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悬疑ⅰ·藏玉琀蝉-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狄康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何晓筝:“说实话,我挺同情你的。”
何晓筝吃完早饭,擦了擦嘴说:“如果真心同情我,就每天给我买一份早饭,这东西,太好吃了。”狄康随口便说:“是鸭杂做的。”何晓筝一听,一捂嘴,跑了出去。狄康赶紧跟着冲进WC。走到何晓筝旁边,问:“你牙疼?”
何晓筝连连呕吐说:“我忘记告诉你,我不吃动物内脏!”
狄康很内疚地说:“其实我也很想吐。”
“你又没吃,你吐什么?”
“我一记大好的马屁,就此宣告失手,现在,郁闷得想吐口血。”
何晓筝气得踢了狄康一脚,狄康见何晓筝吐得厉害,才假惺惺地问道:“怎么样?没事吧?”何晓筝吐完了便说:“吐干净了就好了。没事,真的,你先出去,这是女WC,你不方便。”
狄康无奈地说:“我很方便,这是男WC”
第五十七章 雌雄为匙
狄康给何晓筝两小时睡觉休息,十分钟相亲约会,然后一起去葬狗坡。狄康趁此机会,去了张友和的工厂。经调查,张友和夫妻的工厂,根本没有军绿色的工作服,更别说是帆布+毡子+棉布的特殊工作服。
狄康走出工厂,给萧错打了电话,想叫他在葬狗坡那接应一下。可萧错此时正在考古所门口等池文青。狄康又说,他想尽快破了格格的案子。萧错只回了狄康一句:人命案子又不是将军罐,想破,就朝地上一摔。狄康顿时哑口无言。
萧错坐在池文青对面的办公桌,那是萧明恒过去办公用的。十五年恍惚而过,池文青既没换办公室,也没撤桌子,一切都照旧摆放。萧错没扯闲话,直接拿出琀蝉,交与池文青看,并把猴渣收蝉、格格摸宝,以及车祸死亡事件,跟池文青细说一遍。池文青边看玉蝉,边对萧错说:“听说格格摸宝很准,她既然提出玉蝉是一对,那我们就先考证单翼蝉。”
“单翼蝉仅是个传说故事,并无正史记载,怎么考证?”
“很多考古发现,都是先假设传说成立,然后再去考证。书上有话:枚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你想,在一个特定的形状上,雕刻一只特定的蝉,肯定会出现破绽之处。”
萧错听后,恍然大悟,立刻拿起高倍镜,边看边说:“枚只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可能,假设枚是圆形,玉作人就不能把翅膀做厚,否则,很容易产生圆弧,弧度大了会使玉蝉变形。即使做得很薄,也难免会造成翅膀的倾斜。如果是方形,而料子够大,我们就很难看出破绽。”
“枚不可能够大,否则含在嘴里,口水横流,会影响偷袭作战。你只看是圆料,还是方料。”
“是圆料。”萧错仔细观察玉蝉,一点不错,从玉蝉整体上看,两边的翅膀都有轻微的弧度。萧错顿觉鼻子一酸:“难怪格格能摸出这玉蝉的翅膀有问题,原因竟然出在这料子上。可这只能说明,玉蝉是枚改造的,不能断定,它就是将军夫妻的那对单翼蝉。”
“如果能证明格格说的:以雌为匙,雄蝉为锁。那么单翼蝉锁就会成立,随之将军夫妻的故事也就成立了。”
“古锁不归各大专题的品种管,属于杂件,而且古锁收藏是个偏门,所以我对古锁艺术研究,也不过是些皮毛功夫,并不深厚。”
池文青看着玉蝉,意犹未尽地对萧错说:“任何谜题,都是在考验解谜人的知识点,只要掌握足够的知识点,就是最好的解谜钥匙。原始人在过穴居生活时,为了安全,有时要推动巨石来挡住洞口,它所防备的,并不是小偷,而是野兽。”
萧错听到这,放下高倍镜,呢喃一句:“巨石挡洞?然后,再把巨石推开”
池文青点了点头,说:“私有制出现以后,人类知道把自己的东西,用兽皮包裹起来,外面用绳索捆绑起来,最后在开启处,打个特殊的绳结,而这种绳结,只能用一个叫‘觿[xī]’的工具打开。绳结和‘觿’,就是锁和钥匙的最初雏形。那时候的锁,还没有机关,所以‘觿’还不能叫做钥匙,只是古代一种解结的锥子。相当于我们现在开锁用的别子,也就是推动杆。”
“推动杆?”萧错听出池文青的话里有些门道,思索片刻,问:“您是说,这玉蝉不是钥匙?”
