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传统与变迁-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引人骑兵是军事改革的又一举措。胡服骑射对汉族地区产生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军事领域。骑马具有更大的机动性,这就促进了东西亚之间的文化交流。当时西方的发明和观念加速流入中国,而后者得以赶上一度存在的技术差距,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甚至在视觉艺术领域,如西方对人像轮廓的重视,通过游牧民族传入中国后,也逐渐代替了商朝的纹饰风格。
由于骑马作战的优势,中国北邻的游牧民族在军事上形成了更大的威胁。后果之一,是中原北部诸国纷纷修筑长城以抵御外敌入侵,这在后世联接起来称为万里长城二另一后果,是中原军队以骑兵作战代替了车战方式。弩弓的发明使骑兵作战如虎添翼,大约也促进了这一过程。骑战带来的第三个后果则是胡服的引进:这种服装分卜衣和裤子,比传统的宽袍大袖更便于行动:)这样,中国人在农业民族中率先穿起了裤子。
寻求政治稳定的局面
东周各国在周室陵替、争战频仍的情况下,曾努力将战事控制到最低限度并稳定政治局势。为此他们经常举行双边或多方会盟,纷纷提出裁军的建议,并签订盟约组成联盟。各国王室之间的通婚是巩固联盟的重要手段,而对附庸国则向之索取人质以确保其不生二心。具有“蛮夷”色彩的楚国对地处华北平原的呀’原诸国尤其构成威胁,于是后者频频结盟以合力对抗楚国。首次具有实质性意义的会盟发生于公元前651 年,盟主为齐桓公。不过这种结盟只是带来暂时的稳定,往往随霸主的去世而瓦解。齐桓公之后,晋文公于公元前632 年继起称霸。接着楚庄王成为新的霸主,这时结盟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公元前6 世纪中叶晋楚交相争霸,从而“天下”稍定。同时楚国东边的吴国也迅速强大起来,并于公元前482 年称霸,但随之即在公元前473 年被最具有“蛮夷”色彩的越国击败而覆灭。
建立秩序的努力失败了。残酷的争战成为司空见惯之事。公元前453 年“三家分晋”之后,齐、秦、楚成为争霸的主要对手。楚国在公元前334 年、公元前249 年分另11 灭掉了越国和鲁国。齐国在田氏篡位后于公元前286 年吞并了宋国。秦国则干脆在公元前256 年,不声不响地灭掉了周朝。最后,经过公元前230 年至公元前221 年ro 年间的几场大战,秦国灭掉了其余的诸侯国,从而在中国历史_上首次建立起统一的大帝国。
二、诸子百家时代
早期诸子
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政治都得到~屹速的发展。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一同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屏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现在可以自由驰骋了。这在东亚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我们惊奇地发现,中国这一思想繁荣的时代与古希腊的哲人时代、希伯莱的先知时代及古印度的佛陀及其他早期宗教领袖的时代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当时所有文明世界中的哲学思考都十分活跃。当时几大文明之间思想的交流可能起了促进作用;其次,当时这些地区都很发达,社会足以供养起一大批思想家。此外,不断涌现的各项人类发明也粉碎了传统的观念,因此各地方的人都开始自觉地思考生命、社会之目的及其意义等重大课题。不过他们得出的答案大相径庭,从而使地中海文明、南亚文明和东亚文明就此分道扬镳,各自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下去。在这一伟大时期发展起来的各类迥然不同的哲学思想,直至今日都是这几大文明的重要区别性特征。
从这时起,中国哲学便将兴趣集中在对社会性和政治性的人的考察之上了。这是一种压倒一切的“人道主义”或曰“社会性的”思路,因为它着重的是社会而非个人。这与古印度和地中海地区强调神及彼岸世界的哲学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很难解释为什么中国思想是向这个方向发展。也许在一种巨大的单一文化格局下,东周列强纷争形成的无政府状态,使中国人感到政治和社会问题格外突出和迫切吧。
中国的早期哲学家,不管怎样看泞先都是务实的政治家。其中有些人属于新兴的官僚阶级,这一阶级也正是随知识的传播及时代对更为复杂的政治体系的需求而产生的、这些哲学家们往往周游各国,如果得到某一国君的赏识,便为之出谋划策。其中一些大思想家,他们作为务实的政治家不论成功与否,都吸引了大批门徒而本人乃成为教师。这些门徒渐渐形成了各种哲学流派,而先师的一言一行,经过他们的加工、补充后便都逐渐成为诸子百家的经典。
经典
尽管当时的诸子百家通常也是大胆的改革者,但正如其他地区的哲学家一样,他们往往把以往的黄金时代视为他们的理想国。大凡人类文明在关注社会问题时,往往将以往人类经验的历史现象当作注意的焦点。中国人对过往历史的关注和对书面文字的尊敬,使得他们对以前的著作怀有巨大的敬意。这当然也是全球各国的一个特点,但它在中国人中体现得尤为强烈。孔子与当时其他哲人均将先前的著作视为经典并从中生发形成自己的学说,这种对古籍的尊重在东亚一直保留到了近代。2000多年来,中国学者每逢新的问题,总是通过重新诊释经典来寻求答案。
在爱好秩序与经典的中国人心目中,“经典”并不泛泛指一切古代文献,而是特指儒家的经典。这些著作连同对它们的注疏一道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门类。这些经典都成书于周朝之后,时间跨度也很大,但成书于公元前2 世纪之后的所谓“五经”(这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套儒家经典),却包括了最古老同时也最受人尊崇的儒家著作。
