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魏文魁-第4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勋为什么要帮阎行说话呢?那是因为他很清楚在原本历史上,阎彦明最终还是归了曹的——虽然其后事迹不显,下场不清。而且就算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也并没有杀害他的爹妈嘛,怎能因为我小蝴蝶翅膀的煽动,就搞死了两位无辜老人,还可能把阎行彻底给逼到韩遂一边儿去呢?

可是虽说被是勋给劝住了,曹操心里终究留下了一个疙瘩,所以这回听说又是阎行奉韩遂之命来见自己,不由得这火就蹿起来啦,冷笑道:“是儿尚何面目敢来见孤?!”他竟然还有脸来见我!

不过最终还是召见了阎行,冷面相对,问他:“遂愿入朝乎?”想当年韩遂被吕布逼急了,遣质许都,随即吕布再攻,韩遂就派人过来喊冤叫苦,曹操说啦,干脆你放弃金城,入朝来觐,则我必可保你身家性命。可惜韩遂只想让曹操喝止吕布,甚至派兵增援,本身并没有放弃多年基业的想法,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曹操再度问起,阎行答道:“韩将军若肯入朝,昔天子在长安,即住矣,何待今日?”韩遂是中平元年年底被乱军挟持,就此走上了造反的不归路的。到了初平三年,董卓被杀,旋即李傕、郭汜控制了朝政,乃招安韩遂、马腾,令二人率部入朝,封拜为镇西将军和征西将军。马腾就此留屯郿县,后因谋袭长安失败,才逃归凉州,韩遂可是一得了官就闪人回老家去啦。

所以阎行说了,韩将军若肯放弃旧业,入朝为官,初平三年他就可以留下不走了,何必等到今天呢?言下之意,韩遂是不肯裸身前来,寄人篱下的。

曹操撇一撇嘴:“此一时,彼一时也。马寿成尚肯入觐,韩文约何独不来?”韩遂不肯屈身李倔、郭汜之下,那很正常啊,可是如今由我当朝执政,他难道还瞧不起我吗?你看马腾当日亦反李、郭,后来不也到许都来就任卫尉,屈身事我了么?

阎行不动声色地反问道:“则马将军安在?”曹操大怒,一拍桌案:“彼自坐其子反,此国家法纪,岂孤之过欤?!”马超造反,所以马腾受牵连掉了脑袋,难道我是记念旧恨才宰了他的吗?

阎行连连摆手:“行非责魏公也,然所谓‘兔死狐悲’,韩将军之不入,明矣。”有马腾的下场在眼前摆着,你说韩遂还怎么敢来?

曹操恨急反笑,乃问道:“困守金城,得无不死乎?”他以为不肯入朝,就能踏实活下去吗?阎行摇摇头:“金城若可守,韩将军安得使行来觐魏公?今吕将军逼之于外,诸羌种乱之于内,恐亡无日矣。”

曹操说既然如此——“汝欲殉其死乎?”你打算为韩遂殉葬吗?阎行苦笑道:“虽迫为姻,夫妻尚属和睦,行非刚强人,实不忍见其死耳。”曹操从鼻子里轻哼了一声:“若吕布得文约,乃肯纵之耶?叛逆之罪,三族皆诛,汝妻亦不可免。然汝若肯降,国法女嫁从夫,期可得活矣。”

要是等吕布攻破了金城,你们翁婿、夫妻,一个都活不了。但是根据汉律,所谓叛逆诛三族就是诛杀父族、母族、妻族,而不及于已出嫁之女,你要是肯降顺朝廷,你老婆因为你的关系还可能活得下来啊。

阎行俯首道:“行正因此,乃请使谒魏公。然行可降魏公,不可降吕将军也。”我是真不愿意为韩遂殉葬,问题妻子、部属都还在金城,要投降就只能当面向吕布投降,那也是我所不愿意的——言下之意,希望魏公您给我指一条明路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曹操也多少消了点气,垂首捻须,沉吟少顷,突然问道:“降孤即降朝廷也,而吕布亦朝廷所命凉州牧、征西将军,安得不可降耶?”

