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乱世红颜:杨贵妃-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时,我也随这位大娘子学——”
  皇帝望着她笑,凑近去,低声说:
  “你受不了的,她有腋臭,用劲大,出了汗,一两丈方圆都能嗅得到,但她的杆上功夫,可算第一——”皇帝饮了一口酒,再说:“这玩意儿太险,我也不希望你学。”
  “三郎,你的皇朝,人才可真不少,内内外外,名臣学士,九流三教,杂耍歌舞俱全!”杨玉环笑嘲着。
  “这是天下太平了长久之故,各方面人才都出来了——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只有你,天仙化人,来装饰我的太平盛世!”皇帝也似嘲弄地说。

//


《杨贵妃》第四卷(7)



  当再次进食时,内常侍和李龟年回来了,李龟年报告,见到李学士,即成清平调词三首。
  皇帝欣然点头,向杨玉环说:
  “李白解人意,刚才奏过繁音,现在唱清平调,最是合适。”他说时,向李龟年挥挥手。
  李龟年是述说了沉香亭夜宴的节目而请李白作歌的,清平调,也由他所选择。在归途,他已唱熟,而且也录了副本,现在,李白手写在金花笺上的诗,放在皇帝的案上。
  于是,李龟年捧着檀板入场,有四名男歌者和四名女歌者分站两边,他们将叠和每首歌的最后一句。
  于是,在平和的弦吹乐声中,李龟年唱出: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诗很轻灵,歌又高超,皇帝为此而尽一杯酒,唱出“名花倾国两相欢”一句,大笑着命李龟年再唱,他吹玉笛为之按拍,杨玉环则以象牙筷子击玉酒杯为应。
  这是欢乐的时日,沉香亭畔乐不绝,虽然只有他们两人为主,但繁华陪衬着,两个人行乐也一样兴奋,他们醉了。他们流连着光景而不忍散。
  在灯光热力烘焙中的花,未开的,开茁了,盛开着的,有些已趋萎谢了。
  高力士终于来了,劝请半醉的皇帝和太真妃归寝——除了高力士之外,宫中没有人能劝得动皇帝的。
  (注:唐代稍后时人和宋朝的乐史说“清平调”三首,李白以赵飞燕比杨贵妃,高力士谮之,杨贵妃从此大恨李白。这是靠不住的,初唐及盛唐时赵飞燕为地位高的美人的代表,赵飞燕是正式的皇后,杨玉环于李白在长安时,尚无名义。李白在第一首诗似为点出她女道士的身分〔群玉山头和瑶台都是道教的仙境〕,第二首似乎是建议皇帝立她为后,如赵飞燕然,因为赵飞燕入汉宫之初,也是没有名位的。杨玉环当然不会因此进谗,再者她也不是一个弄是非的人。宋人乐史的记载有不少取自唐人笔记小说,又如杨贵妃取宁王玉笛吹而忤旨,根本无可能,因宁王既居外,又早死了。)
  芳春多令节,欢乐移易了大唐皇帝的心志,他统治天下三十年,以精明练达著称,也以勤劳为人所重。但是,从天宝二年的春天起,他有些变了,他要求欢乐,为了寻求欢乐而对政务有了懈怠的倾向。
  再者,他的欢乐面,也不断地在扩大,除了两人的行乐外,还时常举行规模较大的宫廷大宴会,皇族中地位相当的人、文学侍臣甚至外廷中有些官员,也会被邀入宫。
  有一次大规模的游宴,自兴庆宫到大明宫,衣香鬓影,极一时之盛,女道士杨太真在皇帝身边的身分,外廷官员也看到了。就在那一次盛大的游乐中,空头的翰林学士、著名的诗人李白陪侍,又奉诏命撰写宫中行乐词十首,其中有几首,成宫廷中最热门的歌词,如下: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伎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卢橘为秦树,葡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绣户香风暖,纱窗曙色新,宫花争笑日,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青楼见舞人,昭阳桃李月,宫女笑藏钩。
  水绿南熏殿,花红北阙楼,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毯,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李白的歌为人所争唱,由宫中传到外面的教坊和所有公侯之家,李白这位江湖诗人,一变而为宫廷诗人了,而且也成了最杰出的宫廷诗人。人们以为李白不可能作纤巧式的宫廷诗,然而,他作出来的比当行的其他宫廷诗人还要好,他的作品清新,铺陈华丽,但又在不着意中表现了自己对宫廷行乐的一些意见。他希望君王的乐事能与万方同享;他又暗示了君王行乐之时,也该记得“宜入未央游”,未央宫是治政事的大殿,他用了一个游字带过,但内行人会懂得他隐晦的含义。
  人们发觉李白的不简单,同时又由于李白受到特殊的宠遇,许多官员都来和他交结,同游。人们忖测,不久以后,李白大约会得到给事中或者中书舍人的实官职。
  自然,在翰林院中,因李白的特出,也有人妒忌他。驸马,常驻翰林院的中书舍人张垍,就有些心酸,因为他只仗家世,实际的才学,和李白不能同日而语了。
  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在自己的道观招待李白,这位世故的公主也发现李白锋芒太露了,她婉转示意;但在春风得意中,本身又是豪情万丈的李白,却未曾留意。
  大唐宫廷中狂恣的行乐,到了热天才告一个段落。
  在这一段欢乐的时日中,朝廷发生了一宗巨大的舞弊案,是吏部考选方面的。为皇帝所宠信的大臣,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被吏部选拔为第一,选人以万计,入等的只六十四人。张倚的儿子中了首选,群情大哗。那时,平卢军节度使,杂种胡人安禄山正入朝,由他奏发,皇帝面试张倚的儿子,居然交了白卷;于是,主持考选的吏部两人侍郎宗遥、苗晋卿,再加御史中丞张倚都被贬斥,其余佐理考选的中上级官吏,也有被贬斥的。

