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枭-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散叶,这是做男人的责任。”

    说完,赵余庆又一脸正色地说:“贤婿,你和敏儿成亲也有些日子,平日也不要只顾忙公务,多找些时间恩爱,为你陆家开枝散叶,古语有云金元宝、银元宝不及儿孙满堂跑,唉,为了你们的事,老夫可是没少忧心。”

    “岳父大人,你是意思要小婿以你为榜样,多纳妾侍,多耕多种,为我陆家开枝散叶?”陆皓山故作恍然大悟道。

    “不是”赵余庆断然否决道:“年轻人切勿玩物丧志,趁着年轻要好学上进,没听说吗,色是刮骨的刀,再说你家中也有两块田,勤加耕种总会成功的,当然,也不是不让你纳妾,敏儿也不是善妒的人,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老小子,搞双重标准呢,好在陆皓山也没这方面的心思,看到一行人在千户所的门口站了很久,连忙招呼众人进去休息,还让下人帮忙搬运行李,年二十九出现在这里,赵余庆自然准备陪女儿一起过年,这不,大箱小笼的,光是行李就用拉了三辆马车之多,用赵余庆的话来说,是拿点赵敏喜欢吃的东西。

    在有钱人家眼里,这“拿点”的手笔可不小,女婿喜升卫指挥使一职,赵余庆心情大好之下,逢人就派赏钱,给可不是铜钱。而是沉甸甸的银豆子,这一年赵氏一族在茶马交易中大获其利,赵余庆也出手阔绰,让一众下人又多了一份厚赏,令陆皓山哭笑不得的是,自己也收到虎骨酒、鹿鞭之类。

    赵敏拉着二娘、七娘去参观千户所,而陆皓山则是在大堂内陪老丈人说话,不外乎是询问一下路上的情况、彼此最近的状况,陆皓山的地位再一次提升,再加临近过年。赵余庆都是挑一些喜庆的话说,二人相处得很融洽。

    “贤婿,你都是利州卫的指挥使了,怎么还住在千户所的?”赵余庆突然开口问道。

    “圣旨是临过年才颁下来的,要安抚那些阵亡、受伤的士兵,也要交接很多工作,一时半刻也没法搬家,再说前任卫指挥使走了,不过他有些家眷还住在卫所哪里。总不能赶他们走吧,岳父大人你也知道,那董剑是都指挥使的妹夫,我能赶他吗?这事也不急。我手上有皇上的圣旨,也不怕他耍花招。”

    赵余庆点点头说:“没错,此事不急,免得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对了,前任上司调任,那程仪可不能少。多留些情面,日后也好走动。”

    “程仪?”陆皓山有些不屑地说:“这个董剑手伸得够长的,我不找他麻烦都不错了,再送他银子,只怕他受不起。”

    “咦,贤婿,这话怎么说?”

    陆皓山先把下人屏退,没有外人后,这才把在山西的事说出来,包括不能动利州卫的利益等等全说了出来,反正赵余庆也不是外人,这些事让他知道,说不定可以给自己一些有用的建议。

    听陆皓山说完,赵余庆沉默了一会,突然一脸严肃地说:“贤婿,老夫问你一句,你到底要干什么?”

    “岳父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陆皓山心中一动,不过佯装吃惊地说。

    赵余庆盯着陆皓山说:“在江油时老夫就觉得你不务正业,堂堂一个七品县令,是一个文官,却热衷练兵,当时你的说法是乱世中要自保,当时也隐隐透露一丝拥兵自重的意思,不过当时老夫没有深究,你也没有详细解释,可是现在不同,董剑那样的条件你都肯答应,其志肯定不会小,你对韩文登解释是为了保护茶马交易。”

    “呵呵,这话你骗外人还行,但是这些买卖都是老夫亲手打理,没人比我更清楚,除了收茶叶有点风险,可是从四川到乌思藏都司已经畅通无阻,大至紫天关守将、沙儿可万户长,小至路上典吏、巡检等都被我们收买,虽说有危险,但是绝对不用养那么多将士,养这么多士兵,那是把银子扔进无底洞,贤婿,你就跟我交个底,你到底要干什么?”

