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3-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来到敌营,私下会见韩氏、魏氏。张孟谈讲了一番唇亡则齿寒的道理, 

指出赵氏覆灭之日,也就是韩、魏大难临头之时。与其联知灭赵取祸,不如 

联赵破知求安。韩氏、魏氏也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只不过担心谋反不成反 

被知氏知道、遭来杀身之祸。张孟谈劝慰他们说:“你们两人定下计谋,只 

有我知道,别的没人知道。”于是,三人秘密议定韩、赵、魏三家联合,共 

击知氏。这时,知氏还蒙在鼓里,妄想指日就可城破。 

     到了约定的日子,魏氏、韩氏乘夜间派兵杀死了守堤士卒,将堤坝掘开, 

大水直灌知氏营寨。知氏军队从睡梦中惊醒,乱作一团。韩、魏两家军队乘 

机两翼夹击。赵氏军队也从城内杀出。知氏军队三面受敌,溃败逃散。知氏 

被捉,枭首示众。接着,韩、赵、魏三家又灭掉知氏家族,瓜分了知氏的领 

地。 

     知氏灭亡以后,韩、赵、魏三家分掌朝政,号称“三晋”。三家势均力 

敌,虽然各有打算,但谁也不能吃掉其他两家,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家继 


… Page 17…

续蚕食公室土地。到了晋幽公时,晋君所掌握的只有国都和曲沃两城。晋幽 

公不但不能号令三家,反而得去朝拜他们,降到了从属卿大夫的地位。韩、 

赵、魏三家实际上升到了诸侯地位。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任命韩、魏、赵为诸侯,承认了三家分晋 

的事实。公元前376年,三家最后废掉晋君,将晋室仅有的一点土地也予以 

瓜分,春秋大邦的晋国便在历史上消失。 

     春秋战国之际,我国正处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大变动时期。三家 

分晋是战国时期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此后,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 

秦七国争雄的局面,历史进入了由封建割据的各诸侯国通过兼并战争走向全 

国大一统的新时期。 


… Page 18…

                         “合纵”与“连横”的斗争 



     古代中国迈入战国时期 (约公元前475至前221年)之后,大国不断依 

靠实力吞并小国,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演变为战国时的兼并战争。众多国家 

经过长时间的互相征战之后,还剩下七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 

秦,号称是“战国七雄”。这其中数秦国的力量最强大。 

     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权,政治、经济、军事实 

力都比别的国家强了。从秦孝公起,秦国历代君主都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不断出兵进攻邻近的魏国和韩国,接连打了很多胜仗,夺取了不少地方。 

     秦乘山东各国交战之机强大起来,不仅使山东诸国震惊,而且更引起它 

们的恐惧。为了防止秦的进攻,决定联合对抗秦国,而秦也企图与山东六国 

之中的一些国家联合,以破坏抗秦战线,于是形成了复杂的“合纵连横”的 

斗争局面。 

     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看秦国这样厉害,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 

