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崛起-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了就去做吧,这么多事情,你一个人忙的过来?”张瑶是聪明人,一眼就看出陈燮的算盘了。
“是忙不过来,这不求您帮忙来了么?找几个老童生,教材我来提供。”陈燮的话张瑶觉得有点异想天开,教材这个词的意思,他明白了所以才这么想。
“你弄教材?开蒙不用千字、百家姓、三字经、幼学琼林,你打算另起炉灶?”
“嗯,您说的这些不是不好,不过我办的识字班,教会孩识字就成,能用大白话把意思说清楚了就算成功了。”
尽管觉得很荒唐,张瑶还是没有反驳陈燮。在他看来,说教未必能起效果,不如先做,受阻之后在劝说,就有效果了。
回到张家庄后,陈燮才发现自己的办学之路出现问题了。啥问题,没房。
没房就只能盖房,现在是农闲期,有的是劳动力。问题是,你得有材料。登州城里倒是有工匠,也有窑口。张家庄也有足够的空地,那就盖呗。等陈燮四处看看之后,又发现了新问题,张家庄的庄户分布的实在太散了,东一家西一家的。各家养的牲口满地乱窜,卫生太差了。陈燮一个学医的,面对这个问题还真没啥好办法。
思来想去,最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去城里找工匠,这活交给长生了。然后陈燮自己四处看看地形,哪里合适盖学堂。地址选好了,城里的工匠也来了,一个叫八斤的汉,站在陈燮面前个头也不差多少。
拿着陈燮画的草图,八斤瞅了一会之后,再看看地上用石灰画的线,皱着眉头道:“神医,这屋倒是不难盖,但是用砖太多,没个五万青砖打不下来。还有就是,间的梁,这个好办,城里有专门从高丽倒腾木材的商号,找他们就能解决。还需要糯米等各种料,单单是这些材料备下来,怎么也得四五百两银吧。”
听到糯米的时候,陈燮有点不爽了,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等一下,你要糯米作甚?”陈燮问的很直接,八斤一副理所当然的样道:“登州地界靠海,经常刮大风。这屋盖起来,不用糯米汁混在灰里头,扛不住风吹啊。还有,间的梁柱,还不得用这么粗的木头,不然肯定撑不起来。”说话来做了个环抱的姿势,表示间的柱要这么粗。
陈燮反应过来了,明朝没水泥。更没有混凝土加钢筋柱的说法。话说,如果陈燮按照现代那套在明朝盖房,就算有水泥,有混凝土,也是要被人骂败家的。明朝哪来那么多刚才给你糟蹋,拿钢筋盖房,如此败家,也不怕被雷劈。
“我知道了,这样吧。你先去找个会烧窑的师傅来,回头由你负责,先让师傅把窑口建起来,然后每天五钱,招青壮制砖坯,嗯,午还管一顿饭。”陈燮正说的很嗨呢,八斤听不下去了,怒道:“神医,是哪个告诉你请人干活,一天管一顿饭还给五钱的?”
