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传统与变迁-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代化的中国。日本的现代化进程远远走在了中国的前面,究其原因,即日本地方虽小,反应却快,并且具备快速接受西方制度与观念的种种素质。
中国现代化的滞后发展可以从社会及制度两个方面找到原因。有些人认为,中西传统社会并无明显差别,而西方“帝国主义”侵略才是造成中国现代化滞后发展的主要原因。这一极端看法将一切西方的影响都视为洪水猛兽般的“帝国主义”侵略,但未能说明为何同是“帝国主义侵略”,在中国和日本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们认为,起初西方对中日两国都只产生轻微的影响,也未构成多么大的威胁,但日本在西方的刺激下,迅速做出了成功的回应。至于中国,除去幅员及惰性等因素以外,其滞后也是受到文化中心主义等儒家国家一社会观念束缚的结果。当“帝国主义”于19 世纪末在华势力大张之时,中国已是积重难返无法做出成功的回应了。即使这样,中国早期做出的现代化努力仍然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和日本拉开差距是后来的事,19 世纪60 年代的局外人恐怕还是看好中国的二1860 年清朝的政治结构发生了两大变化:首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迫使“天子”不得不承认天朝与外邦是平等的国与国关系,这给了中国“大一统”观念以致命的一击;其次,清政府为扑灭太平军起义而不得不重用曾国藩等汉族士大夫,这造成了地方军事力量的崛起并削弱了满洲人的统治。这些变化其实正是后来日本改革的先声:使中华帝国或日本成为国际家庭中的平等一员,并将汉族百姓或大和百姓视为帝国军事力量的基础。不过日本很快就实现了这些目标,但中国却一直等到很晚的时候才做到这一点。与明治维新相比,中国在19 世纪60 年代进行的改革只是漫漫征途中步履维艰的第一步。
自强运动及合作政策(洋务运动)
太平军于1860 年至1862 年进攻_上海与宁波时被英法联军击败,这使得当时的清政府意识到西方军事技术的强大,于是准备仿效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制度来解决国内外的问题。曾国藩曾引用孟子的话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恭亲王奕诉建议通过镇压国内起义以获取西方的军火武器。中国自古以来的策略,“以夷制夷”,显然已过时了。相反,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时人的共识。在此基础上,中国于1861 年后在外交、财政、教育及军事等领域内发起了“洋务运动”,而这些改革又进一步扫清了朝贡制度的残余。
英、法、美、俄等国的驻华公使对此纷纷表示欢迎,他们不仅相互合作,利益均沽,并且与中国政府也采取了合作的政策。像阿利国(Butherford Alcock ,曾于1865 年至1869 年担任英国内阁部长)等外交家建构起中外条约体系后,又致力于在中国本身利益和西方在华特权之间寻找平衡,并适当地节制在华英商的非份要求。阿利国承认,中国的现代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但社会转型只能是循序渐进。19 世纪60 年代时西方奉行“合作政策”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中国逐步走向现代化。
1861 年3 月,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外交事务)而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奕折担任总理大臣。这个机构实际上只是附属于军机处的一个涉外机构,直到1901 年成立“外务部”才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对外政策仍需由皇帝木人裁定,而且总理衙门也只负责北京城中的中外交涉事务。至于沿海省份的中外事务,则分别由“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负责处理,两职一般由两江总督与直隶总督担任,并直接对皇帝负责。太平大国起义促进了地方势力的发展,而上述下放权力的措施正好适应了这一现实。
海关制度的建立
清朝外交事务新秩序之能够建立,英国人在中间起了很大的作用。英人李泰国于1855 年担任上海江海关税务司,他熟谙汉语,曾于1858 年参予起草《 中英大津条约》 ,后于1861 年上月被恭亲王兼总理大臣奕诉任命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不久他受清政府委派赴英购买军舰,后组成舰队开回中国并企图控制这只舰队。当这只舰队于1863 年来到中国时,奕诉与曾国藩都表示拒绝这一安排,付与偿金后将舰队退还给了英国政府。李泰国认为自己是清廷的客卿,不归清政府管辖,如他曾经说过,“一名绅士听命于亚洲的蛮子并为之效劳,这个念头真是太荒谬了。”
赫德(Robert Hart)于1 863 年继李泰国之后担任中国海关特总税务司,制定了由外国人管理海关事务的新制度。赫德为北爱尔兰人,于1854 年来华。他曾对担任海关特派员的外国同事说过,“接受中国政府的薪晌,就得为中国政府效劳”,这个人同时便是中国官员的“同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人民的同胞”: 他和一手下的外国同事控制了海关事务大大小小各个方面,但在名义上仍接受各商埠中方海关长官(多由道台兼任)的领导,海关收入最终也交予后者。赫德本人负责管理外方人员,到了1875 年,其中有252 名英国人及156 名来自其余欧美16 个国家的人员。凭其高明的手腕、耐心与预见力,赫德为大清王朝创建了一支现代行政机构,如他聘用外国人来管理外商的在华活动,为清土朝迈向现代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在赫德的建议下,清政府利用海关的收人,在北京创办了“同文馆”,以便为清朝的外交人员培养翻译人才。正如总理衙门的一道奏呈所云,与外夷交涉,须先知其性情。李鸿章亦说过,办夷务须先规其野心,防其非分之想,识其优劣长短。同时上海、广州及福州也开办了“广方言馆”,但学员多为中年旗人,因而成绩并不理想。
