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聊斋鬼故事-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霞里。此间鬼魂多为栖霞,莱阳两县人氏,故以之为名。”书生闻言唏嘘感慨。九娘言辞悲哀,说道:“千里柔魂,漂泊无依。母子孤零,言之怆然。公子倘若顾念旧情,请代为收敛尸骨,迁葬于祖坟之侧,使我百世之后,有地栖息,死且不朽。”书生答允了。
九娘道:“人鬼不同路,此地不可久留。”解下罗袜相赠,挥泪送别。书生凄然而出,怅然若失,恋恋不忍归,路过朱府,上前叩门,朱生赤足出迎,少女亦起,云鬓蓬松,惊问缘故,书生惆怅许久,始才转述九娘言语。少女道:“即便姐姐不说,我也是这般思量。此非人世,还是远走为妙。”于是相对哭泣,书生洒泪而别。
回到住处,书生辗转难眠,次日天明,欲寻九娘坟墓,临走时偏偏忘记询问标记,只得作罢。入夜再去,四周千坟累累,竟迷路径,叹恨而返。打开罗袜凝视,见风粉碎,腐如灰烬,无奈下整装东归,半载不能释怀。
后来,书生念念不忘九娘,前往济南郊外探访,抵达时,天色已晚,将车马停靠寺院,独步前往坟地。只见荒冢连绵,荆棘丛生,鬼火跳荡,群狐嘶鸣,心中惴惴,失望而归。
书生心情失落,骑马返乡,东行里许,遥见一女郎,独行坟墓间。神情体态,酷似九娘。挥鞭上前,果真是她。下马搭讪,九娘若不相识,转身便走。再三逼近,九娘脸色不悦,颇有怒气,举袖遮面。书生连呼姓名,九娘置若罔闻,湮然而灭。(湮然,消失不见。)





