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扬天下-第4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北夷既然愿意主动退出长城以外,并以其君入质,永为屏番,足见其心之诚,臣以为吾王当以仁德之心,赦免其往日之罪行,以免中原万千生民再受战火涂炭。”
  给事中黄亦达接着出班奏道:“秦王,能不动刀兵收复中原,实乃吾王仁德之感召,使狄夷不敢有逆盛德。臣也认为,吾王可赦免建奴往日之罪,化干戈为玉帛。于内,让万千百姓免于战火涂炭;于外,令诸夷心悦诚服。如此,大秦幸甚,女真幸甚,天下幸甚!”
  随着出来表态接受满清求和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连礼部尚书覃秋白、刑部尚书白铁、吏部尚书杨廷麟、工部尚书宋应星、翰林学士顾炎武、礼部右侍郎卞狄、国子监祭酒罗万藻、礼部左侍郎艾南英等一大批大臣也站了出来,请秦牧接受满清和议,以便能和平接管中原。
  他们认为这样不但可免去数十万大军北伐的巨大耗费。同时可避免中原再受战火摧残。总之,这对大秦而言,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六部尚书之中,只有兵部尚书何亮,户部尚书刘伯全没有站出来。
  其实,刘伯全比谁都希望能和平接管中原,免去用兵。
  只不过他习惯了唯秦牧马首是瞻,秦牧没有表态,他从不愿先表态。
  秦牧放眼望去,殿中支持接受满清和议的大臣已经超过半数。他看了看司马安,发现司马安脸色凝重;旁边的路振飞若有所思;李源则显得颇为意动。
  秦牧暗暗慨叹,多尔衮不愧是狡猾的獾子,在屡经大败之后,他抛出以君为质,退出长城以外,送公主和亲这样的条件,使得秦国很多大臣都相信了他求和的诚意。
  就连秦牧也不敢肯定,多尔衮答应退出长城以外是不是真的;
  多尔衮算得上是个雄才伟略的人。能屈能伸,当初为了保持满人内部团结,他甘愿放弃帝位,推出六岁的福临。在帝位的强烈诱惑面前,古往今来就没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
  以多尔衮的睿智,不排除他为了保存满清元气,真的舍弃中原退出关外。
  毕竟眼下真退出关外的话。对满清而言,未必是坏事。
  不管怎么说,多尔衮这一招使出。他就抢到了道义的制高点。
  如果秦牧不同意他的求和,坚持要兴兵北伐,就会遭到秦国很多官员的反对,使秦国内部难以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
  同时还能给秦牧扣上一顶“不顾天下百姓死活,好战成性”的大帽。
  这顶大帽一但扣到头上,秦牧在秦国百姓中的声望必将大跌。
  更可虑的是中原的百姓,本来可以免受战火摧残,安然回归大秦了,因为秦牧不接受和议,坚持发动战争,让他们再次陷于战火之中,到时,中原的百姓还会支持秦军北伐吗?
  这民心一失,战争的天平就会向满清有利的一面慢慢倾斜。
  而秦牧如果顾忌这些,一但开始与满清和谈,金陵与燕京之间一来一回,至少也要花近两个月时间;
  最后不管谈得成谈不成,多尔衮都能达到把战争拖到夏收之后的目的了。
  秦牧想了很多,他向殿中大臣问道:“诸位大臣觉得多尔衮真的怕我大秦了吗?如果真的怕了,去年多铎战败之时,满清为什么没有提出这样的和议?为何偏偏到这个时候才提出?
  难道多尔衮觉得亏欠我大秦太多,所以要先治理一番,等到快要收成之时,再交给我大秦接手治理,这样他才能心安吗?”
