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枭-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皓山一共打造了六具单筒望远镜,三个侦察小队分去了三具,李定国和老三唐强各一具,还有一具当然是留给自己自用,那也是最好的一支。
李定国拿到望远镜后,这才明白为什么叔父为什么对自己说那番奇怪的话,当他得知大队长也看到自己撒尿的样子,一下子脸都红了,以至有几天他一看到陆皓山便远远的地躲开。
丢人真是丢到姥姥家了。
陆皓山本想休息二天再去找不沾泥的踪迹,无论怎么,实实在在立上一功再说,可就在陆皓山回营的第二天,李念携着情报走进陆皓山的帅帐,神色有点复杂地说找到不沾泥的踪迹了。
“找到不沾泥了,这家伙溜到哪里了?”陆皓山一脸好奇地问。
最近韩文登在找,陆皓山也有一在找。可是最近几天好像突然失去了他的踪迹,就是陆皓山也感到奇怪:难度那不沾泥会飞不成。
“回东翁的话,不沾泥的及其亲信主力,现在已在仪陇一带活动了。”
“什么?”陆浩山吃惊地说:“他不是在剑州的吗?情报说他已经钻到深山老林里,怎么一下子跑到仪陇了。”
打开地图一看,那仪陇在顺应府,而剑州属于保宁府,相距几百里之遥,这不沾泥是怎么跑的,他是从龙安府暴发。转碾到保宁府,意图攻打剑门关,所有人的都以为他钻进剑州的深山老林时,没想到只是过了几天,一下子流窜到顺庆府去了。
李念摇摇头说:“那不沾泥让手下裹挟大批百姓进深山老林,做成他在剑州的假象,其实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让人到处搜集船只。顺着嘉陵江而下,到苍溪附近的弃船上岸,掠夺一番后就穿过大获山,直奔仪陇。现在仪陇城破,不沾泥应在仪陇作威作福吧。”
难怪没有找到他们的信息,原来坐船跑了,不过陆皓有些奇怪地说:“这不可能吧。就是不沾把把老少妇孺都丢弃,可他的人马少说也有几千人之众,从剑州到仪陇。这么多人怎么现在才查到他的下落的?”
几千人啊,这么多人转移,怎么在他攻下仪陇才发现的?
“这就是不沾泥的手段了”李念脸色有点愠色地说:“那不沾泥利用百姓转移官军视线,自己偷偷逃跑,为了些掩饰自己的行踪,不沾泥让紫金龙殿后,那些官兵的哨所全让他拨了,至于百姓,威胁利诱让百姓跟他走,那些不原走的,让尾随而至的紫金龙灭口,这一路走过,可以说鸡犬不留,血流飘橹。”
不愧是逃跑专家,陕西的官员剿了那么久都没有把他绳之于法,果然是有他擅长的一面,不仅跑得快,就是在狠的一方面的也出众,前面装好人,劝百姓跟他一起走,可是一不答应,为了不泄露他的行踪,把不愿跟他走的百姓灭口,简直就丧心病狂,说不定他会这些罪名推给官军。
陆浩山咬着牙说:“反贼就是反贼,永远也不能指望他们能干什么好事。”
在陆皓山眼中,农民起义有两种性质,一种是以推翻腐朽的统治为目的,实实在在为百姓做一些事,像闯王李自成,比较注重自己的声名,约束部下,后来还提出明确的政治纲领,这才算是义军;第二种就是陆皓山并不看好的暴民性质,为了吃饭、为了发财,为了自己,什么也不顾,说什么劫富济贫,说什么跟着不沾泥,一生享富贵,可是抢的何偿不是百姓,一个个都想不劳而获,明显太天真了。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财富不是凭空掉下来的,需要用智慧和汗水去创造,后世有一位成功的商人说过,就是把所有富人都杀了,也不可能每个人都变成富人。
“是啊,这不沾泥开始疯了”李念有些感叹地说:“不过这不沾泥也太狡猾了,官军被他摆了一道,在剑州找他找疯了,而他悄无声息就窜到了仪陇,这才几天功夫啊,他手上有大量的的火器,手下又悍不畏死,小队收拾不了,大队速度又没他快,简直就像一条泥鳅。”
一个个都成精了,陆皓山知道,从天启年间,就已经不断有人作反,不沾泥就是崇祯元年开始造反的,可是这位饱受争议的崇祯皇帝,在位十多年,就是在煤山自尽时还没有剿灭这些“暴民”,在此过程中,为了剿灭这些暴民,连官制都修改,五省总督也就是明朝才有的产物,为的就是可以更有效打击到处逃窜的农民起义军。
陆皓山嘴边露出一丝冷笑说:“好,李先生,你们合力,无论这条泥鳅再狡猾,也逃不过我们的五指山,替大明除去一害,也在皇上面前好露一次脸。”
“想不到大人还有这种气节,学生是东翁的人,东翁有令,自当倾尽全力。”李念连忙应道。
明朝有过辉煌,也有过腐朽,可就是这么饱受争议的国度,几百年后,还是让人缅怀,除了那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帝国,还与明代的遗训和风骨有关,不割地,不赔款,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皇帝有昏的、有庸的,可就是没有软骨头,崇祯本来有机会逃到南方,东山再起,可是他拒绝了,其实也有人劝他先平定叛乱再对付后金,可是崇祯还是坚持抗击落外族优先,把最好的武器、最精锐的战士放在辽东战线上,格守遗训没有逃跑,更没屈膝投降,而是选择在煤山自尽,把“君王死社稷”这句作了最真实的演示。
陆皓山对这个国度,还是心怀敬意的。
敬意归敬意,但是历史的车轮是永远向前,腐朽制度归终更为先进制度所取代,陆皓山一开始就没想过延长或挽留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
“李先生”陆皓山突然大声地叫道。