随着船坞及兵工厂的建立,时人对西方科学知识的渴求亦与日俱增。曾国藩与李鸿章于1865 年在上海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8 年中国人独力制造出了中国的第一艘轮船,但是轮船马达仍需国外制造。当时翻译西方科技文章亦风行一时。另外在法国的帮助下,清政府于1866 年还在福州创立了“福州船政局”。几乎所有这些西化举措都是由总理衙门负责办理的。中国在19 世纪60 年代奉行的政策兼有新旧两种时代特色。西方侵略者在商贸、外交方面获得利益,中国政府则从他们那里学习军事技术以抵御外侮、镇压国内起义,但同时也致力于振兴旧式的儒家管理方式。相形之下,维护传统与国家的大一统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办洋务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二、儒家统治制度的中兴
上文谈到,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均已达到高度的稳定及自足,即使在衰败阶段外界的影响亦莫奈他何。统治过程中,对秩序的需求、士大夫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以及保守的儒家意识形态均水乳交融在一起而相辅相成。其结果,身处内忧外患之中的中国,在19 世纪60 年代做出的回应是重申或重建儒家制度而非使之现代化。于是新生事物一概受到排斥,正如一位保守派领袖所云:“何故师法夷人?彼本我中华之大敌:〃
除去这种制度上和心理上的惰性之外,1860 年后的满清政权已是风雨飘摇,朝不保夕,故清在平叛之后的短暂中兴期间志在恢复传统而非开拓创新。不过此时的清王朝已然元气大伤,新继位的同治皇帝尚在冲龄,由其母慈禧太后(1835 一1908 年)垂帘听政。这位了不起的女人聪明过人且意志坚定,但是心胸狭隘,她主政之后,很快就熟谙了险罚减否这一套帝王之术而成为大清王朝的实际统治者。她依靠宫里的太监,牢牢把持了国政,同时也任用了一批大臣,但她丝毫未曾意识到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现代化转型问题。结果,当时尊孔复辟之风甚嚣尘上,大清王朝一时亦得回光返照,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却遇到了挫折。
平定国内叛乱
1864 年天京陷落,标志着清政府的对手― 太平天国的覆灭,但各地的零星起义仍然接连不断。捻军据守村寨老巢,实行“坚壁清野”的战术,切断了清兵人员及粮食的供应补给。同时,捻军的骑兵部队还在北方各省流窜作战,太平军的余部亦有加人,捻军势力一时大张。这一切都促使曾国藩于1865 年率军围剿捻军。曾国藩率领下的清军曾两度攻古捻军老巢,并将其村寨夷为平地,但这并未起到f 十么作用;村寨上上下下仍然支持捻军,他们很快就又重新建立了营寨。于是曾国藩采取传统的策略,即一方面悬赏捻军首领的人头,一方面又招安其部下随从:曾氏在捻军老巢附近建立了4 个据点以及封锁线,在封锁范围内仔细“筛蓖”何个村寨,并将居民按5 人一组编户并指定各村的负责人二另外,清兵还就地开荒屯田似确保人员和粮草的供应,同时也切断了捻军人员和粮草的来源。这样,曾氏便以其人之道还治了其人之身。
1866 年下半年,李鸿章率领淮军围剿捻军。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起义后,由于部队经费不足及领导、纪律等问题,正式解散了湘军,而李鸿章的淮军代之而起,成为当时中国的一支主要现代化部队。淮军使用江南制造局生产的武器,7 万人共拥有3 万多只毛瑟枪及舰炮,此外还有7000骑兵部队。
1866 年之后,捻军被部署在山东西部及西北部、运河与黄河沿岸1000英里的10 万大军封锁线分割为东西两块。其中,东捻军于1868 年上月被清兵消灭,西捻军亦于同年8 月溃败
云南杜文秀率领的回民起义则又坚持几年。杜文秀为穆斯林回人,对汉人号召力不大、清政府一方面加强地方统治,一方面采取政治分化的手法,同时兴办地方团练,由地方缙绅管理指挥当时甚至有不少回民也投向了清政府一方、由于迁徙及死亡等原因,回民人口减少了一半有余。回民起义军所占据的昆明等53 个城池亦久久被围,后逐一为清军攻破,城破之日,不免又成血泊火海。清军于1873 年攻克了大理,杜文秀服毒投清营后自杀身亡。贵州的苗民起义亦于同年被平定。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回民曾于18 世纪80 年代发动叛乱,到了19 世纪中期,又因不堪官府压榨而兴兵起义。1862 年,西安回民首先发难,并逐渐向西发展、西北为战略要地,但此刻清政府正忙于应付太平军及捻军起义,氏到平定这两大起义后才得暇西顾,派左宗棠前去镇压:左宗棠花了恰好如其所料的5 年时间( 1868 一1873 年)收复了陕西和甘肃。他按照先代成例,巩固地方政权,加强粮草供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左氏有计划地层层推进,逢寨必毁,见人(回民)则杀。1871 年时,正如他在致某友人的书信中所云,其妻已段,其鬓已华,齿牙已落,又患痢疾及疟疾,并因进兵缓慢而受到朝廷的斥责。不过到了1873 年,尽管回民人数锐减,西北地区却又重现了升平的局面。清朝在19 世纪60 年代的中兴是传统文治武功的最后辉煌。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堂均为士大夫官僚,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不特因其奋力作战,更是由于他们成功应用了儒家的道德和政治原则,在恢复经济生产的同时实行有效的赋税制度,并且采用了西方的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