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将血-第1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余三辆马车,一车的弓弩箭矢,两车粮草衣物,周围人等,护卫在大将军左右,按珮而行,看上去不像出使,更像是行军打仗。

    如果不仔细瞧,或者根本不知仪仗区别的话,很可能会将他们都当做太子殿下的随从。

    真的很有特色,轻车简从这样的词语已经无法形容其简单了,至于晋国公为何要摆出这样的阵仗,却还在身边带了两位宠妾,其他人等不敢多言,也只能在心中腹诽两句罢了。

    看着前方迎风招展的旗帜,随在赵石身边,一直勾着嘴角,淡蓝色的眼眸总是流露出欢喜之色的琴其海言不由心的埋怨着。

    “这么多人去。。。。。大同,柔儿可心疼了呢,夫君,你说陛下的宫殿那样辉煌,为什么出行狩猎,还要咱们花钱呢?草原上进行围猎。。。。。。。不应该是大汗奖赏勇士吗?”

    也亏她能憋着疑问现在才问出口,估计是怕自己不小心说错了话,被夫君扔在长安吧?随着年纪渐长,又在长安生活多年,当年那个直爽而又倔强的鞑靼额浑可要谨慎小心的多了,当然,也有这些年她闹的笑话太多的缘故吧?

    不用赵石回答,傍在他另外一边儿,好像离开长安之后,就每一刻老实下来的达达儿真便接过了话头儿。

    她说的不是半生不熟的汉话,而是叽里咕噜的蒙古语,显然,在和同为草原部族的琴其海交谈的时候,是她口舌最便利的时刻。

    “阿姐啊,你见到过进了咱们帐篷,却要朝客人伸手的主人吗?”

    琴其海摇了摇头,笑着用鞑靼语反问道:“那阿妹你见过带着这么多从人,涌进主人帐篷的客人吗?”

    达达儿真的心情一直处于亢奋之中,这个可以理解,在草原那样天高云淡的地方出生的人们,一旦来到汉地,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只会感觉到天地太小,好像被关进笼子一样。

    而她年纪尚小,这样的感觉只会更加清晰。这会儿离开长安城,虽然不是去到草原,但也觉得天地一下开阔了起来。

    所以,听了这话,不但不怒,而且在路途之上留下一连串银铃般的笑声,“咱们的丈夫,可不需要任何人奖赏。。。。。。。琴其海。你想念草原吗?”

    琴其海看了看赵石,笑着道:“夫君在地方,就是琴其海的家乡。”

    达达儿真一下就收拢了笑容,还撇了撇嘴巴,显然,嫉妒心这东西,可不光是汉家女儿独有。而蒙古人。表现自己的情绪,却更加的直接。

    “我的丈夫,如果哪一天,达达儿真想念家乡了,你会陪着她回到那长生天注视的地方吗?”

    赵石终于哈哈一笑,游目四顾,旁边偷偷瞟过来的目光立马便都避了开去。

    赵石这才用他那独特的蒙古腔调道:“我们汉人有句老话说的很好,人若是富贵了。就要回去显示给亲族看,不然的话,就像穿了好衣服,却在夜间行走一样,等等吧,我带你们重回草原的那一天,就把整个辽阔的东北草原送给你们的部族,就怕到时候你们已经不太喜欢那么寒冷的地方了。”

