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征战岁月-第6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家伙倒是干脆,也不等法庭宣判,吃那颗枪子儿,在狱中就上吊自杀了,自己了结自己,也省得天皇陛下闹心。
矢野音三郎的死法不太对头,要是剖腹自杀,符合日本人喜欢的死法,也能有几个人念叨几句,这样一来,什么胆小鬼、懦夫、大和民族的败类、畏罪自杀等等骂名,统统送给倒霉的前关东军南下部队指挥官阁下,死也不消停,何苦来哉?
更离奇的是,矢野音三郎的老婆和两个妹妹,不几天,就接到了军队的征召令,到支那战场,用她们的柔软**,去抚慰英勇作战的帝国士兵,这符合日本人的习惯,物尽所用,绝不浪费,用矢野音三郎女性亲人的**,来抵消他所犯的罪过,在日本人看来,天经地义,绝对正确,而且,还是天皇陛下的恩典,偷着乐去吧
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次已经完蛋,抓不着替死鬼,拿一个师团长顶缸了事,接着,裕仁天皇就任命植田谦吉大将为关东军新任司令官,桥本虎之助少将为参谋长,全面整顿关东军各部,把所有的旅团、师团长级别的高级军官换个遍,关东军从内部来个大换血,提拔一批少壮派军官担任要职。
裕仁天皇这么做,固然是为了恢复关东军的元气,深一层的含义,也是借此打击一下关东军的嚣张气焰,自满洲事变以后,关东军越来越不听话,桀骜不驯,倒不是裕仁天皇很爱好和平,反对在满洲动手,关键是,关东军这帮家伙把事情做完了,才禀告自己,裕仁有一种被夹着走,被玩弄的感觉。
裕仁给新任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的任务是,在本年度九月底之前,完成关东军重新编组,武器配备,辎重调拨等准备工作,十月初,发动收复辽西的战役,在今年年底,彻底把支那魔鬼唐秋离的部队,赶出满洲,恢复满洲以前的态势,打通南下的通道。
如果能在辽西消灭支那魔鬼唐秋离的主力部队,你是大日本帝国的功臣,是朕的恩人,看着泪眼朦胧的裕仁天皇,植田谦吉听得身上一阵恶寒,心里直敲鼓,天皇陛下这样说,是把自己逼到绝路上了,此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打平手亦或是重创华北**师部队都不行,就是要彻底消灭。
植田谦吉知道自己的斤两,自从对华全面开战以后,从华北到满洲,掐头数过来,光是方面军司令官一级的大将,就有武藤信义、南次郎、田代皖一郎、香月清司、冈村宁次,黯然离去,那个不是被支那魔鬼唐秋离斩落马下,还有支那淞沪方向的松井石根,据说,也是唐秋离的部队参战打的,这些大将都不如自己?植田谦吉还没有狂到这个份儿上。
尤其是松井石根,那是他敬仰的军中前辈,学习的楷模,还有冈村宁次,植田谦吉对这个中国通佩服得紧,这些人都失败了,冈村宁次还把命丢在华北那片黄土高原上,满洲的局势,他也多方打听过,支那人所谓的抗联部队,最近闹得很欢,据说,得到了苏联人的支持,满洲是个烂摊子,他不想在这种时候,接这个烫手的山芋,无奈,天皇钦点,只能硬着头皮上。
裕仁天皇为了表示对华北的重视,和再次占领华北的决心,还重新组建了华北派遣军,只不过司令官的人选还没有确定,这支部队放在那里?地盘都没有了,裕仁颇伤脑筋,最后,还是他的弟弟,大本营总参谋长载仁亲王给出个主意,华北派遣军,暂时驻守朝鲜。
这个玩笑开大了,华北和朝鲜隔着东北和黄海,根本不搭边儿,也是裕仁天皇的无奈之举,于是,历史上最滑稽的占领军,就这样诞生了,处理完这一切,裕仁天皇向全国发出征召令,要扩充陆军到二百万人,真是杀气腾腾,贼心不死。
