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争夺台湾:1949-1979国共对话秘录-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Vチ热朔殖�13艘大船,好不容易逃到台湾北港。此时正值第二次中荷澎湖之战之后,荷兰人刚从澎湖退迁台湾安平港,其军力不超过千人,而郑芝龙等约数百人,荷兰人不敢惹是生非,让郑芝龙等人在台湾站住了脚跟。
  1625年10月,在台湾已日益声隆的颜思齐逝世。年仅20岁的郑芝龙脱颖而出继承颜思齐大佬之位。
  当时台湾地旷人稀,土著居民生产力极其落后,为稳定后方,建立根基,郑芝龙乘两次大旱灾,招饥民数万,每人给银三两,三人发给一头耕牛,用海船接送台湾,开垦荒地为田,衣食之余,纳微税于他,其结果人心大快,郑芝龙的势力迅速膨胀,拥有约1千船只组成的庞大舰队,一跃成为“海上之王”。
  福建巡抚熊文灿慧眼识英雄,亲派卢毓英将郑芝龙招抚,授职海防游击将军,后又官拜福建水师提督。就这样郑芝龙就完成了从海盗到明朝海防将军的转变过程。这样,本来孤悬海外的台湾,就因为郑芝龙的降明而部分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1)
  1644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很多翻天覆地的大事,先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打进北京城,明崇祯皇帝不得不在景山上吊自杀;其后,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降清,引得清军入关,几年之内就荡平中原、江南,建立了清王朝。
  1645年郑芝龙拥明皇子朱聿键在福建登基,建立南明隆武政权。郑芝龙官拜太师平国公,实是南明的支柱。
  当时,清军南下,将南明王朝之一的南京福王即弘光皇帝击溃,掳弘光帝北上,下一步那就是攻占福建了,郑芝龙在清兵压境时做了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决定其性命的一次投机:叛明投清,而满清大贵族也想兵不血刃轻取福建,答应他做三省王、闽粤总督。但这一次,在他的家族里并非人人都跟着他投降清廷,其头一个就是他很得意的长子郑成功。
  郑成功原名郑森,只是后来为表示抗清决心才自改名为成功。他因父亲的功业被南明隆武皇帝授官为御营中军都督。隆武皇帝曾摸着他的背说:“可惜孤没有一女配卿,但孤视卿为驸马。”随后赐尚方宝剑,仪同驸马,十分器重。满清贵族以郑成功尚未降清为由,将郑芝龙软禁下狱,甚至攻占郑成功泉州老家,逼死郑成功母亲。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郑成功忠孝难两全,遂择忠而事,诣孔庙,焚所穿儒服,拜先师,举义旗,年仅22岁。隆武皇帝表其忠,赐国姓“朱”,时人尊称其为“国姓爷”,一呼百应,东南半壁抗清复明的斗争如火似荼。
  1658年,郑成功以80万人大举北上,意在攻占南京。出师前满腹豪情地赋诗曰:“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经数次血战,郑成功的大军于次年败于金陵城下,最后不得不退驻厦门,以厦门、金门两地死撑着南明的空架子,处境十分险恶。
  1661年,郑成功采纳了何斌的建议,在厦门召开会议,宣布进攻台湾。
  1661年4月21日即农历3月23日,郑成功亲率2万余人的大军,分乘船舢200余艘,从金门起航,浩浩荡荡地乘风破浪驶向台湾。
  1661年4月30日上午7点30分,郑成功率领他的军队登上了台湾岛。与此同时,约60艘最大最强的战船亦接近荷兰舰只,双方开始海战。郑成功取得制海权。
  在郑军成功登陆的第二天,决定台湾命运的陆上搏杀开始了。荷兰人以为中国人都是文弱儒生,不能打仗的,25个中国人也不能抵抗一个荷兰人,于是以12人为一队前进,到了相当接近时,就向中国兵开火。中国人报以无数的箭和火枪。180名荷兰士兵全部被郑军消灭。
  郑成功于海、陆两路分别击败荷兰人的抵抗后,将荷兰人在台湾的两座城堡安平城(即赤嵌城)和罗汶蒂亚城团团围住,两次派人去向荷兰人招降。
  郑成功估计荷兰人很难说服,于是发出最后通牒说:“我限你们在明天早晨8点以前决定,如果你们情愿退出台湾岛,那么只挂白旗,如果你们宁愿抵抗,那么只挂血旗就是了!”
