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好女婿-第4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苏木觉得正德皇帝出宫,出北京城四处走走看看,也是一件好事。
至于沉溺声色犬马,据苏木所知道。皇帝也就喜欢练练武艺,打打拳,游游泳,平日在皇宫里没事养养仙鹤、猎狗什么的宠物,纯粹就是个人爱好。连这种事情都要被人以玩物丧志来指着鼻子骂,这皇帝当得也太没劲了吧?
当然,这些看法苏木也只有在心中想想,自然不方便对人说的。
这涉及到政治上的正确,任何一个朝代就有他的政治正确。比如在现代社会的美国,大家都知道黑人是个麻烦,可你却不能直接指着一个黑人骂黑鬼。
明朝的政治正确就是文官可以随便说话,随便骂皇帝,这是君子的节操,是铮铮铁骨的象征。反之,你若替皇帝说好话,就是有意讨好皇帝,想要佞进,就是小人。
如果是在以前,苏木在皇帝身边的时候,或许会以现代人的观点,逐一辩倒百官们对正德皇帝的指控。只可惜,他现在是翰林院编纂,状元公,已经是文官集团中的一员。
如果不出意外,他可是要在这个庞大到令人头皮发麻的组织中混一辈子的。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说话做事自然要符合自己所处的环境。
这些信也就看看罢了,至于正德皇帝麻烦,也只能靠他自己去解决。
果然,皇帝如此率性而为,就遇到大麻烦了。
很快,内阁对正德皇帝的顽劣就看不下去了。
毕竟内阁乃是国家决策机构,内阁三老乃是文官团体的首领。况且,这三个阁臣又都是从小看正德皇帝长大的,又做了他许多年老师。
在他们心目中,还将正德皇帝当成当初那个住在东宫的太子,并没有意识到,朱厚照已经长大了,变成了九五之尊的天子。
内阁首辅刘健首先发难,上了一道洋洋洒洒的万言书,教导正德皇帝要怎么做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名君。
并数次亲自去觐见皇帝,一说就是两个时辰。
被老刘缠得实在是受不了,加上这个帝王师的余威尤在,朱厚照只得连连称是,说下来一定改。
可正德皇帝是什么人,大约也是对刘健弄怕了。朱厚照从那个时候开始,索性不见刘健,将所有朝政都交给司礼监处置。一旦刘阁老求见,就让刘瑾说不在。
第六百八十六章 机遇
内阁没想到刘阁亲自出马劝戒皇帝,不但没有任何效果,却起了反作用。
以前,他们想见皇帝,随时都能见到。现在可好,一个月也见不上几次面。
你去西苑找正德天子,刘公公说万岁爷回皇宫去了;等你去皇宫,那边又说,陛下回了西苑。
反正只要内阁在哪里,皇帝绝对就在另外一个地方。
如此一来,倒将内阁阁老们弄得束手无策。
这事惹恼了新任吏部尚书马文升和兵部尚书刘大夏,天子不早朝,如今又十天半月见不着人,这不是朝昏君的路上越走越远吗?
你要做昏君不要紧,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怎么办?
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其实也没什么不妥,满朝都是忠义正直之士,也乱不了。关键是,陛下你如此胡闹,又不思悔改。百年之后,史书上肯定是会记上一笔的,连带着我们也成为昏君身边的奸佞。
强烈的使命感叫两位大人物激动了,好,既然陛下你不想见我们,咱们就上谏言好了,你总不可能不看大臣的折子吧?
于是,两人一天一道折子地递上去。
受到他们二人的带领,整个都察院的言官们也跟着凑起了热闹。
一时间,折子如雪片一样飞入司礼监,上面的话也一天比一天难听。
只可惜,朱厚照还是置之不理。
实际上,他正玩得嗨,连批红大权都下放给刘瑾了。这些不好听的话,刘公公才不会告诉皇帝,也免得惹万岁爷不高兴,扫了他的兴头。
谏言风潮历时一个月之后,马文升和刘大夏才回过味了:原来我们上的折子,陛下根本就没看过一眼,甚至都不知道,司礼监根本就没交上去。
好,既然如此,就别怪我们来狠的。咱们直接辞职,这回,司礼监总不敢扣住折子了吧,你刘瑾也没这个胆子。
这下,刘瑾再不敢隐瞒消息。毕竟,两个部院大臣要辞职的事情,要捂也捂不住。
听到这事,正德皇帝也有些害怕起来。说,从明天起,朕还是老老实起上早朝吧!
可就在这个时候,刘瑾却说话了:陛下,你现在贵为天子。什么叫天子,就是老天的儿子。天上老天爷最大,地上,万岁爷你最大,根本就不用怕他们的。马尚书和刘尚书要辞职,让他们辞好了。苏木以前不是说过一句话,我大明朝有民亿兆,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满大街就是。没有张屠户,还吃带毛猪?
刘瑾这话说得饱满深意,这阵字,皇帝不理朝政,将批红大权稀疏交给司礼监。可以说,天下间的事,都有他刘瑾说了算,没他刘公公的点头,即便是内阁三老点了头的事情,也办不了。
权力可是一件好东西,在尝试到其中的滋味之后,刘瑾食髓知味,如何肯放弃。
如果皇帝重新上朝,再次掌管日常政务,他刘瑾必然从又变成一个普通的如同秘书一样的角色。弘治年间,司礼监公公们寒酸的日子才过去没几年。
再说,以文官的厉害,若是得了势,太监的日子会好过吗?