阎行当即表明心迹:“吕将军素性与韩将军相同,从善可为朝廷屏藩,从恶则其祸大过韩将军……”吕布这人跟韩遂很象,骨子里有割据自雄、不肯屈居人下的秉性,所以他在凉州,要是始终忠诚不二呢,乃可为朝廷西部屏藩,万一起了异心,则为祸之烈,恐将更在韩遂、马腾之上——“行不愿才离狼穴,又入虎口。”

曹操点一点头,随即站起身来,走近阎行,握着他的手,堆出一脸诚挚的表情来,并且称呼也都换了:“彦明,卿之忠心,孤今知之矣。然卿以为,吕布何以为祸?得非陈宫在其侧乎?”

阎行急忙回答:“魏公所见是也。”曹操压低声音:“凉州广袤,通中原而接西域,昔朝廷不得已,乃使吕布牧之,如纵猛虎于深山也。今乃欲其西向,立定远之功,庶几不祸中原耳。然陈宫南联刘备,来侵关中,吕布若不能与其割裂,异日必为所挟,则关西又将大乱。卿西人,乃忍见此乎?今若使卿降之,非归吕布也,乃为朝廷督察之、制约之、导引之,使不受陈宫蛊惑,则小大得安。卿可愿为之乎?”

我没想让你去投降一个分裂分子吕布,只想让你去投降朝廷所任命的凉州牧,为了朝廷而设法稳定凉州的局势,不使产生分离倾向啊。任重道远,希望你不要为了一时的荣辱得失,而辜负我的期望啊。

阎行闻言,当即拜伏在地:“魏公深恩,行敢不肝脑涂地以报!”

曹操原本并没有让阎行就此脱离韩遂阵营的想法,因为他还希望韩遂可以继续牵绊着吕布,使得吕布的精力无法向东方发泄呢。问题近日情报汇总,都说金城的局势岌岌可危,韩遂一直靠着羌胡骑兵打仗,然而最近就连羌胡的力量也都快要把握不住了。一则因为连战连败,白马等羌种不想再将宝押在这老贼的身上,二则据说刘备已遣马超率军进入武都郡,想要接连羌胡,等于间接挖了韩遂的墙角。而且刚才阎行也说了,韩遂因为“吕将军逼之于外,诸羌种乱之于内,恐亡无日矣”。

那么既然韩遂势力覆灭在即,再让阎彦明跟他绑在一起丧命,未免太过可惜啦。还不如让阎行降吕,趁机在凉州楔进一颗钉子去,阻止吕布彻底倒向陈宫一方——此亦用间也!

送走了阎行以后,曹操多日来烦躁的心情终于略微舒缓了一些,于是亲率虎豹骑西进,去觇看前线形势。这一瞧之下,形势还真是糟糕得可以,雍水东岸的魏军只是闷着头挨打,而毫无还手之力啊……

第十章、儿女亲事

是勋身在安邑,却一直关注着西线的局势,他总担心夏侯渊既死,曹操又未能及时入关,恐怕就此产生连锁效应,就跟原本历史上的汉中之战一般,最终曹操也要被迫放弃关中,铩羽而归。可是若仅放弃汉中,还不会对中原局势产生太大影响,若然放弃关中……难道三国没有了,会新出来个东西朝不成吗?

眼看统一在即,可千万别被这么一两场关键性的败仗,就一朝打回解放前啊!

可是他身在千里之外,别说根本无计可施了,就算满肚子智谋,那也根本派不上用场。烦闷之下,免不了要去找荀攸恳谈、请教一番。荀公达倒是很从容,拍拍是勋的肩膀,要他不必烦躁,亦无须担忧——

“益州虽号天府,然隔绝自存,道路难通;凉州虽出良马、精骑,然户口不蕃;关中连年兵燹,亦非昔日高祖定鼎之基。吾有河南、兖、豫,户口、田地倍之,流人多归,民屯遍地,岂有丧败之理?得国之道,其政为先,而军争为后,安有国富民强,而为外侮所趁者耶?”

