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朝好女婿-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木和胡顺在陕西呆了一年,现在终于到了回家的时候了。

    当下,陕西镇拨出一队人马,护送着他,押送安化王等一干人犯,过了黄河,到山西霍州和杨一清、张永会合。



第七百七十三章 茶楼酒肆说风月

    “啪!”一声,有惊堂木拍在桌上。

    乱哄哄的茶馆里总算安静下来,只小二在人群中穿梭往来,依旧高声喝道:“热水,热毛巾,瓜子、点心哟!”

    引得坐在上面的那个说书先生大为不满,忍不住朝小二翻了个白眼,心道:看来,老朽今日不亮出压箱底的本事不成了。

    他低低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朗声唱道:“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这算是明朝说书人的开场白,一般都要配上词牌的曲子唱出来。

    等到一曲终了,才能进入正题。

    这说书先生大约五十出头,大约是生活窘迫,一张老脸上全是褶子,头发胡须也是黄黄白白,甚是枯槁。

    张开嘴,也全是烟火味道,这一曲唱出来,就如同钝锯锯木头,难听得令人发指。

    正德一听,就气恼地将手中的瓜子皮狠狠地甩了出去:“这不是夜猫子叫吗,就凭这嗓子,也敢出来骗钱?”

    在茶舍的一个角落里,正德皇帝一身便服地坐在那里,旁边坐着刘瑾和几个侍卫,也都是做常人打扮。

    小皇帝生性荒唐,在宫中呆得烦闷了,像这种微服私访的事情,他干得多了,也乐此不疲。皇宫也就那么大点,在里面住了一辈子,里面的一草一木正德都熟得不能再熟,哪里比得上皇宫之外的花花世界?

    刘瑾改革军制,闹出那么大乱子,心中担忧,为了讨好正德皇帝,这阵子更是密集地带着皇帝出宫游玩,想得就是将正德的注意力从前线战事上引开。

    今日路过这座茶馆时,听到里面好生热闹,正德皇帝来了兴趣,再加上走得也渴了,就带着刘瑾等人进来买碗茶喝,顺便听说书先生说说故事。

    如今,听书看戏已经是北京人下里巴人主要的娱乐方式,正德这一群人毕竟高高在上,也没接触过这种俗文化,不但皇帝,就连刘瑾也是非常好奇。

    却不想这个说书唱得如此难听,若不是有正德在,就连刘瑾也想拍案而起喝倒彩。

    正德的瓜子皮扔出去,正好落到前头一个形容委琐的男子头上。

    那人大怒,回头低喝:“干什么?”

    刘瑾和几个护卫什么时候见人向皇帝发过飚,俱是一楞,竟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德去兴奋起来,早在五年前,他就京城微服出游,向江湖人物挑战。如今见有人向自己挑衅,不觉来了兴味。

    他微笑地看着那人,伸出双手咯吱咯吱地捏着关节:“兄弟,有没有兴趣切磋一下,咱们找个宽敞的地儿好不好?”

    那汉子这才发现正德皇帝生得牛高马大,身上肌肉匀称发达,坐在那里就如同一条凶猛的豹子。再看这人身边的伙伴,一个个都是满面凶光,便知道自己遇到了狠人。

    可怜他不过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市民,如何敢惹这群歹人。

    立即缩了缩了头,讷讷道:“谁同你切磋,这书听到这里正得劲,咱可没空。知道吗,这书可是苏大学士写的,好听得很。”

    “苏学士,哪个苏学士?”正德忍不住一把抓住那人的肩膀。

    “哼,连苏子乔苏学士都不知道,真是,没见识……啊,这位爷,你能不能轻点,好疼。”那人疼得眉头都皱成了一团,忙道:“据说这书是他写的,听就是了,好听得很。”