//


《杨贵妃》第四卷(8)



  这是轰动天下的大弊案。但在同一时期,又有一宗使长安百万人口兴奋的事:江、淮南租庸使韦坚开凿了几处运河,再在都城开引水道,又于禁苑以东开了一个湖,引浐水入人工湖,这个湖在禁苑的望春楼前,因而预定了名为望春潭。
  这项工程耗了两年的时间,功成之日,韦坚领了数百艘江淮地区驶来的货船,直至望春潭。皇帝到望春楼观看,连樯数里,出现了长安有史以来船舶集中的壮观,陪着皇帝在别室望台上参观的杨玉环,写了一张纸,命人送给皇帝,她说:如今的长安,兼有洛阳之盛了。
  长安地区,因为水路欠通,江淮间漕运很难直达,转经陆路,运输费用昂贵,因此,每当关中农业歉收,皇帝和百官会到东都住一个时期,一方面调剂粮食和日用供应品,一方面也藉此而对关东政务作重点治理。
  韦坚的通水路,自然是有益万民的大事,大唐皇帝在望春楼上看连绵不断的帆樯,听无数人的欢呼,他估计,长安百姓来看运输船队的,只此一地区,会有十多二十万人,在浐水两岸看热闹的人可想而知。
  耽于欢乐的皇帝,为政并不昏瞶,他在望春楼上颁诏,将拟定的望春潭易名为广运潭——望春只是对皇帝个人,广运则是对百姓全体的。
  同时,皇帝也实时升韦坚的官位,加左散骑常侍衔。
  这项大工程的完成使皇帝喜悦,但朝中有几位儒学大臣对此却有不满,他们着论和上言,认为这项工程自江淮至京城数千里间,为了开河,坏人坟墓,劳役民间,并非仁政,甚至有人举隋炀帝开运河的事为鉴。
  皇帝为此而发了好几天牢骚——杨玉环入宫以后,第一次看到皇帝发脾气而又自忍着不作任何处置。
  但杨玉环也因此想到了自己的父亲,因为发议论的人中,有她父亲的名字在内。
  这是长安的炎夏——今年的天气又特别热。
  杨玉环怕热,皇帝似乎也畏暑,他们中止了行乐而在歇暑。事实上,一春行乐,迟眠早起,五十九岁的皇帝也感到疲乏了。他需要休息。
  炎夏,许多政务被搁置了起来,皇帝和杨玉环,在内苑的树荫下散步,听听音乐,好动的杨玉环于此时学习下棋和钓鱼。
  她偶然想到父亲,但懒散,一下子又放开了。
  杨玄璬用了不少方法想摆脱国子监司业的官位,可是,他连假借生病而弃官这一目的都无法达成。他被左右的形势所限而只能回到国子监去。
  可是,他的心情凄苦,情绪在极度的不安中,当李白的“清平调”和“宫中行乐词”传唱京城的酒楼歌馆、豪家巨宅时,他不可能不知道,“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那是自己的女儿啊!“名花倾国两相欢”,也是自己的女儿啊!他为自己这样一个女儿而痛苦了。
  同僚们在奉承他,而他,尽可能避免参加宴会,因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以听到李白的歌词。
  名动公卿,为皇帝所重的李白,处境也很快地逆转了。他的才名遭到了同时人的妒忌,而李白本身在狂豪之外又谨守自己的立场,他不阿谀一些庸俗的权贵,也懒得与有名无实或行为上有污点的人来往。
  以中书舍人而主持翰林院的张垍,对李白妒忌着,但不敢轻动。另外一位名气极大的诗人,不但妒,而且暗恨着李白,那是王维。
  王维出身富贵之家,青年时有女性化的秀美,他在开元十九年应考进士,先入公主宅,唱“郁轮袍”歌,受宠。由公主全力推荐,乃得为是年进士第一,即是中状元。他能诗能文又能画。再者,他又善于逢迎,家中有钱,交游广,人缘也好,如今,他由左补阙升库部郎中,他以才名而供奉翰林,属于清贵官中的特出者,在李白没有到长安之前,王维诗名赫赫,李白一来,把他比下去了。再者,在翰林,王维当值时,应该由他执笔主写的诗文,有过皇帝指名李白写作的事。
  王维和张垍兄弟及韦济等人在朝中是一个声势很大的结合,他们取悦宰相李林甫,又结好于高力士,还有已被贬的吏部侍郎苗晋卿,乃至京兆尹韩朝宗及一部分皇亲贵戚,与他们都很合得来,且有世代的交情。
  李白不愿进入这一个集团,他因贺知章的关系,接近的是另一派讲求自然气度和正直的文人,如左相李适之等,文人中还有如薛挺等正派者,这样,长安的文人圈中,分成了明显的两个对立派系。
  引荐李白的道士吴筠,也在翰林院中做空头学士,他看出由李白所引起的风向,他同时又发现李白虽然和许多权贵交好,但旧日长安的文士集团却对李白不兼容。而这些人老于官场,深通权术和会用阴谋;吴筠发现,贺知章也被这一个大集团排挤着,而李适之的权位在增高,又为宰相李林甫所忌。显明地,他们这一个集团,不久将会受到打击。
  吴筠是聪明人,在天宝二年的秋日,当李白还浑浑地在发议论和游乐逞快时,他就有了退出的策划。同样地,贺知章也有所感,他一方面希望李白去结交李林甫,但在心志方面,又不愿李白改变风格。
  这是李白到长安后所引起的暗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