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洞真诠-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并没有感觉到。两位元君赠了好处后,知道与两女缘尽,也不打招呼,直接驾云朝玉屋洞赶来,速度自然要比两女快得多。
韩娇与张嫣儿明白过来,相示而笑。向道之心坚定不移,方能得成大道,这个道理,只要是修道之人都知道,两人过了此关,说明还是可以造就地道器,自然高兴了,忙又从怀中取出师叔祖赠的道书法器一瞧,两本道书分别是“青龙剑法”与“太上北极伏魔符篆”。
这两本道书,可都是秘诀中的秘诀,青龙剑法易学易练,威力极大,太上北极伏魔符篆却是包罗万象,修得一层,便有一层之妙用,韩娇与张嫣儿又看了看两件法器,一件是柄匕首,极短极细,造形古朴,一鞘两锋。另一件是一枚宝印,黄铜铸造,上书“黄神”二字,比那件匕首的样式还要显得古老。
不论道书还是法器,皆是当世之宝,两女稍看了看,便又下拜跪谢,虽然被拿来像白老鼠一般做了试验,但得到这些好处,却也值得了。
两位元君却笑道:“既然你们都是本门中人,这些个东西,就算是见面礼吧!两本书就没啥用了,反正你们的师父也会教你们的!”。
张嫣儿见两位元君美貌,心中也喜欢得紧,也不怕唐突,说道:“是呀,师叔祖,师父已将青龙剑法传给我们了呢,可惜我只有木剑,现在得了这匕首,施展起来,威力肯定大增!”。
韩娇拿着那本“太上北极伏魔符篆”想了一会,也对两位元君说道:“启禀师叔祖,师祖在世之时,除了传下天遁剑法之外,便再没有传任何东西了,这本道书,可是本门大法么?”,王军曾对她说过,灵一真人只传了天遁剑法与他,因此本门道法,王军也只传了天遁剑法下来,此时两位元君肯定不知此事,王军是不好开口的,韩娇便半情况说了出来。
“嗯,我到忘了,师兄从不在洞府里存放道书,你们所学有限。本门道法,包罗万象,无所不能,幸好我二人带了一部分来,便在此停留一段时间,将本门之法传于你吧!”,通源元君对王军正色道。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行外功
于门派的概念,不论灵一也好,通源也好,妙道也好很淡,只觉得门派可有可无,对于收徒一事,他们都不太关心,因此灵一在传王军天遁剑法时,并没有要收王军做徒弟的意思,通源、妙道二位元君至今也没有一个徒弟,就连英武真人也没有。
自古以来,许多道门高人,收徒都有些原则,那些大奸大恶之徒自不用说了,即使有一丝世俗之心,都不在收徒范围之内,也因此,许多门派的传人差不多都是单传。
这种前辈高人,一般是云游四方时收徒,缘份自来,不用强求,因此在道观中,虽有道众多人,但得真传的却极少,不为别的,就为那颗向道之心。
向道之心不纯,安能成大器,若不成大器,学道反为害,造下无边孽缘,那可是大罪过了,所以导致这些高人留下的丹经道书之中,往往喻颇多,比如真种子,黄牙,天门,地户,严华国,轮回藏等等,数不胜数,多不胜多,后世之学道者,若无人指点,根本没办法照书修炼,唯有缘之人方能访得明师,教授真诀。
所谓“得诀归来好看书”,便是指这个意思。不过现今的道门,却打开了方便之门,许多道士都被教授了真诀,不过修行还要看个人。
为何如今的道门前辈,肯将真诀赐下,而不再考虑过多的有缘之人呢?其根本原因,便是道门衰落。
自清以来,道门屡受打击,各派道经典籍,真法秘篆,大部分都失散出去,许多被带到了国外,还有一些散于民间。如今的道门,早已不复往日之气,许多道法失传。再加上收徒不易,道门日渐衰落,很多道士均不知三清之法,以为诵经养性便可飞升,将丹功道法视做无稽之谈,着实可叹。
故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专门成立了中国道协,研究组织中华的根基——道教文化的复兴。许多老道得了扶持,也终于明白了》虽然无常,从天地阴阳之间寻个徒弟太难,但阴阳也有常,太上立道德之法,本就是教人保守其精。返回先天的大道,是渡人出苦海的指路明灯。既然如此,为何要将这些丹功道法藏着掖着。还不如公开出来,那有缘人自会借此入道,则功德无量。
当然,得已公布的只有丹法。道法由于看人心,人心为恶,法术便恶,因此是不能轻易公布的。传授道法需要择人。
故此,才有了千峰派这些个玄门正宗传下来的丹法真诀,王军便是得了此等政策的好处。
然而,通源、妙道元君却不以为然,只看灵一真人活了二千多岁,才传了一手剑法给王军便知,这一派人地收徒规则,仍是沿用着古老的传统,王军既得二位元君悉心传授,如同一块巨大的海绵,很快吸食着大量的道法真传。
如今,王军也终于弄清楚了,自己的门派,并无名称。
灵一真人,通源、妙道元君,连同英武真人,同拜于普惠真人门下。那普惠真人一心向道,年轻时得仙人传授火符内丹,兼青龙、天遁剑法,云游四方之时,也曾斩除邪恶,也曾广立功行,其间共收五人为徒,只有四人堪能造就,还余一人虽有根性,但世俗之心不能割舍,向道之心不纯,最终仍是一场空。
普慧真人修道,讲究清静无为,与道门各派并无交流,也从不提本派之名,因此几个徒弟也学得清静之旨,无名就无名,何必要有名呢。
王军弄清楚的始末后,竟也有一丝明悟,对于紫府之内金丹,又有了些了解,此时王军的金丹,已接近成熟之时,浑浑圆圆,没有一丝杂质,其大如珠,其色如橘,阳神运用也越来越巧妙,王军自觉若放开架势施展法术,恐怕轰平一座山都没问题。
