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1862-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眼下阿古柏的大靠山乃是英国才对。刘暹对一些细节当然了解不透彻,也没在网上看那么多关于细节方面的资料,他只是大体上了解了一些历史书本上。度娘百科上没有东西。阿古柏入侵新疆是要从各方面总体的去考虑的,刘暹倒是能梳理起一条相连的脉络来。
西历十九世纪中叶是大英帝国最为强盛的时候,镇压了印度土著王公的最后一波大反抗后的英国。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中亚。英国为了自己在中亚地区的殖民侵略打下基础,也是为了防止沙皇俄国向印度伸手,截断这条陆上的道路,就一直企图在印度和中亚之间建立一道屏障——建立起一个“缓冲国”。
因此此段时间的英国。不仅通过支持布哈尔、希瓦、浩罕等中亚小国积极地反抗沙皇俄国占领中亚的企图。而且也向阿富汗、伊朗和中国的新疆伸出了罪恶之手,为使这些地区进入自己势力范围而加强活动。
阿古柏就是新疆地区最符合英国这种企图的人。英国要靠阿古柏将沙俄堵在天山以北。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于是派来了一个由一名上校军官为首的代表团‘访问’阿古柏。这个代表团给阿古柏送来了数十门大炮和多达一万支的步枪做为礼物。阿古柏也派出代表团携带许多礼品前往伦敦,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热烈地接待了他们。然后财大气粗的大英帝国又送给了阿古柏两万枝步枪和建立一个军工修理厂的相应设备,工人从印度就近招募。
稍后英国和奥斯曼土耳其还为阿古柏办起了铸造火炮和生产弹药的兵工厂,工人也是从印度招募。反正印度很大,除了印度教信徒、锡克教信徒,还有不少的真神教信徒。
当阿古柏第二次又派遣手下前往伦敦觐见维多利亚的时候,英国人第三次给出了步枪四万枝。茶叶二百箱(每箱一百斤)的丰盛大礼。
这些刘暹记得很清楚。只是他把两边使团领班人物的姓名给忘掉了。那玩意太长,也太瘪嘴。
西历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主要的就是防备阿古柏攻占伊犁。阿古柏背后有英国人撑腰,沙俄也不能没个理由的就直接摁地上狠揍。
那时克里米亚战争给沙俄带来的惨痛还没有平复。沙俄从欧洲宪兵变成了欧洲压路机,虽然依旧是英国敌视的头等大敌,但阵痛中的沙俄真的不愿意无故的跟英国起冲突。
西历1872年阿古柏与沙俄缓和矛盾之后,英国为了牢牢拉拢住阿古柏,再次加大了对阿古柏的援助,维多利亚女王甚至亲笔致信阿古柏,这待遇真不是一般的厉害。到了西历的1874年,“英阿条约”的签订,除了和“俄阿条约”类似的条款外,两边甚至还规定双方互派大使。
这可是大使,不是公使,也不是领事,英国人对阿古柏的看重可见一斑。【中国可是直到民国了都是公使级别的外交规格。】
甚至英国人中亚战略失败,除了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墓的存在外,阿古柏的不争气,不经打,也未尝不是一个原因。
而现在同治七年的开春,西历1868年,那正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英国人的第一批礼物刚刚送到阿古柏手中,军工厂、兵工厂都还没有,随后的六万支步枪也静静地躺在英国人自家的仓库了。甚至阿古柏手下的军队都刚刚接受英国教官的调教。虽然历史表明,英国教官们的调教功力差的一逼,但刘暹这个时候进攻南疆,进攻阿古柏,无疑是最最明智,也最最省力的选择。
……
“刘军门要进攻南疆?”