    “哦,原来是苏木写的啊。”正德倒是来了兴趣。

    这个时候,说书先生终于唱完:“话说一日西门庆往前边走来,到月娘房中。月娘告说:今日花家使小厮拿帖来,请你吃酒。西门庆观看帖子,写着:即午院中吴银家一叙,希即过我同往,万万!少顷,打选衣帽,叫了两个跟随,骑匹骏马,先迳到花家。

    不想花子虚不在家了。他浑家李瓶儿,夏月间戴着银丝髟狄髻,金镶紫瑛坠子,藕丝对衿衫,白纱挑线镶边裙,裙边露一对红鸳凤嘴尖尖走乔走小脚,立在二门里台基上。

    那西门庆三不知走进门,两下撞了个满怀。这西门庆留心已久,虽故庄上见了一面,不曾细玩。今日对面见了,见他生的甚是白净,五短身才,瓜子面儿,细湾湾两道眉儿,不觉魂飞天外,忙向前深深作揖。”

    正德忍不住道:“这故事……朕……我以前怎么没听过,苏木什么时候又写了这本书?”

    这个时候,茶馆里已经安静下来,正德的声音显得很是清晰。

    几乎所有人都同时转过头来,怒视正德。、

    “安静,别说话。”

    “正精彩呢!”

    “你们……”刘瑾大怒,就要拍案而起,大耍威风。

    正德伸手把他拉得坐下:“听听,却是有些兴趣了。”

    ……

    “原来大人家有两层窗寮,外面为窗,里面为寮。妇人打发丫鬟出去,关上里面两扇窗寮,房中掌着灯烛,外边通看不见。这迎春丫头,今年已十七岁,颇知事体,见他两个今夜偷期,悄悄向窗下,用头上簪子挺签破窗寮上纸,往里窥觑。端的二人怎样交接?但见:灯光影里,鲛绡帐中,一个玉臂忙摇,一个金莲高举。一个莺声呖呖,一个燕语喃喃。好似君瑞遇莺娘,犹若宋玉偷神女。山盟海誓,依稀耳中;蝶恋蜂恣,未能即罢。正是:被翻红浪,灵犀一点透酥胸;帐挽银钩,眉黛两弯垂玉脸。”

    ……

    再看满堂听众,一个个都是满眼绿光,喉咙里全是吞口水的咕咚声。让人感觉,恰似落入了那虎狼窝里。更有那猥琐的汉子伸手朝自己档下摸去,口中喃喃低语:“若我能过上那西门大官人一天的日子,就算是死了也甘心啊!”

    正德等人总算是听明白了,这说书先生说的是风月故事儿。

    他们都是血气方刚之人,听了一段,只觉浑身躁热,这故事却是如此的撩人。

    刘瑾是个太监,本对男女之事毫无兴趣。听到这里,心中顿时不安起来,带着天子来听风月段儿,若是叫人知道,即便他权势滔天,须少不了麻烦。

    就要劝正德皇帝速速离开,这个时候,正德突然又拉了前面那人一把,低声问:“这书叫什么名字,我以前怎么不知道,苏木好好的一个状元公,怎么可能写这种书儿,这不是坏了自己名声吗?”



第七百七十四章 传奇

    那人对正德很是害怕,挣扎了一下,低声道:“这位相公,此书名曰《金瓶梅》,乃是京城最有名的书坊《风入松》书局刊印。其实,我们也不敢肯定这书是不是苏子乔写的。不过,看这行文方式,同《红楼梦》倒有几分仿佛。而且,《风入松》东家林老先生和苏学士即是老乡,又是好友。想来,这书定然就是苏子乔所作。只不过,怕是坏了自己的名头,这才不录名字而已。”

    正德笑道:“行文方式,你又不是读书人,知道个甚?”