(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八章 秣兵厉马
第七百五十八章秣兵厉马
唐秋离在东北和华北给日军重重两击,打得日本国内鸡飞狗跳,处理完几个替罪羊,发泄完心头的怒气,裕仁天皇又杀气腾腾的颁布征召令,准备把日本陆军扩大到二百万人左右的规模,这就是全国总动员令。(_——)
同时,他又给海军方面下达密令,鉴于帝国在支那北方的发展趋势不十分理想,海军方面,要做好南下东南亚的准备,目前的国际形势,十分有利于帝国把军事实力,扩展到英美等国传统势力范围,必要时,不惜与英美一战。
日本国内的战争情绪,又被裕仁天皇的一封诏书,再次煽动起来,各征兵站内,挤满了参军的狂热日本青年,战争资源被最大限度动员起来,日本人的战争机器,又一次开足马力,隆隆转动起来,裕仁天皇不是不想马上夺回华北,可华北派遣军的骨架被唐秋离打散,关东军被打得只剩下半口气,他只能用几个月的时间,来恢复元气,再与唐秋离进行决战。
新任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带着复杂的心绪,从本土乘坐飞机赶赴关东军总部所在地新京,虽然天皇陛下给了他两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可他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关东军把各地兵力抽调一空,造成后方空虚,以至于抗联武装遍地开花,到处袭击关东军的分散据点,捕捉满洲国政务人员,渐成燎原之势。
二是山海关一战,把关东军的骨干部队,基本上打光了,新补充来的部队战斗力成问题,用于清剿抗联的红胡子可以,用来与支那魔鬼唐秋离的**师对阵,植田谦吉心里还真没有底儿,虽然天皇陛下答应,将关东军的兵力,增加到一百二十万人左右,可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
植田谦吉刚到新京,就看到参谋部送来的,有关满洲各地抗联活动日益猖獗的报告,至七月十日统计,关东军各地守备队遭袭击事件,共计发生一千余起,战死帝国士兵一万七千余人,满洲国在当地的政权,悉数被摧毁,一大批忠于帝国的满洲人被枪毙,满洲混乱的形势,已经严重影响了帝国的根本利益。
据情报显示,抗联部队的装备和战斗力,已经大大增强,成为帝国在满洲统治的心腹大患,植田谦吉脑袋涨大几圈儿,经过几天的军事会议,他还是理清了头绪,目前,帝国最大的敌人,是活动在满洲腹地的抗联武装,至于陈兵锦州和凌海一线的唐秋离部队,暂时没有大规模军事进攻的迹象。
为此,植田谦吉给裕仁天皇去了一份秘密奏折,“天皇陛下,臣植田谦吉顿拜,经臣与部下多日秘密会议商谈结果,目前在满洲的关键问题,是彻底解决抗联武装的存在,支那魔鬼唐秋离是外患,抗联的红胡子是内忧,内忧不除,何谈抵御外患,因此,目前关东军部队的全部精力,应当用于剿灭抗联武装,恢复满洲的秩序,原定于本年度十月初,发动对盘踞锦州之华北**师部队的进攻,定会拖延,请陛下恩准臣等所请”
这实际上就是把收复辽西的战役,无限期推迟,裕仁天皇看到植田谦吉的奏折,长叹一声,他相信植田说的是实话,关东军即便是补充到原来的兵力,士兵的训练程度,也不足以与唐秋离部队打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平定了满洲的局势,也免得到时候拖植田谦吉的后腿儿。
他在植田谦吉的奏折上御批:“此建议照准,望体恤朕恩,不负朕之厚望”得到天皇陛下恩准的植田谦吉,立即调动部队,开赴东北各地,执行对抗联武装的清剿任务,关东军大兵压境,东北抗联的处境,立刻困难起来,战斗异常残酷,东北抗日联军的严冬,提前到来。