敦煌城里,景廉一脸惊讶的看着三步外站立的霍广正。连手里拿的刘暹的亲笔信都不看了。
“我家军们的意思都在信中。大人若有疑惑,打开一看就知。”
四月十三日,苦盼已久的哈密帮办大臣景廉终于迎来了新疆动乱之后,内地而来的第一支援军。只是这援军不是相传里有万人之众,轻易荡平了西宁府数万暴逆的征伐军,而仅仅是五百的骠骑营。霍广正给景廉带来了五百骠骑营,带来了五百杆火枪和六门小劈山炮,还有刘暹的这一封信。
在信中,刘暹对景廉阐述了自己对沙俄的顾及。伊犁的问题让两边‘爆炸’的可能性真的很大。而与其只复北路就困停伊犁,不如收复南疆北路吐鲁番之后,再着力解决伊犁问题,也省的顾此失彼。
关于阿古柏的那些事,他一个字都没对景廉说,就是身边的众将,他也不会透露分毫。
五百不咋地听话的骠骑营,五百杆火枪和六门小劈山炮,景廉的实力有了一次质的提高。但是相对于肃州的暴军,相对于妥明的实力,这点力量也只能够让景廉、文麟守住敦煌,经营安西州、玉门。连势力弱小的哈密与巴里坤,都需要怀柔再怀柔。
如果是成禄、胜保此类的庸官,此时内心肯定是把刘暹恨到了死。但景廉不这样,他完全理解、赞同刘暹的担忧。自从新疆发生暴乱以来,满清从向俄借兵,到警拒沙俄插手新疆,作为满清在新疆为数不多至今还坚持着的官员,景廉对这一切知之甚明。
于是霍广正吃惊的听到景廉要他把军火大半带回去的话。六门劈山炮一门不要,五百杆火枪,景廉只取二百支。
景廉收下了五百骠骑营,他要霍广正带着军火回征伐军,以此加强征伐军的火力和实力,早早铲平南疆。甚至还说,如果短缺粮食,敦煌都能拨调一批以支援。
“没想到八旗里还有这样的人物!”
听到霍广正叙述,刘暹没想到景廉是如此的出色。虽说停兵在索尔库里这么长时间,他早有从当地牧民嘴中听到景廉的一些事迹,但传闻哪有不夸张的。刘暹并不全然相信,对景廉的印象只停留在勇于任事,性格坚韧上面。
但现在看,大局观,景廉绝对是过硬的。
而一个‘大局为重’四字是多么的难得,统领一军数年的刘暹又怎么没点感悟呢!如果不是景廉是满人,注定两边将来是对头,且年纪大,官职也高,刘暹都要动收人的心了。
咦?突然想到了什么,刘暹猛瞅霍广正,“你不会真把那些火器拉回来了吧?”之前给人给枪的时候,他还有些心疼,现在则是真的想支援景廉了。
也是,清末的时候旗人里也有袁寿山这样的烈性之人呢,何况现在才同治年。满清有几个忠于职守的人才,很正常。
刘暹在心里暗道着。霍广正已经一脸荒唐,慌忙笑着,“哪能呢,我又不是傻子。”
征伐军随军携带的军火,火枪两千支,小型劈山炮三十门。虽然在西宁时候也没拿出去卖银子和换人的宝贝,但绝不是多么珍贵的东西。这只是刘暹准备在新疆收买地方势力和收拢抗乱武装的本钱而已。
给谁不是给?刘暹就是在新疆收拢了一些武装,也还能带回汉地去吗?那是不可能的。
这些军火花出去,刘暹要的就是一个效果。而景廉屯兵敦煌,势力强大起来后就能进入巴里坤和哈密,就等于牵制了妥明的一部分力量,这就已是刘暹所求的了。再加上他身上那种现下官场少见的人格,刘暹真愿意把这些军火给他。
第一百六十二章和阗千里行
刘暹拿定主意进军南疆,和阗就成了征伐军的头一炮生意。他自然色想要干的尽善尽美。但可惜和阗的地盘太大,人口也太稀少,北面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面又是绵延千里的群山,广袤的东部地区有部族人烟的只中间夹着的那一溜儿。交通不便,消息严重阻塞。刘暹从当地的土著口中,仅能了解到去年依比布拉势力在与阿古柏的交锋中彻底落败了,残余部分从和阗的西部精华地区东逃到了卡墙河流域,而至于依比布拉至今还有多少人,他准确的落脚点,征伐军周边仅可寻到的这两个人口不过三四百人的小部族,根本不知。
实际上刘暹并不担心依比布拉还有多少人。新疆地广人稀,土著人口稀少是出了名的。就是后世,偌大的新疆拢总也才两千万人。只比的河南、山东的五分之一强。现在的新疆又能有多少人?
