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传奇-第4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衮的脸色变得阴沉,心情也开始烦躁了,一种天塌下来的感觉充斥在他的脑海。

两百多军士吃饱喝足之后,没有能够安生下来,更多的询问开始了。

这些军士或许没有想到,劫后余生的他们,没有得到完全的信任,因为他们禀报的消息太过于令人震惊,没有谁会轻易得的想象,短短几天时间之内,四万大军就被彻底歼灭。

多尔衮正在暴跳如雷的时候,斥候来禀报,大明朝廷派遣的使者来了。

多尔衮更加的吃惊,他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大明朝廷为什么会派遣使者前来,是准备商议什么事情,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遭遇到稀奇的事情太多了,多尔衮强自镇定。

代表大明朝廷与多尔衮谈判的人就是马祥麟。

马祥麟押解杜度和孔有德等人抵达京城,立即有人将郑勋睿写的信函分别交给了张至发、张凤翼、杨一鹏和杨嗣昌,对于郑勋睿在信函之中提出来的要求,众人都是同意的,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乾清宫,将此事禀报给皇上,皇上也没有过多思索,同意用杜度以及两名满八旗的甲喇章京交换秦良玉将军。

也是这个时候,保定府衙派遣的军士,将一千余后金鞑子的俘虏,押解到京城来了,当初郑勋睿交给保定府城的俘虏是两千多人,结果守卫的军士没有注意,一些逃难到保定府城的老百姓,得知寅宾馆的附近押解了大量后金鞑子的俘虏之后,冲破了军士的阻挠,痛打后金鞑子,本就遭受冻饿和欺凌的后金鞑子,哪里忍得住这样的暴力,当即有几百个后金鞑子被活活打死,保定府同知也是睁一眼闭一眼,根本没有追究,不过后金鞑子的俘虏不能够被全部打死,要马上押解到京城去。

杜度和孔有德等人押解到京城,后金鞑子的俘虏也押解来了,还有大量的头颅,这完全证明了郑家军的战绩。

看见这一切,皇上的心情好了很多,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马祥麟自告奋勇担任使者,代表朝廷前去交换人员,皇上口头嘉奖了马祥麟的忠孝,同意其代表朝廷去交换秦良玉将军。

马祥麟在京城仅仅停留半天时间,快马加鞭出发,前往延庆州城。

郑勋睿曾经提议,为了保证交换的顺利,可以加上孔有德,马祥麟是坚决不同意的,他最为痛恨的就是孔有德这种出卖祖宗、投身卖国的人,孔有德必须遭遇到朝廷的严惩,决不能够用来交换。

多尔衮和马祥麟见面的时间不长,得知马祥麟是秦良玉的儿子、郑家军的参将之后,多尔衮眼睛里面迸射出不一般的光芒,可他不能够发怒,马祥麟提出来用杜度和两名满八旗甲喇章京来交换秦良玉,多尔衮几乎没有思考,一口气答应下来。

杜度是大清国的安平贝勒,是褚英的大儿子,不能出现意外,不管怎么说,褚英都是多尔衮的大哥,这一层血脉关系是无法抹去的。

交换的地点定在昌平州和京城之间,多尔衮也没有拒绝,他满脑子想到的都是郑家军和郑勋睿,他更加关心的是郑家军下一步的行动。

马祥麟离开之后,多尔衮迅速要求停止对两百余军士的询问,情况已经非常清楚了,不用继续怀疑了,用秦良玉换回杜度是大事情,但探寻到郑家军下一步的行踪,是更大的事情,这个时候,多尔衮已经想到了在河间府的图赖和耿仲明,两人率领的第三路和第四路大军,也是四万人,若是这两路的大军也遭遇到郑家军的伏击,对于多尔衮来说,就真的是天塌下来了,对于大清国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制定的战术已经无法实施了,多尔衮亲自挑选了三百名斥候,携带信函,分成了十多股,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河间府,通知图赖迅速撤离,当然,多尔衮也明确告知了图赖,可以抛弃耿仲明率领的一万汉军,让他们抵挡郑家军,三万满八旗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不惜一切代价朝着延庆府城靠拢。

