装甲部队都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凭借着这些钢铁巨兽的掩护,德国曾一度占领了法国超过五分之一的广阔领土,就连巴黎也在42年之后再度成为了征服者的掌中之物。
由于装甲部队所在战争中体现出的巨大作用,德国相关部门便始终都没有放松对它的改进和研究。大战结束后,德国陆军曾专门对坦克和突击炮的表现做了一番详尽的总结报告:以小毛奇为首的传统陆军将领们在总结战况后认为,这种武器能抵挡枪弹、越过堑壕、打击敌方火力,是为步兵提供掩护的最理想工具。今后,德国坦克的研发理应朝着这一方向进行:战车的防御和火力将被置于优先地位,而速度和行程则可以适当削弱,只要跑得比步兵快就是可以接受的性能。
对于这一基于胜利经验的保守思路,清英在第一时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指出。坦克的最大意义在于第一次将火力、装甲、和机动三大要素在陆战兵器中实现了完美的融合。理论上可以在地形允许的基础下同时执行炮兵、步兵和骑兵的所有任务。在之前的渗透进攻战中。德军士兵就由于不能像坦克那样抵御枪弹、在突破防线时便蒙受了沉重的损失;而由于人体机能所限,德军士兵也无法在此之后及时做出大范围的包抄机动,致使法军或得以及时撤出战场,或与后续赶来的增援部队相会合,铸成了一道已属强弩之末的德军所无法突破的防线。如果德军的潘泽尔i型坦克能有翻倍的速度,同时故障率再降低三分之二的话,那么它就完全可以代替步兵在后期战役中的突破,而且其表现也绝对要比血肉之躯的步兵做得更加出色。实际上。大战时期坦克的机动力低下,实属时代技术所限的无奈情况,并不能够据此而定性坦克的用途。
面对清英的严词反击,德军将领们这才意识到对方也同样是在战场上立下过卓越殊勋的皇族指挥官:除了一直在东线大快朵颐的兴…鲁之外,德军中战果最为丰硕的就是这名青年所指挥的第5集团军,他完全在军事领域拥有足够的发言权。再往前追溯,坦克这种兵器也正是在清英的理念主导下才得以被发明,若非他的要求,德国陆军要想接收这种兵器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作为欧洲大陆乃至整个世界的第一劲旅,引领了机械化战争革命风潮的德国陆军向来就没有各国同行那般保守拘泥墨守成规。他们吸收新事物的能力毋庸置疑。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演之后,德军将领们也终于逐渐接受了清英的这一观点。克虏伯、奔驰等公司的技术人员随即转变了研究方向。将精力投入到了均衡性战车的研发中去。与此同时,清英也为德国未来坦克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指导性意见,并在之后成为了德国工程师所始终恪守的核心规范。
首先,坦克最需要满足的条件就是可靠耐用、且能够因为结构简单而实现大规模量产。二战德军的虎王坦克虽然单车性能无与伦比,但过重的吨位也为它带来了百病缠身的悲剧特点:在这款坦克不满一年的服役生涯中,因故障而导致的非战斗损失竟然还要多于在战场上被敌军击毁的数量,这不得不说是德军在战争武器选择上的严重失误。许多时候,一辆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打造出的恐怖重坦,就因为出现各种无法修复的故障而被迫在战场上抛弃,这其中的资源浪费高得吓人,就更遑论这货的全部产量还不足500辆了!
当解决了可靠耐用和便宜量足这个基本问题之后,坦克才真正归结到了其具体性能的权衡上来。而在火力、机动、和防护三者之间,清英毫无疑问的将火力摆在了第一位:毕竟坦克是一件堪称中流砥柱的核心兵器,其首要使命便是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除此之外,一旦遭遇敌方性能更胜自己的强大坦克,拥有强劲火力的弱势己方战车也能有一搏之力:如果是单辆普通谢尔曼遇上了虎式坦克,那么车组成员除了向上帝祷告之外几乎无法有任何反抗,而如果是一辆换了17磅炮的萤火虫,那么大家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35吨的矮穷矬击毁57吨的高富帅也是完全有可能办到的事情了!
与海军战舰的情况不同,坦克提升火力却是有两种途径:一是选用小口径大身管长度的火炮,其二才是如军舰一般的提升口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小巧的坦克不比体型巨大的巨舰,其内部早就被人员和各种机械给塞得满满当当;因此只要有炮弹对其实现了有效穿透,那么这辆内部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坦克也就几乎和废铁无异,与炮弹穿甲之后的爆炸威力大小并无太大关系。此外,小口径火炮的炮弹更轻,体积更小,不仅有利于快速装填,其也能在有限的载荷重量和车体空间下实现更多的备弹量,从而增加了坦克的持续作战能力。历史上,德国坦克便是走的这条路子,黑豹的75毫米l70炮、虎王的88毫米l71炮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而得益于这些优点。德国坦克也经常能在战斗中创造出以一敌多的王牌战绩。马利诺沃之战中德国坦克的速射优势就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小口径长身管火炮却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造价高昂、且生产周期更长!这一和大规模量产相抵触的属性,直接就让清英无视了先前它所具备的所有优点,让设计师将这个方案给扔进了废纸篓。小口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