“玉蝉是钥匙,还是推动杆,不能定论太早。据我所知,锁最初被用在门上时,就是把一条木制门栓,插入一个槽中,槽沟顶部有一个木制栓。门栓插入槽沟后,木制栓便会插入门栓的孔。这样一来,门栓便很牢固,必须用钥匙才能打开。从出土文物及文字记载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仰韶文化遗址就发现了木锁,而鲁班,是第一个在木锁内设堂奥机关的人。到了汉代,簧片结构的金属锁出现了。古锁比现代的锁复杂得多,长短不一,大小不等,其奥妙之处,就在钥匙孔的开槽上。”
“这个我明白。”
“但有一点,你可能明白,但不会注意。古锁钥匙孔的形状,反应着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百姓只能用‘一’字孔锁,士大夫用‘士’、‘吉’字孔锁,将相帝王则另有区别,但都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潜规则,不能乱来,否则视为违反王法。琀蝉本身就是汉代王侯将相的葬玉,玉作人一旦知道是锁,而且是将军用的锁,他就不敢按照常规的玉蝉雕刻。”
“如果玉作人当时知道,做的不仅是玉蝉,而且还是锁,那么,这只雌蝉与雄蝉接口那面,就不会像另一侧那样简洁,刻痕应该多出一至两道,以显示其将军的地位。我真是愚钝,怎么没想到这点呢?”萧错立刻去查看玉蝉腹部阴线,果然不出所料。
萧错之所以说出愚钝两字,那是因为他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无从着手。池文青能看出来,萧错虽然言谈自如,但是神经已濒临崩溃,脑力也处于透支状态。于是,她尽量婉约地去和萧错解释清楚:“格格说过,以雌为匙,雄蝉为锁。其中雌雄,就是凸凹。凸凹在锁里,其实就是槽子。雌雄玉蝉,恰恰就是利用这个凸凹关系,才能合并一起。如果单翼蝉锁的说法成立,那将军夫妻的传说就是真的,但宝藏的故事就不能成立。”
“为什么?”
“单翼蝉如果是锁,那就属于装饰锁,这么小的锁,根本锁不住那么多的宝藏。”
“您刚才说的巨石挡洞,倒是提醒了我。古人一向认为山洞是最安全的,您说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以山石为锁,雌雄蝉合并为钥匙,和山石组成‘天仙配’。换而言之,成立的不是锁,是机关。”
“噢?机关?不排除这种可能,但这么小的玉蝉,想推开巨石,谈何容易?”
萧错得到了池文青的确认,心里甚是高兴,没等她说完,便接口说道:“一凸一凹,形成的不一定是钥匙和锁的关系,还可以形成齿轮,而齿轮是用来传动的,在机关设置里,也可以起到推动杆的作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大齿轮再带动更大的齿轮。这是先锋机械运动,杠杆原理,您说什么样的石头推不开吧?”
池文青心里暗赞萧错的思维敏捷,但赞许之后,疑惑又涌上心头,她向萧错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的话虽然有些道理,可这跟格格的死有关系吗?”
“有,琀蝉前脚到萧家,格格后脚就出事了,这其中一定有所联系。另外,卖琀蝉的那婆子送蝉给猴渣,目的是叫我盘玉,否则齿轮出现不合,机关就运转不起来。能推出这个玄机的人,绝对不是一般的人,她对锁文化是相当了解的。池姨,我想问问,您为什么对锁这么了解?”