一千锦衣卫和一千后金鞑子,见证了交换的过程。

马祥麟跪在形容枯槁的母亲秦良玉的面前,很长时间没有站起来。

白杆兵被后金鞑子歼灭、自身被生擒,对于秦良玉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也是无法继续坚持下去的打击,但听闻了郑家军剿灭了四万后金鞑子,生擒了杜度和孔有德等人之后,秦良玉嘴里说着一定要见一见郑勋睿大人,她要正式将儿子马祥麟托付给郑勋睿。

得知郑勋睿用杜度来交换,秦良玉失声痛哭,她觉得自己愧对皇上、愧对朝廷、愧对郑勋睿。

第五百五十九章青县

郑家军抵达青县,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青县同样是一片片的断壁残垣,表明这里曾经遭遇到惨无人道的蹂躏,城内几乎看不见什么人烟,各处都有惨遭杀害的百姓的尸体。

掩埋尸体之后,郑家军将士就要歇息了。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郑勋睿开始紧张了。

按照他的预计,一旦郑家军进入北直隶作战的消息传开,特别是郑家军打败杜度和孔有德的消息传开,图赖一定会有所动作的,不可能继续在河间府四处劫掠,更不可能进入到山东等地去,一定会想方设法前往延庆州的方向,争取与多尔衮会和,而最佳的行军路线,就是从青县的方向进入到顺天府,接着前往延庆州的方向。

当然图赖也有可能要求三路大军悉数到河间府城集中,但这样会延长行军的路程,耽误不少的时间,任何一个稍微清醒一些的指挥官,都不应该做出这样的选择。

郑家军从保定府城的方向出发,三天时间绕了一个大圈,从保定府城到涿州,从涿州到大城,接着从大城到青县,一路上都没有发现后金鞑子的影子,这说明图赖尚未撤离河间府,从时间上来看,图赖也不大可能进入山东境内,毕竟杀入到山东境内,是三路大军会和之后的统一行动,但斥候没有发现这个迹象。

唯一能够猜测到的情形,就是图赖刚刚知道或者尚不知道杜度和孔有德被打败的消息,所以还没有来得及采取行动。

可是这一切都是郑勋睿的猜测,他不敢百分百的做出判断,若是图赖真的到河间府城集结,那么大军在青县驻守就是最大的错误。图赖可以率领大军从任丘的方向直插霸州,前往延庆州与多尔衮会和。

郑家军辛苦的行军成为了笑话,临时改变的作战部署也安全失败了。

与郑锦宏两人商议之后,郑勋睿决定派遣斥候,连夜赶赴河间府城,侦查动向。尽管说这样斥候很辛苦,但完全有必要。

这个重任落在了苏从金的身上,此番去河间府城侦查是非常危险的,不小心遇见后金鞑子的大部队,能够逃离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苏从金接受了任务,没有丝毫的畏惧。

河间府城。

几天的时间以来,耿仲明率领一万汉军,横扫了任丘、肃宁和献县等地,收获还是很不错的。得到了大量的钱财和粮草,这些钱财和粮草,全部都运送到了河间府城,尽管这样做有些费时费力,但耿仲明不在乎,他和孔有德、尚可喜等人的想法不一样,对于劫掠到的钱财和粮草,要尽量多的据为己有。因为汉军在大清国的待遇很差,平日里基本看不到多余的钱粮。军士也是勉强维持,此番出来征伐,获得了钱粮,汉军军士自然是要多分一些的。

耿仲明的头脑比较灵活,对军士的态度相对也好一些。

大军攻下了河间府城,图赖的举措也让耿仲明心寒。明明汉军与八旗军军士一样努力进攻城池,一样拼命,但拿下河间府城之后,所劫掠到的钱财,汉军分得最少。不及满八旗军士的十分之一,而且还有个别的汉军因为私自收藏钱财,遭遇到图赖毫不留情的惩罚。