在得到东北情报站的情报后,深入东北全境的特战支队各部,在完成预定任务之后,按照师长唐秋离的指示,在关东军发动大规模清剿之前,已经分批撤离东北,返回华北地区,只有支队长唐秋泉,带着楚天分队和另一个分队,共计五百六十多人,不但没有撤离,反而往东满中苏边境一带的绥芬河、东宁一带急进。
沿途,尽量隐藏行踪,避免与关东军和满洲**部队发生冲突,行踪诡秘,唐秋泉是在执行一项特殊的秘密使命,整个东进的特战部队,只有他一个人知道这次绝密任务的具体内容,就是唐秋离用暗语下达的命令“春天已到,玫瑰花开”
辽西锦州前线的相对平静,让唐秋离有更多的时间,来从容调整部署,整顿后方,为下一次大规模作战,打下人力和物质基础,关东军对抗联部队频下重手,是他意料之中也是希望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他一手策划的。
七月十四日,唐秋离下达命令,调刘铁汉的东指部队,离开天津,赶赴锦州防线,接替冯继武娘子关兵团,**师直属兵团在锦州前线的所有防务,孙振邦兵团,继续留在锦州,这样,在锦州前线,就有**师两个兵团二十八万人的兵力,可以保持对关东军的相对压力,也可抵御关东军大规模的进攻。
而刘铁汉的东指部队,战士绝大多数是原东北军士兵,调他们到锦州,遥望故乡家园,还在小鬼子的铁蹄践踏之下,父老乡亲还在遭受着亡国奴的屈辱,有家回不得,双眼垂泪,恨不得马上杀回家乡,一旦战事爆发,不用战前动员,东指部队的全体战士,还不红着眼杀日本人,这股爆发出的杀气,可以无坚不摧,这是唐秋离调动东指部队到锦州前线的深层用意。
平津地区的防务,交由袁景豪兵团防守,鉴于该兵团兵力较少,把奉调至天津前线的中央军三个师部队,划归袁景豪指挥,共同承担平津的防务,这样的安排,更能让重庆的蒋委员长安心,认为自己掺沙子的计划,在顺利进行,同时,天津守备兵力,也可以达到十五万人左右,必要时。可作为支援刘铁汉部队的机动兵力。
在**师二线兵团的几个指挥官中,唐秋离对袁景豪的能力,非常认可,他在河南驻守期间的表现,足以让师长对他刮目相看,因此,唐秋离给袁景豪的秘密命令是,对中央军三个师部队,逐步包容消化之,最后,彻底纳入**师部队的序列,袁景豪自是心领神会。
唐秋生的苏鲁机动兵团,**师师部直属兵团,冯继武的娘子关守备兵团,常风的太行山区野战兵团,云集在平津地区休整,谁也不知道,师长把这么多部队集中在平津地区的用意是什么?
让**师所有高级将领们更为惊异的是,唐秋离派大量的工兵部队,到东蒙古与外蒙交界处的二连浩特地区,修建两个野战机场,并且要求在八月底完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工程的难度,可想而知,好在,**师运输指挥部,立即开通了定边至二连浩特的交通运输线,源源不断的物资,很快就能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那个年代都是螺旋桨飞机,对机场跑道和基础设施要求不太严格。
利用在锦州松山机场缴获的一百多架日本“零式”战斗机,在国民政府中央航校定边分校毕业的第一批两百六十多名飞行学员们,终于拥有了驾机冲上蓝天的机会,他们是幸运的,一开始,就能在经过多次空战的老飞行员带领下,进行战斗飞行,唐秋离的两个侄子,唐云飞和唐云鹏,也是这批飞行学员之一,此时,他们不过是年满十八岁的小伙子。
趁着**师收复华北扬名全国的机会,唐秋离在全国各地设立征兵办事处,一批批的热血青年,走进**师部队,在华北地区招收的新兵,全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