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白话尚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先王继承帝位被百姓敬重,无非都是老天的后代,在祭祀的时候,近亲中的祭品不要过于丰厚啦!

     【原文】
 高宗肜日(1),越有雊雉(2)。祖己曰(3):“惟先格王(4),正厥事(5)。”乃训于王。
 曰:“惟天监下民(6),典厥义(7)。降年有永有不永(8),非天夭民(9), 民中绝命(10)。民有不若德(11),不听罪(12)。天既孚命正厥德(13),乃曰:‘其如台(14)?’” 

     3。“呜呼!王司敬民(15),罔非天胤(16),典祀无丰于昵(17)!” 
【注释】
(1)'高宗肜日'祖庚又祭高宗之日。(2)'雊'音gòu,野鸡叫。'雉'野鸡。'越]语首助词。(3)'祖己'祖庚的贤臣。(4)'格'通假,宽解。(5)'正'纠正。'事'政事,指祭祀之事。(6)'监'监视。(7)'典'通腆,善,以为善。'义'宜,指行事合宜。《淮南·齐俗训》说:“义者,
循理而行宜也。”
(8)'永'长。指寿命长久。

(9)'夭'夭折。(10)'中'身,自己。《礼记·檀弓下》“文子其中退然如不胜衣”注:“中,身也。”(11)'若'《尔雅·释诂》:“善也。”(12)'听'顺从。(13)'孚'通付,交付,给予。《汉石经》《汉书·孔光传》都作付。(14)'乃'汝。见《词诠》。'如台'如何。台,音yí。(15)'王'泛指先王。'司'嗣,嗣位。(16)'胤'后代。(17)'典'常。'昵'近亲。《孔传》说:“昵,近也。”
西伯戡黎
【说明】西伯,指周文王。戡,胜。黎,殷的属国,又写作“耆”或“饥”,在今
山西省长治县东南。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西伯在讨伐犬戎、密须之后,第二年,又
打败了黎国。纣的大臣祖伊听说这事,很恐惧,于是往谏纣王。纣王说:“不有天命吗?”
史官记录了这件事,写成《西伯戡黎》。《竹书纪年》说:“帝辛二十四年,周师取耆及
邗。”则以为是周武王时事,西伯也指武王。这是传闻的不同。
纣王说我有命在天。祖伊反对说:您的失误很多,而又懒惰在上,能向上天祈求福
命吗?这里明显地表现了祖伊的非命思想。祖伊接着说:殷商行将灭亡,要指示您的政事,
不可不为您的国家而努力啊!他勉励纣王振作,挽救殷国的危亡,这里又显示了他光辉的
     爱国思想。
     本篇分三段。第一段写祖伊进谏的原因。第二段写祖伊指出纣王嬉游无度,不依法典,招致天怒人怨。第三段写祖伊正告纣王应当振作精神,勤劳国事。
【译文】
     1。周文王打败了黎国以后,祖伊恐慌,跑来告诉纣王。
     2。祖伊说:“天子,无意恐怕要终止我们殷商的国运了!贤人和神龟都不能觉察出吉兆。不是先王不扶助我们后人,而是大王淫荡嬉戏自绝于天。所以上天将抛弃我们,不让我们得到糟糠之食。大王不揣度天性,不遵循法律。如今百姓没有谁不希望大王灭亡,他们说:‘老天为什么不降威罚呢?’天命不再归向我们了,现在大王将要怎么办呢?”
     3。纣王说:“啊哈!我的一生不有福命在天吗?”
     祖伊反驳说:“唉!您的过失很多,又懒惰懈怠,高高在上,难道还能向上天祈求福命吗?殷商行将灭亡,要指示您的政事,不可不为您的国家努力啊!”
     【原文】
     1。西伯既戡黎(1),祖伊恐(2),奔告于王。
     2。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3)。格人元龟(4),罔敢知吉(5)。非先王不相我后人(6),惟王淫戏用自绝(7)。故天弃我,不有康食(8)。不虞天性(9),不迪率典(10)。今我民罔弗欲丧(11),曰:‘天曷不降威(12)?’大命不挚(13), 今王其如台(14)?” 