陈燮这明显是想当然,按照一钱(上好的钱不是那种一掰就两瓣)能买五个烧饼的购买力,每天二十五元钱请一个工人,管一顿饭,这已经很没良心了。
“没人告诉我,怎么了?”陈燮犹豫了一下,觉得也没啥不对。现代社会的建筑工地上,他去干过,每天拎灰桶都有70块。就这活,现在还没人爱干了,不好招到年轻人,只能招些老人来做。
“神医啊,咱大明跟您来的那地界可不一样。开窑口招人打砖坯,每天顶多一钱,您再管一顿饭,就能把那些孙乐傻咯。您没见那些麦客,每天就管饭,回头收完了给装上十斤八斤的杂粮,就算是遇见心善的东家了。”八斤还是很负责的,觉得要提醒神医少爷,心善是可以的,但是要有度。那些出来干活的,一个赛一个的刁。
“不行,一钱也太少了,怎么也得给2钱,然后管两顿饭。早一顿,午一顿,就这样了,不能再少了。咱建的是学堂,积阴德的事情,不能太省了。”就算是这样,陈燮还是觉得自己太亏良心了。按照明朝的物价,工地上的两顿饭肯定吃不出三钱来。
“哎!您就是心善,行,就这么办了。”八斤没有再说啥,陈燮交代一番,让他去准备各种材料,临走时交代不用准备糯米,他有法解决粘合的问题。八斤将信将疑的,不过觉得事情也不着急,还有机会再劝神医。于是拿了五十两办事的银,这活就算接下了。
看着八斤乐的屁颠屁颠的走了,陈燮心里很不是滋味。暗道,就这价钱让人干活,真的能跟心善扯的上?貌似明朝比他黑心的人遍地都是啊。走着走着,迎面遇见红果等四个女,没人手里都抱着个盆,里头装着洗好的衣服。
看见陈燮,红果上来万福,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她的病差不多都好了。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实在是明朝对妇科炎症没有太好的治疗手段。陈燮这里的治疗手段不复杂,就是抗生素,加点高锰酸钾化水系患处。治疗效果可谓立竿见影,红果她们十几个姐妹,基本都好了,个别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治疗。
“神医,奴家有礼了!”四个女人脆生生的道福,陈燮对此已经麻木了,说了多次不用这样,人家当面笑着答应,然后继续我行我素。
“红果,你说我心善么?”陈燮下意识的问了一句,红果露出惊讶的表情,随即愤怒道:“是那个生儿没屁眼的说您心不善?告诉我们,老娘不抓花他的脸不算完。”
“没人说,没人说,哎,我跟你们也说不清楚,该干啥干啥去吧。”陈燮摆摆手,勉强接受了自己是个善人的结论。不行啊,还得回去现代一趟,处理掉余掌柜弄来的两根野山参,据说都是三百年左右的顶级野山参,还有那五十多斤虫草。
想起虫草,陈燮也挺无语的,在明朝,这东西就是很普通的药材。它的价值并没有得到哪怕千分之一的体现。陈燮说要这个,余掌柜就给弄了五十斤,这在现代你都没法想象。还有两根野山参,余掌柜还嫌年数不够好,怎么也得弄根五百年的,才对的起神医。
好吧,我要回去弄水泥,还要回去弄点教材。还要回去搞搞清楚,水泥的烧制原理,还要去搞搞清楚,炼钢是怎么一回事。哎,咱当初怎么就选了学医呢?结果闹的炼钢一点都不懂,烧水泥也是全瞎,烧玻璃也是瞎。
第二十八章要学会享受生活(求推荐)
第二十八章要学会享受生活
走到张家大院,现在是陈家大院的门口,看见一个男推着一辆独轮车,前面还有个十五岁的男娃拿跟绳在那拽着走。陈燮对这个东西的印象很深刻,明朝的路况真是太糟糕了。上次运输货物,半道上好几次车轮都陷坑里。独轮车咿呀咿呀的响着,声音听着很不舒服,陈燮皱眉凝视。
“等一下,让我看看这个车。”陈燮给人拦住了,蹲下仔细打量一番之后,觉得好像很不对劲,但是又一时想不起来。看见车轴的时候就问:“怎么车轴是木头的?咋不用铁的?”
“铁的贵着的呢,神医。”男这么一说,陈燮看看车轴的时候,反应过来了。难怪!
轴承,没有轴承!难怪这独轮车推起来咿呀咿呀的响,根在这个上头。
明朝的钢铁产量如何?这个陈燮不知道,但是张家庄待了些日,知道百姓家里是多少铁器的。轴承技术什么的,就不要做梦了。
摆在面前的问题很现实,陈燮需要一种适合明朝道路的运输工具。独轮车无疑是一种不错的工具,一个人就能推着走,推个二百斤一点问题都没有。虽然人均二百斤的运输效率已经非常之低下,但是在明朝你能选择的只有这个。至少在短途运输时,性价比较高。
抱着这么一个短期目标,陈燮的采购清单里多了一样东西,轴承!从独轮车的问题,陈燮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能不能从现代社会弄几辆农用三轮车回来?顶多自带点采油,12匹马力三轮车拉个两吨货,一点压力都没有。
看看四下没人,陈燮低声问:“喂,美女!”等了一阵,没动静,又问:“吴琪,醒醒。”
这一次,手上总算震动了,屏幕上显示一行字:“干啥?不知道我在明朝不能出现么?”