这给耿仲明的心理阴影是巨大的,所以他要想方设法让麾下的汉军得到尽量多的钱财。

耿仲明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等待杜度的命令。

耿仲明对杜度的印象很不好,觉得这位大清国的安平贝勒,压根看不上汉人,甚至没有将汉人或者是汉军当人看,特别是在进攻延庆州城的时候,要求投降的密云卫和营州卫的军士送死攻城,结果导致了明军的哗变,更是导致了进攻延庆州城战斗的失败。

要说图赖还知道给汉军分配一些钱粮,换做杜度,恐怕什么都不会给。

基于这样的想法,耿仲明是不会主动去联系杜度的,尽管图赖有过这样的要求,若是几天时间得不到保定府城传来的消息,需要派遣军士去联系一下。

既然看不起杜度,那就尽量的少联系,日后图赖问起来,几句话就可以搪塞过去。

耿仲明绝不会想不到,正是因为他内心这样的想法,让图赖和他陷入到巨大的被动之中。

耿仲明不蠢,他从图赖的安排来看,察觉到了图赖下一步是想着进攻山东的,明军的战斗力太孱弱了,简直是不堪一击,图赖做出这样的准备,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好些天没有得到杜度的消息,汉军拿下了任丘、肃宁和献县,回到河间府城之后,依旧没有任何的消息,这让耿仲明内心也有些发毛了,按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

耿仲明很清楚,汉军在大清国,永远都是寄人篱下,看着人家的脸色生活,图赖当初为什么要求他在河间府周围进攻,负责联系杜度,怕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若是满八旗的军士留在河间府城,杀得兴起,就知道劫掠钱粮、抢夺女人去了,压根不会想着与杜度取得联系,可他就不一样了,不能够完成杜度和图赖安排的任务,那是要遭受到严厉惩罚的。

所以耿仲明还是派遣军士前往保定府去了,河间府城距离保定府城不过一百八十里地,距离不算是很远,军士快马加鞭,一天时间之内能够抵达。

本来打算继续进攻饶阳、安平和武强等地的耿仲明,也暂时停止了动作,等候军士从保定府带来的消息,他不知道自身为什么会如此的选择,总之内心隐隐有了一丝的不安,或许投降大清国之后,这样的不安一直都是存在的。

军士仅仅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赶回了河间府城,带回来的消息让耿仲明浑身冰凉。

原来军士并未到保定府,而是到了高阳,他们在高阳就打探到了消息,郑家军打败耿仲明和杜度的消息,早就在高阳传扬开来,甚至说书人都在弹唱,根本就不需要侦查,军士得知孔有德和杜度都被郑家军生擒,其麾下的大军也被郑家军剿灭。

至于说郑家军接着到什么地方去了,军士得到的消息,是郑家军前往延庆州,去围歼多尔衮去了。

如此重大的消息,军士绝不敢耽误,马上就回来禀报。

耿仲明一再询问军士之后,愣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一股寒气从他的脚底冒出来,一直延续到全身,他一直都有不详的预感,杜度尽管看不起汉人,但是在作战方面是非常勇猛的,也是能够很好的指挥作战的,河间府城距离保定府城距离不远,按说杜度会派遣斥候前来询问战况,至少会带来口头的信息,消息一直不来,原来是因为杜度折戟郑家军之手。

耿仲明暗自庆幸,幸好郑家军是朝着延庆州的方向而去了,若是朝着河间府城的方向而来,他率领的一万汉军就面临灭顶之灾了。

耿仲明可不会怀疑郑家军的骁勇,阿巴泰、阿济格和多铎等大清国的骁将,悉数都败在了郑家军的手里,特别是多铎和阿济格,也是大清国数一数二的骁将,他们实实在在的败给了郑家军,阿巴泰和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