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英雄-第5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要穿过黄河,但是建桥的地点是在龙门,龙门过后,黄河河面扩大,并且流速也平缓,在这里架桥难度、成本最低。”杨锐完全是按照后世地图来规划铁路路线的,包西线和同蒲线之间少有横向铁路,侯西线是一条,北面一点的神木原平也是一条,不过侯西线离延长油田最近,所以他选择建设侯西线。
有道是鲤鱼跃龙门,复兴会更有龙门客栈,诸人听到杨锐说的黄河龙门建桥都是一阵亲切。章太炎插言道:“龙门好,龙门好。选在这里要比洋人建什么黄河大桥好的多。”
听他这么说,诸人都笑,徐华封道:“整条线有测绘吗?”
“嗯。”杨锐撒着谎,“初略的测绘过了,路线的选择没有问题,关键是施工方面还要做细致的测绘。但就目前来看,在龙门架桥还是不难的。”
“那就好。那第三条铁路是武昌到广州粤汉线吧?”徐华封问道。
“只是有可能粤汉线。粤汉、川汉这两条铁路已经被满清抵押给了四国银行团,虽然只是签订了草案,但是在洋人看来草案就是正式文件,就好像当年的沪杭铁路一样,草案都被英国人当了真。洋人如果会给钱,那么盛宣怀谈的那个草案我们也就认了;如果拖着不给钱,那就从九江修一条铁路,过南昌再往南一直修到香港。”杨锐道。
“也就是横穿江西再接香港,这也有一千公里了?”徐华封道。
“恩,长江以南,除了浙赣线就没有铁路。建国五年再怎么省钱,这三条铁路还是不能省的。”杨锐道:“这样两千五百公里铁路,以三万两每公里算的话,那就需要七千五百万,南方山多,怕三万两不够,估计这三条铁路的预算在九千万两左右,剩余的钱才是煤矿、电厂还有其他各种实业投资。”
三条铁路就去了近一亿,剩下的五十六个项目,以总额三亿算,除去囤积战略物资的资金,还有扶持民营的工商矿业,剩下的钱均分每个项目也只有两百万两的投资规模,这两百万看上去不少,但是杨锐这一次要建设的不是小厂,而是大厂,特别是磺胺、合成氨炸药,飞机、拖拉机、钢铁厂、机床、锅炉、船厂等等赚钱的项目,他都想建到能承受的最大规模。
比如钢铁,现在铁只有五十万吨,钢十五万吨,加起来只有七十万吨,要提升到两百万吨的规模,可是翻了三倍,两个铁厂可不是几百万两能打发了得,真要达到这个规模,再加上齐全的配套工厂,最少一千万两以上;钢铁如此,其他也多是如此,重工业本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若不是碰到一战,这么多钱投下去可是要赔一半的。
杨锐说完铁路之后,下一个议题就是如何对待旧体系的人员了。满人不伤性命,但要全部光屁股回东北,诸人对此心下认同,但是嘴上却还有些说法,不过杨锐本是站在道义上,只要满人能证明这些钱完全是自己赚来的,房子是买来的,自己有正当职业,比如大公报的英敛之一样,他只要把旗饷还回来,那他爱干嘛干嘛。
“竟成,那满人在朝廷里当官、当差、当兵挣的钱,算不算合法收入?”虞自勋问道。
“你还不如问我们承认不承认满清这个王朝是不是代表中国呢,”杨锐看着他没好气的道。“当兵的不算,只要是当官的,哪个没有贪过?只要是贪官,那查实之后就该杀。”
“那当兵的呢?”这才是虞自勋想要问的问题,“他们被我们俘虏之后怎么处置?”
