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奸雄天下-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钦庋耐梁朗翟诤奔呐率嵌ゼ兜氖可鸶簧蹋簿妥≡谒慕褰恼永锩妗獾比灰彩且纤暗摹

在北明地盘上,凡是非国有的房屋、土地,一律都要纳税!

当然,因为战乱或是自然灾害可以免税,另外有些地方为了鼓励投资开发,也会自行规定一段时间的免税期。地产税在大明属于地方税,怎么征收自有地方议会去考虑。

但是地产纳税的大原则是不会改变的,哪怕是陈德兴的私产(国家提供给君主的宫殿当然是国有财产)或天道教的教产也不例外。在《陈礼》的“君君臣臣”和“士农工商”两篇中,对于各个等级的纳税义务,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未来的华夏世界中,没有可以不纳税的特权阶级,连君王都不例外!

而且,君王的私库也不能直通国库,封君、封臣所缴纳的贡赋也不入君王似库,而是朝廷财入的一部分。同样,回赐礼物也是朝廷埋单,和君王无关。但是上层君主对下层封君、封臣回赐的价值不能高于贡赋价值的一半。如此,才能体现臣子对君主义务。

不过,君王和贵族们的经济利益也有充分的保障。根据各自的爵位高低,会有相应的年俸、份地和宅邸。同时,《陈礼》也不限制君王和贵族从事生产经营,没有什么“不与民争利”的说法(宋朝也没这个说法)。只是要求依法经营,依法纳税。

因此,身为君王的陈德兴也是可以投资做买卖的。不过陈德兴军政事务繁忙,没有经营私产的精力。私人的财产都交给郭芙儿负责经营。

而郭芙儿的生意经现在就是投资地产——估计是临安高房价给她的印象太深刻——就是在燕京、明都、大名、塘沽、舟山、泉州、淡马锡、江华岛等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地价低廉的城市地买地建房出租。

为此郭芙儿还专门成立了一个陈记商行,专门运营这事儿。挺大一太后,整天和一帮掌柜管事商量买卖上的事情,这大约也是“礼崩乐坏”的结果吧?

在《陈礼》当中是没有重农抑商这个理念的。而且还通过出售士绅身份,变相大幅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而这处位于塘沽的五进宅邸,也是陈记商行的产业。刚刚建成装修好了,现在租赁给了北明外交司,专门用来招待来燕京参加英雄大会的各方人物。

政府用皇家的产业也付租金,而皇家的产业同样要缴纳税赋。公私分明到这种地步,大概也只有陈德兴这个重生的未来人才能想得出来吧?

不过他现在是半神化的君王,只要把这种理念写进《陈礼》,别人也只有“守礼”的份儿。说起来装神也有不少方便的地方,否则他凭什么“制礼”?这可是要修正华夏一千几百年的传统思想,里面不知道加了多少陈德兴的私货呢……

今天被外交司安排住进这所宅子的是陈德兴的亲爹陈淮清。现在陈德兴的登基大典已经开始筹备了,还成立了一个“筹备处”,由墨影娘、任道兴、赵复、陈淮清、张熙载五人领衔。

其中墨影娘和任道兴主要负责各种仪式。陈明的国教是天道教,可不能用儒家的那套典礼了。张熙载负责阅兵式和登基大典的安全保卫。陈淮清和赵复则负责接待各方来宾。

而需要陈淮清以皇伯父和亲王之尊,亲自到塘沽迎接的宾客,却是一个身着白色僧袍的小和尚。不到十岁的童子,浓眉大眼,虎头虎脑,端是可爱,只是肤色偏黑了一些。小和尚俗家姓陈名昑,是安南国王陈晃的长子,也是安南国的太子。

前文提过,安南陈朝和陈德兴是远亲,都是江州义门陈的后裔,更早的祖先则是南北朝时期的陈朝。有了这层亲戚关系,安南陈朝和陈明之间,对彼此的态度都是比较友好的。

一方面,安南陈朝是篡位而来,得国不正。对原先统治安南的李朝苗裔又采取了残酷镇压的政策。内部腥风血雨了好些年,总是不大安稳。陈朝大兴佛教,还让年纪幼小的太子出家,其实也是为了借助佛教的力量安抚国内的不满。

