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鸿章家族-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嗣坏顾阕窦褪胤ǎ挥质抢锱锏奈囊展歉桑簧贸ぞ┚绾推赖=ü跛攀杆辏焕锱锱帕方谀扛阈焕倬褪撬姆荻P』锇橹兴芰似畚辏凰徒倘思壹刚蟹郎淼谋玖欤凰鞘歉桓隼先ρЮ吹摹!】墒遣恢裁矗挥幸惶旃簿只故前阉伊巳ァ!】妓芙粽牛灰蛭诖酥埃晃吆杏泄夭棵旁阉母绺缋罴殷U带走了;是因为家骍名下的一份房地产的事。后来家里花了不少的钱才把事情“摆平”;只要人回来了;一切都还算好。这回好像是轮到他李家骁了。他说我年纪还小;名下没有房地产;你们找我什么事? 后来才知道;是他的同学出了事。这个同学叫袁延权;其父是水果店的老板。他们在东湖路上华光中学(旧址是现在的青年报社)读书时;是最最要好的同学。后来;李家骁升入高中;袁延权未读高中而投奔了在香港的姐姐。
60年代初;袁延权的母亲在上海去世;他回上海奔丧;一下火车就给李家骁打电话。电话挂上不久;公安局就来敲门了。 公安局的同志给他看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一个人正是袁延权;另一个他不认识。公安局的同志说;他不认识的那个人是国民党在香港地区的特务头子。此照片说明;袁已加入了特务组织;请李家骁帮助政府做些工作;主要是打探袁此行的真实目的和在上海的联络人;在必要的时候将他逮捕。 李家骁抬起头来看了看来人;顿时吓了一跳;眼前这些人肯定都是些出生入死的老公安;有的缺了一只耳朵;有的脸上还有刀疤既然是公安局来找你帮忙;看来的确是问题严重;在那个“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年代;你能说你不干吗?
于是他成了公安局的临时“眼线”;跟老同学见面时尽可能做得自然些;按照要求去见机行事;回来后如实汇报,而且每一次都换一个地方。事隔多年;当年他究竟汇报了些什么他自己也忘了;只是记得当他把老同学送上火车不久;老同学就在火车上被捕了。可是到了“文革”;李家骁可就倒霉了;造反派八个人打他一个;罪名就是与香港特务有联系!他怎么也弄不明白;那些造反派都很年轻;50年代他们刚刚生出来;他们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 可他李家骁也不是好惹的;他的父亲从小为他请过一位拳师;教他练功;关键时刻可以防身;因为那时家里还有点底子嘛;又是最小的一个儿子;老爸自然更费心些。谁知时过境迁;家里早就卖得“见底儿”了功夫才用上。
李家骁看看来势凶猛;连忙靠定一个墙根站好;这样可以避免来人从背后袭击他。结果打手们上来一个他扳倒一个;上来一个他扳倒一个;八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全傻了。 李家骁三十八岁时才结婚。他于1962年从上海纺织专科学校毕业后;正遇到三年自然灾害;纺织行业不景气;不需要毕业生;他只好去愚园路民办小学代课;后来转到茂名北路小学和上海爱国中学;除了政治课他因出身不好不能教;历史课他又不屑于教———他不愿骂老祖宗是卖国贼;其他几乎所有的课都上过;尤其当体育老师很出色。他带的茂名北路小学篮球队;在全国小学男篮比赛中夺得过冠军。他又辅导小学生打棒球。可是他的球队要去外省市参赛时;领导学校的工宣队却因他出身问题不许他带队前往;为此;支部书记唐国论同志找他谈了两个小时;劝慰他想开点;看问题不能看一时;“酒香不怕巷子深”嘛;以后还有发展的机会;一个人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同时关切地叮咛他;找个女朋友;赶快成家!除了有课时要来校上课;没课时就不要来了;去谈朋友!“三十八岁了还不成家;成何体统!”