  御史夏之远出来答道:“秦王,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去年多铎大败之时,满清军心不稳,若立即求和退出关外,其军必定全部崩溃,是已不能也;
  再看如今,其内部稍定,而蒙古各部又若即若离,满清已隐隐有背腹受敌之危,是以臣觉得,满清同意以其君为质,求得全身退出关外,未必可不信。”
  “秦王,满清已表示诚服,若是大秦不予接受,坚持兴兵讨伐,则有失道义,中原百姓会将兵祸之罪归于我大秦;
  若我大秦示之以诚,而满清出尔反尔,则其阴险嘴脸尽陈于世人面前。自古以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到时我王再兴大义之师加以讨伐,中原百姓定会提壶携浆来迎。”
  秦牧淡淡地说道:“此事暂且议到这吧,国之大事,不得不慎,诸位大臣不必仓促做出结论,先回去思虑清楚再说吧。”
  秦牧总不能无凭无据死死咬定多尔衮完全是在骗人,于是干脆先退朝,慢慢再想对策。
  说实话,他也不能确实多尔衮是不是真的愿意放弃中愿,退出关外,一时真的不能确定。
  如果是真的,大秦可以少花费无数的钱粮,又能避免中原再次遭受战火的摧残,这样的结果,谁不想要?也难怪殿上大臣忍不住纷纷站出来同意满清求和了。
  秦牧一路思索着回到御书房,立即让韩赞周去召司马安、路振飞、李源三人前来商议。
  秦牧等人落坐,立即问道:“三位阁老以为满清求和可信吗?”
  司马安答道:“秦王,先不管满清求可不可信,关键在于多尔衮此举,让大秦立即北伐变得师出无名了。”
  是啊,满清求和可不可信,你总得了解清楚才能下定论,你要了解,这时机就错失了。
  你若不理会,万一满清真的愿意让出中原,那你就是罪人,是你的固执让中原再次遭受战火摧残,让大秦白白花费无数钱粮,白白牺牲无数将士。。。。。。。。
  路振飞说道:“秦王,清使非要秦王先纳其所谓的公主,才肯退出关外,不管其是真心还是使诈,这条件岂能全让他来提?”
  路振飞的话让秦牧脑中仿佛闪过了一道亮光,他立即问道:“路大学士有何良策?”
  “秦王,对方能提条件,我大秦也能提,满清不是声称愿意退出关外吗?那好,现在我朝也来提一个条件,无须他先退出关外,只要他愿意将兵力撤过黄河以北,显示出足够的诚意,秦王就纳其公主为妃,然后再谈撤出关外之事。”
  “不错,不错。”秦牧点点颔首道。
  司马安却说道:“只怕多尔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我朝自然可提出条件,然希福只要声称自己做不了主,要先回去请求其主,这烫手的山芋又抛回到了大秦手上,因为我朝等不起。”
  这也对,先将兵力撤过黄河以北,这样的事希福说自己做不了主,那是正常。
  他根本不须据拒绝这样的条件,只要说回去请示一下,就能拖延到夏收之后了。
  如何才能证实满清是真的愿意退了关外,还是有意拖延时间呢?
  你就是不相信多尔衮,也必须找一个能说服满朝大臣,说服天下百姓的理由。

  ps:亲爱的朋友们,我怀着谦卑的心情,求求大家月票支持,真不知怎么了,这几天月票突然少得可怜,形势大大不妙,一次爆菊。。。。。。二次。。。。。。受不了,求月票!挺上去!
  。(未完待续。。)


第549章 豁然开朗


  如何才能证实满清是真的愿意退出关外,还是有意拖延时间呢?
  你就是不相信多尔衮,也必须找一个能说服大臣,说服天下人的理由。
  秦牧与司马安、路振飞、李源三人商议了许久,一时谁也没能找到破解之道。
  司马安说道:“以多尔衮的此人的狡黠,臣以为瓜尔佳。希福虽身为使节,但也未必能确知多尔衮在和亲、以君入质、退出关外这些事上怀有多少诚意。”
  这倒是非常有可能,多尔衮根本没必要向瓜尔佳。希福揭穿自己的意图。
  如果他根本没打算这么做,只是在拖时间,那就更没有必要把事相告诉瓜尔佳。希福了,以免希福来到大秦后不小心露出马脚。
  那换而言之,也就是说从瓜尔佳。希福身上根本没法验证多尔衮的议和的真假。
  四人推敲了,还是一筹莫展。多尔衮这一招似乎是个无解的。
  司马安三人离开御书房后,秦牧到花园中散步,园与绿意盎然,景色优美,他却无心欣赏,多尔衮,果然不是易予之辈啊!