而现在,老陈家的亲戚成了中国皇帝,还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大蒙古国!这个大蒙古国在七八年前还入侵过安南,逼安南向大蒙古称臣来着。

现在蒙古被“中国陈朝”的亲戚打败了,这对安南陈朝压制国内不满是很有好处的。谁要是不服,安南陈朝是可以到中国去请亲戚帮忙的!人家连蒙古人都打垮了,你们这些安南猴子还敢不服气?

另一方面,陈德兴的对外政策不是建立一个大一统的世界帝国。在13世纪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一个中央朝廷可以向地球另一边的地方政府下达命令,传个旨意得好几年!能不能到达还要看人品,人品不好的钦差没准出海就喂鱼了。

因此陈德兴的目标,是把世界华夏化:在血统上染黄,在思想上同化。而如今的安南,统治者是汉人,还是陈德兴的亲戚,相当一部分国民也认同自己是汉人(实际上也有汉人血统),文化思想上又奉儒学和汉传佛教,还有科举制度。基本上就是个小号中华。

陈德兴出兵去推翻安南陈朝,然后再换个姓陈的去当国王仿佛也没有什么意思。

至于将安南并入中国,意思也不大。因为安南也不是什么战略要地,也没有什么油水(现在的安南国远远没有后世的越南那么大,国土主要就是红河平原)而且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利益集团,而且这个利益集团还相当有力——安南陈朝和陈明一样,都是初兴王朝,正是国力鼎盛的时候。历史上安南陈朝还打败过蒙古人的入侵!

与其吃力费尽去啃安南这块硬骨头,还不如加快向北明洲和大洋洲的开拓步伐呢。

当然,前提是安南陈朝接受全盘华夏化:以天道教为国教,遵守《陈礼》,以大明为宗主国。

不过安南入华的事情,不能由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和尚去和陈淮清谈,陈昑只是名义上的使臣。真正负责的是陪同小和尚陈昑而来的安南安生王陈国峻。

夜已深,小和尚陈昑坐在大厅之内,不住打着瞌睡。而陈淮清和陈国峻却仍旧精神抖擞,在那里侃侃而谈。

“兴道贤侄。”

陈淮清打量了一眼陈国峻,对方三十多岁年纪,穿着一身普普通通的锦袍,靴子、袜子也是平常的布鞋、布袜,相貌也是极为普通。若是在大街上遇到,谁也看不出他是安南国的亲王,还是安南国数一数二的名将。

“如今明王立天道,制《陈礼》的目的,想必道兴贤侄也是知道的。便是要效仿周朝,以华夏文化,教化万邦愚昧。而安南陈氏本就是我义门陈氏一族,犹如当年周朝的诸姬。安南陈氏以大明为宗,乃是理所当然之事。只要安南陈氏尊天道,守陈礼,宗大明。安南国运,自然有大明庇护,陈氏江山,可保无虞。”

陈国峻端起茶盏,浅浅抿了一口有些凉了的点茶,眉头一皱:“华夏自古以来,都是以儒为尊,安南也是以儒治国的。这尊天道,守《陈礼》……”

陈淮清笑道:“尊天道,不过是以天道为国教,君王入道,仅此而已。安南陈氏要兴儒学,行科举,大明是不会过问……毕竟儒学也是华夏的。至于《陈礼》,讲的是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乃是源出《周礼》。而且安南陈氏是我大明陈氏宗亲,以《陈礼》代《周礼》,难道不是提高了安南陈氏的地位?”

陈国峻从容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安南陈氏不尊天道,不守《陈礼》呢?”

陈淮清道:“那样……便不是华夏诸邦!大明不会承认安南为藩属之国。”他顿了下,加重语气,“使天下万邦入我华夏,乃是明王之天命,华夏之天命!天命,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道兴贤侄,安南陈氏不会违抗着天命吧?”