二百万,还是三百万?
新疆主体的土著民族到2010年才强强一千万,一百四十多年前的现在可想而知能有多少人了。他们可是再从准噶尔蒙古的统治下脱离一百年,一百年前的新疆都不属于他们,而属于蒙古。甚至若非乾隆再平准噶尔的时候,对准噶尔人大开杀戮,现在在新疆谁人多谁人少都说不定呢。
就阿古柏崛起之前的五个叛乱割据政权,除了独占北疆精华地带的妥明,称得上真正的人多势众【就是战力不咋滴】。其他的四家绝对连霍青桐的老爹手下小弟多都没。
如果后勤畅通无忧,中原各部里,不提刘暹的秦军。就是刘铭传的铭军都可以轻松的荡平所有。
现在依比布拉又是败于阿古柏之手逃来和阗东部,刘暹对依比布拉具体人在哪里,远比他到底还有多少兵将更关心。
……
若羌。后世的中国第一大县。二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顶两个浙江省那么大,人口却只有五六万人。这个本该很有知名度的噱头,内地真正知道的,并且清楚若羌在新疆哪个位置的。却少之又少。甚至就是刘暹这个曾经因阿古柏之乱而特意查看过新疆地图的人,若不是若羌县闻名全国的若羌枣,他又有亲戚在新疆做干果生意。也是不会晓得。
掰了一块馕塞进嘴里,干拉拉的馕饼是越嚼越香。他转眼就把自己对若羌的感慨抛在脑后头,眼睛看着西方,意识注视着虚拟地图。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找到一个上点规模的土著部落呢?
没有本地人的指引。只靠着他领着骑兵在和阗东部广袤荒凉的戈壁沙漠转悠,该要有多好的运气才能撞见依比布拉啊。
“大人。”魏明插着一块烤好的马肉递给刘暹。这是瘦衰的战马。
一千五百骑兵人手三马,一路向西。八天的时间行进了上千里地,就是当年成吉思汗手下的蒙古大军也做不到一匹马不损。这也注定跟不上队伍速度的战马,杀了吃肉就是唯一的选择。
“这是第多少匹了?超一百了吗?”
“没。是九十五匹,还不到一百。”
听两人的对话很轻描淡写,只要不看见两人此时的面容表情,都会以为一百匹战马根本就没放在这两个人心上呢。只有看到刘暹、魏明此时都要扭曲的脸面的人。才知道两个人现在是多么的心疼。
如果依比布拉不‘老老实实’的‘赔偿’刘暹上千匹战马,他绝对会让依比布拉知道什么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继续往西。大不了咱们直接杀去和阗城去!”
七年后拿下了大半个新疆的阿古柏部队,都没英国人送给他的步枪一半数量多,刘暹就是只一千五百骑先头部队,也敢叫板阿古柏在和阗城里的部队。
荒凉的和阗东部,找不到上档次的土著部落查询依比布拉的下落,但刘暹相信和阗西部精华地带的土著绝对会知道。
天色暗淡下来,气温迅速的下降。军营里的战士纷纷钻进了帐篷。这里的昼夜温差大的令人吃惊,如果不是征伐军已经有了青海长途作为适应,才进入新疆真的会受不了。
不要说是多大的病,只是一个发烧感冒,就能让这一千五百骑的军队战力大打折扣。
第二天清晨的太阳升起,气温迅速回暖。刘暹所部再度向西而去。并在两日后抵到了卡墙,这里是当年丝绸南路的一个要点,由南往北的卡墙河在这里转向东北方向去,变成了车尔臣河,最后汇入罗布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