    赵石微笑着,将自己藏在心里很多年的话和开玩笑一样说了出来。轻松的没有一丝烟火气,就像普通男人逗妻妾一笑般的无所谓。

    琴其海眨着眼睛满是崇慕的看着自己的丈夫。

    达达儿真却一下沉默了下来。显然,她要比琴其海更有政治头脑。赵石话语间那澎湃如烈火般的野心,让她感到自豪,却也有些不安。

    辽阔的东北草原,蒙古诸部世世代代都生活在那里,他们和蔑儿乞人,和塔塔尔人,以及蒙古诸部之间,为了争夺那片广阔的草原已经厮杀了无数岁月。

    如今,成吉思汗铁木真是那里当之无愧的主人,对于铁木真这位叔叔,她其实和克烈部中许多人一样,对他的观感非常复杂。

    铁木真无疑是蒙古人中的英雄,但克烈部在和他的交往中,并未得到什么好处,反而渐渐成为了仇敌。

    身为蒙古人最强大的部族之一,有些时候,达达儿真即便不愿意,也要承认,她也许会在碰到草原其他部族的贵族的时候,自豪的说,我们蒙古人中有铁木真这样的英雄。

    但实际上,在碰到铁木真的仇敌的时候,她也会清楚的明白,他们才是克烈部真正的盟友。

    辽阔的东北草原。。。。。。。。想到那能延续到天边的草毯,想着那里甘冽的河水,以及那里如云的牛羊,还有。。。。。。。圣山。。。。。。。

    达达儿真的心也炙热了起来,什么成吉思汗,一个卑鄙无耻,用背叛来换得荣耀的家伙而已,只是。。。。。。。。。经历过草原战事的她,想到汉人那几乎不可阻挡的铁骑不满东北草原的情景,她不由自主的有些悚然。

    到了那个时候,无数的蒙古部族都将化为齑粉,草原上蓝蓝的天空,将会被浓烟所笼罩,长生天的儿女,将在无尽的鲜血中迎来。。。。。。。毁灭或者重生。。。。。。。。

    那是她想看到的情景吗?

    随即,她就肯定的回答,是的,当她和她的兄长栖栖遑遑的到鞑靼人中求助,请求他们帮助克烈部抵挡乃蛮人的进攻的时候,克烈部就已经和东北草原上那些狼崽子们成为了仇敌。。。。。。。。。

    一只大手落在她的肩膀上,她一下清醒了过来,看着丈夫那普通,却又满溢着威严的面庞,她顺势用小脸儿像猫儿般蹭了蹭丈夫的手,“我的丈夫,您说的是真的吗?那个脸上有光,目中有火的人,可是长生天的宠儿呢。”

    赵石笑了笑,达达儿真其实才是他妻妾当中,心思最重的那一个,当年在草原上提出以会盟为由,扫清乃蛮残部反抗的就是她,可谓气魄非凡,深有谋略。

    远在汉地,还在不时关心着自己部族的存亡,可以说,这是草原那独特的环境,所培育出来的最出色的精灵,却在阴差阳错之中,被送到他的身旁。

    他心里微微有些自得,不过也只是自得罢了,天下大事,和她随便说说罢了,犯不上较真儿。

    至于东北草原,早晚都会在秦军铁蹄之下颤抖呻吟,蒙古人,本应该是他大秦乃至于整个中原最强悍的敌人,但现在看来,却已经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就像眼前的女子,也许本应该是成吉思汗的战利品之一,但现在,却伴在他的身边。。。。。。。。。

    当然,这些年南征北战,才到得如今地位,有心算无心的事情,已经让他难以生出太多的自得之感,只是想到将来有一天,能亲自带兵平灭蒙古诸部的时候,他才微微有些期待。

    征服和毁灭,才是军人最好本质的诠释。。。。。。。。

    于是,他微微点了点头,淡淡的话语中流露出的却是强烈的自信,“放心吧,总有一天,我会带着你们穿着最华贵的衣服,行走在草原上,嗯,是在白天。。。。。。。。。”

    (字数不少,把昨天的补上,最近在看乱世小民,所以更新有点痛苦,不过阿草依旧努力中。。。。。。。。)(未 完待续 ~^~)……3433+d6su9h+10718127……》



第十三卷 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邀请

    “太子殿下有请国公同行。↖”