  一直跟在秦牧身后的柳如是,见他心事重重,连午饭也没顾得上吃,她忍不住小声地提醒道:“秦王,您还没用午膳呢。不如婢子让人把膳食端到园中来,您就在园中用膳吧。”
  “本王不饿。”
  “秦王,龙体要紧,您还是将就吃一些吧,否则王后娘娘问起,婢子可没法交待。”
  “好吧,让人端过来吧。”
  柳如是很快让人把午餐端过来,就摆在园中的八角亭里,就三四个菜。但做得极为精致,外加一小壶酒;
  其实秦牧午餐很少喝酒,以免影响下午的工作。
  不过府里还习惯性地给他备着,今天秦牧感觉在与多尔衮的较量中,棋差一着,心中有些郁闷,用餐时指了指酒壶,柳如是连忙拿过来,为他斟满和田白玉杯。
  “你也坐下陪本王喝一杯吧。”
  “婢子不敢。。。。。。。。。婢子站着就是了。”
  “随你。”秦牧懒得在坐与站之间与她啰嗦,端起酒杯自顾呷了一小口。心思又回到了多尔衮的求和一事上。
  他思索了这么久,总感觉脑海中隐隐有一线灵光,一时却又抓不住。
  说实话,他是不大相信多尔衮会主动退出关外的,毕竟他这次求和的时机太凑巧了。
  但如何才能揭穿他求和的阴谋,这才是难事。
  秦牧相信朝中很多大臣也持有怀疑态度,只是此事的诱惑力太大,不动刀兵就能和平地接管北七省之地,这个巨大的诱惑让大家虽然有所怀疑。但只要有一丝可能,大家还是不愿放过。
  这样的心里不难理解,秦牧自己何尝不是很心动。
  如果说以前出于政治斗争,多尔衮三兄弟不能退的话。那么现在豪格一派已经败亡,多尔衮连满清的圣母皇太后都取回去暖床了,内部的派系斗争已经基本消除,退回关外对他的权力影响已经不大。
  从这些方面来分析的话。确实不能排除多尔衮见势不利,真的打算放弃中原,退回关外。
  但秦牧就是不相信他。这是一样直觉,没有什么实际根据的直觉。
  “婢子。。。。。。。。。”
  “有话就说。”
  秦牧心中本就有些郁闷,对柳如是磨磨蹭蹭的样子大为不满。
  不过他身为一国之君,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喜怒形色。还不至如此就对一个小女子大发雷霆。
  “婢子。。。。。。。不敢说。”
  “少废话,说吧,这次不管你说什么,本王恕你无罪就是。”
  柳如是要的就是他的这句话,她盈盈一福,低声说道:“关于建奴来使的事,婢子斗胆琢磨了一下,这些事本来轮不到婢子多嘴,只是婢子看到秦王为此事连午膳也吃不下,婢子心里难受,心里有些疑问忍不住想问秦王。”
  “你想问什么?”
  “秦王,婢子在想,既然在建奴来使身上,难以断定建奴是真心求和,还是有意拖延王师北伐的时间,秦王为什么不派细作到建奴治下去打探一下呢?”
  柳如是这个问题乍听起来很愚蠢,但她本是个聪明人,问出这看似很蠢的问题来,必是在提醒自己什么。
  秦牧脑中本有一缕灵光隐现,经她这么一提醒,再顺着这个思路一想,不禁豁然开朗。
  不错啊,如司马安所说,多尔衮这招如果真是为了让大秦师出无名,那么其潜台词就是:你想要的,通过和平手段完全可以得到,再悍然发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