陈国峻的态度依然从容,“自然不会。”他笑着一指正在打瞌睡的小和尚,“入道不如就从我安南国太子和在下开始吧。”

第618章天道的武士

安南陈氏本是汉人,之前又向大宋和蒙古两家称臣,如今他们在中国的本家得了天下,自然没有必要对抗。反正就是称个臣,改个宗教。《陈礼》什么的,陈国峻已经仔细研究过了,没有说要向安南派出监国,也没说要在安南驻军。而且陈淮清也没有提出这方面的要求,更没有索取多少财物,也没有要安南出兵跟随明军作战。

安南国王陈晃也交代过他,只要不派监国,不驻军队,索取的财物和兵马都在尺寸上,安南也没有必要和大明过不去。入天道、守《陈礼》这两个条件,虽然出乎陈国峻的意料,但是也没有超出陈晃给出的条件。

实际上,安南国入华夏本就在陈德兴意料之中。这个国家在后世固然反华,可那是为了抱苏联和美国的大腿。说穿了,后世的华夏并不是世界霸主,美苏才是真正的粗腿。

而如今大明已经赶跑了蒙古,海军南洋舰队又整天在安南国大门口转悠,安南陈氏只要不傻,就不会和陈德兴这个远亲过不去。至于入华成为成为华夏诸侯之一,对于他们在安南的统治仿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和安南抱有一样心思的还有高丽国王王倎和宰相柳呃龉梢运凳谴竺髯钤绲氖艄八且彩谴竺晒拧⒋蠼稹⒋罅傻氖艄7凑丫荖姓家奴,投靠陈明没有一点心理负担。而且,陈明对高丽的压迫比起蒙古那是轻多了。

另外,在陈明的支持下,高丽国内也出现了大族和王室和谐发展的繁荣局面——软弱的高丽王室有大明支持,自然能维持在直辖领地中的统治。而各个大族在地方上的统治,也得到了陈明的承认。现在的高丽国家虽然是一盘散沙,但是却能在陈明的新秩序下维持安定。

因此高丽国上下对加入华夏,成为华夏诸侯国的一员也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国王王倎和宰相柳且辉绲搅搜嗑┏恰;购鸵黄蹦媳敝詈钜黄穑虺碌滦松媳砣敖

至于被陈德兴发配到吕宋岛去的赵与郁,更不会拒绝入华夏。他在吕宋岛上的开拓可困难的很,根本离不开华夏本土的支援。所以在接到陈德兴的邀请之后,赵与郁便和陈子龙一同搭乘南洋舰队的战船到了塘沽。

但是“入天道、守《陈礼》、宗大明”这三个条件,对于此时的日本国而言,就仿佛有些难以接受了。

在难波港外,刚刚落成的天道教日本大教方本观石山天道宫旁边,有一处陈设雅致的小小院落。在日本国内的天道教和佛教、神道教的冲突愈演愈烈的时候,在石山天道宫周遭,却还是大体维持着宗教圣地特有的安静闲适。其他地方渐渐兴起的反天道教风潮,似乎并没有影响到这个天道教在日本的圣地和中心。在石山宫外和难波港内的街道上,穿着天道教道袍挎着大横刀的道人或者穿着闪亮钢甲的天道武者在慢慢的走动。仿佛在宣示着天道教才是这里的主人。

在石山天道宫旁边的小院里,一个道姑正对着太一神的神位打坐。在那里喃喃的念着《太一光明经》。每念完一遍,就在面前的黄纸经簿上画一个红圈。黄纸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的满是红圈,可见这个道姑已经在这里念了很长时间的经了。一片宁静当中,只有悠远的钟声从庭外面传来。偶尔惊起几只在日本繁衍的到处都是的乌鸦。它们呀呀的鸣叫声,让这个庭院更显出几分不类尘世。

念经的道姑,自然是大谷觉信,明王陈德兴的弟子,日本大教方主持道人,天道使。在日本的天道教中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