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月天唐-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库,只要将堵住黑水河上游的堤坝打开,那么积蓄已久的洪水就会以奔腾之势涌入干涸的黑水河。
由此可见段宗榜当时疑惑不是没有根由,不是黑水河没有降雨,而是上游的河水被囤积了起来,等他的大军纷纷涉水而过,就会打开堤坝倒灌进黑水河。不过此计若要成功,除了陈浩的计划之外,还得有一个精细之人才行。
陈浩的这个计划之中关键人物正是杜双鱼,因为杜双鱼不但在黑水河的南岸布置了弓箭手,还在南岸每隔一段距离便会设置两人,以此将信号传达至驻守堤坝的守军处,如此谨守堤坝的士兵才会打开堤坝放洪水涌入黑水河道。而且杜双鱼的听力极好,耳附于地面便能听到几里外的马蹄声
有句话说得好,若想立于不败之地就不可低估对手,这一点陈浩是做到了。陈浩为防止段宗榜因为黑水河道干涸生出疑心,于是才没有让杜双鱼事先焚毁横桥。否则以段宗榜的精明,一定会认为有埋伏,心中生疑不愿涉水过河。届时水淹敌军的计划便会失败,背水一战的南诏兵必定视死如归,到那时即使最后唐军胜了也是死伤殆尽,这些不是陈浩所要看到的。
虽然这一切看似简单,但是其中有一环不能达到,其结果就不会如此完美。若不是李忶率军及时的追赶而来,段宗榜也不会慌不择路急于过河,接下来的事情自然也会发生改变。
每一环的紧紧相扣,让李忶与石雄二人内心除了震惊还是震惊。震惊之后却是让二人感到羞愧,其中尤以李忶为甚。虽然这一战打得极为精彩,但是从侧面也说明了唐军羸弱。他李忶自负京畿大军所向无敌,可是如今对比之下让他才明白何为井底之蛙。
就在二人商讨在休整军队的这段时间里,将军队的战力提高之时,陈浩低头沉思的走了进来,李忶与石雄二人见状急忙起身,紧接着上前向陈浩施礼:“大帅!”
“嗯?”陈浩疑惑的抬起头,先是一阵茫然,但紧接着拍了拍脑袋歉意道:“你瞧本帅这脑子,只顾着写军报,倒是怠慢了二位将军,让二位久等了!”
“大帅日夜操劳军务繁重,我等又帮不上什么,深感惭愧!”李忶甚是惭愧的说道。
陈浩抬眼看了李忶一眼,随即笑道:“王爷,这里不是军营,您老就不用折煞本帅了吧!”
李忶闻听此言,却是神色一正,郑重道:“大帅此言差矣,先前末将已经说过,在军中不论爵位只认军职!况且经此一战,即便长风你是一名马前卒,本王也会在你面前自称末将!”
“呵呵!言重了!”之前因为军纪之事陈浩很不满意李忶,如今见李忶如此较真,倒是印象改观了不少:“不过今日请二位前来,是有要事相商!”
二人闻听有要事相商,顿时神色郑重了起来,石雄率先问道:“大帅有何指示!”
陈浩没有急着回应,而是拿起扇子自顾的狂扇,虽然他已经穿得很少了,但是仍旧是十分的酷热。心道这都快要入秋了,怎么会还这么的热。而反观李忶与石雄二人,即便是身着衫衣却不似他这般难受。
“听闻二位将军近日在练兵,不知可有此事?”陈浩随意的问道。
二人闻听脸色具有尴尬之色,最后还是李忶开口道:“大帅,实不相瞒,在大帅的广泛宣传之下,如今山南西道与剑南道各州纷纷参军,旨在大帅征讨南诏之时,带上他们为家人报仇!现今有六万之众。此事是末将与石将军私下商议,将这批新兵训练好之后,再将此事禀告大帅”
“哦,那不知士兵操练得如何了?”李忶的话还未有说完,便被陈浩摆手打断道。
石雄见陈浩没有怪罪之意,于是便自信道:“虽然只是新兵,但是已经初见成效!”
