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盛唐风月-第6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补充。这样的措置对于那几位远道从河州调来的将军而言;无疑表示了重视以及认可;可对于王忠嗣和南霁云来说就是莫大的压力了。要知道;再没有什么比操练一支没上过阵的新兵更难了
    于是;他亦如同陈锡海等人一样;敬服地赞叹了两句;见王忠嗣气定神闲地告辞离去;他方才进了镇羌斋;也来不及寒暄等等;就拱手行礼;奉上了牛仙客的回书:“大帅;因为河西牛大帅言说还要斟酌;故而耽误了三日。”
    “又非急务;耽误三日便三日好了。”杜士仪接过回书;打开后一目十行看完;他便欣然起身道;“不愧是牛大帅;一眼便洞悉了我的苦心。”
    高适行前就知道杜士仪所托牛仙客何事;因此就将见牛仙客以及姚闳的经过一五一十和盘托出。说到姚闳的时候;他忍不住顿了一顿;最后还是说出了自己的观感:“我在凉州停留期间;姚判官虽是奉命陪我四处走走看看;可他却显然没把我放在心上;待人颇显冷落。而他却仿佛对大帅更感兴趣;问了我不少大帅的事;对了;还有鄯城崔明府。”
    二十年前;杜士仪和崔俭玄曾经在嵩山见过姚闳一面;那时候姚闳说是去为亡父追福;此后在两京也见过数面;但一直没打过什么交道。故而杜士仪听到姚闳打探自己以及崔俭玄;也就置之一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轻轻吸了一口气;随即说道:“达夫;我有一篇文状要托付给你。朝中有御史弹劾;道是我在陇右排除异己;任人唯亲;因而如今陛下制令牛仙童巡边。可出了如此之事;我总不能连一通上书答辩都没有。可我懒得对付这种宵小攻击;你拟几篇妙文;一则呈陛下;二则送政事堂三相国”
    杜士仪竟然把这样的事情直接交托给了自己;而不是王昌龄;高适不禁有些意外。想起之前听闻外间传言;张兴曾在一众质疑他文采学问的士人面前;夸言曾与杜士仪草拟各方文书;如若不是张兴出使吐蕃;王昌龄近来要交接各方士人没空;兴许还轮不到自己来挑这样的大梁。于是;他立刻振奋精神;慨然应诺道:“大帅放心;我定当不负重任”
    不过当天晚上;高适替杜士仪所拟;呈送裴耀卿的第一封信就送到了镇羌斋案头。除了上书自辩;给宰辅私底下写封信抱怨;杜士仪自己动笔也未尝不可。可他从前在朝有源乾曜;后来有萧嵩;写信往往随性得很;中间固然曾经有一段时间爹不疼娘不爱;可那会儿他出为云州长史;那么一座废城是从他手里振兴的;宰辅谁好意思对他太过分?所以;这样需要某种程度上放软身段的信;他还实在是没兴趣去写这会儿一扫高适所拟;看到其中一句话时;他顿时哈哈大笑。
    “今相公辅政治平天下;而鄙夫出镇拘束边外;不得一亲颜色;不得一剖腹心;故有闲衅之言;言鄙夫用人之失;无所辩也”
    一个相公;一个鄙夫;一个辅政治平天下;一个出镇拘束边外;平心而论;换成是他;可写不出这样的字句来不过;他和裴耀卿并未公事过;而且始终有上下之分;不似和张九龄倒曾一度同僚;这样带着点幽怨语气的句子倒是没什么不适合的他为什么不叫王昌龄去写;还不是因为王昌龄揣摩这种意境实在是不甚擅长;高适显然就强多了
    有了这第一封信;进呈天子以及张九龄的信;高适都写得深合杜士仪心意;唯有那给李林甫的;他打了回去让高适重拟;提点了一下他和李林甫看似因宇文融而起的一段恩怨;又告知李林甫寡学术;用不着写那么深奥的。果然;高适再送来时;那封信就已经变了个花样;一口一个你我当年如何;再没了那文绉绉的意境。尤其是高适在信中那点睛一笔;竟直接引用了王昌龄的那首出塞;其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词句赫然在目;他不禁怔了一怔