“学生在”
陆皓山一脸正色地说:“传我命令,马上拨寨起营,马上赶往仪陇,我们的对手出现了,要是我们不过去,说不定就赶不上这场盛宴了。”
“是,东翁,学生马上办。”李念恭恭敬敬地说。
兵贵神速,陆皓山率令着八百义兵,快速向仪陇一带转移,在离开之前陆皓山还派人给韩文登报信,虽说仪陇被不沾泥攻陷,这么大的事那韩文登不可能不知,现在就是刷一下存在感罢了。
八百多人在陆皓山的带领下,乘船顺着嘉陵江而下,到了苍溪下船,然后上岸,向仪陇的方向直奔而去。
出来这么久了,一个反贼还没捉到,说出去有点失威,陆皓山决定,一定要尽快先抢一个功劳再说。
从保宁府的飞来谷出发,先乘船再骑马,一路风尘扑扑,可是船速不快,在没有辎重兵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要带大袋小袋补给,赶到仪陇时刚好踏入火一般六月,可是陆皓山赶到仪陇后发现,自己扑了个空。
情况显示,那不沾泥已经攻下营山县后,不知所踪。
陆皓山有种吐血的感觉。
终于明白时明朝那些官员的憋闷之处了,还真是有一种望山跑死马的感觉,不是说没出什么力,也不是怯战,而是倾尽全力后,有一种乏力的感觉。
没有二话,陆皓山咬咬牙,继续向前行,继续带领手下营山县进发,令陆皓山吐血的是,到达营山县,有情报显示,有人看到不沾泥向渠县的方向进发。
尼玛,这太能跑了。
自己这八百全是骑兵,来去如风,那不占泥不可能全是骑兵吧,一个个都是飞毛脚不成?
就在陆皓山想发飚的时候,终于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刘金柱派人送回情报:不沾泥的下一个目的,竟然是保宁府的平昌,大闹顺庆府,不过是吸引官军的主力,然后企图杀过回马枪,翻过大巴山脉,回到陕西,说明不沾泥已经意识到四川是一个死局,就是富饶也是一个死局,还不如回自己熟悉的陕西,实在不济,也可以追随其它义军的脚步,进入山西。
有银子,也得有命享才行。
“李先生,你觉得这个消息可靠不?”陆皓一脸谨慎地问道。
“回东翁的话,应该没有问题”李念分析道:“不沾泥想脱险,除了回到熟悉的陕西,在这时肯定闹不成,这川民对外来人都有些抵触的,再说刘捕头向来办事稳妥,情报交待的过程也没疑点,应该没问题。”
陆皓山对刘金柱也有信心,闻言大手一挥:“走,我们去平昌等他们。”(未完待续。。)
193 贼踪初现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可以理解为逃跑,也可以理解为战略性撤退,当敌强我弱时,用灵法机动的战术把对手拖垮,也是一种不错的策略,不沾泥无疑精通此道。
像蝗虫一样掠过,金钱财货、钱财、女人、百姓、牲口等,有什么就要什么,补充自己;像风一样流窜,跑在敌人的前面,屡屡让敌人扑空;像狐狸一样狡猾,不断制造假象,迷惑敌人,牵着敌人的鼻子转圈圈。
韩文登急,他向皇上承诺,三个月剿灭不沾泥,确保四川境内没有战事、陆皓山急,拖得越久变数越多,随着战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剿灭不沾泥,多只香炉就多识鬼,迟则生变、刘金柱也急,不沾泥这么狡猾,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把官军玩弄于鼓掌当中,就是山哥迟迟联系不上,要是自己落在官军手中,估计水洗都不清了。
这么多人,只有不沾泥不急,对他来说,逃亡、流窜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在流窜中享受,在享受中流窜,对他来说,什么都尝过了,这辈子早就值了。
刘金柱立功的过程有点侥幸,虽说身在曹营心在汉,作为火器主管,平时还是要尽心尽力,在渠县时发现火药的库存不多,于是向不沾泥禀服,需要弄一批火药来增加库存,不沾泥听了,也没多大表示,只是说知道,没多久就派探马四出打探,后来刘金柱和那些头目一起喝酒时,无意中听到在平昌发现一个军器库,里面存在大量的火药。
不沾泥对火器的依赖,已经到了一个很严重的地步,刘金柱断定,不沾泥下一步肯定是要去夺取火药,因为他不会眼睁睁看着心里的利器变成烧棍都不如的废铁。这样一来,他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平昌无疑。
确定不沾泥下一步行动后,设方让人送出情况,也就是这个无意中得到的情报,让陆皓山不知省了多少事。
不沾泥虽说擅长逃跑,可是毕竟不会飞,为了掩饰自己的真实行军路线,一路不断制造假象,他最擅长就是派小股部队挟持百姓故意暴露目标。把官军的注意力吸引,然后大部从容逃跑,而小部抛下百姓后也会赶到预定的地点集合,可是无论他制造多少假象都是为他最终的目的地服务。
陆皓山一概不理其它的情报,就在平昌以逸待劳,守株待兔,这不,不沾泥刚踏入平昌陆皓山就知道了。
“你确认是不沾泥本人也在队伍中?”陆皓山为了确保无疑,多问了一句。
发现不沾泥进入平昌的人。赫然是李定国,他获得一具望远镜,被派往前方收集情报,在进入平昌的路口远远进行监测。没想到专业的斥候没有发现,倒是让他捡到了这只“兔子”,捡了一个小功。
李定国一脸肯定地说:“确认,大队长。那不沾泥我在陕西见过,不会认错,哦。对了,我还看到刘捕头,他就跟在不沾泥的身边,地位好像不错,碰上难走的路,还有人给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