    正文 第一百四十五回 促织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09 本章字数:2427


宣德年间,宫中流行斗蟋蟀,每年自民间征集促织。此物非陕西盛产,某华阴县令欲巴结上司,进献一头蟋蟀,一番试斗,一战成名。上司大喜,责令年年进贡。县令将任务推给里正。市中无赖,纷纷捕捉蟋蟀,以笼豢养,哄抬价格,奇货可居。乡里衙役狡猾奸诈,借机敛财,摊派费用,每征收一只蟋蟀,常导致数户居民倾家荡产。
成名,县城童生,性格木讷,屡试不中,为衙役戏弄,担任里正,百般计谋,不得托身。数月之间,家产折腾一空。又赶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愿勒索百姓,自己却无钱赔偿,烦闷欲死。妻子道:“死有何益?不如自行搜索,万一找到良种蟋蟀,一切困难,迎刃而解。”(童生,未考取秀才的读书人。)
成名深以为然,早出晚归,提竹筒,挎丝笼,出没于断墙丛草之间,探石挖穴,办法用尽,仍是一无所获。偶尔捕捉三两头蟋蟀,瘦弱劣质,不堪大用。县令限期追逼,十余天后,成名未能交差,挨了一百棍棒,双腿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卧床休养,欲捉虫而不能。辗转床头,只想自尽。
村中来一驼背巫婆,善于占卜。成妻前去问卦,只见人流如潮,红衣少女,白发婆婆,填塞门户。入其舎,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案。问卦者焚香于鼎,伏地跪拜。巫婆一旁代为祈祷,嘴唇翕动,念念有词,却不知说些什么,众信徒恭敬站立,侧耳聆听。少间,帘内掷出纸张,内容预测吉凶,丝毫不爽。(不爽,不差的意思。)
成妻献上铜钱,焚香跪拜,俄顷,帘动,片纸抛落。捡起来一看,非字而画,画中一幅图像:一座殿阁,类似寺院;殿后小山下,怪石乱卧,荆棘密布,一只青麻头蟋蟀藏于其中;旁边一只癞蛤蟆,若将跳舞。
成妻目睹画像,不解其意,心想“画中蟋蟀,隐隐说中心事。”将图画叠卷收好,带回家中,请丈夫指点。成名乍见画中景致,寻思“难道是上苍垂怜,叫我去野外猎虫?”细看宫殿位置,与村东大佛寺极为相似。于是勉强下床,手拄拐杖,按图索骥,前往大佛寺后山。只见坟丘隆起,沿坟而走,遍地怪石嶙峋,杂草丛生,一路拔草前行,徐徐搜索,渐渐心神俱疲,耳晕目眩,仍是徒劳无功。
正惆怅间,一只蛤蟆突然跳出,蹦跃而去,成名一路追随,蛤蟆跳入草间不见,分开茅草,只见一只蟋蟀卧于荆棘丛中,上前捕捉,蟋蟀钻进石穴,以尖草戳弄,不出;以水淹灌,这才出来。仔细一瞧,蟋蟀身壮体健,当即一举擒拿。凝神审视,巨身长尾,青颈金翅。
成名大喜,将蟋蟀放入竹筒,返回家中。举家庆贺,视若珍宝,细心喂养,呵护备至,只等期限一到,上交官府。成名之子,年方九岁,少年贪玩,趁父亲不在家,打开花盆,放出蟋蟀逗弄。小虫跳跃而出,快不可捉。好不容易再次逮住,却因用力过度,致使蟋蟀腿断腹裂,须臾毙命。
儿子大惧,啼哭告母,成妻闻言,脸如死灰,骂道:“惹祸精!死期将至。父亲回来,自会跟你算账。”儿子涕泪而出。未几,成名返家,闻妻言,浑身冰冷,愤怒寻子,小孩渺然不知所踪。不久后,两人在井内发现儿子尸体,满腔怒火转为悲痛,伤心欲绝。夫妻对坐,茅舍无烟,相顾无言,生无乐趣。(茅舍无烟,指没心思做饭。)
暮色深沉,两人取来一张草席,准备裹尸埋葬。近前抚摸,小孩气息微弱,尚有心跳。夫妻大喜,忙将儿子置于床榻,半夜之时,小孩终于苏醒。夫妻心情稍微舒畅,但一想起蟋蟀已死,又忍不住烦恼。眼见儿子身体虚弱,也不敢追究责任,就这样痴痴发呆,从晚至早,目不交睫。
旭日初升,成名犹自卧床发愁,忽听得门外虫叫,一惊而起,出屋查看,蟋蟀宛然复活,上前捕捉,促织且鸣且跳,动作迅捷。以掌覆盖,虚若无物。刚抬起手臂,蟋蟀立即逃脱,急追之,转过一处墙角,迷失踪迹。
成名徘徊四顾,见一虫趴伏墙壁,凝目一瞧,蟋蟀短小,肌肤黑红,并非先前那只。成名嫌其瘦小,不捉。壁上小虫,忽跃落衣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头长脚,似是良种,喜而收之。欲献于公堂,心中惴惴,恐不中上司意。心想:“先试斗一番,比过才知优劣。”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取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斗,无有不胜。欲高价出售,牟取暴利,却无人问津。成名登门拜访,请战求败,少年观其蟋蟀,掩口而笑。自拿出宠物,放于笼中,蟹壳青体态修伟,身躯庞然,成名一见之下,自惭形秽,不敢比试。少年再三强求,成名寻思“死就死吧。反正我那只蟋蟀,留之无用,不如拼斗一场,博众人一笑。”
想到此处,便将蟋蟀拿出,放于瓷盆内。小虫趴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大笑,以猪…毛撩拨虫须,仍然不动。少年又笑,屡次拨弄,小虫暴怒,直奔前冲,两相搏击,振翅作响。俄尔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一口咬住蟹壳青脖子。少年大骇,叫道:“认输。停战,停战。”
小虫闻言,振翅欢鸣,似乎在报知主人:我赢了。成名大喜,与少年共同赏玩,忽然间跑来一只公鸡,急冲而至,张嘴朝蟋蟀便啄。成名大惊失色,连连呼喊。小虫轻轻一跳,后退两尺,大公鸡一击落空。随即咯咯前进,步步紧逼。转眼虫已在爪下,成名仓促间不知如何救援,急得连连跺脚,脸无血色。
就在此时,大公鸡突然一声哀鸣,原地乱转,摇头晃脑,脖颈伸缩,情状十分痛苦。定神一瞧,小虫不知何时,已跳落鸡冠,此刻正用力叮咬。成名惊喜交加,小心翼翼将蟋蟀取回,珍而重之藏于竹筒。
翌日,成名将小虫进献县令,县令见虫幼小,大声呵斥。成名述说蟋蟀异状,县令不信。取来一只促织,命小虫与之争斗,连斗七八只,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又命小虫斗鸡,果如成名所言,猛不可挡。县令大悦,赏赐成名,将小虫献给巡抚,巡抚献给皇上,附上奏折,大赞小虫骁勇。
既入宫中,小虫纵横无敌,斗遍蝴蝶,螳螂,油利挞,青丝额等各类进贡之上等蟋蟀,每战必捷,无出其右者。小虫每闻琴瑟之声,则翩翩起舞,皇帝大悦,颁下诏书,赏赐巡抚名马锦缎。巡抚赏赐县令,县令赏赐成名,免其赋役,准他进入县学,提为秀才。
一年后,成名之子精神复原,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如今方始还魂。巡抚亦厚赏成名,数年之间,良田百顷,楼阁无数,牛羊成群,出游则貂裘骏马,富甲一方。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回 丰都御史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09 本章字数:682