    “达夫;你还真是明白我的心意。”
    “倘使大帅有意留在两京安享荣华富贵;何必当初自请到鄯州来?由此可见;大帅之志在守边;而不在入政事堂。”
    “你说得对;治理一地;我虽年轻却有把握;可治国平天下;我就自愧不如了。罢了;不管朝中那位李相国信与不信;尽人事听天命吧比起这个;你从河西牛大帅那儿既然带来了好消息;忠嗣和霁云又即将开始练兵;先把其他事丢开去;不想这么多了。至于那牛仙童;也不是一天两天就会到鄯州的”

第八百零四章 艺高人胆大
    。5。
    吐蕃王都逻些;小昭寺。
    这座当初文成公主入藏后营造的宏大寺庙;如今和大昭寺均为吐蕃王都逻些最辉煌的建筑;只略逊于王城布达拉宫。随着这近百年来佛教的日渐盛行;小昭寺的香火鼎盛;每日来顶礼膜拜的吐蕃民众络绎不绝。就连西域乃至于中原的商人们;也往往喜欢到这里来拜一拜菩萨;以求生意顺遂路上顺利。
    一身便服的张兴站在小昭寺门口;不禁百感交集。他已经是够壮健的身体了;又在鄯州呆了将近两年;却没想到抵达逻些之后便病了一场。虽说在随行大夫的调治下已经康复;可终究难免有些后怕。同行的宦官李静忠就更倒霉了;进吐蕃之后就一直病恹恹的;之前勉强挺着见了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这两天就又只能在驿馆里头躺着休息。这样迥异于中原的气候;怪不得他之前在布达拉宫看到的金城公主;年近四十却显得格外苍老;远逊于此前自己在宫中见过的武惠妃。
    至于探问赞普为何至今无嗣;这种事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明说的。随李静忠来的那大夫乃是太医署中的名手;借口天子的关心为金城公主把过脉之后;就曾经私下里透露;不说赞普的其他妃嫔;金城公主至今无子;一是因为饮食之故;二是因为心情抑郁;至于别的却暂时不好说。
    尽管这只是天子派使节来的缘由;张兴也唯有叹息而已。为了这次入吐蕃;他当初在陇右学过吐蕃语;如今在路上又少不得一番苦练;当地人的行为举止和相应礼仪亦是学得像模像样;这会儿随众进入小昭寺后;他拜过佛像出来;在人多的地方转了一圈;听到寻常百姓念叨的只是那些收成好坏家人健康之类的事;便知道要打开突破口;还得等那个人到小昭寺来。
    来之前;杜士仪已经给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人选;那就是出身吐蕃四大舅族之一那囊氏的尚青。不说此人的身份特别;就只论其身为那囊妃的侄儿;却还跟金城公主学过汉文;先后到过中原两次;这就是一个妙人
    果然;他在小昭寺转了大半圈;很快就看到僧人们开始驱赶一般的平民;口中嚷嚷着贵人将至。吐蕃一国较之大唐更加等级鲜明;莫说尚青如今是那囊一族中下一代族长的最有力竞争者;就凭那囊这一姓氏;寻常百姓便根本可望不可即。须臾;除却那些来小昭寺拜佛的贵族官员能够获准暂且逗留;其余人已经一个都瞧不见了。张兴凭着敏捷的身手藏身于主楼神殿中;果然等到了一身华服的尚青亲至。
    在行礼拜过之后;尚青在佛像之前居中的地方盘膝坐了下来;却屏退了左右。他因为从金城公主学过汉学;对于佛的虔诚较之其他贵族更加虔诚;往日也常有如此静坐;从者都不以为奇。等到人全部退去;神殿大门徐徐关闭;他就开始转动着佛珠;用吐蕃语念起了经文。掩身其中的张兴仔细端详;就只见这位那囊氏公子的神情中既有不一般的虔诚;却也有几分惶恐;稍一思量;他便捏着手中一颗佛珠;运足劲力屈指对着此人手中的佛珠弹了出去。
