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细胞渗透-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峰点进去一看,原来两桶油在生物发动机的冲击下,业务直线下滑,为了解决其公司发展与员工就业问题。国家规定,市面上所有车辆禁止再搭售消化囊,必须统一使用制式的标准营养液,根据各自的车型和功率需求,营养液又分若个系列,比如有97#营养液,93#营养液。

紧接着下面又是一条社会新闻,仍然是关于两桶油的,新闻里说,因为前期大量消化囊流入市场,并且因为消化囊模块的单独销售,很多个人摊贩利用手中的消化囊,纷纷杀入车用营养液市场。他们就像二三十年前走街串巷买冰棍的小贩,带着装有营养液的容器,或用手推车步行,或用自行车驮带,或者路边摆摊设点,跟两桶油玩起了人民战争。

因为营养液制造成本低廉,导致个人摊贩具备很大竞争优势,因为他们也许只要将昨天的剩菜倒进消化囊里,就可以收获一升甚至几升营养液。

而各个饭店的泔水再次成为紧俏物资,暨成为猪饲料、地沟油原料之后,再次多了一个用途,那就是用来生产营养液。

这种现象导致两桶油为了降低成本,两手齐上,其一是与城管部门协商,严厉取缔个人摆摊占道、私自经营的现象;其二便是开始在城市里争抢泔水资源,里正尽量降低生产成本。不仅如此,两桶油还组织大量因为企业转型而面临下岗降薪境地的职工,让他们跟拾荒者、环卫工人抢饭碗,疯狂搜集所有能够看到的有机废料,极个别地区甚至发生了城市绿化树木全部被两桶油职工拔光树叶的现象,气急败坏的城市绿化部门跟两桶油对簿公堂,打起了树叶官司。

不仅如此,城市里除了泔水、落叶,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有机垃圾来源,那就是粪便,实际上粪便也可以投入消化囊转化为营养液,只不过相对来说,提取比例低点,废弃物稍微多点,或许稍微带点异味,不过这仍然不能两桶油的热情,他们再次开始跟环卫抢业务。

因为这个变化,媒体纷纷笑称,两桶油凤凰落毛变成鸡了,已经由石油大亨蜕变成捡破烂掏大粪的。即便境况每日愈下,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靠着垄断时期积累下来的海量加油站,两桶油还是在城市里,尤其是大城市里有效的垄断了营养液市场,毕竟个体摊贩的产量和质量都无法保证,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倾斜照顾,使得两桶油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

在关于两桶油的新闻贴里夹杂着各类水贴、标题贴、嘲讽贴,其中就有人指名道姓的开嘲讽:‘没有丝的瓜’你今天的任务完成了吗?你们领导让你一天收集几吨落叶啊?!

还有人幸灾乐祸:风水轮流转,不知现在两桶油还有没有钱买豪华吊灯。

有开涮的就肯定有跟着起哄凑热闹的:话说当年窝案的时候,被抓的那帮人是应该悔恨还是应该庆幸呢?在两桶油最风光的时候进去了,不用再跟人屁股后面捡垃圾,扣大粪了;或者他们该想,只要再坚持一两年,等生物发动机兴起,也许事就过去了,再没有人会抓私人油田的事了,真是有够倒霉,死在黎明前的黑暗啊……

第141章创业团队

网友们的评论永远是最辛辣传神的,就像当初某报宣言,提醒网友们要明白,党和政府是骂不倒的,紧接着就有人在转载这个宣言的时候给它配了个图,那是一张农村里土法杀猪的图。

有人嘲讽肯定有人吹捧,也有人会站在中间,两不靠的进行理性分析。

有专家宣称,两桶油提供的营养液质量更好,更环保,更符合国家标准,更能适用于生物发动机,经过检验证明,使用两桶油的标准营养液,可以提高生物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那些经常使用粗制滥造、勾兑稀释的私人黑作坊营养液的发动机,往往会患上各种古怪的怪病,缩短发动机寿命,导致其提前坏死。

紧接着就有人分析,这两桶油真是由皇帝的女儿变成喜儿了,为了吃口饱饭,连面子都不要了,赤裸裸的动用媒体上软文颠倒黑白!

然后就有人说了,风水轮流转,当初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的时候,估计它们就没想到会有这一天吧?真应了那句老话,报应不爽,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

还有人提出建议,既然两桶油的职能有很大一部分已经与环卫重合,那么干脆将环卫并入两桶油,或者将两桶油归入环卫好了,省着俩方为那点有机垃圾总打架。

刘峰大致一眼扫过,在角落里发现一个不起眼的新闻贴,那是一个类似于通告性质的小新闻,只有几句话,就是说在生物工程设计院的大力支持下,某某生物厂开始投产生物住宅,该住宅将不使用任何钢筋混凝土,全部采用生物材料制造。

在新闻后边很有几个明白人在跟帖。

‘看来房产市场真的是完了,永远也别想翻身了。’

‘人家不炒房子改炒地皮不行啊?你这个生物住宅总要有地方放吧?你总要通电、上网吧?’

“没听说有样东西叫无线网,有个技术叫太阳能发电吗?”

“每年日照不足120天的地区怎么破?”

“生物住宅诶!地上不让放,我漂天上不行啊?话说生物气囊的组件早有的卖了。”

“是滴!是滴!实在不行,我钻河里、湖里不行吗?”

“我决定弄个气囊,然后把房子挂起来,就把房子拴我们公司楼顶上,就跟放风筝一样,出门就到公司,下班就回家,多美!”