其实;李家骁何尝不想成家?但他确实又被人间的婚姻弄怕了。他们李家;就有一大堆不幸的婚姻。况且;他也没钱结婚。 他的父亲李国焘早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时风头很健;人长得身材魁梧、风流倜傥不说;他的身份也无人不知。因为他的祖父李鸿章1896年曾访问过英国;受到最高级别的接待;父亲李经方又出任过几年大清驻英公使;所以周围的人无不对他另眼相看。李国焘曾与一位英国姑娘恋爱;临毕业时;两人已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然而却遭到老太爷李经方的坚决反对。在李国焘剑桥经济科毕业;拿到学士学位后;就“十二道金牌”般地下令;要他立马回国;与一安徽同乡的女儿(实际上是亲戚;是李鸿章姐姐的孙女、张家的后代。这位姐姐就是李鸿章在家信中一再感激的;曾给了他们兄弟很多帮助的张夫人)结婚。李家完全是个封建大家庭;父命如山倒;说一不二的。何况李国焘刚刚毕业;尚未独立;经济上全仰仗家里“拨款”;不敢得罪老爸;于是他决定暂时离开女友;回家去说服父亲。临别时;女友剪下了自己一条三寸长的小辫子,一枚极细巧的十八K金戒指;当然还有一张微笑着的照片送给他。
李国焘哪里想得到;到了上海就不是他说了算了。他被命令必须与张家小姐成婚。其父说;这是早在多少年前两家长辈就定好了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李家早年仰仗人家的帮助;现在李家好了;岂能单方面撕毁“婚约”?如果单方面毁约;那家族的面子往哪里放?李家树大根深;丢不起这个人! 那么李国焘就丢得起这个人吗?伦敦的同学和朋友们哪个不知道李国焘已有了女朋友?而当父亲的不管你那些。 李国焘在后来的几十年生涯中;始终未能将他初恋的女友忘怀;他一生都戴着那只十八K金的细戒指;还把那照片烧制在一只瓷盘上;配上红木框架;放在写字台上;每天与她对视;又把那条三寸长的小黄毛辫子珍藏在抽屉里。有一次;调皮的李家骁翻老爸的抽屉;发现了小黄毛辫子;翻出来拿在手里玩。老爸只好把女孩的故事告诉他;说自己不会忘记她。
李家骁懂事后很为老爸抱不平———凭什么爷爷可以同时娶法国老婆、英国老婆;而父亲只能娶中国老婆?为什么爷爷的婚姻可以自己做主;而老爸的婚姻就不能自己做主?但是要说完全不能自己做主;那也不是。李国焘后来共娶了四位太太;但是阴差阳错;没有一个是他真正喜欢的。神情沮丧时他还用抽大烟来自我麻醉;情绪变得越来越沉闷。当然;家中经济的拮据也令他恐慌。他的一个老朋友曾说;50年代中期;有一次李国焘和盛宣怀的四儿子盛恩颐出去散步;在路边的小铺里每人吃了一副大饼油条;然后约去襄阳公园里坐坐。但到了公园的门口;他们你翻翻口袋;我翻翻口袋;谁也拿不出买门票的钱了。
李国焘1962年去世了;他的元配夫人张继芬先他一年而去。临下葬时,只有家骁明白老爸的心事;把那条小黄毛辫悄悄地塞在他的颈下;让他带着这条定情物;与旧时情人地下相会吧。 可是想想大妈妈(张继芬)也很可怜。她是安徽名宦之后;虽裹着一双小脚;但诗词书画样样在行;大家闺秀的功课一样不差。她平时不出门;甚至不下楼;只有过年过节有许多客人来时;才走下楼来;非常有礼貌地招呼客人们。她和丈夫分室而居;平时总是在自己房中读书看报弹琴;而丈夫从来不去她的房间。后来;连她从娘家带来的丫环都被老爷收房做了姨太太;而老爷还是不理她。到了晚年两个人都白发苍苍了;他们倒开始讲话了;那是因为李国焘要写诗词寄托情思;诗词格律方面的本事;大太太要比他强得多;但话也不多。1961年;张继芬早丈夫一年去世;临终时对贴身的女佣说;她一生都是处女 如此“爱情生活”;叫李家骁如何不胆寒?所以李家骁从来不敢想娶媳妇的事。