    漫长的旅途,一旦新鲜劲儿过去,谁都会觉得无聊,也许只有那些可着劲儿想在沿途风景,或者是雄壮,威严的长长队伍中,找寻着灵感,在心中汇聚成华丽辞藻的文人们,才会一刻不停的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融入其中吧。

    队伍中并不缺少这样保有着浪漫情怀的诗人墨客,大秦越来越是强盛,作为大秦的京师长安,也必然会在恰当的时刻,结出散发着灿烂光芒的果实。

    其实,自大秦立国至今,秦人文坛并无多少值得称道的地方,好像从不曾止歇的战乱,也让秦人上下,没有太多的工夫去琢磨华丽的辞藻文章。

    像杜甫等在苦难中诞生的诗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八百里秦川,也从来不是诗人的摇篮。

    不过,随着大秦的强盛,疆域的扩展,长安必定也是之后文华汇聚之所在,现在其实已经出现了这种苗头,越来越多的来自四面八方的骚人墨客正在长安古都中寻找着机会。

    诗文作为他们必不可少,也最直观的武器,被用到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大秦文坛其实也正在不时装点着自己的服饰,并惯性的开始沿袭盛唐遗痕,并追逐着日渐远去,但依稀可辨的先贤足迹。

    不过盛唐人物,占尽风流,从初唐四杰,到安史之乱中的李白,杜甫,高适。颜真卿等等。各个才华横溢。几为天授,那是一个时代文华所聚,实非后人可以比肩。

    所以,其实处于大秦成武初年的文人墨客们,只能悲哀的发觉,他们好像正处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非常尴尬的时代。

    他们既不可能承继前人之光辉,以他们的才情却又不能开一派之先河。和正处于幸福中的武人们比起来,他们的些许光芒只能在开疆拓土的功勋之下,黯然失色。

    不过,话说回来了,即便武人在大秦朝堂动荡之中,占尽了上风,但文明的火花,却在刀枪的护卫之下,已经开始点燃,只待柴禾填入罢了。

    对于赵石而言。这些东西他自然不会太过关注,他也没有那么敏感而又多愁善感的情怀。天生跟这些东西不搭调。

    不过车驾还没到潼关,几天的工夫,已经出现了十几篇诗词文章,除了两篇华丽丽的宫体诗之外,其余皆为应景之作,得太子殿下赞许,并传于行伍之中。

    这些文章诗词自然会先来到赵石手中,然后再往后传。

    赵石随意的瞧了瞧,自然看不出什么新意来,而且,也断引不起他的共鸣。

    只是他也不是一窍不通,只略微瞧瞧,便能感觉出,这些诗词文章,即便是宫体诗,也带着些雄健之意,少有靡靡之音。

    这是地理,人情风物,以及时代格局所决定的,并没有什么奇怪之处。

    而且,他的眼界更加开阔,还知道,七言,五言之类的诗句越来越少,长短句,也就是词这一形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实是受了南唐以及后周,或者是蜀人那边的影响。

    就像府中幕僚们所讨论的那样,诗已尽于前唐,词将起于江南。

    实际上,词这种形式,早已有之,只是如今更加兴盛而已,在赵石看来,诗的形式更难,词则自由的多,换句话说,作诗的难度现在降低了,是文人们比较无奈的一种选择,因为和前唐那些大诗人比起来,后人感到无法超越,于是选择了避让而已。

    而什么唐诗宋词元曲,正是一阶阶的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元曲,其实就是勉强凑数罢了,已经离开了文人们的掌控,变成了大众化的歌曲形式。

    是进步还是倒退,赵石没工夫去思量那么多,之所以还能瞧瞧想想,就是因为这些跟他的谋划有着些关联,但仔细想来,关联也不是那么大。

    到了东宫长史崔晋崔文显的一篇“尝言大同商事启”(找了很久,给太子上书的文章没多少,所以名称会不会出现错误,就不管那么多了,见谅。)引起了赵石的注意。

    这是给太子殿下的进言,而又已经形成文字,也就和朝臣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