    姜还是老的辣的啊,陆皓山本以为赵余庆是来看望女儿的,现在看来,他更想从自己嘴中探知答案,毕竟这件事牵涉太重,本以为这老小子一直蒙在鼓里,没想到他一直都是门儿清。

    一不小心,九族都要受到牵连。

    陆皓山没有马上回答,一边把玩着手里的茶盏,一边饶有兴趣地说:“小婿如果是安份守己,岳父大人怎么做?小婿若是有想法,岳父大人又将何去何从?”

    “若是安份守己,老夫没话可说,自然是趁现在有能力,尽可能帮你走得更远,若是心里有想法”赵余庆突然一脸正色地说:“对敏儿来说,你是他的全部,而对老夫来说,敏儿是我的全部,我们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若是你要造反,老夫少不得也要提刀上阵,替你冲锋陷阵了。”

    连造反的话也说出口了,这老小子也算是对自己推心置腹,陆皓山深受感动,心想这老小子虽说好色,不过也真有几分担当,换作其它人,估计一听到造反就吓得面青口唇白,可是赵余庆说到后面,面上出现一种狠辣之色,胆识异于常人。

    细想一下这个也很好理解,赵氏一族也就是靠茶马交易发迹,走的还是私茶,这可在大明朝是重罪,一不小心就会惹火烧身,这可是随时都会掉脑袋的事,可是赵余庆说他一干就是十多年,这么大的压力下没被逼疯,还发了大财,那胆子绝对比普通人大。

    也可以说他是亡命之徒,为了钱,连命都拼上了,不过到了后期发家后,赵余庆成了一个有修养的“亡命之徒”。

    坐上利州卫指挥使一职,新式火枪在打造、招兵买马也没停过,就是渗透姚黄十三家的计划也在执行中,陆皓山暗暗点点头:也是时候跟赵余庆摊牌了。

    别人信不过,不过这老小子,绝对没有问题。(未完待续。。)



332 招兵买马

    面对着赵余庆满是疑问的眼睛,陆皓山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一本正经地问道:“岳父大人,你觉得现在大明朝如何?”

    “不妙”赵余庆很直率地说:“不整吏治、不修兵备,皇上和臣子互相猜忌、官员与百姓争利,贪腐成风,妖孽四起,不过皇上毕竟是皇上,只有皇上才是大明的正统。”

    朱家天子杨家将,这句话还真没说错,明朝有捉织皇帝、木匠皇帝、有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有好大喜功的皇帝、还有被外族俘虏的皇帝,自建立明朝以来,暴发了数百计的起义,可是在风雨飘摇中,大明的皇帝还是一代传一代,让人不得不惊叹,于是百姓中就产生朱家天子杨家将的说法。

    就是赵余庆看出这么多弊端的人,依然对大明朝抱有希望,认为老朱家的江山永固,会一代代地传下去。

    陆皓山摇摇头说:“小婿的观点与岳父大人恰恰相反,我大明朝的气数尽了,就是不尽,也时日无多。”

    “哦,为什么这样说?”赵余庆心中一动,连忙问道。

    “现在大明是外有后金鞑子虎视眈眈,小小的后金,越打越强,把大明当成他的后花园一样任意出入,都打到京城了,这是外忧;内患就是造反,现在叫得上名号的贼匪就有过百人,人数逾百万,从崇祯元年就开始作乱,朝廷怎么剿都剿不灭,现在越发壮大了,就拿今年的来说,。倾几省的兵力,就是京营兵都出动了,不过还是让他们逃过了黄河,向湖广等扩散,这样一来。朝廷也就更难对付了,而湖广也是朝廷重要的钱仓、粮库,贼子一乱,对财政捉襟见肘的大明朝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顿了一下,陆皓山继续说:“岳父大人,这一点我是最有体会的,那些暴民可以说就像蝗虫一样多,贼首一呼百应,一夜之间可以聚几万人。这说明什么,说明大明朝已经失了民心,所以说,大明的气数不多了。”

