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清末英雄-第6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风东渐,军事科学一直在进步,并且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我们都有些措手不及,这也是学校要求大家务必掌握一门外语的原因,一个中高级军官,只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不关注世界各国的军事进展,是一种失职。以火炮为例,黑火药大炮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之后开始使用无烟火药。大炮本身也从架退变成了管退,口径越来越大,威力越来越强,步炮之间的合作亦越来越紧密。

由此不难看出,科学的发展推动军事科技的发展,而军事科技的发展。又在逐渐的改变原有的战争模式。日俄战争中,日本骑兵战胜了俄国哥萨克骑兵,为什么?因为日本骑兵不骑马,只开枪——开机关枪,机枪一扫,哥萨克骑兵只能落败。这也就是说骑兵这个延续数千年的兵种正在消亡,这就是军事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结果,它不但改变战争模式,更消灭兵种。

只要能提前预知并把握因科技发展而推动的军事科技所改变的战争模式,那么复兴军就将站在世界军事之巅,这也正是西方人凭借科技进步所带动的军事科学进步,从而在半个世纪以来压倒我们的原因:他们研发出洋枪洋炮,他们研究出如何使用洋枪洋炮,所以他们赢了,仅此而已,这和白种人至上毫无关联。但科技的发展并不只是西方才知道,只要我们能敏锐的发现军事科学的进步,并且准确的运用它,那么人们势必会说中华至上。”

杨锐这一次的讲话只在说理,所以场面略显沉闷,但他说到‘中华至上’的时候,学员和教员们都鼓起掌来。等掌声稍歇,杨锐接着道:“军事科学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如果说军事科学是理性的,是靠思考和计算得出的,那战争艺术就是非理性的,是靠心性和灵魂感应的。这种非理性从远古人类打猎开始就深植于我们的心灵之中,放到现在,放到中高级将领身上,那就是能否把握战争的节奏,能否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给对手最猛烈的打击。

这种艺术性的东西,不是书中能学会的,只能是靠天生,或者是靠实战磨练。对于战争艺术的培养,学堂里是要求每个学员都要学会一门艺术,比如吹笛子啊、画画书法啊、刻印啊(大笑),这些都为了要陶冶诸位的情操,培养灵性和悟性。

这其实没什么好笑的,不懂艺术不懂审美的军官并不是一个好军官,因为这样的人必定呆板,再往深里说,一个军人如果不能感知自己的祖国是美丽的,那他为何要保卫她?只是因为命令,只是因为责任?这其实还不够,唯有挚爱这片热土、热爱这个国家的人才会完全的燃烧自己去为之奉献。(鼓掌!)

培养心性是一,临摹前人是二。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如果诸位感觉天赋不够,或是自认磨砺不足,那就先熟记前人的战例吧。学校图书馆里头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各种战例,有胜利的,也有失败的,大家多看一看,多想一想,说不定那一天就会醍醐灌顶,提早得道……”

杨锐的讲演虽然在诸人的大笑中结束,但学员和教员都感觉有所得,乃至一边冷眼旁观的德国教员,也因为他那句‘只要能提前预知并把握因科技发展而推动的军事科技所改变的战争模式,那么复兴军就将站在世界军事之巅’而若有所思,‘战争模式’这个词在以前杨锐对军官的讲话里就有体现,可到底什么是战争模式?什么改变会导致战争模式的改变?这些杨锐都没说,只能大家去想。

其实对杨锐而言,天资平常的他之所以在军事上越来越自信,并不是因为军队多了,而是因为他完全知道近百年来的战争模式将如何改变,这也是他最终认定万历计划可以成功的原因,因为这是一场战争模式的变革。以日本人到二战都还坚持战列舰的呆板,要从容应对因军事科学进步而变革越来越快的战争模式,那简直是太阳从西边出来那般艰难。

讲话之后的杨锐被学员礼送出校,一上马车就有电报过来,李子龙凑的很近汇报道:“总理,船队在台湾以东八百海里菲律宾海某处,与一艘日本巡洋舰相遇。”

“啊!”杨锐轻轻的惊呼,他有些不明白为何自己有水上飞机也还是避不开日本海军,他无言的从烟盒里抽出根烟,却没有点上,问道:“交火了吗?”

“莫菲特中将和田士捷中校在电报里说,日舰紧追不舍,估计在二十分钟后就会交火。田士捷中校报告狼群将按照之前议定的方案将其击沉。”李子龙还是小声的道。特别是‘击沉’两个字,他说的很是轻。“先生,要通知他们改变方案吗?”他问道。

“不必!沉的越干净越好。”杨锐点上烟,他并不只担心日本人报复,更担心船队有什么损失,几万里都过来,现在到了台湾东面,那便是在家门口了,要是船队在炮战中出事,水压机沉入大海,那就呜呼哀哉了。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现在他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美国人签合同、拿黑钱的时候,拍胸脯说的多好,可现在呢?借口换了总统,就想不买账,要不是把南阳油田也给了美孚,怕美国国会那边已经裁定自己和伯利恒的合同非法了。还是洛克菲勒家族好打一些交道,伯利恒背后的老板摩根就是个白眼狼。

“叫人去叫外交部的重安吧。”杨锐烟燃到屁股都没有再吸第二口,他相信日本那艘巡洋舰这回一定是沉了,日本人苦寻不得会怎么报复,还是要提前想好对策的。

半个小时候,银英殿内。

“什么!击沉了日本巡洋舰?!”和英日法俄的关系紧张,谢缵泰脑袋上的头发掉了不少,现在听说海军击沉了日本巡洋舰,激动之下他帽子一脱,开始使劲挠头皮了。

“不是击沉了……哎,也不是。就当作击沉了吧。”虽然还没有得到通报,但杨锐料想那艘日本巡洋舰沉的也差不多了。“但对我们来说有利的是,日本人搞不清这舰是怎么沉的,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在沉没之前,这艘巡洋舰和我们有交火,但海圻号不可能短时间之内击沉它,甚至击伤它都很有难度。”