    “你这话说得就没道理,真小看我了。”那人顿时不服气:“说起小说书儿,我每个月总要看上十来本,读得多了,自然也琢磨出些门道来。别人写的小说书儿,就一味说故事,仿佛不将故事编得曲折离奇不肯罢休。”

    “不过,这苏子乔的东西却有一个特点。对于故事,却不怎么看重。但写出的人却好象就活生生立在你面前,能够写出这种味道的人,天下间也只要苏子乔一人而已。我敢和你打赌,这本《金瓶梅》必定是苏子乔所作,否则,你自可挖了我的眼珠子。”

    正德:“听你这么说来,还真有几分道理。以后有机会,倒是要问问。”

    其实,这个听客还真猜对了一半。

    这本《金瓶梅》还真是苏木写的,只不过,也不全是。

    原来,在来陕西之前,林老板来同苏木告别。就谈到最近京城书坊竞争激烈,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版能够拿得出手的小说。

    林老板之所以将生意搬到京城,也是受了当初《红楼梦》被查禁一事的牵连。对于他,苏木还是非常内疚的。就提出,看能不能帮他写个大纲,让林老板另外找枪手写。

    苏木的手段林老板是知道的,自然是连声感激。

    于是,苏木就随手写了个一万字的开头,给这本书定了个基本调。在陕西一年的时间内,他又陆陆续续依照记忆将大纲补完。

    得了大纲,林老板请了四个穷秀才,写了半年,总算将这本书完成。

    风月书,又是名著,一发行,卖得极好。

    如今,京城的各大茶馆中见天都在说《金瓶梅》,满城都是儿童不宜。

    听到两人的议论,其他听众也都来了兴趣,同时附和:“是啊,是啊,这位相公听口音也是京城人士,怎么连苏子乔的故事也听不出来,真真是孤陋寡闻。”

    听到皇帝被人挖苦,刘瑾等人越发恼怒,可法不责众,叫他们也发作不得。

    见下面有些乱,上面的说书先生也有些冒火。书说到一半就被人打搅,等下还怎么问大家要钱?

    不成,得想个法子。

    说书先生眼珠子一转,又使劲一拍惊堂木,大声道:“请各位客官安静片刻,刚才大家提到苏学士,听到的也不过是苏子乔写的故事。其实,这个苏大人身上的故事比书上还精彩万倍。你们大概还不知道,这个苏翰林啊,不但满腹锦绣,文章天下第一,还有一身万夫不当之勇的武艺。今日且听我说一段苏子乔在宁夏平定安化贼王叛乱的事儿。”

    “什么,苏子乔平定了宁夏叛乱?”众人都是一惊,连声问。

    一提到宁夏之乱,正德皇帝等人都是一凛,那刘瑾的脸色更是难看,毕竟,这个乱子是他惹出来的。皇帝虽然不追究,但他心中还是非常担心。

    听到大家问,说书先生点点头:“正是,你们却不知道,安化王叛乱已经被苏学生给平了,至于那安化贼王,也被苏子乔在阵上生擒活捉。各位听客欲知详情,且听小老儿慢慢道来。”

    话说到这里,他却听下来,微笑着看着众人。

    大家醒悟,齐声叫道:“不就是要钱吗,把你就是,快快说来。”

    说着话,纷纷将铜钱扔在桌上,跑堂伙计手脚麻利地过来收钱。

    见收获不错,说书先生相当满意,就提起精神道:“话说那安化贼王野心勃勃,不服王化……听闻贼王反,苏子乔领十万陕西镇军,浩浩荡荡杀向宁夏。且听得城头一声梆子响,顿时枪炮矢石,骤雨般往下飞打,势不可御,眼见苏木人搂持不得了……”

    “且说,攻打宁夏两日,见城高难攻。苏学士知道此仗只可智取,不能强攻。就假意军心动摇,领兵退却。沿途扔下无数军器、旗帜……那贼王见有便宜,就率军出城急追,正好中了苏子乔的埋伏之计……”

    “好个贼王,竟然稳住了阵脚。列成阵势。”

    “苏子乔也是无奈,双方对峙,却好两阵对圆,各把强弓劲弩射住阵脚。三军呐一声喊,前宁夏都指挥使周昂一马当先.纵出垓心,高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