“既然如此,本帅就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
李忶与石雄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从各自的眼中看到了疑惑。随即二人将目光落在了陈浩的身上,陈浩见二人不解,于是便直言道:“黔中道道节度使崔宇,一直不屑出兵抗敌,曾向朝廷索要军饷。那本帅在征讨南诏之前,就先拿他开刀!就当是本帅练练兵磨磨刀!”
额!陈浩的这一决定可是让二人震惊不已,心道这刚刚停息了战事,将士们都是疲惫不堪,若是对抗黔中道的十余万大军,恐怕不是上上之策。
“大帅,如今我军刚刚经历大战已是疲惫不已,而且新招募的皆是新兵,末将认为此事有些欠妥”李忶不宜认同的说出了自己想法。
陈浩却面色一沉,继而冷声道:“李将军的意思,是本帅有意让他们送死!?”一更。by:89|10346384》
第552章 厅内三问
第552章厅内三问
李忶见陈浩误解了他的意思,于是慌忙上前解释道:“末将绝无此意,只是末将认为连日征伐,恐对我军不利!”
“大帅,末将也认同李将军的看法,那崔宇虽然对朝廷不忠,但麾下兵马众多不容小觑,请大帅三思!”石雄此刻也十分认同李忶的分析,劝谏陈浩不要出兵。
陈浩听完二人的劝谏之后,而是冷冷一笑道:“那本帅问二位将军三个问题,若是二位将军能够回答了本帅,那本帅就不再执意发兵,二位以为如何?”
李忶与石雄相互对视一眼,随即二人齐声道:“请大帅明示!”
“第一:二位将军认为新招募的六万新兵,数日之内真的可以匹敌南诏精兵吗?以本帅看来没有一年之期恐怕难有成效,可是我们等得了一年吗?”话到此处,陈浩语气变得微寒道:“与其让他们客死异乡,倒不如死在我大唐的土地上!对于新兵而言,本帅这个决定无异于让他们送死,但是二位可曾想过,这何尝不是换了一种方式在训练他们?操练千百日不敌战场一次,二位将军以为呢?”
陈浩的话让李忶与石雄顿时哑口无言,他们明白陈浩说的话十分无情,但是却也是事实情况。如今征讨南诏势在必行,然而朝廷已经没有可调度的兵马,仅凭这六万新兵是难以支撑大局的。试想当初几十万大军都难抵南诏兵锋,这六万新兵蛋子就不用提了。
选择崔宇作为训练新兵的磨刀石,虽然较为残酷与无情,但是不可否认是练兵速成的最佳方法。也正如陈浩口中所言,练兵百日不如战场搏杀一次。
陈浩见二人均是哑口无言,随即又接着道:“第二,如今朝廷三面战火,朝廷兵将已经难以调度尚且不谈,本帅可以明确的告诉二位,如今朝廷三面作战国库已然不支。此次歼灭南诏大军虽缴获不少粮草,但是本帅却并不想囤积军中!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些缴获的粮草皆是南诏叛军,在剑南道与山南西道搜刮的民脂民膏,本帅意欲将其用于安抚百姓,但如此一来必会导致我军中粮草匮乏,那二位将军认为本帅该如何抉择?”
额
李忶与石雄对于陈浩所问的第二个问题,更是神情为难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正如陈浩所说的那样,缴获的大批粮草皆是南诏叛军搜刮的民脂民膏。如今两地皆是饿殍千里难民成群,若是不予以赈济恐怕会引起*。
可若是将大军所需粮食用于赈济百姓,那就势必影响大军以后的作战计划。况且如今朝廷已是内外交困,无法负担三线作战的粮草,这一点即使陈浩不说,李忶与石雄也能够想到。
“第三,如今南诏精锐已经亡,正是我军挥戈征讨之大好时机。可二位想过没有,若是我军陷入南诏一年半载不得抽身,而河西与河北战事无法结束,到那时难保有些人有不臣之心。本帅请问二位将军,届时朝廷又该如何抵抗这内部之乱?”