“竟成,莫害我!莫害我!巡洋舰和我们的军舰交火,一会就沉了,这不是我们的击沉的是谁击沉的?此事一出,日本人、英国人可又要闹腾了。”谢缵泰毕竟不是海军,也不了解船队的计划,话语里满是焦急。

己卷第二十二章顾不着

反对英国那就要靠近德国,可靠近德国自然就得罪法国,得罪法国于是就牵扯到俄国,就这么个简单的逻辑。在中德之间大做生意、表示友好的时候,法国人的怒火是最盛的,俄国基于地缘政治,也开始警惕中国,外交环境顿时极为恶劣。特别是俄国,对中国政局影响甚大。

谢缵泰就是为此而焦头烂额的,最后没办法向法国人定了上千万法郎的纺织机械,向俄国承诺其在西域的特殊利益,才把事情给勉强压了下去。现在若是击沉日本巡洋舰,英日又要再闹,法国又要跟着英国被拉扯出来,俄国也会不甘寂寞的跑出来要好处,这也是谢缵泰说‘莫害我’的原因。老是委曲求全的赔罪讨好,不光舆论唾骂,他自己心里也不好受。

“重安!”杨锐忽然间把声音提了起来,“日本人满太平洋找我们,莫菲特、于三宝他们好不容易逃到了菲律宾海,可还是被被狗日的找着了,他们一见面就开火,即便日本人看着巡洋舰被我们击沉,那他娘的也是活该!”杨锐对日的态度一向是强硬,对于击沉日本巡洋舰他不以为忧反而为喜,多少年了,狗日的也沉了一艘大舰。

“竟成,日本人是活该,可这事情一出,他们一定会报复的。”谢缵泰还是摇头。他知道杨锐在准备战争,可现在准备好了吗?

“日本人很难判断巡洋舰是我们的击沉的,四千吨击沉七钱吨,说出来他们自己都不信。”杨锐强调道。“现在最有可能被他们认可的是,日进号和我们交火之后引发大火,因弹药库爆炸最后军舰沉入海底……你就说说吧,这事情该如何是好?”

“事情都这样了,还能怎么样?恶人先告状呗。”谢缵泰从抱怨中回过神了来,“趁着日本人还不知道自己巡洋舰沉了,马上大张旗鼓、措辞严厉的照会他们,再就是事后千万不要说是我们击沉的。就说交火之后两舰就避开了,巡洋舰后来怎么了,与中国无关。还有船队那边你也要想办法让大家别乱说话,就怕有些官兵一时兴奋管不住嘴。”

“好!就这么办。”杨锐马上同意谢缵泰的提议。“船队那边你就放心吧。一年之内要他们闭嘴还是做得到的。”

当晚六时三十分,一份措辞严厉的照会被送到了日本公使馆,接过一等秘书水野递过来的照会,日本公使山座圆次郎不屑道:“但愿海军能干的利落一些,不要让任何一个支那人逃回来。”

“阁下。那这份照会……”水野明白帝国到底在干什么,不明白的是怎么回应支那人。

“下个月再考虑吧。”山座圆次郎把照会扔到一边,一下就把时间推到十几天之后,那个时候沉入海底的支那人早就被鱼吃光了。

洋人对中国的照会是要立即回复的,可中国给洋人的照会,那常常是不了了之。为此,在给日本公使馆送照会的同时,京城中的中外记者都接到了总理府新闻处的电话,说是有极为重要的消息要宣布。自从没事干只会提笼遛鸟的满人被清理之后,北京的休闲场所越来越少。夜间无聊时听闻总理府要开新闻发布会,全城的记者,甚至包括公使馆的各国秘书都跑到总理府了,这些人一是看笑话,二是发布会照例会有茶点,总理府可是装了空调的,晚上这么热,去那正好吹空调。

洋人记者中来的最慢的是莫里循,和其他洋记者不同,他对复兴会政府充满着好感。虽然泰晤士报因为英日同盟的缘故对他的很多文章都是删选性的刊登,但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情况正在逐渐变好,这个巨人已经不再沉睡。开始努力站的起。

莫里循本以为自己到的是最早的,可顺天时报的中岛镇雄先生、远东时报的W。C。唐纳德先生、美联社的麦考密克先生、北京新闻报的冯勒培先生,东亚劳埃德报的棣利斯先生都已经到了;除了各国的在京报纸,津京本地的大报,如中华时报、京话日报、帝国日报、燕京时报、新民丛报(复刊)、民报(复刊)、京报、大公报,还有各地大报的驻京记者也都到了。莫里循看着时间。离新闻发布会还有二十分钟,却不想大部分记者都到了,自己原来是最晚的。

“乔治,听说了吗,大家都在猜测是从美国回来的船队出事了。”和莫里循相熟的远东时报记者唐纳德悄悄的对莫里循说道。

“真的?”莫里循第一反应这极有可能是真的。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外交部官员的主要活动就是为船队回国而努力和各国沟通,但很遗憾只有德国愿意为船队提供加煤站,也正是这样,船队回国选择的是南太平航线。

“中国人要疯了!”莫里循想完就下意识的来了这么一句。现在中华时报每天头条都在报道船队的行踪,一旦出事,那中国一定要报复。

“那又能怎么样呢?乔治。”唐纳德知道莫里循对现任政府很有好感,认为杨就是中国的俾斯麦。“我对中国船队的新闻并不感兴趣,他们迟早都会沉在太洋的某处。我今天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