    “这…。这怎么会这样呢?”赵余庆顿了一下脚,脸上出现难以至信的神色。

    很简单,当一个人的信念被打破后,心情总有一丝若有所失的。

    半响,赵余庆深深地吸了一下气,有些人不甘心地说:“那你说吧。你到底想怎么样?”

    陆皓山毫不犹豫地说:“很简单,暗中积累力量,看事态发展成怎么样,伺机而动。只要手中有兵,退可以明哲保身,进可以逐鹿天下。”

    一开始并没有把话说满,留有一点余地。生怕赵余庆一时接受不了,现在先给他铺垫一下,到时真正举起旗帜时。他的内心就足够坚定了。

    咝,赵余庆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小子,还真是想造反,不过想想也是,现在大明朝摇摇欲坠,很难让人对它重拾信心。

    悠悠叹息了一声,赵余庆无奈地说:“好吧,老夫还是那句话,无论你做什么,赵氏一族都会支持,对了,如果需要用人,江油训练营有一千人,勉强还可以一用。”

    一千人?陆皓山吃惊地说:“岳父大人,这么快就招募了这么多人了?”

    “现在战局乱,流民多,只要有口饭吃叫他们做什么都可以,再说现在也闹土暴子,老夫的家业全在江油,不作点防备可不行。”

    陆皓山知道土暴子就是普通百姓对摇黄十三家的称呼,那是一群没有政治目的,纯粹为了生存和破坏,抢劫、勒索、绑票、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有时粮草不足,还把人抓回去杀了吃掉充饥,声名很狼藉,没想到,就是江油也有动静,不由吃惊地说:

    “摇黄十三家祸害江油了?”

    “那倒没有,不过听说他们倒是越闹越大了,我有一个在巴州的好友,就遭到他们的毒手,一家十三口全部被杀,唉,太惨了。”赵余庆边说边摇头。

    这年头,为了自保,有点能耐的人都养了大批的家丁护院,用来保护自己的产业,看到赵余庆也动了这方面的心思,一下子就养了上千的赵家子弟兵。

    倒也付合他的身价,据自己所知,这老小子生财有道,在江油开设了一个类似镖局的门店,派人保护那些缺乏安全感的行商,每个月都能有不少的银子进帐。

    把练兵做成了一门生意,还真会动脑筋。

    陆皓山眼中闪过一抹厉色,淡淡地说:“这摇黄十三家这么猖獗,早晚有人收拾他们的。”

    ……。

    就这样,赵余庆带着两房小妾在文冲千户所算是安顿下来,开开心心地陪女儿过年,在外面奔波了一年,身心疲惫的陆皓山也放下公务,和众人一起开开心心的过大年,就是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在河南、湖广闹得再欢,也懒得理会。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反正怎么也得折腾几年才会消停,同样是“气数未尽”,现在的自己,不想管,也没有能力管,越乱对自己越有好处,现在的自己还处于“深挖墙、广积粮”的阶段。

    虽说战亡近六百人,不过陆皓山大笔的抚恤发下去,朝廷的奖赏和抚恤在韩文登特别照顾下,也赶在年前分发到有功将士手里,于是这年过得也算滋润,自从升为利州卫的卫指挥使,陆皓山的地位一下子涨了不少,升官了,财运也跟着来了,一份份的礼单送进来,一担担的礼品抬进来,千户长、百户长、总旗小旗、有叙旧情的、有讨好邀升的,就是地方官府也派人送上厚礼,以便有事的时候卫所能及时出动。

    那些行商的商人也不吝啬财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