好在老天爷长眼;还是给了他一个贤惠的妻子。 李家骁的妻子名叫张凤云;上海浦东人;父母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主张对人行仁爱;并不嫌李家骁钱少家贫;反而非常同情他;要女儿好好待他。那时正是“文革”时期;是李家最为落魄的时候。李家骁三十八岁;每月工资三十八元钱。原先李家“顶”下的一幢房子;后来只剩下两间;哥哥嫂嫂住一间;他和阿姨住一间。他要结婚了;阿姨就得到乡下“回避”一个月;一个月后三个人居一室;等女儿生下来之后;就是三代四个人居一室。 张凤云是精新仪器厂的工人;她和丈夫一样;生活上是个乐天派;只要生活上能大体过得去;就知足常乐了。她嫁到李家后看到许多稀奇的东西;比方说;民国时期别人借李家的钱;光借据就有一纸箱。她只是不明白;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借李家的钱不还?那些借据;有的是借祖父李经方的;有的是借公公李国焘的;上面写着“借银圆壹仟元”、“借银圆捌佰元”不等;也有的是借银圆而归还一些花花绿绿的股票的。有的借条上明明写着“半年即还”;可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还没有人还。更有意思的是;借款人和被借款的人都早已去世了;最晚去世的也已死了四十多年了;而借条却代代相传;“文革”中被造反派抄走了;落实政策时又发还回来了。
别的东西发还回来的不多;而借条发回来却不少;好像与李家有缘。同时发还的还有30年代的大概是他祖父买下的英国某公司的股票;每张都是一百英镑。有人劝李家骁可以去查一查;这些公司还在不在;若是在的话;这些股票可值钱了。他轻轻一笑:啥人晓得;大概早就不存在了。 另一方面李家又欠着人家钱;主要是欠房管所的房租一千多元。那时候一千多元是他们两夫妻一年半的工资啊。李家骁没办法;他只有三十八元工资;在民办小学时只有二十六元工资;阿姨后来在里弄里做清洁工;每月只有十八元。当然;那些年月;连房租也付不起的人家不止李家骁一家;有的处境连李家骁还不如。他的堂哥李家骥全家被扫地出门;抄走的东西有好几卡车。他那在天津工作的另一房堂哥;是李国杰的后代;“文革”中被迫害得实在受不了了;两夫妻双双上吊自尽。
张凤云嫁到李家来;面对一千多元的房债;只得咬紧牙关;与丈夫共同奋斗。 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心情舒坦多了。现在女儿已长大;工作了;可是仍旧共居一室。两夫妻现在都已退休;一个仍在返聘上课;一个在家忙家务。而那远在芜湖的;几十年前就说是参加“社会主义改造”的六十一间房屋;至今还没“改造”完毕;那他们就只能继续等下去。
第40节 李家彝沾了陈独秀的“光”
上海北京西路南汇路路口;十年前有一大片石库门老房子;现在已被夷为平地;盖起了高楼。笔者每次从那儿走过;总要想起一位从未谋过面的老人;一位令任何人都会顿生感慨的老人。 他是李家老四房的人多次谈起的;在20年代曾给陈独秀当过外文秘书的李家彝先生。他是李鸿章的四弟李蕴章的曾孙;李经邦的孙子;字卓吾;号亚伯;1899—1976年间在世;是个典型的末代王孙。由于种种讲不清楚的原因;他晚年住在这个地方;不仅没有工作;还被打成了反革命分子;说是被管制两年;实际上长期在里弄里扫街;监督劳动;没有经济来源。他妻子经不起长期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重压;带着女儿离他而去。
他一个人;“文革”中就蜷缩在人家楼梯下面的杂物间里(严格来说;那根本不能算做“间”;只是一个旮旯);“日仅一餐;衣惟一袭;不足御寒;蜷伏被中;似若病夫”(李家彝去世前三年给其弟弟李家卣的信)最后饥寒而终。 他去世于1976年11月;真是与福气缘分太远;那时“四人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