丰都县外有洞,深不可测。相传为阎罗天子衙门。其中一切刑具,皆为人造。桎楛朽败,则掷于洞口,过一宿便不知所踪,县令自会派人送来新品。洞内供应开支,皆记录在册。(桎楛,即脚镣手铐。)
明朝年间,御史行台华公,巡视丰都,闻此传说,不以为信。欲入洞内,破除疑惑,众人都说:“不可造次。”华公不听,秉烛而入,带两名随从,深入洞中里许,烛火熄灭。视之,阶道宽阔,有大殿十余间,坐满官吏,身穿朝服,手持笏板,神情俨然。东首一间大殿,虚位以待,众官吏见华公至,上前迎接,笑道:“你终于来了。别来无恙否?”
华公问道:“此为何处?”回答说:“冥府也。”华公愕然而退,众官吏手指空椅,说道:“此为君坐,岂能来而复返?”华公愈发畏惧,说道:“误闯宝地,尚请宽宥。”众人道:“定数不可逃。”取出一本书卷,上面写道:“某月某日,华某以肉身归阴。”华公一见之下,浑身战栗,如沐冰水。念及母老子幼,泫然而泣。
俄尔,一金甲神人出,手捧黄帛书,众官吏跪地接旨,打开阅读,纷纷祝贺华公“君有还阳之机矣。”华公大喜,问道:“何有此言?”众人道:“适才玉帝下诏,大赦幽冥,公子所犯罪过,亦不再追究。这便送您回去。”顺手指点途径,催他快走。
数步之外,漆黑如墨,不辨道路。华公不知所措,甚为懊恼,忽然间一名神将轩然而入,赤面长髯,周身光芒四射,说道:“诵佛经可出。”言毕而去。
华公寻思:“自己只会背金刚经。”于是双掌合十,背诵经文,顿觉一线光明,映照前路。忽有遗忘之句,则眼前顿黑。凝神回忆,再次背诵,光明重现,费尽周折,终于出洞。至于两名随从,目不识字,下场不问可知。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回 龙无目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09 本章字数:69


沂水大雨,忽坠一龙,双眼俱无,气息微弱。县令用八十张草席覆盖龙身,不能尽遮。于野外设立祭坛,巨龙反复以尾拍地,其声如雷。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八回 狐谐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4…18 9:08:09 本章字数:2279


万福,字子祥,博兴人。少读诗书,家境小康而时运不济,行年二十有余,尚未考取功名。
乡中风俗,赋役多摊派给富户,忠厚之人常为此倾家荡产。这一年恰好轮到万福服劳役,畏惧而逃,至济南,租借于旅舍。
半夜时分,一女子私奔而来,颜色艳丽,万福大悦,与之欢好。问其姓名,女子自称“我乃狐妖。但不会加害公子。”言语坦诚,万福甚喜,丝毫不疑。女子嘱咐道:“公子勿要与客人同居。”万福答允了。
自此后,女子夜夜来往,两相亲密,如胶似漆。凡日用所需,无不仰仗狐女供给。
住下没多久,二三相识,前来造访,每次朋友上门,通宵不走。万福心中厌烦,又不好意思拒绝,不得已,惟有告知真相。众朋友都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