池文青听到这个问题,眉头直皱,叹了口气说:“你爸擅长开锁,他经常开锁偷试卷,我跟着蹭满分。”萧错又问:“我爸跟谁学的开锁?”池文青答:“当年‘偷楚盗安,掘龙藏萧’风行天下。你祖父和楚家关系较好,楚家是开锁行家,解放前,一直以单勾点珠,横行天下。你爸那几下,是你祖父教的。”
“楚家?楚家还有后人吗?”
“楚家只有一个后人,叫楚宗强,因为对祖先偷盗行为十分反感,去了地质局工作。楚宗强是三十年前,十八人探险队里唯一的幸存者,但回来后,就要求调动,到大学里做了教授。”
“楚宗强会开锁吗?”
“楚家人有规矩,但凡有人降生,摸的第一样东西就是锁,一辈子只把锁当玩具,所以,楚家三岁孩子都能闭着眼睛开锁。楚宗强也毫不例外,但他从来不开锁行窃。”
萧错又问:“那楚宗强他有孩子吗?”池文青说:“没有。他一直一个人,没成家,也没孩子。”萧错问:“那他人在哪?”池文青说:“死了,死了十几年了。”
“死了?”刹那间,萧错的表情僵化了,好似一桶刺骨的冰水,兜头泼下,心中凉了半截。刚刚见到的曙光,似乎在这一瞬间就灭了。
第五十八章 再勘现场
当萧错神情剧变的时候,狄康正坐在车里,边看案发现场的照片边等何晓筝。
狄康很能理解何晓筝,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很温柔,很善良,还很幽默没有男朋友,确实是一件揪心的事情。但是,发生这样一宗如此残忍的凶杀案,如果不及时破获,马上就会成为各知名报纸的头条新闻。
何晓筝来时,狄康特意看了表,先是责备她迟到了一分钟,后又十分关切地问,是不是那人缠着你不放?何晓筝说是尸体缠着她不放,不找到那具尸体,她没心思找男朋友。狄康猛然发现何晓筝一身盛装,笑了:“哇哦,没心思?还穿得这么漂亮?”何晓筝气得狠推一把狄康:“开你的车吧!”
车子穿过嘎纳隧道后,路线变得坡陡路窄,车只能在岩壁边行进。狄康是个老手,开得漫不经心,却惊出何晓筝一身冷汗。
葬狗坡边的马路上,摆了许多鲜花,他们知道,这是萧错送给格格的。就在这时,狄康听到葬狗坡祭祀台下,传来一声呜咽。狄康跟声望去,石头后面只露出一个毛乎乎的爪子。狄康再看,便松了气,原来是一只大狗躲在暗处,潜伏不动。何晓筝认识这只大狗,它是萧楚格的导盲犬——虎尔赤。
狄康盯着虎尔赤,心中总是想不明白:案发时,这只狗到底在做什么?它为什么迎面追车?整个案件,虎尔赤既是目击者,也是幸存者。可它到底是怎么幸存的呢?
何晓筝明白,虎尔赤是在这里找凶手。她蹲在虎尔赤身边,虎尔赤显得十分虚弱,它没能站起来,只是抬起了前爪,搭在何晓筝的手上,嘴里不住地呜咽着。
何晓筝不忍再看下去,拉着狄康去勘察现场。何晓筝采取平行式搜查草丛中的血迹。狄康则向内螺旋式搜索弹壳和子弹。接着,两个人一起又进行了一次网格式搜查,甚至连路面石子下面都翻看一遍,但都一无所获。何晓筝本来就睡眠不足,累得往草地上一蹲,可她刚刚蹲下,便大喊一声:“狄康!”
狄康一惊,赶紧跑到何晓筝跟前,何晓筝指着对面草丛,说:“你看。”狄康还以为何晓筝找到弹壳或者火药了,急忙往草丛里一看,是几滴血迹,顿时就泄了气。
何晓筝拿出相机,拍了几张照片,又打开勘察箱,采了血样后,才跟狄康说:“这血迹呈线条状分布,起点血迹多为圆形,而逐渐成椭圆形,血迹的滴落方向与射击喷出的血迹方向相反,说明这是抛甩血迹。”
何晓筝见狄康没反应,从勘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