    尚青闭目念诵;根本没想到这一遭;等到感到手中佛珠有异时;他不觉发出睁开了眼睛;继而就发现刚刚转动的那一串佛珠寸寸断裂;一颗颗佛珠散落一地。面对这少见的一幕;他登时面色苍白;使劲吞了一口唾沫后方才讷讷说道:“难道佛祖也不赞成兴兵之举?可那是赞普决定的事”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就闭口不再多言;亲自弯腰拾起了那一颗颗佛珠;郑重其事地收进了随身皮囊。等到了门前;他唤来左右从者;竟是头也不回地出去了。他这一次呆的时间;远远比平常来得少;可他身份尊崇;旁人哪敢置喙;眼睁睁看着他上马扬长而去。
    尽管只是瞬间动其心神;听到了一丁点口风;可张兴何等样人;悄然回到驿馆换了行头;他就让人去递拜帖给尚青。等到从者一去;他再找其他人时方才骤然发现;封常清竟然不在驿馆。
    这一路进吐蕃;李静忠是个宦官;据说还是武惠妃的身边人;他按照杜士仪吩咐的;对其客客气气;出手也大方;可要说共同话题;那就一丁点都没有了。反而封常清虽没读过那么多经史;可长居安西之地;对于各种风土人情熟悉得很;两人一来二去彼此投机;封常清在张兴的要求下;已经习惯了直呼其表字。
    想想封常清精通各族语言;即便不告而出外理应不会惹祸;张兴就暂时抛开了此事。然而;一个时辰后;尚青那边就来了回音;道是人感染了些许风寒;不便见客;改日再来拜上大唐使节。这下子;他顿时有些弄不清自己今日在佛堂的举动是真的吓着人;抑或是太过火了。可这会儿没有后悔药吃;他只得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踱着步子;回忆自己之前面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时的一幕一幕。
    吐蕃君臣关系这些年一直反反复复;尤其是如今在位的尺带珠丹更是将一论制改成三论制;而在前任吐蕃赞普在位时;论钦陵一族几乎被连根拔起;数年前又有名将如悉诺逻被杀;足可见吐蕃赞普对于麾下大将;素来就是防范心极重的。
    “奇骏兄;奇骏兄”
    就在张兴想着杜士仪的托付;渐渐有些心浮气躁的时候;一个人影突然冲了进来。见是封常清;他立刻问道:“常清;你这是去哪了?”
    “自然是去那些逻些胡商处打探打探。吐蕃贵族中;多有爱绫罗绸缎以及金银饰品的;所以有不少胡商都能登堂入室;和一些贵族说得上话。这些天我扮成一家贵族的管事前去接洽;一来二去后;慷慨大方地买了他价值一百贯的东西;说是日后还会再来;自然就有人肯吐露一些消息。吐蕃西北的勃律当年被吐蕃击破后;又分为大勃律和小勃律;大勃律如今已经成了小勃律的属国;而小勃律地处安西四镇的西门;乃是吐蕃兵发西域的入口;故而虽然大唐早在开元十年就册封了小勃律王;可吐蕃一直对此地虎视眈眈。从年初开始就有彻底吞并小勃律之议;现在这件事算是定下了。”
    一口气说到这儿;封常清端起茶杯毫不客气咕嘟咕嘟灌了一气水;这才继续说道:“如今河陇精兵屯驻;吐蕃暂时不敢与之交锋;就把主意打在了小勃律上;打算出兵攻占;如此大小勃律悉入其手;异日也好当作是染指安西四镇的桥头堡。只是在带兵的人选上;诸论尚之间争议不下;所以至今尚未决定。
    结合尚青之前流露出的口风;王昌龄高适和封常清一行人从西域回来时提到的动向;张兴知道封常清打听来的这个消息;无疑有相当的可信度。至于为何连胡商都知道;实在是因为小勃律无论相对大唐也好;相对吐蕃也好;实在是太过微小的国家;国内军民加在一块恐怕有没有上万人还成问题;而且如今小勃律国中有不少亲吐蕃派;吐蕃根本就不担心走漏风声后小勃律有所预备;再预备难道就能打过兵强马壮的吐蕃?
    而安西四镇中;距离最近的疏勒和于阗;抵达小勃律还要翻过重重雪山;可谓是即便得知都根本救不了
    尽管安西四镇距离鄯州遥远得很;杜士仪这个陇右节度使也鞭长莫及管不到小勃律的事;但张兴知道封常清长居安西;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