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郭沫若和他的三位夫人-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年前就支离破碎了
    不能为了恢复一个旧的家庭,而破坏一个新的家庭。上帝不会允许这样做的!
    思前想后,安娜终于决定本着基督的精神,牺牲自己,成全他人。
    “我走,让她留在你的身边吧!”她对郭沫若说。在她的脸上,闪耀着圣洁的光辉。在她的心里,则流着血和泪
    郭沫若心如刀绞。他想要送送安娜,但有一只手把他“拍拖”住了,回头一看,是于立群伸过来的。在她的身后,从大到小。从高到矮,依次站着五个儿女。
    啊啊,他们也是插在他心上的剑哪!
    郭沫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他觉得人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此时东北已经解放。在组织上的安排下,安娜到大连定居了,和长子和夫住在一起。和夫相貌酷似父亲,这对安娜是一种安慰。郭沫若那些手稿安娜也全部献给了国家。
    上海是安娜在1923年第一次来中国时,最先踏上中国土地的地方。她对上海怀有特殊的感情,所以几年后又移居上海。她抚养的四子一女解放后都先后回国,参加了祖国的建设。
    1949年,安娜加入了中国国籍
 (十二)永恒之女性
    作为诗人的郭沫若,他的感情有时会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1959年,他创作了五幕历史剧《蔡文姬》。蔡文姬从遥远的匈奴返回故土时的悲喜交集,她和左贤王和胡儿、胡女两个孩子诀别时的痛彻肺腑这种种矛盾而又复杂的心情,正是当年郭沫若别妇抛雏,从日本回祖国参加抗战的写照。郭沫若在蔡文姬这个人物身上,再现了自己的影子,再现了自已类似的经历和相近的感情,他一再说过: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其中有不少关于我的感情的东西,也有不少关于我的生活的东西。”演出时,每当舞台上蔡文姬为思念一双儿女仰天叹息或掩袖而泣时,作为剧作者的郭沫若也禁不住珠泪滚滚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他在写《蔡文姬》的日日夜夜里,安娜会时时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在《蔡文姬》这部历史剧中,寄托了郭沫若对安娜最真挚、最深切的怀念:
    山高地阔呵见汝无期,
    更深夜阑呵梦汝来斯。
    梦中执手呵一喜一悲,
    觉后痛吾心呵无休歇时。
    解放以后进行了土地改革,张琼华过去每年收的几十担租谷就没有了。生活无着落,她就从沙湾搬到乐山城里居住。最初以典当为生,卖衣服,卖箱柜,卖盘盘碗碗。后来没有什么东西可卖了,她就做叶儿粑卖。这是一种用糯米做的甜食,四川人很爱吃的。忠厚本份的张琼华不会“偷工减料”,她做的叶儿把工精料足味道好,虽然卖得快,却亏了本。只好又做小娃娃的小鞋儿小帽儿卖,但也赚不了什么钱。年纪老了,日子又过得这么艰难。郭宗jin看不下去,就对张琼华说:“给八爸写封信,让他每月给你寄些生活费来吧。”
    说了几次张琼华都不同意。她怕给郭沫若添麻烦。生活实在无着了,她才把自己一月的开支反反复复算了又算,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限额,嘱咐郭宗jin说:“让他一月寄十五元来吧。”
    郭沫若收到郭宗jin的来信后,主动承担起了张琼华的供养责任。他每月给张琼华寄去人民币十五元,以后随着生活费用的提高,逐步增加到二十元、二十五元、三十元。张琼华每次收到汇款后,都遵照郭沫若的要求寄去回笺。
    这,成了这一对名义上的老夫妻的唯一联系了
    张琼华有一个姨侄女在西安工作,写信请张琼华到她那里去耍一耍。于是,张琼华去西安住了两个月。她本打算回乐山的,但姨侄女劝她说:
    “你老人家好不容易才出来一趟,西安离北京不远,干脆再去北京耍耍。”
    张琼华想想也好,就独自踏上开往北京去的火车。
    这是1963年的事,离那次郭沫若回乐山又过去了二十多个年头了。郭沫若和她见了两次面,摆了摆家常,还专门蒸了一顿川味zha肉款待张琼华。但两人的耳朵都不好,说起话来必须提高嗓门,就好像一对老夫妻在大声吵吵。
    郭沫若的秘书王庭芳陪张琼华游览了许多北京的名胜古迹,诸如故宫呀,北海呀,天坛呀,颐和园等等。张琼华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东张张,西望望,显得又惊异又兴奋。活了七十多岁,她总算是开了眼界了,为此她深深感激着郭沫若。
    临走时,王庭芳问她:“想在北京买点什么?”
    张琼华摆了摆手,说:“不买啥子。”
    经王庭芳一再动员,张琼华才去商店里转了转,但也只扯了一截黑色灯芯绒布。她爱不释手地对王庭芳说:“这种料子好看,耐穿,我这辈子还没穿过。”
    王庭芳觉得太过意不去了,回来向郭沫若汇报后,郭沫若特地叫秘书买了暖水瓶、铝锅、衣料等生活用品送给了张琼华。
    回到乐山以后,张琼华继续过着尼姑似的生活。不喜杀生,极少吃肉,除早晨一顿是荷包蛋外,其余中晚两餐都是素菜素饭。身体好一点时就到街上走一走,或者坐在熟人的小摊子前,看着别人做生意,一坐就是大半天。年纪愈来愈老,不能上街转了,她就端把竹椅,静静地坐在院子门口往街上默默张望。有时望着望着眼睛里就会涌上了泪水。
    此时在北京前海西街十八号,又是别有一番景象。
    1963年。春天的季节。花园里的花朵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在郭沫若的书室里,也洋溢着一派浓浓春意。
    这一天,于立群在默诵毛泽东的词《淀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深有感悟,就对郭沫若说:“我特别喜欢‘万方乐奏有于阗’这句。”
    说罢,她兴致勃发,立即展纸挥毫。此时于立群的书法日臻成熟,已经是国内有名的女书法家了。那几个字经她书写,跃然纸上,气度非凡。可是仔细一验看,才发现把开头的“万方乐”写成了“万方春”了,错了一字!