  荷兰人狡猾地不挂白旗,也不挂血旗,自恃城堡坚实,城内储粮丰富,水源充足,且援兵可能将至。
  郑成功出于种种考虑并未全力攻安平城,而是先以威慑力量迫使罗汶蒂亚的荷兰人投降,再对安平城进行围困。
  时至8月12日,由荷兰东印度公司派出的700名援兵来到台湾,给荷兰人的头子揆一极大安慰,以为可以扭转局势,遂于9月16日对郑军发动主动进攻。
  这一天的战斗使荷兰殖民者真正尝到了郑军厉害,结果3艘小舰被郑军夺取,2艘大舰搁浅,1艘被郑军击毁,荷军伤亡130余人,在明显要战败的情况下,揆一不得不决定挂白旗投降。
  郑成功率军历经9个多月的艰苦战斗,在台湾岛内人民的支持下,终于迫使荷兰殖民者头目揆一于1662年1月签订了18条降约,自此台湾结束了荷兰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后人为此役赋诗道:“殖民略地日观兵,夹板威风撼四溟,莫说东方男子少,赤嵌城下拜延平。”诗中的“延平”指郑成功,时官拜延平郡王。 
                  
郑成功收复台湾(2)
  荷兰一位勋爵曾说过:“以我们欧洲人的准则来判断中国,没有比这更能使人犯错误的了。”那位向郑成功投降的揆一后来写过一本书叫《被遗误的台湾》。从书名看,仿佛浸透着无限的失落感。台湾的确被荷兰人“遗误”了。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曾因他们的肆意掠夺而滴过血。然而,此刻的荷兰人对于台湾却只有挥泪别语了。
  郑成功最大的历史功绩就在于他驱逐了占据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并大规模地、有组织地移民台湾,开发台湾,使台湾引进了明朝中国的政府组织,他不愧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可惜这位时人敬仰的“国姓爷”进台不久,即于1662年6月23日病逝。当时清康熙帝闻讯曾挽一联远吊郑成功这位忠君爱国的南明孤臣。联曰:“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康熙大帝完成了中华一统
  郑成功去世后,由他的长子郑经继位。新兴的清王朝念念不忘威胁自己王朝的南明势力,于是对台采取了迁界之策,将大陆沿海各省海边居民尽迁入内地,离海30里村居民宅全部烧毁,制造“无人区”,以此堵绝台湾与大陆的联系。因为清廷的封锁,台湾非常缺粮,郑经决定从大陆沿海招纳大量流亡人口,郑经对外实行开放政策。并与英商签订了通商协议。此后,每年有几艘英船载着步枪、火药、精细器皿来台与台湾的香料、蔗糖等物质交换,使清廷的封锁政策对台湾没有什么效果。郑经雄心勃勃,欲扬先父的雄姿收复中原,然而他心有余而力不足,虽两次渡海出师西征福建,但败得很狼狈,手下20万大军投降者无数,因两次西征台湾之民力亦因支撑战争而消耗殆尽;郑经壮志未酬而意志消沉,于1681年春病死,时年才39岁。
  清王朝康熙皇帝得到郑经暴死后诸子争位而郑经当年两次西征使台湾民力因支撑战争而消耗殆尽的情报,立即启用精通海战原郑氏降将时任内大臣的施琅出任水师提督,全权负责攻台事宜。
  1683年7月8日,施琅亲率战舰230艘,二万余人自福建铜山出发,9日上午前锋船只抵澎湖。10日发起进攻,先后焚毁、击沉和俘获郑军大船89艘,其他小船107艘,杀死郑军将领头目300余人,士兵12000余名,其余的郑军纷纷投降。施琅在歼灭郑军后,立即安抚当地居民群众,对郑军将领以礼相待;士卒则给他们银米;有负伤的人也代为医治;有欲见妻子儿女的则派小船将他们送到台湾。投降的士兵把这一切在岛内辗转传述,岛内人心更加涣散,毫无斗志。1683年10月施琅率军登上台湾岛,迫于形势,郑经的儿子郑克塽只好上表求降。自此结束了郑氏在台湾的22年统治。