战争究其根本还是国力的较量。倘若关东未定,那我不敢说必胜关西;问题如今就连荆、扬两州都已经拿下了啊,中原地区基本安定,物资产出日盛一日,在这种情况下,吕布、刘备,以小博大而能胜出的几率究竟有几成?“宏辅关心则乱,为卿旧为良、平也。然今守中书,当慕萧相国。建万世之功。”

当年刘邦攻灭项羽之后。论功行赏。以萧何为功劳第一,封给最多的食邑,位次也列第一。群臣不服,都说曹参攻城掠地,功劳很大,应该排位在萧何之上。鄂千秋站出来说你们全都错了啊,“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可是皇帝多次战败,全靠着萧何不断地从关中向前线补给兵源、粮秣,才终于能够支撑到胜利——“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

荀攸说宏辅啊,你必须得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了。从前你的地位如同张良、陈平一般,或者运筹帷幄、设谋定计,或者出使各方,游说诸侯。但那都仅仅是“一旦之功”而已。如今你身任魏国的中书令,跟我一起坐镇后方。就应当仿效萧何,创“万世之功”才是。何谓“万世之功”?要能够稳定国家、发展生产,提高战争实力,只有国富民强,才能战无不胜。这会儿你还考虑前线该怎么打仗,担心会不会输,有意义吗?

是勋躬身拱手,虔心受教,但随即轻轻叹了一口气:“今之萧相国,荀令君与阁下也。吾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实难企及,亦不识从何着力。”

荀攸正色道:“吾方误矣,宏辅前之所为,岂独良、平哉?实亦行萧相国之事,为不自知耳。议屯田、复商贾、立石经、兴学校、设官制、创科举,岂非万世之功耶?即以此心此志,安得处先叔父之后?”

你从前就已经做得挺好啦,只是自己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而已。其实你真正的才能,还真不是定计谋、耍唇舌,而在于创设制度,提升国家的总体实力,只要继续遵循着这条道路认真走下去,你怎么会比不上我那已故的叔父荀彧荀文若呢?

荀公达谆谆教导,是勋心里的烦闷终于逐渐散去,云开日出。转回头来一想也是,自我穿来此世,投入曹营以后,已经做得够不错的啦。不过我也终究只是一个人而已,又不是群穿,也没带黑科技,想要靠一己之力彻底扭转乾坤,平定天下,那不是开玩笑吗?不要低估古人的能力啊,曹营还有那么多智谋之士、忠勇之将呢,啥时候轮到我来独自喟叹,心忧天下呢?

我还是老老实实地先干好自己的事儿再说吧。

不过当时决心下得挺坚定,等到返回中书衙署,眼瞧着桌案上高高隆起的大摞公文以后,却又不禁有些犯懒。于是自己给自己找理由:荀公达也说了,我真正的才能是在创设制度嘛,这些日常行政事务本非所长,管太细了反而容易坏事——我又不是诸葛亮,也不想自己过劳死,还是按老规矩,发给左右仆射刘子阳和董公仁去办就好啦。

可是自己也不能光闲着,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担心前线的局势,还是继续搞自己的文教工作吧。是勋曾经试注五经,但是没能搞完,一则是学识不足,对于某些古籍、某些篇章还不敢动笔,二是别事分心,注着注着就莫名地搁下了。如今发下宏愿,我自己没有写书的本事,那就穷毕生经历注遍群书——换言之,把后世的很多思想、理念,尽量找合适的古籍或者当代书籍,全都给附会上去。

不仅仅五经啊,还得注左氏(那本就是郑玄的亲传)、注孟子,注各类兵书战策——包括曹操的《新书》——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乃至注《论衡》。若有余暇,不妨再注注《楚辞》啥的,做中国第一位文学批评家!

若然天下真能底定,迎来太平盛世,那这朝廷高官我也不当啦——政争实在太过可怕,也太过烦心——干脆挂个虚职、侯位,下半辈子注书、课徒以终老。真要是能够达成这一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