对付它。于是就提出了“合纵”抗秦的主张,意思是六个国家联合起来,共 

同抵抗秦国。因为这六个国家都在秦国以东,位置纵贯南北,所以人们把这 

种联合称为“合纵”。倡导合纵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是公孙衍。 

     公孙衍是魏国人,做过魏国的相。有一年,他组织魏、赵、韩、燕、楚 

五国合纵攻秦,可只有魏、赵、韩三国出了兵。他们攻打函谷关,吃了败仗, 

只好收兵回国。这次“合纵”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 

     对于“合纵”的解释,从古到今有许多种说法。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 

韩非子的论述比较有代表性,他说“从地形上来看,燕国在北方,魏国在南 

方,楚国在更南方,把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从南到北组成一条巨大 

的防线,就是合纵。”但韩非子又接着说,从地形上看,燕、魏、楚等国相 

距太远了,而且各国情况差别太大,合纵是不会成功的,这是用混乱来攻击 

严密的秩序,用歪门邪道来攻击正确的方针,结果必定是要失败的。 

     一般说来,合纵得比较好的时候,六国团结得紧,就可以把秦国的势力 

限制在函谷关以内(在河南灵宝西南,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 

是秦国和东方各国的分界线)。但六国的团结并不牢固,它们自身的矛盾很 

多,又常常受到秦的破坏,最后仍不免被秦一一击灭。 

     东方的六国中,齐、楚是比较强大的。楚怀王曾以合纵长的资格领导韩、 

赵、魏、燕等国举行“五国伐秦”之役,声势十分煊赫。以后楚怀王又和东 

方另一个大国——齐结成联盟,一起来对付秦国。这两个大国的团结,无疑 

是东方六国的一种稳定力量。在这一段时期中,秦国暂时屈居下风。 

     跟“合纵”抗秦唱反调的是主张“连横”亲秦的人。他们说,秦国太强 

大了,不论是齐、楚、燕、赵、魏、韩中的哪个国家,只有依赖秦国,跟秦 

国联盟,去对付其它国家,才能取得胜利。因为秦国偏在西边,其它六国在 

东边,从东到西叫做“横”,所以人们把这种主张称为“连横”。当时倡导 

 “连横”最出名的人是张仪。像公孙衍、张仪这样倡导、推行“合纵”和“连 

横”政策的人,被人们称为“纵横家”。他们是一群以游说为职业的人。 

     这些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徒,朝秦暮楚,谁给他官做,给他钱化,他就为 

谁出力。他们除了有一个三寸不烂之舌和一张能把死人说活的能言善辩的嘴 

巴外,就是大耍各种手段,使之能按他们的办法去做,从中取利。 

     在公孙衍之后,又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倡导合纵的纵横家,他就是苏秦。 


… Page 19…

苏秦是洛阳人,年轻时读了很多书。成年以后,他立志用“合纵”的策略劝 

说秦王,以换取一官半职。他到秦国时,对秦惠王说尽了“好话”,但惠王 

并没有买他的帐,而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就不能够飞得高;法律 

没制订的事,就不能够作出惩罚;道德不够高尚,就不能够统治人民;政策 

如果没有规律,就不能够让大臣们去执行。现在苏秦先生您不远千里到我这 

里来献计献策,我很感激您的好意,但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请过一段时间 

再说吧。”实际上惠王已经拒绝了他的主张,他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 

住处闲呆着。 

     此时,他临行所穿的“黑貂之裘”破旧了,携带的一百斤黄金,也都花 

得干干净净,便无精打采地回到洛阳家中。只见他衣服破破烂烂,连穿的鞋 

也漏出了脚趾头,肩头上扛着书,背上背个破旧皮囊,颜面上充满愧色。一 

进屋,家中的人们见他如此狼狈,知其游说合纵未能成功,官没当上,都很 

失望。妻子连看他一眼都不看,照样织布;嫂子也不给他做饭吃;父母也不 

理他。苏秦见自己家人都对他这么冷淡,心里很难受,决定重新学习,等着 

以后东山再起。于是就开始发奋读书,接连读了几十箱子用竹简写成的书。 

当晚上读书困倦的时候,就用锥子使劲扎自己的大腿,让自己清醒一下接着 

读书。有时候扎得血都淌出来了,他还是忍着疼继续读书。 

     终于学成了。苏秦便到赵国去,向赵王明确提出联合韩、魏、齐、楚、 

燕一起对抗秦国的主张,赵国很高兴,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封他为武安君, 

授给他相印。接着苏秦又到其他国家去游说。苏秦的合纵,得到了山东各国 

的响应。于是在公元前333年 (周显王三十六年),推赵为纵约长,苏秦佩 

六国相印,合纵的局面最后形成。 

     秦惠王对苏秦在山东六国合纵成功,大为震怒,曾对其谋士寒泉子说, 

 “苏秦欺寡人”,便要派武安君白起去破坏合纵。寒泉子说:“不行,如果 

要完成这个任务,非张仪不可。”秦惠王听从了寒泉子的建议,任用张仪为 

相,主持进行连横活动。 

     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 

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 

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 

     张仪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的伤痕,心疼地说: 

 “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王的信任,当上了秦 

国的相国。 

     张仪用自己的脑袋作保证,献计策给秦惠王,说一定能使秦国称王称霸。 

     从张仪对秦王的言谈中,不难看出“举赵亡韩、臣楚魏,亲齐燕”,即 

攻赵,亡韩,使楚、魏两国臣服,齐、燕两国不敢西向而表示“亲近”,为 

张仪倡导连横的整个战略,秦惠王当然采纳。于是在公元前322年 (周显王 

四十七年),张仪便来到魏国,张仪对魏惠王恐吓了一番之后,又以悲天悯 

人的腔调献计,说穿了就是你魏国要想不灭亡,必须臣服于秦,受秦的“保 

护”,这是秦国连横战略首先在魏国的运用。魏惠王很信任张仪,封他做了 

相国。从此,张仪作为游说之士,便到各国活动,想尽一切办法,破坏合纵。 


… Page 20…

     秦国连横的战略对山东六国尤其是对魏国威胁很大,因而魏在齐、楚等 

国的支持下首先向秦展开进攻。 

     公元前318年,赶走了混入魏窃据相国的张仪,任公孙衍为相。并推楚 

怀王为合纵约长,魏、赵、韩、燕、楚共同伐秦,史称“五国伐秦”。 

     此时,西戎之一的义渠对秦后方有所威胁,秦惠王想用美女和宝贝来拉 

拢义渠,让他们不再进攻秦国。没料到义渠不吃这一套,乘着秦国在东方与 

五国交战的机会,大举向秦国进攻,使秦国处于腹背受敌的困难境地。但由 

于五国只有韩、赵、魏出兵,燕、楚未动,不能一致合作,如魏国伐秦,态 

度很不坚决,只勉强出兵,暗中派惠施到秦,代表楚魏请和。秦国只用了一 

年的时间便将五国各个击破了。 

     从这之后,秦国又收复了河西失地,势力不断地强大起来。 

     韩国本来是秦的友好国家;张仪与魏国连横成功的时候,秦和魏联合起 

来举兵进攻韩国。当然东方齐国不会等闲视之。齐宣王便提出救韩伐秦,臣 

下田臣思不同意,说:“国王救韩攻秦的计谋不对,莫如对秦魏伐韩听之任 

之。因为此时燕王哙正把大权交给相国子之,大搞“禅让”,可是本国“百 

姓”不服,各国诸侯也不承认。而秦伐韩不用我们救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