“如果是汉人,那就等建国之后就放了,满人就另当别论了。”杨锐看着他道,“因为领土、外交等因素,我们不得不承认满清在今年以前是中国的合法政府。如果站在这个立场,只会得到一个极为荒谬的结论,那就是满清剿灭我们是合法行为,而我们革命是非法行为。这也就是说,被俘虏的新军无罪,但是对于满人来说,他们当兵是为了尽国民义务而战,还是为了维护统治民族的地位而战,那就很难分的清楚了。”
“参照美国的南北战争,一切军人在宣誓效忠之后都是无罪的。”虞自勋道,他明白之所以会说士兵无罪,是因为建国后的五十个师是要把满清新军编入的,而满人,军队怎么可能会有满人。
“美国是美国,‘我大清’自由国情在此。”杨锐见他又拿美国说事,不知道怎么忽然想到了后世网络上的名言,于是便笑着说了出来,不过旁人都不明其意,他只好道:“中国从来都不是法治社会,也少有拿宣誓当真的人,而自古以来,争天下都是成王败寇,满人那些军官和士兵,建国之后不管束,一定会是一个乱源。这些人不能像普通满人那般去东北,而应该去新疆。自勋,有句古话,叫做一不做二不休,我们把满人从皇位上揪下来了,更把他们从王公亲贵、一等民族,弄成了毫无地位可言的穷光蛋,他们会不恨我吗?如果恨没办法消除,那么就要把怀恨的人消除,我这么说没有什么不对吧?”
杨锐言含杀意,章太炎一边道:“自勋,竟成也不是要杀了他们、役使他们,只是把他们迁出关内而已。你想想前明的下场吧!”
章太炎提到前明不但让大家无语,更是让杨锐心中起了几丝邪火,他早前就想着成立满人别动队了,杀满人的事情,就让满人去干,如此后世被指责还能一推三六五,只是这样完美的想法却无法实现。
见大家都不说话,杨锐问道:“那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下面轮到贪官。因为建国初期还要借助这些人,所以不能像之前那般严厉,只要他们能上缴赃款就行。另外如果赃款已经投入到工业、商业当中,以稳定经济作为出发点,我们不可能提取现银,只能拿回股份就好。这是贪官的处理原则,大家看有没有意见?”
“满清无官不贪,重点不要再上,而应该在下。”钟观光道。“特别是下面那些收税的税吏,最为可恨。这些人每到夏税、秋税的时候,都是增收浮收,多收的钱大部分进了自己的口袋,要是干得久的,怕不必县令拿得少。”
“确实如此。”钟观光一说,其他几人都是附和的。不过杨锐则道:“六月份举义,十月份收税,有些地方占领的晚,那估计要到八月份才能稳定局面。县令以下的人,除了民愤极大的那一部分,其他人还是要拉拢的,不然今年的税收怕是一亿也完不成。”
“这些人就这么放过?”章太炎问道。
“嗯。只要配合我们就放过。”杨锐道。“虽然法政学堂的学生不断的到各地县衙实习,也不断的在收集各县的资料,但是没有经手过的人,真要贸然上场,并不能发挥什么作用。让这些人带一带非常有必要。不是民愤极大的,如果积极配合,最后应该让他们进国税局。”
杨锐说的坚持,诸人想到今年的税收,还是妥协了,毕竟没钱国家就会动乱,惩治污吏和稳定国家相比,还是后者更为重要。
说完贪官,最后则是士绅,之所以要把他们列出来,完全是因为土改。
“农民要收买,那士绅就必定要牺牲,这是权谋问题,和什么公义天理毫不相干。”杨锐一开始就定下了调子。“不收买农民,那农会的凝聚力就会大减。不过建国之后没有必要像以前严州初立的时候搞得那么血腥,只要让农行看到好处就行。”
杨锐一说到严州血腥,虞自勋就低声叹了一句:“三百一十九。”
他声音虽轻,但杨锐还是听到了,这是严州根据地统计的某个数字,当然,是很不确切的。他停下来看了虞自勋一眼,见他目光转移到了别处,只好把到嘴边的话给忍下了。革命——不对,在杨锐心里,已经很不屑革命这个词,不就是造反吗,何必弄那么洋气?在他看来,现在复兴会造反死的人还是太少,里里外外加起来也就不到十万。
看得出来杨锐有些恼怒,离杨锐最近的钟观光提了一下嗓子,道:“耕者有其田不管有多难,是必定要实现的。不如此,国家没有办法改变。我看过日本明治维新的土改,他们是把农民从大名那里给解救出来,把土地分给农民,而大名则发放国债。这样的做法让大家都满意,我想我们的土改也是可以这样,发放专门的土地债券给地主,然后……”
钟观光纯粹是为了不冷场,不过他说到了债券方式,杨锐则道:“宪鬯,中国一共有十一亿多耕地,而日本只有五百四十万町步,一町步等于十反,一反等于一点五亩,也就是全日本的耕地只有八千一百万亩,二十两一亩算,也就是十六亿两。而中国十一亿多亩,有三成多是在地主手里,也就是说他们手里有四亿亩,二十两一亩算,当有八十亿,十两算,也有四十亿。五两算,也有二十亿。这二十亿,你准备让谁来还?还是不准备还?”