无论如何,借这个机会给文官们一点厉害瞧瞧。
听到刘瑾的话,正德一拍脑袋:“对啊,朕怎么忘记朕是皇帝,这个天下都是朕的,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何须别人指手画脚。让谁做尚书,不让谁做尚书,是朕的权力啊!”
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担心这事反响实在太大,怕是要惊动张太后。
最后,刘瑾的一句话打消了他顾虑。
刘公公说:“世界上的事情总归要去试试才之后最后的结果如何,如果成功了,陛下君权既力,那才是真正的九五之尊。就算不成,至多继续去早朝,也没什么损失。”
正德深以为然,一道圣旨下来,同意马文升和刘大夏此致的的折子,又飞快地选了两个新的尚书顶替上去。
说来也怪,这么大的动作,张太后却保持了沉默。
皇帝雷霆手段,一瞬间将所有的文官都惊住了。
这两位尚书可都是三朝元老,在朝做了几十年官的,正德说拿下就拿下,一点也不带手软。
所有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通过这一事件,正德皇帝依旧去做他的甩手掌柜。
而刘瑾终于达到了大权独揽的目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相,也引起了整个文官集团的愤怒。
很快,刘瑾等以前正德在东宫做太子时的旧人就被文官们给丑化了,被称之为八虎。
就连一向不怎么同文官接触的张永也躺着中枪,归类进了小人阉贼行列之中,这一点,从他的来信中就能看出。
张公公一说起这事,就满腹的怨气。
……
“一切都同真实的历史上完全一样,这历史的惯性真是可怕啊!”想到这里,苏木叹息了一声。
其实,正德朝早年的这一段历史,是非常清楚的。
在马文升和刘大夏的辞职申请被正德准了,这两人离开历史舞台之后,正德皇帝和文官集团们的矛盾彻底爆发。
在意识到皇帝不是那么好对付之后,文官们空前团结,又闹出一场巨大的风波。
在这场风波中,内阁冲锋在最前头。估计是已经知道马、刘两位尚书的离职是刘瑾所为。于是,内阁的矛头就对准了刘瑾等八人。
可惜,在宦官和文官之间,正德选择了前者。
最后的结果是,内阁三老中的刘健和谢迁黯然辞职,刘瑾笑到了最后。
其实,这样的结局,苏木是不想看到的。怎么说,内阁三老和他关系不错,又有师生之实。本打算写封信去提醒的,可想了想,未发生的事情怎么可能拿来说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况且,正德皇帝和内阁之间的矛盾涉及到君权和相权之争,贸然涉足其中,搞不好要将自己填进去,那就不划算了。
……
到时候,如果真如真实历史上那样演变,苏木远在陕西,也只能做个看客,起不到任何作用。
不过,今日突然想起要给胡顺弄个爵位,也好传给自己儿子这件事,苏木突然有了个想法:这不就是一个大机遇吗,如果处置得当。叫胡顺立个大功,国公虽然不至于,一个伯爵还是有可能的。
这个机遇就是宁夏安化王叛乱。
如今,胡顺不正在陕西吗,如果他能够插上一手,甚至一举平定叛乱,立下大功劳,一个爵位是跑不掉的。
第六百八十七章 历史或许可以复制
安化王,是明朝庆亲王的一分支,靖王第四子,永乐十九年袭封安化郡王,封地在甘肃安化,也就是现代社会的甘肃庆阳县。
不过,明朝的王爷封地和王府却是两回事。
如今的安化王叫朱寘鐇,他的王府,则在宁夏银川城内。就好象宁王的封地在辽东,但人却住在南昌。
据历史上记载,此人素有反意。实际上,明朝自成祖靖难开了个坏头之后,地方上的藩王们大凡有几分志向的,都将谋反做为毕生理想。特别是在正德年间,正德皇帝以少年而为天子,加上性格顽劣,同文官集团势成水火之后,更是蠢蠢欲动。
正因为正德皇帝和文官们的矛盾越来越大,所有,在百官和天下士子的口中,这个少年天子就被他们不断抹黑,成为一个古往今来一等一荒唐、胡闹的昏君。
好象,大明朝在他的治理下,已然是昏天黑地,遍野哀鸿。朝廷,江山社稷已经走在崩溃边沿,只需有人站出来登高一呼,自然是群起而响应。只需有人伸出手去轻轻一推,这面墙壁就会彻底坍塌。
于是,终正德一朝,地方藩王们的反叛好象就没停过,淮王、安化王,到最后的宁王。
也正是这个缘故,正德以后,朝廷终于加强了对王爷们的监视。不许藩王过问地方政务,王府侍卫的数量有严格规定,并派出官员驻扎王宫,没有他的命令,藩王不得出城一步。
到明末时,藩王们终于被朝廷养成了猪,对于中央再没有任何威胁。
大约是正德年纪实在太小,又被官僚集团和文人们不断丑化,地方上的王爷们终于被相信了,觉得这就是一个荒唐小儿,要想打倒罪恶的正德昏君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可真到起事时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不但各地军民在镇压反叛时万众一心,而且,这黄口小儿一样的正德皇帝无论是军事才华还是政治手腕,都非常厉害。
这才发现,他们都被文官们给骗了。在文官和读书人口中,这朝廷就没让人满意过,这世界总是充满黑暗的,这朝廷满是小人,腐朽透顶。可当到你真正起事,才发现朝廷的力量空前的强大。这个时候,叛军才明白,说皇帝和朝廷的坏话根本就是文官们搏出位,吸引人眼球的一个手段。自己是被他们给忽悠了,公知害人啊!
真实历史上的安华王也是因为看到文官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