“不知道啊,为啥不能出现?”陈燮下意识的问了一句,美女明显不耐烦的语气,回了一串字:“有事就说,有屁快放,在啰嗦灭了你。”
“我想弄几辆农用三轮车来明朝,烧柴油的那种。”威胁很有效,陈燮的回答简单直接。
“不行。”回答很简练,陈燮很想继续问为啥,但是又怕这货恼羞成怒,然后灭了自己。只好遗憾的问:“轴承可以吧?”屏幕上飞快的显示:“可以!行了,你也别啰嗦了,等你回现代,我给你一个件,什么能运都写着呢,就这样了,我继续休眠。”
“跟个女人一样,说翻脸就翻脸!”下意识的,陈燮嘀咕一句,不料手上再次震动,屏幕显示:“谢谢夸奖!”然后再次沉寂,我靠!……。
陈燮觉得自己和这个家伙的斗争,已经完全看不到胜利的曙光了!生活就像那啥,既然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吧。这话,听着糙,仔细想想,还是糙。
收拾收拾心情,现代社会的穷人陈燮,(呃,现在已经是有钱人了,就是钱花的快了点。)一脸的微笑,信步走进张家大院。直走是正屋,那里现在还是张老太爷盘踞的地盘,陈燮每隔三天,给他检查一次,身体恢复的不错。往左,就是张家庄医院,现在用一道墙隔出来了,对外的围墙上开了一道门,挂了个张家庄医院的牌。这么现代的名称,可见某人之懒。
这个医院不大,也就是个房间,一个房间是治疗室,一个是存放各种药品的药房(钥匙在玉竹手里),剩下四个房间就是病房了。明朝的女很勤快,这些从春香楼来的女人们,非常珍惜这里的一切。走在石径上,看不到一片落,可见清扫之勤快。靠围墙边上,还有厨房,澡堂(暂时只有自己烧水用桶洗澡的条件)。
院里很安静,陈燮看不到人,慢慢的往里走,听到治疗室内有声音。走过去一看,发现几个女人正在练习经脉扎针。这几个女人不识字,不像红果她们,所以陈燮没打她们的算盘。看了一会,陈燮就发现问题了,她们手上都有一个小本本,还有铅笔。这本是陈燮给红果她们四个的,没想到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是,有一个女正在拿铅笔写字,看上去很费劲,但确实是在写字。
“嗯,给我看看。写的啥呢?”陈燮突然发声,吓的里面三个女脸上惊慌。写字的女不过二十三四岁,陈燮记得她的病不轻,大腿两侧都出现了皮肤溃疡了,恶臭难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女的病已经好了八成,记得她叫青青。
青青的相貌只能算还行,这不是陈燮关心的重点。重点是这个发现让陈燮意识到,就算不识字,这个年龄再学也是来得及的。聪明一点的,学上千个常用字不成问题。做医生不用指望,做护士肯定是能凑合的。这里毕竟是明朝,能给陈燮的选择不多。
红着脸,青青从窗户里把小本递出来,陈燮接过一看,字迹……,好吧,勉强能认出来是静脉注射的过程记录。
把本递回去,陈燮鼓励了一句:“很好,继续努力。告诉姐妹们,如果大家都能识字五百个,就可以留下来当护士。当然,大家不要满足于五百字的成绩,一定要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你们能昂首挺胸的出现在世人面前,没有人敢看轻你们。”
和蔼的笑着,丢下一串鼓励的话之后,陈神医很不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