  康熙皇帝接受施琅的建议,将台湾收入中国版图称为台湾府,下设三县,由福建省巡抚管理。从此,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统一大家庭的怀抱。 
                  
西方列强分噬台湾的尝试(1)
  在19世纪40—60年代,衰落得几乎没有什么海上力量的大清王朝,在西方列强的侵华舰队的海上进攻面前,连遭失败,古老的中国自然成为列强争相分噬的一块肥肉,台湾由于物产丰富和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首当其冲。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前,台湾是鸦片走私活动最猖獗的地区之一。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运输舰驶入台湾基隆港,炮轰中国炮台,遭守军还击,终于难以得逞而逃走。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许多外国商人、鸦片烟贩和冒险家们争先恐后拥入台湾,以不平等条约为护符,以炮舰为后盾,肆意恫吓官民,欺压人民,无恶不作。他们凭着雄厚的资金、先进的通讯工具,在短短的几年内,便牢牢地控制了台湾主要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使台湾迅速沦为半殖民地。中国人再一次遭受被掠夺的命运。
  1868年,英商华麒麟在事先未得到台湾当局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在台湾梧栖私开洋栈,收购樟脑,并将私购来的樟脑出口,被鹿港同知洪熙查获扣留。不久华又私自潜入梧栖,台湾地方当局下令通缉。华开枪抗拒,逃往淡水。英国领事以保护英商为借口,要求英政府派军舰来台。英军动用武力,派军舰占领了安平。在英军的武力胁迫下,强迫台湾知府与其签订了《樟脑条约》,清政府承认废止樟脑官营,准许英商前往台湾内地买办,赔偿英商损失,撤换“起事”官员。英军于一周后撤兵。
  大洋彼岸的美国对台湾的野心早已有之。1849年,就有美船“道芬号”航抵基隆。1854年,美国东方舰队司令伯里在访问日本时,以援救航行中遇难的美国人为名,再次派遣军舰“马其顿号”和“供应号”前往台湾,勘察基隆煤矿,测绘台湾海岸的地图,写成《有力的美人》一文。文中说:从地理位置上看,台湾“可以和中国、日本、琉球、交趾支那、柬埔寨、暹罗、菲律宾以及附近所有岛屿交通”“它在海陆军事上占有优越的地位,不但瞰视,而且可以控制这些商埠和中国海面东北方的入口。”“台湾是一个有价值的岛屿,对美国的价值最大。”他竭力建议美国政府占领台湾。同年,美国驻宁波领事哈利斯写了一份长达100多页的意见书寄给美国国务卿,主张用钱购买台湾。1857年,美新任公使巴加向美国务院提出报告,坚持应该变台湾为美国的直接殖民地。1867年5月,美国舰队司令贝尔率巡洋舰“哈德福号”和“威奥明号”,载陆战队官兵181名从上海赶往台湾。6月23日美舰驶抵台湾打狗港后,没有同中国地方当局接触,直接约英国领事随舰同行。他们以为凭船坚炮利便可对台湾居民为所欲为,但遭到台湾人民的强烈抗击,侵略军被迫狼狈逃回。
  19世纪中叶,数百年来一直梦想扩疆台湾的日本,原也是个封建之国,也曾与中国王朝一样,为防西方势力的侵入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吃尽了苦头后,当时的日本明治天皇决意以西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