钟观光见杨锐较真,尴尬道,“那你说吧,怎么实现耕者有其田?”
他这边投降,徐华封则道:“竟成,如果地要分给百姓,那债自然是要他们来背,十两也好,五两也好,总要有个数才说得过去,不然所以没地的人都要闹的。”
“他们闹不要紧,就怕土改会弄得市面上人心惶惶,田可以没收,那商铺和工厂是不是也可以没收?一旦大家以为我们连商铺工厂都要没收,那这些人全都要进租界了。”王季同也插言进来了。他怕杨锐会和以前严州一样,强制没收土地同时杀人。“竟成,就我们这些人,真要想在欧洲大战时多挣钱,那么就一定要稳住市面人心。五十六个项目能挣多钱?加上天字号又能挣多少钱?最重要的就是让全国工商业者都借此机会挣钱,这才能…做到你以前说的实现利润最大化。其实很多士绅不但有地,还有大大小小的作坊,他们挣了钱没处去,只好买地存钱。一旦强制没收土地,那他们最后一定是躲进了租借,这般下来大战期间再挣钱,他们也挣不到的。”
见这么多人说话,虞自勋也说道,“其实如果强制收地的话,那就和前面的工业项目相矛盾了。建那几十个项目真正的目的是为挣钱,但是强制收地只会让士绅都跑光,他们跑光,我们没有那么多人手去接手他们的作坊,最终的结果就是五十六个项目挣钱了,士绅百姓却没有挣到钱,算来算去还是亏了。”
见虞自勋都说亏了,杨锐怒极反笑,问道:“怎么,你也会算账了吗?”
“竟成,之前我还不信欧洲会大战一场,但是现在看他们两个阵营,泾渭分明,怕是这仗是免不了。如此看来,他们大战的时候,就是我们挣钱的时候。是不是真的能挣二十亿难说,但是十几亿还是有的。这些钱就相当于甲午时日本得的那两亿三千万两,已经基本能把国家变一番模样了。不管是政府挣的钱,还是士绅百姓挣的钱,都是中国的钱。”虞自勋道。他倒不知道杨锐是气急。
“重安兄有什么要说的吗?”杨锐问道。四个人都表了态,只有谢缵泰和章太炎没有说话。
“大家说的都很好。”谢缵泰第一句话谁也没得罪,“百姓没地种不行,租税这么高也不行。不过华侨里面很多都是地主,一旦强制收地,那华侨那边就要得罪了。这些人飘洋过海去做苦工,很多就是想变成地主的。有些人一辈子都没做成地主,还把命搭上了,死在了外洋,有些运气好的,终于在家里买了几块地,一旦要强制没收,那他们就要拼命的。”谢缵泰说完话,还怕杨锐听不见去,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