《诗经》 是五经之首,其中搜集了公元前10 至公元前7 世纪的305 首诗歌。其中有情歌、政治诗歌与祭祀时的颂歌,但其格律、韵律、韵脚都经过了文学的加工而非简单的民歌。甚至在当时,诗歌显然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吟诵、写作诗歌一向都是后世文人雅士的标志。
《书经》 中包括了一些西周早期的准历史文献及演说辞但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共中瞬入f 大量后世的伪作,从公员前2 世纪发展出的古文,今文两种《 尚书》研究传统及正伪之辨使语文学家和析学家们一肖聚讼不已。
《 易经》 的成书也经厉了好几个时期,围绕八卦和六十四卦,《 易经》 创造出一整套不同于龟卜之术的占卜系统东亚艺术中经常出现的八卦,由或阴或阳的几交排列组合而成,用六交时则有64 种组合、通过挑选蓄草的奇偶,,可以得出某一特定的交象,再对照《 易经》 就可发现其涵义叮以说,《 易经》 其实是一本占卜用书。
《 春秋》 是鲁国历史的大事年表,其中记载的历史上至公元前722 年下迄公元前481 年,即所谓的“春秋”时期。该书只是罗列史实,言简义赅,但其作者孔子却以微言大义的史笔传统表达了丰富的思想。)不过,说孔子是《 春秋》 的作者,这种说法无疑是不真实的。
最后一经《 礼经》 ,是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于公元前2 世纪编辑成书的。其中记录了儒家思想中对于社会秩序的主要观点,显系儒家传统的产物。不过其他四经也代表了儒家思想,因此这本书通常又称为“儒经”。
周亡1000多年以后,儒家学者又选出四本最能代表孺家学说的书来,这就是《 四书》 ,包括《 论语》 、《 孟子》 及《 礼记》 中的两章:《 大学》 和《 中庸》 、《论语》、《 孟子》 与五经等经典又介称《十三经》 ,其中《春秋左传》 算是三本书,其中的《 左传》 是一本详尽的政治史,在史实基础上不乏对细节的想象性创造。
非儒家的学者的著作一改被排斥在经典之外,其他具有相同历史和文学价值的古代著作也一直未得到官方的承认。如屈原的《 楚辞》 就是最突出的例子。他的《 离骚》 具有“南蛮”民族的特征,想象力丰富,在不同的时空里自由驰骋,而这正是《 诗经》 所缺乏的。
三、儒家与道家
孔子
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育家兼思想家,在东亚一直被视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确实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们称他为Confucius,即为“孔夫子”的音译,而“子”就是“先生”的意思。孔子生卒年代约在公元前551 一公元前479 年之间,他的生平大部分只能从《论语》 中得知。《 论语》 总是以“子曰”开头,绝大部分为孔子对学生疑问的解答。这本书是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编撰的,其中不免颇有添加之处。
孔子是鲁国人。他希望能在朝廷上谋得高位,于是为此而周游列国,但最终只是无功而返。他想做一名务实的政治家,无疑是失败了;但他无意之中成为一名教育家,时间证明却是空前绝后的成功。粗粗看来,孔子的学说平淡乏味。在他最感兴趣的政治问题上,孔子具有当时的种种的偏见:尽管他也承认鬼神和天(有时认为他的使命是上天赋予的),但他显然对人类以外的领域兴趣不大。曾经有学生问人死后的情况,他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甚至在政治领域,他也仅仅力求格守古代传统而将以前的智慧继承下来:孔子认为欲要改变当时的混乱局面,必须使人们复归三代之治。
孔子认为,要恢复先王之道,人们必须在一个稳定的一统社会里各守本分、循规蹈矩,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这一观点。孔子另外还提出“正名”的观点,要求社会实践与理论协调一致,说的也是同样的意思。
这些论点听来似乎极端保守,但事实上孔子却是一位伟大的(尽管他本人可能并没有意识到)革新者,因为他提出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好的统治首先是道德的问题。孔子不反对君主世袭制,但他强调君主首先的任务就是以身作则按照道德准则办事。有一次他谈到政治成功与否的真正标准不是“力”,而是君主的“德”与老百姓的满意程度。孔子之前中国的思想可以说是“前道德”的。其中心为古卜与献祭。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道德伦理学家,他开创的伦理道德传统,使中国文明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为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君子”原指宗室之子或贵族,但在孔子那里意指高尚的人。也许最好的对译是“gentleman〃 (绅士),即有教养的人或上等人。他认为“君子”应具有多种德行,如“知”、“义”、“忠”、“恕”,特别是“仁”。
孔子认为,君子所必备的品质光有内在的德行是不够的。他还必须有“文”(教养或修饰)有“礼”(原指礼仪,此处指对止当的礼节及社会习俗的尊重)。孔子对浑金璞玉式的所谓“真人”不感兴趣,认为“质而不文则野”。同亚里士多德一样,孔子同样认为合乎规矩的音乐有助于产生合乎规矩的道德观念。他对古礼的重视,使“礼仪”在后来的儒家思想中古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东亚对通过一举一动来培养内心道德的强调也源出于此。这种教育准则无懈可击,但在当代西方则有可能会无人问津。
这种文质之间的平衡代表了孔子“中庸”学说的特点。印度和西方的大哲人和宗教领袖们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