     3。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祖伊反曰(15):“呜呼!乃罪多(16),参在上(17),乃能责命于天(18)?殷之即丧,指乃功(19),不无戮于尔邦(20)!” 
【注释】
(1)'西伯'周文王。《史记·周本纪》说:“公季卒,子昌立,是为西伯。西伯曰文
王。”文王居岐山,封为雍州伯,雍州在西,因称西伯。'戡'战胜。'黎'殷的诸侯国,在
今山西黎城县,一说在长治县西南。
(2)'祖伊'祖己的后代,商纣王的贤臣。(3)'既'通其,恐怕。俞樾说:“古书既与其每通用??天既讫我殷命,当作天其讫
我殷命。盖以格人元龟罔敢知吉,故推度天意如此也。”'讫'终止。'殷命'殷商的国运。(4)'格人'能知天地吉凶的至人、贤人。《孔疏》:“格训为至。至人谓至道之人,
有所识解者也。”'元龟'大龟。(5)'罔敢'不能。'知'觉察。
(6)'相'辅佐。
     (7)'淫戏'淫荡嬉戏。李斯说:“放弃诗书,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用'以。'自绝'《孔疏》说:“纣既自绝于先王,亦自绝于天。”
(8)'康食'糟糠之食,指低劣生活。章太炎说。
     (9)'虞'度。'天性'上天安民之性。《左襄十四年传》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10)'迪'由,遵行。'率典'法典。
(11)'罔弗欲丧'没有人不希望纣灭亡。
(12)'曷'何,为什么。'降威'降下威罚。
(13)'挚'至,到来。
(14)'如台'如何。台,音yí。
(15)'反'反对。
(16)'罪'过错,失误。
     (17)'参'当作絫,《汉简·古文四声韵》作絫。絫,读作■。懒惰懈怠。《说文解字注》:“■,垂貌。从人,絫声。一曰懒懈。”见《尚书易解》。
(18)'乃'宁,难道。'责命于天'向上天祈求好运。
(19)'指乃功'指示您的政事。乃,你的。功,事,政事。
(20)'戮'通勠。并力,努力。
微子
     【说明】微子名启,因封在微,爵位属于这一级,所以叫做微子。他是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同母庶兄。
     据《史记·殷本纪》和《宋微子世家》记载:周武王向东方进军,到了孟津之后,又回去了。纣王更加淫乱。微子屡次进谏,纣王不听。微子认为纣王不可谏阻了,想死或者出走,拿不定主意,于是同太师和少师商量。太师劝微子离开。事在公元前1068年。史官记录了微子和太师、少师的问答,写成《微子》。
     文中揭露纣王沉醉,大小臣民无不抢夺偷盗,犯法作乱,官员们违反法度,百姓与政府结成仇敌。这些都是了解纣王暴政的第一手材料。本篇分两段。第一段微子列举当时的淫乱情况,向父师少师询问自己的去留问题。第二段父师劝微子去国以挽救殷的灭亡。
【译文】
 1。微子这样说:“父师、少师!殷商恐怕不能治理好天下了。我们的先祖成汤制定了常法在先,而纣王沉醉在酒中,因淫乱而败坏成汤的美德在后。殷商的大小臣民无不抢夺偷盗、犯法作乱,官员们都违反法度。凡是有罪的人,竟没有常法,小百姓一齐起来,同我们结成仇敌。现在殷商恐怕要灭亡了,就好象要渡过大河,几乎找不到渡口和河岸。殷商法度丧亡,竟到了这个地步!”
 微子说:“父师、少师,我将被废弃而出亡在外呢?还是住在家中安然避居荒野呢?现在你们不指点我,殷商就会灭亡,怎么办啊?”
 父师这样说:“王子!老天重降大灾要灭亡我们殷商,而君臣上下沉醉在酒中,却不惧怕老天的威力,违背年高德劭的旧时大臣。现在,臣民竟然偷盗祭祀天地神灵的牺牲和祭器,把它们藏起来,或是饲养,或是吃掉,都没有罪。再向下看看殷民,他们用杀戮和重刑横征暴敛,招致民怨也不放宽。罪人聚合在一起,众多的受害者无处申诉。