金丹成熟,便要开始将其化成玉液,炼化全身阴质,怀胎十月,产下婴儿,则踏入炼神还虚的神仙之境。
不过,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如何将金丹炼化成玉液,是最为头痛的事情。
丹经上书,若要将金丹炼化,须用灵阳之气,太阳之火。灵阳,便是先天之炁,太阳,便是先天之神。
然而,灵阳、太阳应该如何运用,金丹应如何炼化,却并没有留下言语。当时,南山真人传授丹功之法时,并没有专门介绍这里,一方面是由于王军修为尚浅,说了也没用;另一方面是南山真人自己也没有亲身体验过,让他如何说得出来。
王军虽是修道地奇材,但是要强猜其中之意,却还是有些勉强,这些时日,王军修为进步很快,已修到炼气化神的中后期,对于炼化金丹之法,自然是比较在意,揣摩了很久,却自认为仍未得到真法。
如今二位元君在此,王军自然要请教一番,不过,二位元君给出的答案,却让王军有些意外。
“若要炼化金丹,非得累积外功不可!”,这是妙道元君的回答,而通源元君的回答是:“金丹化玉液,内外齐下功”。
众所周知,许多讲修道的小说中都说要累积功德,如此内外功夫都做到位,方能白日飞升,只是王军却不知,原来行外功,应该在这个时候做的。
不过,二位元君却没有说出行功德地意义与原理,只是对王军说“外功到时,自然知晓,那时如此已至炼气化神后期,便是内外功夫均已完满,此时炼化金丹,易同反掌!”。
“看来,在这大劫前夕,是免不了再涉红尘啦!”,王军唏嘘道。
二位元君又叮嘱道:“累积功德,不在为善之大小,所有的善恶,其实是一样地,却又并不一样,只看人之心意,人心恶之,则恶大,人心善之,则善大,需要谨记!”。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道心即慧根
积外功,究竟对修道之人的修行有多大用处,王军并以往所知,只有外功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得上帝敕封,才有仙官下降,宣读诏书,赐下宝物,如此才能升入天庭。
但是,古时还有许多闲散仙人,并不受上帝封赐,隐藏于三岛十洲之内。如果他们不受上帝封赐,是否就不需要行外功呢?
这却是个大问题,从古至今,许多真仙高道在未成道前,云游天下,广立功行,救人疾苦,导人清静,或于野治病救人,或于朝扶帝循天,这些前辈,均是在立功行,可见外功的重要。
二位元君之语,王军深以为然,修道之人若从始至终清静无为,恐失了道德之真意。
王军暗自思量,决定等二位元君教授完师门道法之后,便择期下山,行功德之事,以获得炼气化神末期的境界。
不过,二位元君传授的道法,内容十分丰富,并非一诀一书可以记载完全,王军悟性颇强,记性也好,都还足足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学完。只是,学完是一回事,学到手又是一回事,元君传下来的道法,均是通天彻地的神通,祭炼起来,难度颇高。
师门道法,以灵宝体系为主,内容浩若烟海,二位元君捡选了门中精华部分传给王军,王军闲时习炼一二,便觉得灵宝大法并不简单,以自己炼气化神中后期的修为,都需要付出全力,施展出来才具威力。
灵宝系,做为与上清系、三皇系分庭抗礼的大派系,自然有其独特的玄妙之处,不然哪有如此地位,二位元君又是捡其精华传授,习练起来自然困难,不过一旦施展此法,威力绝大。不同凡响。
在这一个月里,王军一边学习道法,同时,也将要下山积外功的事情跟韩娇、张嫣儿说了,两女自修道以来,得王军符法助其修行,平日还不觉得,此时王军要走,自然有些舍不得。不过也无法,自己修为太差,还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积累外功也无用处,只得待在洞中修炼。
二位元君将本门法术传授得差不多了,便离开玉屋洞,闪身不见踪影。这便是炼神还虚的修为。婴儿炼成人形,不在五行之内。水火不侵,上天遁地。无所不能,看得张嫣儿直咂舌。
“师姐,你说我们有生之年,能修到师叔祖那样的境界么?”。张嫣儿学道以后,也渐渐明白了修道的几个阶段,这炼神还虚,神仙之境。长生不死,万年不老,到了这个阶段,已算是修道的大成了。
韩娇对二位元君的修为也是极为羡慕,说道:“神仙之境,谁不想达到,只是修道路漫漫,若无慧根,没有个数百年无法成功,你我修至炼精化气,进境颇快,可越是往后,进境越慢,若阎君来时,还没有进入此境,则一切皆休啊!”。
王军见自己两个徒弟在此感叹,摇头道:“慧根有否,唯在人心,心若近道,慧根便起,何愁不能达到此境,你二人应感悟此明灯,则事半功倍!”。
不错,何谓慧根,不过向道之心也。
有人云,生而近道者,是为慧根深厚。难道中年入道,晚年入道,便无慧根吗?非也。
向道之心纯,便是慧根深厚,不在乎男女,不在乎前世,不在乎年老年幼,不在乎富贵贫穷,世之人,均惧慧根,只看他向道之心纯与不纯。
向道之心纯,再遇明师指点,则丹功法诀之玄妙,尽皆了然其心,然后依诀修炼,无论铅,均是先天之物,若要得此先天,必由后天之心返先天之心,方可取得,先天之心也即道心。
道心既纯,其他诸如恒心、毅力、信仰、守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