嘶!
这最后一问,却是让二人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若说之前的两问他们还可以有所说辞,但是这最后这一问,却是直接关系到朝廷之安危、社稷之根本。此刻二人才发现自身的眼光是多么的短浅,当他们还在为眼前的小事顾及太多时,他们的大帅就已经顾及到了整个战局。
“原来大帅练兵尚在其次,其主要意图是要震慑朝廷诸道节度使,让他们知道胆敢不忠于朝廷者,大帅随时可以挥兵予以灭之!如此一来即便我军挥兵南诏,这些节度使也会因忌惮大帅而安分不少!末将鼠目寸光未有大帅高瞻远瞩,实乃有愧!有愧!”李忶焕然大悟之余,却是十分惭愧的低下了头。
陈浩见二人终于明白了他的用意,于是点点头道:“二位能够明白本帅之意就好,其实也不光是为了震慑诸道节度使。他崔宇不是扬言朝廷不给军饷,就不出兵抗击南诏叛军吗?那本帅这一次,索性就将他山南东道的军用粮仓一锅端了!也可以补给我军粮草”
“大帅一击三得,末将实为佩服,看来是末将老了,行事总是瞻前顾后!”石雄此刻除了对陈浩的高瞻佩服之外,也对自身行事迂拖而惭愧。
李忶一听这话可就不乐意,随即转过身来冲着石雄笑道:“石将军,本将军虚长你几岁,岂不是更老迂腐了”
“额,哈哈哈!”
二人相视一笑,笑声之中除了一丝凄凉,但更多的却是老怀欣慰。二人皆是朝廷的忠臣良将,自然希望在这风雨飘摇朝廷,能够有人平定四方。所谓人有自知之明,二人自然知道自身没有那种的魄力,因此行军布阵都是中规中矩恐防有错。而恰恰就是这种心态,才使得他们眼光寸短。
陈浩见二人开怀大笑,也是微微笑道:“二位将军无需有太多顾虑,本帅自知我军对抗崔宇有些吃力,因此本帅早已有了计较!”
陈浩说着便从袖里抽出一张草图,随后交予李忶与石雄观看。二人看罢之后却是神情振奋,再看向陈浩之时眼中已尽是惊讶之色。
“大帅,这莫非就是失传已久的诸葛连弩!?”石雄带着吃惊的神色向陈浩询问。
不过还未等陈浩搭话,李忶却摇了摇头道:“不,石将军,这不是诸葛连弩,诸葛连弩乃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
李忶说得十分仔细也非常认真,陈浩在一旁听着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心道这李忶果然对兵事颇有研究。这时李忶却眉头微皱又接着道:“石将军你看,这张图纸之上设计,根本就不是大型的守城之弩,倒是连弩的袖珍之物。因此以李某看来,这应该是当年魏国马钧所改进的单人连弩!”
李忶所说的马钧,乃是三国两晋时期魏国的一名小官,他在连弩上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射程更远,不但如此这种连弩可以单人携带。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也正以为如此,以至于这种利器已经失传。而如今军事所用的弩箭,不过是连弩的半成品罢了。
陈浩没有想到李忶竟然对这连弩的历史知之甚详,他这张图纸的确是根据当年马钧的设计改良的。如今这连弩设计图,可以说是历经诸葛亮、马钧还有陈浩三代人的改良与设计。陈浩曾经就是一个爱摆弄弓弩之人,这也是后世陈浩的一种个人爱好。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融合了后世弓弩技术的连弩,会应用到唐朝的军用之上。
其实这连弩的设计,陈浩在很早以前就想过。此事要当追溯到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