     “殷商现在或许会有灾祸呢,我们起来承受灾难;殷商或许会灭亡呢,我不做敌人的奴隶。我劝告王子出去,我早就说过,箕子和王子不出去,我们殷商就会灭亡。自己拿定主意吧!人人各自去对先王作出贡献,我不再顾虑了,将要出走。”
     【原文】
 1。微子若曰(1):“父师、少师(2)!殷其弗或乱正四方(3)。我祖叄斐掠谏希4),我用沉酗于酒(5),用乱败厥德于下(6)。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7),卿士师师非度(8)。凡有罪辜(9),乃罔恒获(10),小民方兴(11),相为敌雠(12)。今殷其沦丧(13),若涉大水(14),其无津涯(15)。殷遂丧,越至于今(16)!” 
 曰:“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17)?吾家耄逊于荒(18)?今尔无指告(19), 予颠■(20),若之何其(21)?” 
 父师若曰:“王子(22)!天毒降灾荒殷邦(23),方兴沉酗于酒(24),乃罔畏畏(25),咈其耈长旧有位人(26)。今殷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以容(27),将食无灾(28),降监殷民(29),用又雠敛(30),召敌雠不怠(31)。罪合于一(32),多瘠罔诏(33)。

     “商今其有灾(34),我兴受其败(35);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36)。诏王子出迪(37)。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38),我乃颠■(39)。自靖(40)!人自献于先
王,我不顾,行遁(41)。”
【注释】
(1)'若'这样。
         (2)'父师、少师'官名。
         (3)'其'大概,表测度。'或'克,能。'乱'治。
         (4)'我祖'指成汤。'叄欤},定。遂,法,与术通。黄式三说。'陈'陈列。
         (5)'我'指纣。'用'由于。'沉酗'沉醉。酗,醉酒发怒。
         (6)'用'因。'乱'淫乱。'厥德'成汤之德。'下'后世。
(7)'小'指小民。'大'指群臣。'草'读为抄,掠取。'奸宄'犯法作乱。
         (8)'师师'众长。'度'法度。
(9)'辜'罪。
         (10)'乃'却。'恒'常。'获'通矱,法。恒矱,常法。
         (11)'方'并。'兴'兴起。
(12)'雠'仇敌。
         (13)'其'或许,表测度。'沦丧'灭亡。
         (14)'若'好象。'涉'徒步渡水。
         (15)'其'殆,几乎。'津'渡口。'涯'水岸。
         (16)'越'语首助词。'今'此。
(17)'我其发出狂'狂,《史记·宋世家》作往,当从之。发,孙诒让读为废,言我
其废弃而出亡。
(18)'家'住在家。'耄'通保,安。'逊'遁,回避。'荒'荒野。
(19)'指告'指点告诉。
(20)'颠'颠覆。'■'音jī,坠落。
(21)'若之何'如之何,怎么办。'其'语气助词。
(22)'王子'微子。他是帝乙的长子,所以称他为王子。
(23)'毒'厚,重。'荒'虚。
(24)'方'并。'兴'起。
(25)'乃'却。'畏畏'读为畏威。畏和威古通用。
(26)'咈'违背。'耉'老。
(27)'攘'顺手拿取。'窃'偷盗。'牺'毛色纯一的牲畜。'牷'纯色的全牲。'牲'牛羊
猪。'容'隐。
(28)'将'养。《诗·小雅·四牡》传:“将,养也。”
(29)'降'下。'监'监视。
(30)'乂'杀。'雠'通稠,多。马融本作稠。'敛'赋敛。
(31)'召'招致。'怠'宽缓。
(32)'罪'罪人。
(33)'瘠'玻指受害的人。'诏'告。
(34)'其'或许。
(35)'败'灾祸。
(36)'臣仆'奴隶。
(37)'迪'行。
(38)'旧'久。'刻子'焦循说:“刻子即箕子也。”
(39)'我'指殷商。
(40)'靖'谋划。
(41)'顾'顾虑。'遁'逃去。
 周书牧誓
【说明】牧,指牧野,商都郊区地名,在商都朝歌南七十里,今河南淇县南。
公元前1066 年2 月,周武王带领兵车三百辆,勇士三千人,甲士四万多,还有诸侯
的兵车四千辆,同纣王的军队进行决战。纣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