“你行!你能保证你不晕车,你还能保证你不晕房?来阵大风,那可比翻滚过山车刺激多了,万一台风来了你丫就哭去吧。”

……

大致浏览完今天的杂谈贴,刘峰拐个弯,进了左手论坛,上帝之手分左手和右手两个主力版块,左手版块主要以技术人士和黑科技、白科技为主;右手版块则主要以发烧友和极客为主;至于为什么这么分,刘峰听说其中一个解释版本是,右手主享受,左手主创造,为啥这么说呢?想想撸管的时候哪只手比较忙吧。

‘黄瓜!我来了!在的话冒个泡!’

刘峰进了论坛先发了个帖子,上帝之手因为其特性,所以其内的会员大多起的都是生物类的名字。

没过到几分钟,帖子就有人跟。

‘米尼熊!今天下班早啊!’

‘唉!木办法啊,公司没业务,老板呆在公司里心里闹得慌,就提前下班把我们都撵回家了。’

‘理解理解!受冲击的行业很多,国家也在紧急调整,这就是文明转向的代价啊。’

‘还是你们做广告设计的好,一点不受影响。’

‘也受影响的,老客户的单子少了。’

‘你们不是还有新客户嘛?那些生物类的公司可是个个好赚的。’

‘对了,上次西瓜说的那个创业的事你怎么看?要不别在那个服装公司干了,你那公司早晚跟两桶油一样,会被生物服饰挤垮的。’

‘我觉得还要好好想想,我承认,这次文明转向的过程中,生物类公司会获得极大发展。不过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我们没有任何独有的技术,有的只是某些创意,有的时候创意确实可以赚大钱,问题是面对众多已经成型的生物公司,他们只要有一个跟麻花藤学,就没我们好果子吃。’

‘米尼熊说得没错!’这时另外一个人插楼进来,‘你们俩别这盖楼了,换语音吧。’

来人正是西瓜,就是创业提议的发起人,和刘峰几个人算是上帝之手里一个黑科技小团体。

刘峰接入几个人固定的语音聊天室。

“西瓜,我认为我们需要仔细想想,我们占不到行业源头,也无法形成技术壁垒,要么卖独有的方案,要么卖独有的客户,否则想在正常市场上成长起来很难。”

“你有什么提议吗?”西瓜反问他。

“比如汽车市场很大,都是大厂商才能玩得起,但是改装车市场也活得很滋润,我们可以从这上想办法,寻找一个类似的定位,不与那些生物公司正面碰撞,争取选择一个共生的小行业、小市场,也会很滋润的。”

“我赞成!”黄瓜插了进来。

“有具体的想法嘛?”西瓜问。

“比如生物房屋已经出来了,我们可以搞一些屋子里的装修、功能模块什么的。或者比如我们可以帮人定制生物器械,帮他们完成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前一个方向是寻找一个共生行业,大企业赚大钱,我们跟在后面赚小钱;后一个方向是寻找某个特殊的客户群,专门为这个客户群提供服务。”

“我觉得这个方法可行,西瓜你说呢?”

“也可以,慢慢实力大了,可以谋求产品化,或者方案集成化。”

“西瓜你为什么总是念念不忘产品化呢?那是大企业的玩法,我们就是个路边摊。”

“未雨绸缪,难道我们要一直路边摊下去嘛?总要实现想好以后的路。”

“这事你们俩先不要争了,现在说太多没意义,不落实处就是文字游戏。现在开始下一个议题,我们需要再拉人进来吗?”

“可以!人多力量大!我觉得需要再找几个人!”西瓜接口说道。

“我发对!我认为创业团队,尤其是核心团队,不宜过多,铁三角应该是最完美的形状,再多的话变数太多,容易内部崩溃。”

“我们可以找论坛里的熟人,大家平时都比较合得来,应该可以避免这方面的负面影响。”

“没用的,论坛上的性格未必是真实性格,再说一旦有了现实中的利益冲突,没有经过长期磨合的合作者,很容易闹翻。”

第142章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其实你们发现没有,这次生物浪潮和前些年两次大的创业潮很像。”

“别卖关子了,我活还没干完呢,一会还得熬夜改图,赶快的。”黄瓜打断了西瓜的故弄玄虚。

“好吧,互联网初兴起算一次,移动互联网兴起算一次,这两次创业都是属于那种只要有想法、有创意,就很容易成功的,适合我等草根一族创业的机会。而这次生物浪潮,很可能也会催生类似的创业潮,而在这次生物潮中,我们中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而我们是走在中国前列的,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们只要选择好了,很可能变成下一个张朝阳、马云、麻花藤。”

“但是你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前两次创业潮创业的技术是开放性的,而我们眼前这次可能比较诡异,它的技术似乎是封闭性的,除了组装,可曾有任何一点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被散播开来?”

“但是这次生物潮应用的宽度是史无前例的,前两次只是IT而已,说白了就是依托有限的几种数码产品而存在。”

……

刘峰三人反复讨论一番,最后夜深了,相继散去。

??????

“老板!您找我?”

王鹰获得吴辉的召见,终于进入庐山上传闻已久的神秘区域,步入这个寻常人等已经无法靠近的疗养院,见到了只存在传说和传闻中的老板。

王鹰惊讶于吴辉的年青和普通,同时那双亮闪闪的眼睛也给他非常深刻的印象。

“你们工程设计院的设计产品已经给各分厂分下去了,听说他们已经在搞自己的设计院?”

“是的,很多分厂的人来找庞教授,让他帮忙培训设计员,人员规模有大有小,有的比较着急的,没怎么培训,随便找几个人就上岗了,目前多数都是草台班子加野鸡设计院。”

“你接手工程院也有一段时间了,相信对个分厂对总厂已经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次找你,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看看你打算向哪个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