    “糟糕!”于立群嘴里嘟哝了一声,便要把这张纸扔掉。
    “慢来,慢来,我看一看!——”
    郭沫若一边说,一边走过去,从于立群手中接过笔管来,略为思索,就用隶书在“万方春”三个字下边加了几个字。然后,颇为自负地笑着对于立群说:“这样一来,不就变废为宝了么?”
    于立群一看,原来郭沫若凑成了一副四言联:
    万方春色,千顷湖光。
    于立群开心地笑了。本来是一张废纸,经郭沫若稍一加工,果然点石成金,顿添风采。
    郭沫若和于立群经常这样“合作”。他们的夫妻生活中充满了温馨的爱意,文人的雅趣。
    文化大革命初期,郭沫若本人虽然由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保护而没有受到直接的冲击,但他的两个儿子却未能幸免于难。有一天晚上正好郭沫若要参加周总理主持的外事活动,于立群再三叮嘱他无论如何也要请周总理帮帮忙,营救被绑架的孩子。郭沫若去了,他就坐在周恩来的身旁。他和周恩来有着几十年的深厚友谊,他相信只要他把这件事提出来,恩来是一定会伸出救援之手的。当时周恩来仍然保持着“第三把手”的地位,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还是有一定的权力的。然而,郭沫若终于没有开口——他不愿意、也不忍心让已经操劳过度的周恩来再为自己儿子的事操心。整个神州大地正处于一片混乱和动荡之中,有多少国家大事正等着周总理去处理啊!比起国家和民族来,儿子的被绑架、关押毕竟只是一件小事
    于立群在家中焦急地等待着消息。她本来是怀有满腔希望的:沫若一定会向周总理讲,总理一定会设法营救,孩子一定能平安地回家来可是,郭沫若回来后告诉她说,他根本没有向周总理提世英被绑架的事。于立群满心的希望顿时化成了乌有,她生平第一次向她敬重与爱戴的郭沫若动了肝火,埋怨与责怪一齐迸发了出来
    郭沫若沉默着,既无言安慰妻子,又无言告慰爱子。过了好半晌,他才吃力地说着:“我也是为了中国好啊!”
    好像还有许多话要说,但他只说了这一句,便站起身来颤颤巍巍地走出去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无能为力,竟连儿子处在危险的时候,做为父亲的他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从这一天起,在北京前海西街十八号院里,有一位老人经常伏在案头,一只颤抖的手执着毛笔,工工整整地抄写儿子留下来的日记。好像儿子和父亲在亲切地交谈。这位老人,就是郭沫若。
    1974年的秋天,安娜从日本回来后,得知了郭沫若病重的消息,便和女儿淑yu一起赶到北京医院里看望他。他们已经许多许多年没有见面了,这一次在医院中相见,郭沫若和安娜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郭沫若八十有二,安娜也已八十高龄。悠悠岁月已经冲洗尽了他们之间的一切芥蒂,唯独留下来温馨的回忆。
    “瞧!这就是我们在市川县的故居”安娜把这次去日本时特意拍摄的故居的照片拿给郭沫若看,并告诉他哪些地方仍旧保持着原样,哪些地方已经改建过了。郭沫若躺在病榻上兴致勃勃地听着,照片一张、两张看得是那么仔细,那么认真,仿佛他又回到了市川故居的庭院中间,回到了安娜和孩子们身边。
    “那些树都长得这么高了”
    “是你亲手栽种的呢!”
    郭沫若和安娜像一对怀旧的老人,缓缓地,但又兴奋地谈着往事。窗外——发黄的树叶在秋天里飘零,坠落,恰似人的暮年。
    探视的时间到了。安娜和女儿把她们的双手放在各自的膝盖上,用日本的礼仪向郭沫若告别。在病榻上的郭沫若,用深情的目光望着安娜,他在安娜的眉宇间,又看到了那种令他神往和肃然起敬的圣洁的光辉,如像初恋时一样。然而由于病体不支,他不能同样用日本式的礼仪和安娜及女儿告别了。他只能在病榻上用专注的目光,把妻子和女儿送出门外。这种目光只有大病之中的老人才会有的。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恋恋不舍”,而是“见一次少一次”,因而也就愈发难以割舍,含有特别的悲凉的成分在内。
    于立群几十年如一日,跟随着郭沫若,服侍着郭沫若,如像婵娟跟随着并服侍着屈原一样。
    1978年,湖南汨罗县计划修复屈原祠,写信到北京来请郭沫若题联。郭沫若是研究屈原的专家,又是把屈原诗化了的诗人,由他为屈子祠题联自然最为恰当不过。可是郭老的病情又加重了——他的病时好时坏,反反复复,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离死神显然已经为期不远。然而他躺在病床上构思,从《离骚》的诗句中集成一联。他勉强支撑着病体,立起身子来亲自书写,握笔的手却总是打颤。写了几张都不满意,只好请于立群代笔:“立群,你来吧。我不行了”
    于立群含着眼泪,替郭沫若书写了一联:
    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
    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
    这是郭沫若集屈原诗句而成的一副对联。确切地说,这副对联系夫撰妻书。《离骚》虽为屈原所撰却未必由婵娟书之,郭沫若和于立群则时有联袂之作。遗憾的是,这副题联竟成了他们夫妻最后一次联袂了!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与世长辞。次年2月于立群猝然去世,相隔仅仅八个月。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